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病艾滋病

关键词: 阳性 预防 母亲 母婴

预防性病艾滋病(精选8篇)

篇1:预防性病艾滋病

认识艾滋病

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愈方法,但完全可以预防。

 正常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发病,从外表上也看不出来,但可以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会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常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共用电话、钱币、被褥、马桶,一起工作、用餐、洗浴、游泳等不会感染艾滋病。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 与注射吸毒的人发生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很容易感染艾滋病、性病。

 孕妇在怀孕早期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向医生咨询,充分了解艾滋病对胎、婴儿和自身的潜在危害,自愿选择是否继续怀孕。

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 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防治艾滋病

国家有政策

四免一关怀

 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人免费提供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  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可得到免费咨询和初筛检测;

 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同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

 对艾滋病患者的遗孤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 国家对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感染者开展生产活动,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 VCT

国家实施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人都可享受免费保密的艾滋病自愿咨询和初筛检测服务。

有过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到非法采血点卖血、怀疑接受过不洁输血或注射的人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妇,应主动寻求艾滋病咨询检测。

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可得到更多关于艾滋病的医学指导、服务信息和心理支持与帮助,既有利于自己,又可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他人。

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都有责任、有义务提供艾滋病咨询和预防保健服务。

省、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可提供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遂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址:文献路28号

咨询电话:0796-6312443 遂川县人民医院为我县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 地址:县城工农兵大道23号

咨询电话:0796-6313430 2

篇2:预防性病艾滋病

活动总结

是最新发布的《【预防艾滋病班会总结】预防艾滋病活动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预防艾滋病活动总结

马庄中心完小

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有效预防及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与危害,我校开展了各项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活

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一、紧扣主题,精心组织

第一、我校紧紧围绕宣传主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国家政策进行了集中宣传。

第二、动员全校人员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消除歧视,实现了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服务普及的目标。

第三、本次活动通过开主题班会的方法,使此次艾滋病宣传日宣传活动总体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的开展,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正视艾滋病,了解爱滋病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和症状,以更好地遏制爱滋病传播和蔓延;同时展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理解、关爱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范文TOP100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

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二、周密安排,务求实效

通过此次宣传,使全校人员及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关怀救治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

全院人员及群众参与艾滋病防治积极性以及自我防

护的意识,为推动我院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希望通过宣传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正视艾滋病。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和症状,以更好地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理解、关爱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呼唤全社会共同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

马庄中心完小

2015年12月3日

篇3:预防性病艾滋病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1日至9月25日期间来我院性病门诊的就诊者。干预前分发721份调查表,回收有效调查表366份,干预后分发320份调查表,回收有效调查表215份。

1.2 调查方法

使用我院性病、艾滋病防治人员设计的经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预防医学专家确定的调查表,由性病、艾滋病防治人员和性病门诊分诊的护士对来院就诊的病人进行匿名调查。⑴调查表内容:包括调查表的一般项目: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⑵性病、艾滋病的知晓项目:性行为和安全套的使用情况,求医状况,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态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措施,并要求病人复诊,复诊时使用同一调查表进行调查,与基线调查比较评估干预效果。

1.3 干预措施

在对初诊病人调查后分发了各种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处方,性病、艾滋病防治宣传手册、正确认识艾滋病的折页。告知每个病人浦东新区艾滋病咨询热线电话,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开展同伴教育,发放安全套等干预措施。

1.4 统计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Excel 2003录入,使用Stata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后的效果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1.1 年龄特征:

调查对象年龄为17~70岁,干预前后年龄在30岁以下的分别有196人和106人(196人是干预前调查人数,106人是干预后调查人数,下同),占53.6%,49.3%;31~40岁的有131人和81人,分别占35.8%和37.7%;41~50岁的有23人和16人,分别占6.3%和7.4%,51~60岁的有11人和9人,分别占3.0%和4.2%,60岁以上的有5人和3人,分别占1.3%和1.4%,干预前后调查人员年龄特征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42,P=0.840)。

2.1.2 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文化的有51人和31人,分别占13.9%和14.0%,初中以上文化的有315人和184人,分别占86.1%和86.0%,干预前后调查人员文化程度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26,P=0.872)。

2.1.3 性别:

男253/155人,分别占69.1%和72.0%,女113/60人,分别占30.9%和28.0%,干预前后调查人员性别特征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572,P=0.450),具体见表1。

2.2 干预前后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干预前366名性病门诊就诊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18.8%(69/366),干预后相应的知晓率为57.2%(123/215),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1,P=0.000);对性病的传播方式、症状、国家关于性病方面的政策、预防艾滋病方法和安全套的作用等方面的知晓率在干预后均有所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干预前后性病病人的求医状况比较

2.3.1 干预前只有38.

