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

关键词: 水质标准 环境工程 保护环境 技术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精选十篇)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 篇1

关键词:环境工程,超滤膜技术,应用

超滤膜作为胶体物质及悬浮颗粒的重要屏障, 其能够有效去除水生生物及病毒、藻类和两虫, 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分离及净化的效果。传统形式的处理工艺实为混凝、沉淀、消毒等程序, 以此将水中的有机物去除, 然而相比于新工艺, 传统处理工艺反而不能将水中有机物彻底去除, 这就促使饮用水难以满足人们需求。超滤膜技术乃是一种能够净化与分离我们宝贵水源的膜分离技术, 其对于我们水资源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一.超滤膜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分析

1.1超滤膜技术的基本原理

超滤 (UF) 实质就是溶液在压力的作用机制下, 部分低分子量溶质与溶剂一道, 穿行膜上微孔, 而到达膜另一端, 此时其它形式的乳化胶束团或高分子溶质出现被截留状况, 这便达到将此些物质分离于溶液中的目的。其所具有的截留机理, 主要起到筛分作用, 但有时位于膜表面的诸如膜的静电作用等化学特性, 同样也可达到截留效果。当实施超滤分离时, 当将一定压力施加于料液后, 由于膜表面及微孔的一次吸附, 胶体物质及高分子物质在孔内被阻塞, 而造成截留, 另外, 膜表面还具有一定的机械筛分作用, 这些均会被超滤膜阻止, 而溶液当中的低分子物质、无机盐及水则透过膜。超滤膜技术在截留分子量方面, 通常情况下, 其定义域区间为500~500000, 与之对应的孔径区间约为0.002~0.1μm, 被分离组分直径区间为0.005~10μm, 操作静压差为0.1~0.6MPa。

1.2超滤膜技术的特点

(1) 对于杂质具有比较高的去除效率, 且产水水质相比于传统方法, 明显好于后者; (2) 能够大大减少甚至是彻底消除化学药剂的运用, 防止出现水源二次污染状况的发生; (3) 整个系统趋向于自动化,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运行方面也较为简易。 (4) 化学稳定性良好, 另外, 在耐水解、耐碱及耐酸方面的性能也比较突出, 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 (5) 在耐热温度方面, 可达145℃, 可选用超高温的环氧乙烷及蒸汽实施杀菌消毒操作, 可被应用于比较宽的PH范围内, 还可在强碱、强酸以及各种有机溶剂环境中应用。 (6) 具有较高的过滤精度, 能够将水中99.99%的胶体滤除, 另可滤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等有害物质; (7) 超滤技术在费用方面, 相当于传统的水处理系统, 在处理生活污水时, 通过超滤促使处理水质变好, 而可再次利用。

二.水处理中对超滤膜技术的应用

2.1饮用水净化

目前, 伴随我国在水污染问题上的日趋恶化, 导致我国出现一些新的水质问题, 比如两虫问题, 即隐孢子虫、贾第虫, 另外, 还有红虫及水蚤问题、水的生物稳定性问题、臭味和藻毒素问题以及藻类污染加剧等。而在饮用水的净化中应用超滤膜技术, 其能够将水中的细菌、原生动物、藻类及水蚤等有效去除, 甚至还能将水中病毒等微生物彻底消除, 另外, 针对水中的诸如氨氮、微量有机污染物、天然有机物、浊度及致病微生物等同样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能够较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水质所具有的基本要求。实施中试试验, 研究了浸没式超滤膜对东江水处理的最佳运行方式, 生物等设置多重屏障, 可促使其在含量方面不断消减, 最终便可获取十分优质的饮用水。

2.2造纸废水的处理

在造纸废水中应用超滤膜技术, 主要为浓缩并回收某些成分, 并将透过的水在工艺中重新使用。通常情况下, 针对造纸废水膜分离技术所开展的研究, 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去除漂白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制浆废液的预浓缩;另外, 还有回收副产品, 发展木素综合利用等。石飞对超滤法处理造纸磺化化机浆 (SCMP) 废水及对超滤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 最终结果可知, 当截留分子量乃为20000u聚醚砜 (PES200) 膜, 则对于SCMP废水处理更为适用, 完成清洗后, 膜的通量可恢复至原先的98%。

2.3含油废水的处理

含油废水有三种在状态, 分别为乳化油、分散油及浮油。对于后两种来讲, 则较易处理, 可运用活性炭吸附、凝聚沉淀及机械分离等技术实施处理, 实现油分的最大化降低, 但对于乳化油而言, 尤其其含有表面活性剂, 另有作用相同的有机物, 并且油分存在于水中的方式为微米级大小的离子, 对其采用粗粒化法或重力分离, 效果均不理想, 而运用超滤膜技术, 可促使低分子有机物与水透过膜, 不仅能够除油, 而且还能将BOD和COD去除, 最终达成油水分离的效果。

2.4城市污水回用

城市污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形式, 国外很早便应用英语膜法, 对城市污水进行回收利用, 伴随我国水污染的日趋严重, 在城市污水回用当中应用超滤膜技术, 已经开始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比如王磊采用超滤膜与CASS相结合的工艺, 对小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当CODCr浓度维持在210~675 mg/L, 且水力停留时间达到12h时, 此工艺所具有的CODCr, 则稳定在35mg/L;当NH3-N浓度区间处于22.1~41.1 mg/L时, 则出水NH3-N最低乃为0.1mg/L, 所具有的去除率则超过91%, 在出水p H值方面, 则维持在7.25~7.88范围内, 出水浊度低于0.4, 出水水质相比于回用水标准, 则明显好于后者, 能够直接会用。

三.结语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应用超滤膜技术, 在我们生活各方面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其技术作用较为广泛, 具有较低的设备使用费用, 还容易操作, 已然成为净化饮用水及处理环境工程污水的关键性技术, 另外, 因此技术兼有绿色环保特点, 对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飞.谈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5 (15) :129-129.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 篇2

