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术语词汇(共8篇)
篇1:国际贸易术语词汇
国际贸易词汇术语大搜罗
贸易价格术语
trade term / price term 价格术语
world / international market price 国际市场价格
FOB (free on board) 离岸价
C&F (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运费价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到岸价
freight 运费
wharfage 码头费
landing charges 卸货费
customs duty 关税
port dues 港口税
import surcharge 进口附加税
import variable duties 进口差价税
commission 佣金
return commission 回佣,回扣
price including commission 含佣价
net price 净价
wholesale price 批发价
discount / allowance 折扣
retail price 零售价
spot price 现货价格
current price 现行价格 / 时价
indicative price 参考价格
customs valuation 海关估价
price list 价目表
total value 总值
贸易保险术语
All Risks 一切险
F.P.A. (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平安险
W.A. / W.P.A (With Average or With Particular Average) 水渍险
War Risk 战争险
F.W.R.D. (Fresh Water Rain Damage) 淡水雨淋险
Risk of Intermixture and Contamination 混杂、玷污险
Risk of Leakage 渗漏险
Risk of Odor 串味险
Risk of Rust 锈蚀险
Shortage Risk 短缺险
T.P.N.D. ( Theft, Pilferage & Non-delivery) 偷窃提货不着险
Strikes Risk 罢工险
贸易机构词汇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TG (Council for Trade in Goods) 货币贸易理事会
EFTA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AFTA (ASEAN Free Trade Area) 东盟自由贸易区
JCCT (China-US Joint Commission on Commerce and Trade) 中美商贸联委会
NAFT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北美自由贸易区
UNCTA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GATT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关贸总
篇2:国际贸易术语词汇
价格术语
world / international market price 国际市场价格
FOB (free on board) 离岸价
C&F (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运费价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到岸价
freight 运费
wharfage 码头费
landing charges 卸货费
customs duty 关税
port dues 港口税
import surcharge 进口附加税
import variable duties 进口差价税
commission 佣金
return commission 回佣,回扣
price including commission 含佣价
net price 净价
wholesale price 批发价
discount / allowance 折扣
retail price 零售价
spot price 现货价格
current price 现行价格 / 时价
indicative price 参考价格
customs valuation 海关估价
price list 价目表
total value 总值
贸易保险术语
All Risks 一切险
F.P.A. (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平安险
W.A. / W.P.A (With Average or With Particular Average) 水渍险
War Risk 战争险
F.W.R.D. (Fresh Water Rain Damage) 淡水雨淋险
Risk of Intermixture and Contamination 混杂、玷污险
Risk of Leakage 渗漏险
Risk of Odor 串味险
Risk of Rust 锈蚀险
Shortage Risk 短缺险
T.P.N.D. ( Theft, Pilferage & Non-delivery) 偷窃提货不着险
篇3:从术语学角度浅谈中医药专业词汇
1. 中医药专业术语与普通中医药词汇之间的区别
中医药专业术语与普通中医药专业词汇均是组成中医药专业的基础部分,并且,两者之间是存在交叉部分的,有的专业词汇既是中医药专业术语,同时也是普通中医药词汇,对于其相同点我们不多作说明。而对于中医药专业术语与普通中医药词汇的最大不同,最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中医药专业术语是对于中医药专业领域内对于某一个专业词汇的概念内的语言指称,其包含着严格的科学内涵,一般对其的定义是一成不变的,一旦下定义后是不允许发生改变的,对其进行改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才可能发生改变。而对于普通中医药专业词汇是缺乏科学严谨的定义过程,其产生和形成是相对比较自由和宽松的,对于其具体的内涵是会因人而异的。
其次,中医药专业术语是成系统的、非零散的,其形成与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则。换而言之,中医药专业的每一个术语都处于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内的术语体系中,在其体系内部,每一个中医药专业术语都将受到其他专业术语的制约,不存在游离状态的中医药专业术语,基本上不存在单独孤立存在的中医药专业术语。而普通中医药专业词汇其系统性却有待进一步加强,有许多词汇都处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有些普通中医药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消亡,像现代新词新语一样,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自身的发展轨迹。
最后,伴随着当前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并不断走向国际化,将中医药走向国际,首先从中医药的文字,中医药的专业基础着手,便是从中医药专业术语开始,中医药专业词汇翻译成外国文字的国际标准也不断增多,以中医药译成英文为例,相关专业术语的英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学会编制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等一系列中医药专业术语的翻译工作的展开均是出自对中医药专业术语的翻译,并形成自身独有的一套国际标准,每一个专业术语的翻译过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自身的发展体系。而对于普通中医药词汇其翻译工作基本上是缺乏的,并且基本上不会对其进行翻译,对其翻译也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的规则系统,普通中医药专业词汇缺乏相对严谨的科学态度,将不利于中医药文化规范化的传播。
2. 中医药专业术语的基本特点