0%(139/366)就诊者认为如果自己得了性病会去正规医院治疗,62.0%(227/366)病人表示先买药自己治疗,或去私人诊所,最后实在不行再去医院。经干预后,76.3%(164/215)的就诊者表示马上去正规医院治疗,态度改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6,P=0.000)。

2.3.2 在“得了性病之后是否通知性伴侣去检查”的问题上,干预前只有8.

7%(32/366)就诊者表示会回去通知,在干预后上升为72.6%(156/215)就诊者表示会通知同伴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2.0,P=0.000)。

2.3.3 干预前有42.

9%(157/366)就诊者表示愿意做性病、艾滋病检查,干预后上升为85.1%(183/215),改变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χ2=99.5,P=0.000),见表3。

2.4 干预前后性病门诊就诊者对性病、艾滋病防治态度转变的比较

干预前,45.6%的性病门诊就诊者关心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通过性病门诊干预,这个比例上升到了67.4%,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9,P=0.000)。通过门诊干预,性病门诊就诊者更为关注媒体关于性病、艾滋病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P=0.008);对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措施认知比例从干预前的23.2%上升到73.0%,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2,P=0.000);有意识地改变自身行为,以免感染艾滋病,态度从干预前的36.1%改善为74.9%。在自己得了性病后,大多数就诊者会改变自己以前对性病、艾滋病病人的看法,干预前后此比例均在60.0%以上,见表4。

3 讨论

有研究认为,控制性病传播对于防治艾滋病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性病病人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而且对于性病病人采用适宜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有效疫苗[1]。

通过对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综合干预,就诊者对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性病的表现方式、国家对性病病人的匿名和保密治疗的政策等知晓率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经过综合干预,大多数就诊者基本掌握了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识,这与其他调查结果相近[2]。但就诊者对性病的主要症状的知晓率(不到50.0%)不尽人意,这表明让性病病人完全掌握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还需要坚持长期持续的健康教育。

大多数性病门诊就诊者由于去过KTV、浴室和理发店等公共娱乐场所,接受了性服务而患病,这些就诊者在得了性病之后,担心他的隐私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就诊者在来院就诊前去私人诊所或自己去药房买药治疗,不愿意主动检测性病、艾滋病,也不愿意通知性伴侣和配偶来院就诊。如果能保护好就诊者的隐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就诊者会做出正确的决定,可早期让病人进行性病、艾滋病检测,接受正规治疗,提高性伴追踪率,减少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概率。

大多数患了性病之后的病人对电视、报纸上有关性病、艾滋病的内容比往常多了关注,也更关心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了解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措施,养成健康行为。这表明性病病人产生了主动避免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意识,并逐渐付诸于行动。

总之,对性病门诊病人进行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健康干预不仅使本人自身提高认识,同时通过他还能影响到其家人、性伴侣等人群,这有助于提高对性病、艾滋病的防制能力。

摘要:目的评价在二级医院性病门诊中对就诊者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性病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实施健康干预,复诊时再次进行调查并与干预前比较,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性病就诊者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主动求医和通知性伴检查等比例上升明显。结论对性病门诊就诊者的干预有明显的效果,建议在医院性病门诊中进行健康干预。

关键词:性行为,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健康干预

参考文献

[1]吴尊友.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131(4):221-223.

篇4:安全性行为预防性病和艾滋病

医学专家把通过性接触或类似性接触传播的疾病通称为性传播疾病(STD),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实际除上述八种外,还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阴部疣、念珠性阴道炎、滴虫病、阴虱和疥疮等。近年来,卖淫嫖娼等活动的猖獗增加了性病在我国的传播机会,也使性病的发病例数逐年增多。目前我国已公布的性病人数达数百万之众,但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几倍,其中淋病占第一位,尖锐湿疣第二,其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梅毒。

性病的流行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和条件。有研究表明,单次无保护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的机会为千分之几;但同时患有其他性病,特别是伴有生殖器溃疡的性病,如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等,可使危险性增加2~10倍。性病病人由于生殖器表皮或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使得艾滋病毒更易进入机体或从体内排出,同时也容易感染艾滋病毒。同样,性病患者在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性交时,其感染的概率也显著高于其他人。武汉大学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艾滋病在夫妻间的传播几率约为10%。也就是说,在稳定的性伴侣之间,艾滋病传播率并不高,平均几百次的性生活才会造成艾滋病毒感染;但如果存在婚外性行为,则传染艾滋病的几率明显提高,因为商业性的性行为通常会加大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几率,平均10次左右无保护的性乱行为即可能感染艾滋病。