【摘要】水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水环境问题首当其冲。在众多水处理技术中,超滤膜技术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在实际水处理中显著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且高效环保,提高污水处理厂经济效益,因此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结合国内外众多水处理研究实例,将基于超滤膜技术原理和特点,优势与弊端,讨论其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水处理;环境工程;循环利用

1引言

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前繁荣,一个个宏大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但经济与贸易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在绿色环保的社会大背景下,环境工程一词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生态环境问题理所当然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焦点。国家对于环境工程和水处理科研力量投入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科学、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中超滤膜技术由于具备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

2超滤膜技术概述

2.1超滤膜技术概念

超滤膜技术是将溶液进行简单地过滤后,再采取科学手段进一步进行浓缩处理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过滤膜的独特分离技术对溶液中的特定溶质进行分离,不仅能对颗粒物、胶体进行特定分离,还能对水生物和病菌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

2.2超滤膜应用运行原理

超滤膜运行原理大致分为:超滤原理与微透过原理两部分。超滤原理是预先通过驱动设备提供一定水压力,将要过滤杂质推向超滤膜,再设置一层至多层的可通过膜对颗粒物、病菌、其他不溶性杂质进行过滤,同时保证水分和其他需要的物质通过过滤膜。微透过原理是只让无机盐和水分这类微粒通过超滤膜,可截留的分子直径为0.002~0.1μm。待处理水通过超滤膜时,直径大于0.1μm的分子被超滤膜截留,直径较小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则透过分离膜,从而达到净化电泳漆、脱去水分的功效。相较于传统过滤方式,超滤膜技术更能有效地保障水处理的质量与效率。

3超滤膜技术优势与弊端

3.1技术优势

①超滤膜技术运用过滤膜对特定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原理主要依靠物理作用。②相较于传统的过滤膜,超滤膜技术采用更先进、更可靠的过滤膜,污水处理效果得到有效改善,最重要的是能够将传统过滤膜不能过滤的杂质进行过滤。③目前的超滤膜技术多采用多层过滤膜进行过滤,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提高超滤膜过滤的科学性和可靠性。④超滤膜具备较强的抗酸碱性,对于酸碱度较高的污水能进行有效净化,且能保持较高的耐久度,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2技术弊端

①就自来水厂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为例,超滤膜技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处理成本,故在进行水处理前,应了解现场环境,选取合适的水处理方案。若水硬度与无机盐含量较高时多采用双膜过滤。当水质一般,水处理工艺不复杂时,多采用超滤技术,有效降低净水成本。但实际污水处理时,工序较为复杂,大多自来水厂优先采用超滤技术,无疑增加了净水成本。②运用超滤膜技术进行过滤时,需要外界给予足够的压力才能将杂质推向过滤膜,因此良好的驱动设备必不可少,但驱动设备的运行无疑复杂了污水处理的工序,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因此在选用超滤设备时,严格控制能源消耗情况,挑选能提供要求动力,功率最小的设备。③在超滤膜应用过程中,较易发生超滤膜污染,降低污水通过超滤膜的速率及净水质量,同时增加驱动设备能耗。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时,必须采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处理[1]。

4应用实践建议

4.1开发新技术

超滤膜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较易发生污染问题,污染后的膜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传统的超滤膜清洗方案是添加化学药剂进行清洗,化学药剂较易发生残留,且清洗后的污水又需进行处理,操作流程相对复杂。在对新超滤膜的开发过程中,应有效提高超滤膜的抗污染能力,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水处理成本。

4.2开发有效清洗措施

在发生超滤膜污染时,技术人员应根据以往总结的经验对不同的膜污染问题进行分类,并分别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清洗方案,在对超滤膜采取有效措施清洗时,要实时积累、总结经验,结合科学的理论,制定标准的膜污染处理措施。避免适用化学试剂进行超滤膜清洗,研发更加环保、高效、低成本的清洁剂或清洗方法,切实做到简化清洗工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还需对处理水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水质结构,使膜在水处理中尽量减少被污染次数,并使被处理水质达到卫生标准。

4.3完善技术组合

水处理技术的大力发展给超滤膜技术的深化创造了机会,在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继续对超滤膜技术进行完善和优化。在进行水处理时,需要分析处理后水体中残存的分子类型,在处理过程中重点溶解对水质造成破坏的有机物,并提高超滤膜对于无机盐和直径较小微粒的过滤功能。因此需要科研人员对于超滤膜技术整体组合进行研究,积极推动超滤膜技术的发展。并根据水质的不同,设计最适用的超滤膜,以提高超滤膜在水处理中整体工艺水平。

5水处理中的应用

5.1净化饮用水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纯净水已然成为城市主导饮用水之一,但随着污水排放的随意,更多污染源的产生,水资源进一步紧缺,人们对于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更加渴求。超滤膜技术的出现给水处理带来曙光,缓解了当前的用水危机,超滤膜在水处理过程中安全、可靠,能对水中微量有害物质和病菌进行过滤,同时,也具备较高的净化效率,能够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对大量饮用水进行净化。

5.2处理含油废水

一般情况下,油质污水主要存在三种情况:油质漂浮于水面、油质与水体混合、油质为污水的乳化剂。不同状态的油质废水,处理工艺截然不同。其中浮油和分散油较容易处理,运用机械和物理方法进行凝聚沉淀,并通过超滤膜和活性炭吸附进行油水分离,将水中油质含量降到最低。但对于油质种类为乳化剂的情况,单纯运用物理方法进行过滤和活性炭吸附并不能达到预先的效果,因此需要采用超滤膜技术将油性分子隔离在一侧进行集中处理,并分析油质分子中的氧化物,制定专门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切实保证油质污水处理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5.3处理城市污水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覆盖率的进一步增大,PM2.5、水污染、臭氧空洞等环境污染因子不断出现,尤其是温室效应的加剧,城市污水排放量激增,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尖锐,水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由于城市污水多为生活污水,污染度不高,处理较为简单,因此超滤膜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应用超滤膜的物理特性对居民生活污水、城市排水管道污水、降水进行高效过滤,以及对污水中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物质和病菌进行清除,达到排放标准时给予排放,或直接排放至自来水厂进行处理,再次进行城市供水,使城市用水得到高效循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切实增大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2]。

