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危机对国内外教育培训的影响
对于这场金融危机是否对国内外教育培训行业产生影响, 普遍认为,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需求, 是终身投资。经济复苏后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只有一技之长, 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教育培训行业在整个大环境中应该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 教育培训行业应该是最后受到冲击的。
1.1 金融危机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
一般来说, 越是经济不景气, 人们反而越重视教育:家长们不会因为暂时经济困难, 就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投入, 相反会更重视培养孩子未来抗风险的能力;而白领们也会充分利用难得的“闲暇”时间回炉充电, 蓄势待发。对于由于危机而导致下岗的人员, 他们重要的一条出路就是选择充电、培训。因此, 经济危机来临时恰是读书好时机, 专家建议职场人趁机“回炉”储备知识, 既能增加就业筹码, 也能待经济复苏时备用。
国外培训行业业绩明显增长。在美国, 金融危机对教育行业并没有太大影响, 反而是金融危机来了之后, 美国失业率达到了近十几年来的最高值, 大量失业青年选择了去学习和深造;对于一些技能性、职业性教育机构来讲是又一个春天的来临, 因为大量学生涌了进来。
1.2 金融危机促进留学市场继续升温
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小, 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留学费用的降低, 这对想要出国的人来说是个利好消息。比如选择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 由于汇率的降低, 一年的留学费用可能降低了5万至7万元, 现在选择去那里留学很划算。对于中国家庭来说, 也绝不会因为危机来了而不让孩子上学了, 只是会更加追求企业的品牌、信誉度, 以及是否真正能给孩子带来实实在在的东西。
2 教育培训行业如何应对
为应对金融危机, E F英孚教育委托Synovate公司进行了培训行业的市场调查, 结果显示, 消费者把品牌知名度、师资力量和学习结果看作是选择培训机构最重要的参考因素。消费者选择品牌会更加理性、谨慎, 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因此, 培训机构要在经济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需在以下方面努力。
2.1 培训机构品牌化
品牌是生存之本, 品牌效应体现了竞争力。如果说, 国内培训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是杂牌混战的时代, 那么进入21世纪, 则是名牌对杂牌的淘汰战, 能够持续发展的培训机构, 是那些真正树立品牌、真正做到诚信、真正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机构。培训机构品牌化已经成为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1) 用个性化的培训理念打造品牌。
理念主要体现为思想、精神、观念、信念等。办学理念是教育培训机构一切活动的基础和灵魂, 也是教育培训机构形象的核心部分。培训品牌的理念提炼既基于对教育理念的共性认识, 如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教育基本职能的认识, 又要结合教育培训机构的现实情况。以自己的精品培训项目为核心, 滚动发展, 形成特色明显的自有培训项目品牌。
(2) 实施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 打造机构品牌。
规章制度是教育培训机构内部理念共识的一种规范化、制度化体现, 是确保教育培训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和保证。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制度体系, 有助于规范机构成员行为, 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2.2 培训课程个性化
随着培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培训机构生存压力加大, 因此, 谁能另辟蹊径, 谁就能争取到新的商机。于是, 个性化培训渐成主流。英语培训市场出现了金融英语、猎头英语、行业英语等“专业户”;IT培训市场开始分化为“白领培训”和“蓝领培训”两大阵营;CEO培训则出现了针对女性CEO、CEO太太的培训项目;企业内训分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销售培训、技术培训等等。培训项目越来越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预示:差异化竞争态势已经开始形成, 培训市场细分天下的时代已经来临。以个性化课程的逐渐完善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打破同质化竞争格局, 突出实战性, 从课程的设计到培训过程, 都尽量使其具有良好实用价值和针对性, 更符合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2.3 培训模式多元化
(1) 培训内客体系从以课程培训为核心向咨询、培训服务一体化转变。
目前, 在继续教育培训市场上, 一般是以课程为中心开展培训活动。但这些课程往往是大众化课程, 没有针对性, 因而难以持续发展。因此, 一些培训机构开始探索新的培训模式, 采取一种集咨询、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培训模式——咨询式培训模式, 有效地发现客户需求, 提供满足企业整体培训的解决方案是培训公司未来的生存之道。
(2) 培训运行机制由产品时代向营销时代转型。
品牌营销的咨询培训公司是培训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高级阶段, 他们提供一种咨询式培训, 通过各种咨询手段及现代管理体系进行客户诊断, 发现客户的真正需求与业务需要, 然后出具咨询报告, 向客户提供全面的业务解决方案, 从而使培训有针对性地系统解决客户的业务问题。这种咨询式培训的思路是打造培训公司品牌的长期竞争力, 向客户提供的也许不是最好的产品, 但一定是根据客户量身定制最适合客户的。
(3) 招生模式从面向个体的招生向面向组织的会员制培训服务转变, 培训走向大众化。
有专家认为, 现在培训公司虽多, 但超过100人的公司却屈指可数, 培训公司如何持续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如何做大?价格战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而会员制带给培训市场另一种思路, 通过强强联手的方式, 搭建一个培训平台, 通过规模效应, 既能降低企业学员的培训成本, 又能保证培训公司的利润, 保证课程质量, 使得培训走向大众化。
2.4 培训手段多样化
目前, 培训方式手段的创新, 一是体现在培训方式上, 传统的培训方式更多的是课堂培训, 后来各类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始了多种形式的培训, 包括网上培训、到客户现场内训, 以及量身定做一些专门的培训项目;二是体现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三是体现在多种培训方法的整合:实习式、演讲式、游戏式、个案分析式等培训方法综合运用。
3 结语
金融危机形势下, 消费者选择品牌会更加理性、谨慎, 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只有真正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好品牌, 才会具有顽强生命力。这次经济危机让大家更多考虑的是价值与责任。教育机构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一个方面要追求教书育人, 另一方面要赚取合理利润, 这种价值的平衡和博弈, 但通过金融危机需要重新审视。
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扩张, 股市的低迷以及经济的不景气, 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纷纷出现裁员和降薪的传闻, 一些中小企业更是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少人纷纷捂紧口袋准备“过冬”。而作为到底对不直接关联老百姓吃、穿、用、行等的教育培训行业在这场金融危机受到了什么影响呢?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教育培训,培训市场
相关文章:
危机管理高职教育02-12
比较教育危机02-12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措施论文02-12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02-12
论中国教育之危机02-12
危机教育及对策02-12
中国教育危机范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