安全性行为主要包括洁身自好、节制欲望或自慰行为(手淫);在性交过程中正确使用避孕套;采用非插入的性活动方式,如接吻、拥抱、抚摸以及其他不将阴茎插入性伙伴体内的性行为方式等。同时还应避免与不熟悉的临时性伴性交,避免与多个性伴发生性关系,避免不加保护的性交等危险性行为。

加强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和青少年进行安全性行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下一阶段HIV流行的易感人群和受害者。安全性行为教育内容的重点应包括提倡禁欲,推后初次性交年龄,实行一夫一妻制,提高避孕套的正确使用率,以及减少性伙伴,采用非插入性性交方式等。

篇5: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计划

性病、丙肝工作计划

根据卫生厅《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实施方案》 的要求,结合喀拉苏乡艾滋病工作实际,并累计前两年的工作经验,制定2014年乌尊布拉克乡卫生院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计划:

一、建立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组织管理机构(一)按照《乌尊布拉克乡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建立本乡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并结合本乡场实际做好当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二)乡卫生院要建立“关爱咨询室”,并设立咨询电话,安排掌握双语的咨询员开展咨询工作。提供优质的咨询、检测、药物阻断服务,实施逢孕必检、住院必检工作,努力提高HIV、梅毒和乙肝检测率、住院分娩率、孕期服药率,尽量减少母婴传播率。

二、工作目标(一)总目标

提高目标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重要 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适合我乡实际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为孕产妇 提供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二)具体目标

1.建立健全适合我乡实际情况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2.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90%以上。3.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率达到90%以上。

4.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达到70%以上。5婚前保健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率85%以上。

6、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达到85%以上

7、婚前保健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80%以上

8、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12月龄及18月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

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我乡卫生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集中开展3-4 次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主题活动。利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12.1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节日,广泛开展宣传工作,配合村卫生室,年内开展3-4次健康教育进村活动,开展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

四、逐级开展专业培训和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全乡医疗人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能力建设。

为提高乌尊布拉克乡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工作水平,保障各项干预措施落实到位,要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机构人员的服务能力,规范咨询、实验室检测和诊治技术,加强普遍性防护,减少医院感染及职业暴露。妇幼保健院要规范的、有计划的开展逐级培训。对所有承担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开展孕产妇保健及提供助产服务的人员通过短期培训、讲座、例会、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我乡医疗服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防治知识及服务技能。

1.卫生院院长、妇幼专业及助产士、儿科、检验科、防疫科、护理等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业务培训班。

2.我乡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加强对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村保健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年内培训次数不少于4次。

(二)组织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我乡卫生院,组织本乡相关工作人员对村级保健工作的开展进行技术指导工作。

(三)开展督导预评估

我乡卫生院,每季度组织一次相关工作人员对村级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评估。

乌尊布拉克乡卫生院

篇6:预防性病艾滋病

今天,地区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考核组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市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首先,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根据考核内容,我就xx市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x市地处xxx盆地西南缘,全市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辖xx镇、xx乡、xx个林尝xx个街道办事处,聚居着汉、xx、蒙、回等24个民族共xx万人。

xxx年,我市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通过几年的监测工作,已累计监测人数xx人,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xx人,主要分布在xx西湖戒毒~所、xx~所。其中xxx籍感染者15人,其中一人死亡。

2001~~年监测性病发病人数xx人。

二、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进展情况

(一)机构建设与政策支持情况

——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根据自治区、地区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市建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人大、政协、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共同参与负责的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落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具体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根据人事变动及时对领导小组进行调整,为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立领导小组定期协调会议制度。我市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领导小组建立了定期协调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根据工作职责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各乡(场)镇、市直各单位也成立了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和完善各了部门共同参与的防治体系,并由专(兼)职人员负责,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了市乡两极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极安排落实工作经费。(xxx年)我市先后落实配套经费xxx万元,并认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经费的使用符合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

同时,我市还在机构建设与政策支持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制定了xxx市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l—~年)》的具体实施意见。二是制定了我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监测、培训规划和计划,根据自治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计划,先后制定了《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一般人群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全市艾滋病/性病知识培训工作计划》、《制作试卷、传单、录象带、扑克牌工作计划》、《设置大型灯箱广告计划》、《举办大型图片展览工作计划》等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各作计划,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确保了日常的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二)培训工作情况

1、我市积极参加自治区、地区举办的各类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培训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防治能力及管理能力,为全面落实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各项工作,从技术上提供支持和保障。

2、自2001年以来,我市卫生部门积极组织对全市各级各类医务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共举办市、乡级医务人员及个体医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班四十一期。培训人员达到2956人次。