6结语

超滤膜技术的兴起是科技发展和生产生活需求的必然,通过提高污水的循环利用率和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为拯救岌岌可危的稀缺水资源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虽然超滤膜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依旧存在技术的不足与弊端,依旧不能否认超滤膜技术的广阔发展空间。加大水处理的科研力度是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水处理技术水平不仅是对水资源的一种保护,更是人类对于自身的深刻认识。

【参考文献】

【1】王桂银,马翠翠,吴汉洪,等.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1):328-328.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 篇3

【关键词】环保工程;水处理;超滤膜技术

一、前言

超滤膜技术技术是一种清洁液、微滤、纳滤膜的渗透分离或浓度的关系。超滤是一种有效的屏障,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同时过滤藻类、细菌、病毒和水生生物拆除的有效实施,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分离和浓缩液。与传统技术相比,膜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压力低、分离效率高、流量大、在水处理和有用物质回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废水回收、废油、废纸浆、海水淡化和水处理。超滤是解决压力的情况下,对溶剂的另一边低分子量溶质通过膜和膜孔,聚合物溶质或其他乳化胶束团被困从水溶液中分离。保留机理主要是筛分作用,但有时膜表面化学性质(静电膜)在阻塞也扮演一个角色。由于膜表面和孔的聚合物和胶体材料,孔堵塞和超滤膜水堵塞,超滤膜技术通过无机膜和低分子量物质拦截和表面的机械筛效应三种方式。

二、超滤膜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超滤膜技术清洗效率高,质量优于传统方法。消除或大大减少化学品的使用,避免二次污染。该系统易于自动化、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打开和关闭装置只有两个文件。超滤膜技术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能和水解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耐热温度可达140°C,超高温蒸汽和环氧乙烷灭菌的使用。在较宽的pH范围内有效,但在强的酸,碱和有机溶剂。过滤精度高,能有效滤除99.99%胶体细菌在水悬浮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系统成本和传统工业废水污水超滤法和中水处理,因为他们不能满足一般的技术,在废水处理中超滤技术。超滤膜技术在当今社会应用十分广泛,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有以下这些:饮用水净化、造纸废水的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城市污水回用、海水淡化等。

目前,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出现了水的质量问题如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两个蠕虫)、蚤类和昆虫、藻类和藻毒素污染和气味问题、水生物稳定性。超滤膜技术在净化饮用水和时间的应用,包括藻类、水蚤的去除细菌、原生动物、甚至病毒、微生物、水的浊度、病原微生物、天然有机物、氨氮、微量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好能满足水质要求。采用超滤技术造纸废水,主要集中在组装和回收,并通过水和返回过程。一般来说,造纸废水的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产品回收,综合开发利用的木材,预浓缩浆废水漂白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含油废水的存在状态分为两种类型:油、乳化油。前两个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可以采用机械分离、混凝沉淀法、活性炭吸附、使油滴到一个非常低。但表面活性剂和有机质的作用方式相同含乳化油,水里有微米级的油和离子,很难对重力分离过程和粗化和超滤膜技术的使用,因此,通过膜的水和低分子有机物,COD和BOD的油的去除油和水分离。城市污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国外已经开始对城市污水回用大量的英文电影,水污染和中国日益严重的问题,随着超过滤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唐科学,CASS和超滤组合工艺对污水,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反渗透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SWRO),多级闪蒸(MSF),多效蒸发(MED)和水蒸气蒸馏法(VC),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海水反渗透淡化大型海水淡化,这无国界医生的医疗。随着膜技术的发展,从19世界的60部电影技术开始应用于海水淡化。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膜污染,海水反渗透系统的瓶颈,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海水质量入水,反渗透系统提供高质量的。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在中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城市污水的客观要求,可回收,可根据不同的水质和水处理技术为目标,实现对不同经济膜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影响,在重要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明显,超滤技术已在实际应用的过程。本文分析了超滤膜技术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在环境工程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对科学和技术的连续使用的工程應用,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水处理工程中,超滤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工程,在水处理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分析了滤波器的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环境工程和水处理技术。

三、结束语

本研究的目的是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然后超滤膜技术环保项目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胜利.装修环保先锋 打造上海环保装修第一品牌[J].建材与装修情报,2011(05)

[2]任贵平,刘西丹.环保工程建设监理初探[J].环境保护,1999(12)

[3]严瑞宣.冷却水处理技术[J].广东化工,1993(04)

[4]李丛峰.协庄煤矿大力实施环保“三大工程”[J];矿产保护与利用,1996(03)

[5]吴淑琰,应桃开.纳滤(NF)膜法——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J].化学教学,2005(2)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 篇4

随着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水中的某些有害物质难以利用传统的水处理技术进行去除, 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对水质进行提高, 使得城市饮用水能够达到使用的要求, 新一代的超滤膜技术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为水处理工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应用超滤膜技术存在的不足

2.1 缺乏完善的超滤膜处理技术组合

选择超滤膜技术将对自来水长的纯净水生产成本、超滤膜污染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 所以在选择环境工程中的水处理工艺时, 应当考察现场环境, 结合水源处取水特点, 进一步深入分析该选择何种净水处理工艺。结合实践经验来看, 在水原料具有较大的硬度、无机盐物质的浓度较高的情况下, 通常选用双膜技术。而水质较好、净水处理工序较为简单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短流程技术, 或者使用超滤技术, 从而将过滤膜对水污染降低, 使自来水长的成本得到有效的节约。而在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的时候, 就会采取水处理技术结合使用的方法, 这样会造成增加投资成本, 各环节工序中的成本投入也会相应的增加, 因此这种方法比较使用于经济发展较为良好的地区[1]。

2.2 超滤膜技术的应用损耗了大量的能源

拥有足够的驱动动力是环境工程水处理应用超滤膜技术的重要条件, 在完成水处理时需要相应的外来动力, 所以在应用超滤膜技术处理水资源时往往会产生增加能源损耗量的问题, 从而增加自来水厂水处理的成本。在对超滤膜设备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应当对其能耗情况进行查看, 应选择具有较小能耗的设备, 并使用较低能耗的运行方式进行取水工作。

2.3 超滤膜技术的应用产生了相关的污染问题

在环境工程中应用超滤膜技术会产生超滤膜污染, 从而造成能够通过超滤膜的原水容量逐渐减少, 而损耗的能源逐渐增加, 最终造成自来水厂运行成本、生产净化水的成本等呈增加的趋势。一旦出现超滤膜污染, 将阻碍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应用超滤膜技术的发展, 若是出现的污染较为严重, 那么在清洗超滤膜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化学药剂。目前自来水厂对超滤膜的清洗工作通常是每五个月一次, 在清洗的过程中具有较为复杂的操作步骤, 很有可能造成再次污染水资源的问题, 因此要加大维护超滤膜的力度, 使其使用周期得到有效的延长[2]。

3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应用超滤膜技术的有效策略

3.1 对超滤膜处理技术组合进行完善

虽然在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使用超滤膜技术会实现良好的处理效果, 但是该技术处理会存在大量的分子残留下来的问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进行水处理的方法。如组合应用粉末活性炭和超滤膜技术, 从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得知, 当投入较大剂量的粉末活性炭时, 超滤膜就可以运行较长的时间, 但是会降低水通量的下降率。而且在不断增加剂量的情况下, 两者之间的关系会逐渐转为互补关系, 对水浊度也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 有效的抑制水的致突变活性, 因此可以在使用超滤膜技术的过程中结合其他技术进行水处理[3]。

3.2 对超滤膜清晰处理水平进行提升

在实际进行的水处理工作中可以了解到, 在处理超滤膜污染问题时, 应当根据问题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水处理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一旦遇到污染问题, 就可以在于准备好的方案有效的指导、及时的将问题解决。另外在处理自来水厂的净水时, 对选取的水原料应当合理的分析, 从而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 促进水质的提高, 使超滤膜污染有效的降低。

3.3 加大对新生代滤膜的研发力度

在水处理过程中污染到超滤膜之后, 水的二次污染问题很有可能发生, 直接对水质造成影响。而且会利用化学药剂对超滤膜进行清洗处理, 其具有相当复杂的操作程序。所以研发新生代滤膜已成为急需完成的工作, 应当尽快研发出比传统滤膜更加具有优势的新生代滤膜, 使其水通量达到最佳程度, 同时抵御氧化能力和抵御污染能力也应当较强一些。另外还应保证新生代超滤膜能够长时间稳定使用, 将使用成本、生产成本进一步的节约。

4 总结

综上所述, 通过对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从中可以了解到目前环境工程在进行水处理时应用超滤膜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净水效果, 但是却存在超滤膜污染等不足, 因此急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高效的应用超滤膜技术, 促进水处理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窦茂卫, 苏保卫, 高学理, 高从堦.油田采出水膜法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08:124-130.

[2]汪琳, 胡克武, 冯兆敏.超滤膜技术在自来水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城镇供水, 2011, 01:7-11.

超滤膜性能指标检测技术现状 篇5

超滤膜性能指标检测技术现状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超滤膜的起源及发展前景,分析了开展超滤膜性能指标检测方法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和总结调研结果,初步提出超滤膜性能评价指标,并简要阐述了各项指标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对于改善超滤膜性能指标检测方法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作 者:张晓慧    罗嫣    隋军    庞永超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天津,300112 期 刊:价值工程 ISTIC Journal:VALUE ENGINEERING 年,卷(期):, 29(22) 分类号:X7 关键词:超滤膜    性能    指标    现状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 篇6

【关键词】超滤;提取果胶;马铃薯粉渣

【中图分类号】R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472-01

果胶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糖,是植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工业中常用到的添加剂。目前主要提取的是苹果、柑橘的果胶,但是我国食品加工业仍然面临巨大的国胶缺口,亟需改善我国目前的果胶生产工艺,提高果胶产率。果胶提取是指将不溶性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并将其进行提取、浓缩的工艺。由于工艺条件的不同,得到的果胶的产率、品相也不尽相同。采用超滤方法在马铃薯粉渣中提取果胶,不仅工艺流程大大简化,而且还能得到产率高、纯度高的果胶,对于规模化提取果胶十分有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次研究所需的材料有马铃薯粉渣、柠檬酸、搅拌器、超滤浓缩设备、喷雾干燥剂、天平、元素分析仪等。

1.2 方法

1.2.1 工艺流程

马铃薯粉渣→浸泡→酸提取→过滤→滤液→超滤→喷雾干燥→果胶。

1.2.2马铃薯果胶提取液的制备 对一定量的马铃薯粉渣进行准确称量。将马铃薯粉渣与纤维素酶、柠檬酸溶液按照1:15的比例进行混合,进行酸提取。将提取液进行离心过滤,即得到马铃薯果胶提取液。