(三)健康教育及干预活动

1、一般人群干预

(1)我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我市健康教育“三级网”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宣传普及面,减少人们对艾滋病的错误认识、恐惧心理和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我们还设立了咨询电话,开展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咨询活动。2000年以来共发放宣传单xx万余份,开展大型咨询活动xx次。

(2)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预防与控制性并艾滋病基本知识培训工作,印制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知识试卷6.2万份(其中汉文5万份、蒙文6千份、x文6千份),宣传单x万份,制作录象带xx套,制作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知识图片xx幅(汉文xx幅、xx文xx幅),制作扑克牌xxx副。

(3)2002年6月—8月在市文化中心展厅内举办了xxx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大型图片展,参展人数达xx万余人。又分别在xxxx乡、xxxx镇、xxx镇、xxxxx戒毒~所举办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图片展览。

(4)在市中心及主要路段设置有关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内容的灯箱广告、广告宣传栏。制作大型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公益宣传栏一个,灯箱广告xxx个。

(5)分利用广播、电视开展大众健康教育活动,与市广播电台、电视台联办“卫生防疫之声”栏目,定期播放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知识,并利用《xx市卫生防疫简报》刊登预防艾滋病/性病基本知识。

(6)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上,增加了民、汉两种文字的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宣传内容,开展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

(7)利用每年12月1日艾滋病宣传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咨询活动。

(8)加强了关于安全注射的宣传教育工作,发放安全注射宣传画xxx套、宣传单xxx份,每年定期开展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工作,减少了医源性传播

2、高危人群干预

(1)在xxx~所举办7期干警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知识培训班。在xxx戒毒~所举办~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知识培训班xx期。在吸毒人员中宣传“不吸毒、戒毒、不静脉吸毒、不共用注射器吸毒”的四级原则,开展减少吸毒人群数,降低吸毒人群中HIV的感染率干预活动。

(2)参加xxx项目安全套营销策略研讨会、并制定了我市推广使用安全套实施方案,并根据我市实际,探索总结出适合本地区娱乐场所开展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可操作模式,包括宣传教育、外展咨询、性病诊疗服务监测等。

(3)服务小姐行为干预方面,首先调查了解全市有商业性性服务的场所、分布和服务小姐数量,初步了解服务小姐危险行为、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了解情况、自我保健信息和需求等。然后采取个人访谈、面对面授课、播放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光盘及录象带、发放宣传单、扑克牌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加避孕套的使用率。~年服务小姐行为干预xxx人,~年此项工作正在进行。

(4)~年8月我市又启动了全球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建立了自愿咨询检测室,进一步提高了我市艾滋病监测、实验室检测能力。

(5)对我市xx例HIV感染者进行随访,开展健康教育咨询。

以上是我市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简要汇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我市的艾滋病/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7:预防艾滋病

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策略

(一)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政府领导的长效工作机制。同时加大财政经费支持,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各地应当建立以卫生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各司其职,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二)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妇儿工委、广电、教育、人口计生、民政、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宣教、家庭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关注疫情相对严重或偏远贫困地区人群、流动人口及青少年。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

(三)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健全防治物品及时供应和合理应用制度,提高干预效果。

(四)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开展。各地应当不断扩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覆盖面,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早发现、早干预、早随访,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各级卫生部门应当建立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促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常规化和持续开展。

二、措施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当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各级卫生部门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并张贴宣传栏、宣传画,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以及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广播和电视专栏、学校课程、节假日专题宣传、咨询等活动,为育龄妇女、农民工、青少年及其家庭发放宣传册、小折页等宣传材料,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大众防治知识水平。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服务对象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及母婴传播服务的认识和利用。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帮助其制订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指导其正确避孕、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和使用安全套,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建议梅毒感染妇女在梅毒治愈后计划怀孕。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同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尽早明确感染状况,尽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要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可获得干预服务。

1.检测前信息提供。

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对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艾滋病确认试验,尤其要确保临产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2图2和图3)。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两类。采用其中一类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3)。

为孕产妇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机构要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乙肝病毒病原体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3.检测后咨询。

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咨询服务。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

(三)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加强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服务。针对孕产妇综合状况及疾病感染程度,提供喂养方式指导、心理支持、家庭防护等方面的指导。

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免费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前,应当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症状观察、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并对孕产妇的感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临床分期,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病毒用药方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方案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Ⅰ期或Ⅱ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方案见附件4。

在应用抗病毒药物前和用药过程中,应当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持续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孕期每3个月和产后4~6周对孕产妇各进行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同时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和孕晚期各进行一次病毒载量的检测,观察并评价孕产妇的病情,并提供必要的处理或转介服务。