1.2.3超滤浓缩条件

(1)超滤膜:在25℃室温环境下,外界大气压力为1.0MPa,选用分子截留量为30kD的超滤膜。这种条件下膜的通透量为最大。

(2)超滤压力:将超滤压力保持在1.0MPa时,滤膜的通透量为最佳。

(3)超滤温度:超滤温度选择为90℃,此时滤膜的通透量为最佳。

(4)pH值:将马铃薯果胶提取液保持在pH=2.0的状态,此时果胶的水解量最大,提取的果胶产率最高。

1.3 分析检测方法

将制备出的果胶称取0.5g,放置于25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的水进行溶解,煮沸1h后将溶液移至250mL的容量瓶之中。取25mL的上述溶液放于500mL的烧杯中,加入浓度为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00mL,静置0.5h之后加入1mol/L的盐酸溶液50mL,之后加入1mol/L 的氯化钠溶液50mL,静置1h后煮沸5min,将溶液过滤,收集固体物质,并用热水将固体进行洗涤。将上述固体干燥后称重。

果胶含量的计算公式为:果胶含量%=0.923 5×M/{m×(25/250)}}×100%,其中M是沉淀物的质量;m是样品的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提取液pH值与果胶产率的关系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pH值对于果胶的产率影响很大,pH=2.0时果胶的产率最高。根据本次研究,随着pH值的增大,果胶的产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只是因为,当pH值小于2.0时,果胶产率与pH值成正比,当pH值过低时,果胶水解过于充分会导致果胶的分裂分解,其产率不高。当pH值过高的时候,不能起到很好的酸解作用,果胶的产率反而会下降。因此,提取果胶的溶液pH值最佳为2.0。

2.2 提取温度与果胶产率的关系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提取温度对于果胶的产率影响很大,当温度为90℃时果胶的产率最高。随着温度的上升,果胶的产率也是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这是因为,当温度过低,马铃薯粉渣中的果胶不能充分的转移到提取液之中,当温度升高,溶液的分子运动变得剧烈,糖的水解反应比较充分,果胶转移加快。但是当温度高于90℃之后,部分果胶不能水解,导致其产率降低。因此,提取果胶的最佳温度是90℃。

2.3 料液比与果胶产率的关系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料液比对果胶的产率影响很大,当料液比为1:15时果胶的产率最高。随着料液比的上升,果胶的产率也是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这是因为,当料液比过低,提取液中果胶的含量就会降低,果胶的转移不能充分进行。随着料液比的提升,果胶含量增大,当料液比达到1:15时果胶的产率最高。但是随着料液比的进一步升高,溶剂变少,也不能促进果胶转移到溶液中,导致果胶的产率降低。因此,提取果胶的最佳料液比是1:15。

2.4 超滤膜分子截留量与果胶产率的关系

通过本系研究,可以发现超滤膜分子截留量对于果胶的产率影响很大,当超滤膜分子截留量为30kD时果胶的产率最高,这是由原料自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的。果胶的分子量约为40,如果选择的超滤膜分子截留量过小,则不能有效地筛选到果胶。如果超滤膜分子截留量过大,则会使果胶全部流进滤液,提取不到果胶。因此,提取果胶的最佳超滤膜分子截留量为30kD。

2.5 其他影响果胶产率的因素

外界压力为1.0MPa也是提取马铃薯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上述工艺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对于提取高纯度、高产率的果胶效果显著。時间也对超滤提取马铃薯果胶有影响,当提取时间为60min时,果胶产率最高。

3 结论

保持超滤条件为超滤膜的分子截留量为30kD,压力为1.0MPa,温度为90℃,pH=2.0。在这个条件下,将马铃薯粉渣进行酸提取,对滤液进行超滤浓缩,就得到果胶。采用上述方法,得到了产率为19.3%的马铃薯果胶。提取的果胶纯度为83.71%,凝胶度为123.21,酯化度为32.19,干燥失重为4.1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89.21%,铅含量1.4mg/kg,砷含量为0.034mg/kg,果胶的各项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QB2484——2000。

参考文献:

[1] 廖原,刘刚,邵士俊,郭勇,马铃薯渣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第21770-21771,21796页。

[2] 杨昱,徐雅琴,任建辉,崔崇士,超滤浓缩制备南瓜果胶的工艺研究[J]开发应用,2010(3),第115-117,165页。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 篇7

1 超滤膜技术的优点

1.1 出水微生物的安全性高

超滤膜的孔径通常为0.001~0.02 μm, 能有效地过滤水中的微生物, 并减少消毒剂的使用量。因此, 应用超滤膜技术可极大地优化水质。

1.2 水质好, 混凝剂投放少

在水处理中应用超滤膜技术能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降低浊度, 且无视水体的化学特性, 产水浊度通常能达到0.1 NTU以下。此外, 应用超滤膜技术还能极大地减少混凝剂的使用量, 在原水水质允许的情况下, 甚至可不投放混凝剂, 从而避免其污染净水。

1.3 操控性能强大

通常情况下, 超滤膜技术采用自动化PLC控制形式, 能实现自调整和自适应。因其操作界面可视化, 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 操作人员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学习, 就能轻松操作该系统。

1.4 造价低廉, 易于改造

对于现已经投入使用的净水系统, 应用超滤膜技术时并不需要改造, 只需要在原有的净水系统中加入超滤膜组件即可。

1.5 与其他单元的组合较为简单

超滤膜技术能与化学预氧化、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等工艺组合在一起, 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此外, 有机物的去除还对氯胺的消毒副产物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2 提升超滤膜耐污染性的方法

2.1 原水预处理

在对水进行过滤前, 应先对水进行预处理, 即向水中投入适当的药剂, 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膜污染。

研究发现, 在进行超滤处理前, 加入混凝剂能有效增加膜通量, 这对增加渗透通量有很好的效果。在采用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工艺处理水时, 加入粉末活性炭不仅能避免膜受到污染, 还能增加膜通量,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此外, 粉末炭会黏附在膜表面, 形成滤饼层, 进而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