2.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艾滋病感染孕妇及其家人提供充分的咨询,告知住院分娩对保护母婴安全和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重要作用,帮助其及早确定分娩医院,尽早到医院待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的会阴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损伤性操作,减少在分娩过程中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几率。

3.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医务人员应当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就人工喂养的接受性、知识和技能、负担的费用、是否能持续获得足量、营养和安全的代乳品、及时接受医务人员综合指导和支持等条件进行评估。对于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提供人工喂养,并给予指导和支持;对于因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而选择母乳喂养的感染产妇及其家人,要做好充分的咨询,指导其坚持正确的纯母乳喂养,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

4.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随访与艾滋病检测。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满1、3、6、9、12和18月龄时分别对其进行随访,提供常规保健、生长发育监测、感染状况监测、预防营养不良指导、免疫接种等服务,并详细记录随访的相关信息。

负责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儿童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时间和技术要求采集血样,登记相关信息后,及时将血样转送到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省级妇幼保健机构接收血样后转送至省级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或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在得到检测结果后及时将结果反馈到各血样本送检单位。

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在其出生后6周及3个月(或其后尽早)采血进行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流程见附件5)。如6周早期诊断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则之后尽早采集血样进行第二次早期诊断检测,两次不同时间样本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反应,报告“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阳性”,确定儿童感染艾滋病,及时转介婴儿至儿童抗病毒治疗服务机构。两次不同时间(其中至少一次于婴儿满3个月后采血)样本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反应,报告“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阴性”,婴儿按照未感染儿童处理,继续提供常规儿童保健随访服务。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未进行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或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阴性者,应当于12月龄、18月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以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儿童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6)。

5.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

对CD4 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细胞/mm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应用复方新诺明,以预防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当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1)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阳性;(2)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25%;(3)反复出现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临床症状;(4)母亲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间不足4周。复方新诺明用药方法、停药指征及注意事项等详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

(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治疗。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全程、足量)的治疗,以治疗孕妇的梅毒感染和减少梅毒母婴传播。根据孕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孕妇是否感染梅毒进行诊断,并对感染孕妇给予相应的规范治疗(治疗方案见附件7)。对于孕早期发现的梅毒感染孕妇,应当在孕早期与孕晚期各提供1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对于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当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个治疗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最少间隔2周),第2个疗程应当在孕晚期进行。对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产妇也应当立即给予治疗。在孕妇治疗梅毒期间应当进行随访,若发现其再次感染或复发,应当立即再开始一个疗程的梅毒治疗。所有梅毒感染孕妇的性伴侣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梅毒治疗。

2.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梅毒螺旋体经血液、体液母婴传播的危险,减少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感染梅毒的机会。

3.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对孕期未接受规范性治疗,包括孕期未接受全程、足量的青霉素治疗,接受非青霉素方案治疗或在分娩前1个月内才进行抗梅毒治疗的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预防性治疗;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且没有临床表现的儿童也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治疗方案见附件7)。

4.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随访和先天梅毒的诊断与治疗。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定期随访,提供梅毒相关检测直至明确其梅毒感染状态(随访与感染状态监测流程见附件8),并记录相关信息。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且滴度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测到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的儿童诊断为先天梅毒;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阴性或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的儿童进行随访,对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的儿童,或者随访至18月龄时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仍持续阳性的儿童亦诊断为先天梅毒。对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给予规范的治疗(治疗方案见附件7),并上报先天梅毒感染的信息。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但有先天梅毒临床症状的儿童,应当先给予规范的治疗并随访,18月龄时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者诊断为先天梅毒,上报先天梅毒感染的信息。

(六)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医务人员应当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治疗情况,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

(七)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

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及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应当根据本机构服务的特点和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或渠道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相关咨询、避孕咨询指导、心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等医疗保健综合服务,营造减少歧视的社会氛围,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及家庭的影响

通知

各村保健员、乡村医生:

湟中县西堡镇为进一步整合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危害,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我镇特制定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特制定培训班于

****年**月**日至

日开课,请各村乡医、保健员到时务必参加培训班,不得有误.此致

敬礼

西堡卫生院

篇8:鹿寨县举办预防艾滋病活动

此项活动, 主办单位邀请了4名广西四星级山歌王, 通过山歌对唱的形式, 用通俗直白的语言, 向观众宣传艾滋病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以及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实施“四免一关怀”的政策。

活动共举办10场, 在鹿寨县城举办1场后, 还分别在各乡镇举办, 向广大市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慢性病健康与预防 下一篇:新余市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