2.2 膜清洗

清洗超滤膜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膜的过滤功能, 常见的清洗超滤膜的方法包括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物理清洗的介质为水和气。利用最普通的水洗法可发现, 先进行逆流冲洗后再正冲的效果好于单独正冲或反冲, 且活性剂与超声波工艺的结合比单独使用一种方法的效果好。因此, 在利用物理清洗法清洗超滤膜时, 可将多种方式结合到一起使用。但无论采用哪种物理清洗方式, 都只能除去超滤膜表面的污染物。因此, 采用化学药剂清洗也是非常必要的。

2.3 其他方法

为了实现减缓膜污染的目的, 可以优化膜分离的条件, 比如温度、压力和流速等, 从而有效提高超滤膜技术的使用效果。目前, 虽然关于水处理的技术有很多, 但都只是研究热点, 真正广泛应用到实际中的技术较少。因此,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 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清洗方法。

3 超滤膜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气动阀的开关速度

超滤膜系统的气动阀需要经常开、关, 但在开启气动阀时会发出较大的响声。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 需要经常性地调整气动阀上的消音器, 控制阀门开、关的速度, 从而保证阀门的开、关速度处在正常范围内。

3.2 膜通量和透水率的恢复

在超滤膜运行一段时间后, 截留物会在膜上堆积, 进而影响膜的透水率和膜通量。因此, 除了采用普通的气洗方法外, 还需要采用恢复性清洗的方式。在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氯酸钠气洗, 再用质量分数为0.7%的盐酸溶液浸泡后发现, 恢复效果不持久。此时, 需要更换清洗药剂, 可用质量分数为1%的柠檬酸与质量分数为0.7%的盐酸混合浸泡膜组, 其恢复效果较好, 清洗效果较为理想。

3.3 气洗程序和冲洗气量

传统的设计气洗程序中, 11 个膜组是单独设计的。由于阀门的开、关速度存在差异, 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2 个或多个膜组同时气洗的情况, 进而导致气洗流量较小, 影响了气洗的质量。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 需要优化气洗程序, 保证所有膜组参与到气洗中, 且在上一个膜组气洗时, 下一个膜组要呈等待状态, 从而保障各个膜组的冲洗气量, 提高超滤膜的清洗效果。

在采用阀门调节出水时, 应选用灵敏度较高的阀门。在悬着真空装置时, 必须通过管径严格计算真空泵的能力, 并留有一定的余量。针对原水水质的不同, 前端的预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应选择合适的预处理工艺, 以保证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缓解膜污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应用超滤膜技术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作为21 世纪最重要的水处理技术, 超滤膜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水质稳定的特点, 在环境工程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要: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人类也因此而得到了惨痛的教训。要想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就必须推行并落实环境工程,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超滤膜技术的发展, 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 以期加快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超滤膜技术,生态环境,污水

参考文献

[1]李志国, 臧新宇.浅谈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3) .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 篇8

1 超滤膜的技术原理和特点

1.1 基本原理:

超滤简称UF, 是在压力功效下, 少数低分子量的溶质和溶剂穿过膜上的微孔抵达膜另外一侧, 其余乳化胶束团及高分子的溶质被扣留, 使溶液可以进行真正的分离。扣留机理的关键是进行筛分作用, 有时候膜外表的化学特征也会有扣留的功效。超滤膜中被扣留下的分子量定义域是在500-500000上下, 对应的孔径大概是0.002-0.1μm, 操作时的静压差通常是0.1-0.5MPa, 扣留下的分子的直径在0.005-10μm之间[1]。

1.2 超滤膜的技术特点:

第一, 可以有效清除水里的杂质, 处理后的水质超过运用传统方法过滤的水质。第二, 能完全清除或是消弱化学药剂运用, 防止受到二次污染。第三, 其技术系统可以自动化, 有较高的可靠性, 且系统中只配置了开启和关闭两档, 运行比较简单。第四, 化学稳固性好, 耐水解、耐碱、耐酸的功能好, 在各个领域内都能广泛使用。第五, 耐高温度能达到1400C, 能利用温度超高的蒸汽、环氧乙烷来消毒杀菌;还可以在较宽广的PH界限中、强碱、强酸及各种有机的溶剂要求下运用。第六, 超滤膜技术的过渡精滤较高, 可以把水中99.99%的悬浮物质、细菌和胶体等危险物质清除。

2 超滤膜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

2.1 净化饮用水

随着国内水污染问题的日渐严重, 使水质产生了新的问题, 比如产生了隐孢子虫、贾第虫、红虫、水蚤等病源的微生物和水藻蔓延问题。利用超滤膜的技术来净化饮用水, 可以把水体里的水藻及会导致人们发病的微生物有效清除掉。而且还可以对水体里的杂质、微量元素、有机物、病源微生物进行过滤, 还能达到人类对水质的饮用要求。在进行实验时, 可以用混凝沉淀方法, 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东江水的最佳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 给水中的有机物、杂质、病院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设置多层屏障, 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 从而得到优质饮用水。

2.2 淡化海水

淡化海水的技术通过五十多年的进步, 其技术比较成熟, 如今在海水的淡化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多级闪蒸、压气蒸馏、反渗透、多效蒸发等, 在大型海水淡化中比较实用的是多效蒸发、多级闪蒸和反渗透。伴随超滤膜技术的持续发展, 膜技术从1860-1869年开始应用在海水的淡化中。可在这个程中, 因为膜污染的问题导致反渗透方法在对海水进行处理时产生了瓶颈, 然而超滤膜技术的运用, 能对海水的水质进行有效控制, 给反渗透提供质量较高的入水。如:在对污染度较高的海水进行处理时, 可以应用中空纤维超滤膜来进行, 它对变化大、污浊度高的海水有较大适应性, 在用浊度高的海水作为进水的状态之下给海水的反渗透装置处理系统[2]。

2.3 处理纸浆废水

利用超滤膜的技术来处理纸浆废水, 可以将废水中的一些成分压缩与回收, 处理之后的水还能在工艺中使用。纸浆废水的膜分离技术是研究副生产品的回收、木素的综合运用、浓缩造纸所遗留下的浆液、清除纸浆废液中蕴涵的漂白粉及其他有害物质, 使处理之后的水可以重新得到有效运用。

2.4 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

含油废水具有三种形态:悬浮在废水表面的乳油、搀杂在内部的散油、乳化油。散油与乳油处理起来较为容易, 可以运用机械方法对油和水进行分离、活性炭吸收、凝结积定等技术处理, 将油分降为最低。乳化油中存在着有机物和活性碳, 水中的油分以μm离子形式存在, 运用粗粒化法与重力分离的方法都不能把油分离出来, 但使用超滤膜技术, 能让水与低分子的有机物渗入膜中, 清除油的同时把BOD和COD除去, 从而完成水与油分离,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油田中含油废水量一般是100~1000mg/L, 已超过国家的排泄准则 (<10mg/L) , 在排泄之前需要应用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高效衡压浅层气浮技术来分离, 污水温度在400C、操作压在0.1MPa时, 膜透水的速度能到60~120L/ (m2.h) , 悬浮物的粒径中指与固体含量的均值分别是0.82μm与0.32mg/L, 达到分泌油田里回注水水质的准则[3]。

3 结语

综上所述, 超滤膜技术因其较好的分离性能与物化性能, 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水处理过程中为了保证环境工程的水质量达到安全用水标准, 减轻水里的胶体物质和悬浮颗粒, 必须运用超滤膜的技术来对水进行净化。伴随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 超滤膜技术的运用范围和发展前程也在不断扩大, 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使供水行业的所有用水标准都切合用水规定, 给环境工程用水提供了有戏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志国, 臧新宇.浅谈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45 (23) :154.

[2]胡宝珍.浅谈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 2013, 53 (6) :115-117.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 篇9

关键词:环保工程,水处理,超滤膜技术,应用

前言

在环保工程中, 用于水处理的技术很多, 例如生物法、溶胶-凝胶法、混凝沉淀法等等, 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应用优势, 实际工程中对于不同要求的水质常将承载不同技术的构筑物组合起来, 以达到出水水质目标。超滤膜技术是最近几十年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 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在于效率高、能耗低、处理水量大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 超滤膜技术不仅在工业污水处理中得到了成熟的应用, 而且在城市饮用水净化领域也逐渐体现出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1超滤膜技术及特点

1.1超滤膜技术原理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膜透过分离技术, 其滤过能力介于纳滤和微滤之间, 其工作原理是:在溶液通过一种半透膜的时候, 在压力的作用下, 溶剂和溶质中的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滤膜到达膜的另一侧, 而溶质中的大分子物质和胶体则由于无法通过滤膜孔洞而被拦截下来, 随着溶液不断流过, 膜上被拦截的物质也越来越多, 因此要想实现超滤作用就得对溶剂施加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在膜的表面形成的物质也展现出一定的化学特性, 对于一些污染物也具有截留和分解的作用, 从而实现水的净化。随着大分子物质不断富集在膜表面, 滤过的速度不断降低, 出现“浓度极化”的现象, 为使超滤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 实际工作中常使用搅拌式超滤装置来消除“浓度极化”。

1.2超滤膜技术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水处理技术而言, 超滤膜技术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一, 超滤膜化学稳定性高, 可耐高温、耐酸、耐碱, 因此对进水水质要求不高, 通用性强;第二, 超滤膜技术原理简单, 容易实现自动化运转, 节约劳动力, 且操作简便、易于维护, 运行安全稳定;第三, 超滤膜技术属于物理方法, 在水处理过程中并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 因此可有效防止水体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第四, 超滤膜技术效率高, 处理水量大, 尤其是对污染较小的城市饮用水处理, 展现出极高的工作效率。

2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2.1城市饮用水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饮用水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但与此同时我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直接取水的水质越来越无法满足饮用水的标准, 因此必须要对城市饮用水进行净化。城市饮用水的来源主要包括地下水和地面水两种, 两种水源的污染机理不同, 但污染物无非包括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悬浮物等。传统的饮用水净化方法可实现对微生物和菌类的灭活净化, 以及对微米级悬浮物颗粒的净化, 而超滤膜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可实现对纳米级颗粒的有效去除, 因此出水水质更高, 对城市居民饮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2海水淡化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 地球上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资源日益枯竭,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海水淡化被认为是解决饮用水危机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研究较多的海水淡化技术是电渗析技术, 虽然电渗析被认为是可以使海水淡化的有效方法, 但其运行成本高昂且回收率低, 随着技术的发展, 超滤膜技术开始被用于反渗透海水淡化中, 其优异的分离性能和物化性能使得海水淡化的效率进一步提升, 同时能耗得到大幅降低。

2.3电镀废水的处理

电镀工业产生的废水量巨大, 而且含有大量的六价铬、铜、镍等重金属, 危害性极强, 可生化性极低, 实际工作中常采用铁氧化法、电解法等等, 但铁氧化法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这些污泥还需进一步处理;电解法虽然可以很好地处理电镀废水, 但运行成本较高, 不适合大范围推广。而将超滤膜技术和反渗透技术联合使用被认为是电镀废水处理的有效方法, 其利用两种膜技术能够使电镀废水中大部分的重金属、有机碳和硝酸盐被去除, 并且超滤膜的使用也降低了渗透膜的污染, 提高使用寿命

2.4含油废水的处理

含油废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原油泄漏、屠宰场废水以及生活废水等, 其主要成分是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重油等, 常用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是隔油池, 但其对乳化油却无法处理, 因此常采用气浮法进行辅助处理。由于乳化油分子一般较大, 因此可采用超滤膜技术, 使含油废水在加压的条件下通过超滤膜, 乳化油及其他大分子污染物就会被截留下来, 去除效率较高。

2.5城市污水回用

城市污水回用是缓解城市用水压力的重要措施, 将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将其用于城市绿化用水以及城市中水系统。使用超滤膜技术可快速将城市污水处理达标, 由于城市污水一般可生化性较好, 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提高出水水质, 常将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 (CASS) 与超滤膜技术同时使用。在水力作用时间为12小时的条件下, 该法COD去除率达到86%以上, 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出水的p H值范围为7.25-7.89, 达到了城市水回用标准。

2.6食品工业废水回收

超滤膜技术除了可以提高出水水质外, 还能将大量的有用固态物质浓缩回收,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在食品工业领域。食品工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淀粉、酵母等, 这些物质如果排放到外界环境中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而且还造成大量的浪费, 因此采用超滤膜技术将废水中的有用成分截留下来, 同时水中的BOD和COD等也从水中被分离出来, 将分离出的固态物质经过提取回收, 可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超滤膜技术是环保工程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 其在城市污水处理和各种工业废水处理以及有用物质回收等方面都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 超滤膜技术的研究方向一个是发明更高效的超滤装置, 另一个是根据进水水质特点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相结合, 提高出水质量。

参考文献

[1]汪琳, 胡克武, 冯兆敏, 等.自来水厂超滤膜技术的研究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 2011 (5) .

[2]田博.超滤膜技术在冶金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0 (1) .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应用 篇10

1 超滤膜技术概念及特点

1.1 超滤膜技术概念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能够将我们宝贵的水资源进行净化和分离的膜分离技术, 利用膜两侧的溶度差, 使得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 同时与传统的净化方式相比, 超滤膜技术截留的分子量范围更广, 所以该项技术处理过后的淡水资源更多并且饮用更加安全。同时其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工程污水方面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果。

1.2 超滤膜技术的特点

超滤膜技术作为近几年的新兴的水资源净化技术, 不同于传统的处理技术, 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 避免了对淡水资源的破坏以及对生活及工程污水的二次污染, 使得净化技术变得更加绿色化。同时其工作设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操作更加简单, 在工作过程, 较少了大量人力的参与, 避免了工作事故的出现, 增强了其安全性。所用设备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改善, 对于工程中污水含有强酸、强碱成分的部分, 都能够进行彻底的处理, 使得其对于生态环境污染的程度大大降低。而该项技术的使用价格低廉, 适合推广使用。

2 超滤膜技术的应用

2.1 饮用水的净化

我国的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更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人均水平, 而由于近几年工厂污水治理不当, 生活污水无法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水资源污染情况已经十分严重, 已经逐渐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用水。水中的杂质逐渐变多, 而一些新型的细菌和某些有机物经过传统的水净化技术已经不能及时地清除, 严重地威胁了我们的饮水安全。超滤膜技术通过膜两侧不同的浓度差, 使得一定范围内的水分子量都能够得到净化, 相比与传统的净化方法, 净化后所得到的淡水资源总量更多, 同时饮用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能够得到较为优质的饮用水资源。

2.2 造纸废水的处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行业在不断的进步, 而办公机构和学校等都离不开纸张, 而随着人们对纸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造纸产的废水管理问题也是如今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处理方法将造纸废水经过化学药剂的处理, 使得其分子体积缩小, 从而随水溶液流入地下, 但是这种方法有时候会因为化学药剂的使用不当, 对我们的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而超滤膜技术则是将水溶液中的造纸浆液压缩, 使得其能够重复的进行利用, 直到其不能再被回收为止, 这对于纸质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及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处理有着较为显著的成果。

2.3 含油废水的处理

生活或者工程所产污水中, 除了含有大量废弃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 有时还会有油性溶液, 这类污水的处理极其复杂, 需要先进油水分离, 使得污水表面的浮油对水资源的净化时的影响降低, 而后需要进行水资源的净化, 而传统的处理手段在进行油水分离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油水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而后序的对水资源的净化就会受到其不用程度的影响, 使得经过处理后的含油污水仍然对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超滤膜技术则是在用先进的高效衡压浅层气浮技术和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进行分离, 使得分离过后的污水资源达到固定的渗透值, 从而得到有效的处理。

2.4 城市污水的处理

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 城市污水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水来源, 由于城市内工厂及工作单位较多, 各项水污染形成较快, 对于城市的饮用水质量有着严重的威胁, 虽然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 使得工厂迁离, 但是由于城市人口众多, 生活污水等污水来源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 传统的治理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而超滤膜技术在水力作用时间12h的情况下, 用浓度在215mg/L~677mg/L之间的重铬酸盐溶液进行处理, 而使其废水中的氨氮值达到最低标准, 而滤过率达到92%以上, 同时滤过水的p H值也控制在中性的范围之内。经过超滤膜技术处理的城市污水, 可以实现再回收的利用, 如某些生活在经过该项技术处理后, p H、溶液浓度等都可以达到工业用水的指标, 用时解决了生活用水的处理以及工业用水的问题,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3 结语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如今已经被广泛地利用, 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而因其技术作用广泛, 设备使用价格低廉, 设备操作智能化等各项优点, 已经成为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及饮用水净化的重要技术, 同时其更加绿色环保的技术特点, 更有利于我们队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冯淼.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浅谈[J].科技与创新, 2016, 02, 25.

[2]李志国, 臧新宇.浅谈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08, 18.

[3]石飞.谈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5, 08, 0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良恶性胸腹水 下一篇:超滤——反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