中医药专业术语作为术语学领域的一部分,因此,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专业学科的术语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同时也与其他专业学科术语存在差异之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医药专业术语具有的系统性和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不同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中医药专业术语本身特有的独有性。主要论述如下:
2.1 中医药专业术语的系统性
在术语学学科领域,术语反映的是某一专业学科领域内对于某一概念的专业指称,是一个相对较抽象、空洞的概念意义。在术语学学科领域,术语的产生和形成必须是成系统的,它并不是无规则的自由的产生,它的每一个术语的形成都是经过科学、严谨的方法组合而成的。所谓术语的系统性是指术语均处于彼此相互关联并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的成分之中。因此,谈到系统性,自然而然人们会着眼于从个体到整体这一大方向去研究一个复杂的客体,并将这个客体进行细分,让系统能够深入拆分。说术语是成系统的,可以简单的认为,不存在单独、孤立的专业术语,每一个术语都处在同一层次、或上一层次、或下一层次的相关联的术语之中,并组成这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专业术语之间彼此保持着密切地、相互制约并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医药专业术语也不例外,属于术语学学科领域的一部分,其形成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并彼此之间相互制约。对于其外部而言,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与其他专业学科领域共同组成术语学学科领域这一大的专业领域;而其内部而言,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内部也是成系统的,各个细小的中医药专业共同组成中医药专业。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包涵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治疗学、诊断学、养生学、康复治疗学……一系列学科共同组成中医药专业学科,其每一个学科领域均包含着各类专业术语,各个专业术语之间彼此是相互关联的,共同组成专业学科领域的专业术语。
2.2 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专业术语与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是分不开的。一言以概之,“没有理论就没有术语,没有术语,也没有理论”。术语系统一般不是反映概念系统,而总是反映某一理论的概念系统[1]24。不同的学科,对看似由相同的词素或词构成的术语所指称的概念,往往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于其定义是不相同的。在术语学界,也像语言学界一样将这些术语看作是同音异义术语。
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一样会出现这样类似的问题,有些专业词汇也会出现同样的效果,可以说是中医药专业领域与其他专业学科领域的差异性,也可以说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例如:“脾气”这一词汇,在中医药经典著作《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谈到:“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意思是,在中医中,脾气是指五脏之一的脾,脾气是指脾的功能及其产生精微物质或动力。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吐露的一句话是:“这个人脾气很大。”可以解释为脾气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性情,体现一个人容易发怒的性情。两者之间虽然在某种程度是有些关联的,但是具体的具体内涵是不一样的,应该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
而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的关联性,不得不提的是中医药专业学科是语言学领域。每一学科领域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学的作用,构成其他专业学科的基础。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联性,组成专业术语的字词与语言学是密不可分的,中医药专业术语在中国的本土上已经历经了相当长时间的传承与发展,与语言的传承是一脉相连的。
2.3 中医药专业术语本身特有的独有性
每一专业学科领域内的专业术语都有其自身特有的独有性。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专业学科是完全不相同的。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学科的专业学科的术语是不一样的,有其自身独有特点,俗话说:世界上基本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一专业学科内的术语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中医药专业术语亦是如此。如中医药专业领域的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气血津液……这些专业术语在其他专业学科领域是不存在这类术语的,其完全是归属于中医药专业学科术语,在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内部,其形成也完全是受到中医药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影响而形成的。
3. 结语
术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近现代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其专业学科领域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带,近些年,随着学科的健全与专业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不断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出现研究持续升温的趋势,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本土上已经经历了千山万水,并不断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药专业术语的承载,中医药专业术语作为中医药专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强对术语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医药专业学科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国际化。对于专业学科术语的研究虽然在持续升温,但是对于术语更深入全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加深入的发掘。希望通过笔者的论述,引起广大专业人士重视对专业学科术语的研究,也希望能够让中医药专业术语逐渐广大学习者的视野,更深入的研究中医药专业术语,并为相关学科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增强对术语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郑述谱.从术语学角度说“进化”及其泛化[J].哈尔滨:求是学刊,2006,04:23-26.
[2]白茅.《中医药学名词》出版公布[J].北京:中华医史杂志,2005,03:4.
[3]陈雪.认知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4]梁爱林.本体论与术语学——兼论“ontology”的中文翻译[J].北京:中国科技术语,2007,02:13-17.
篇4:从术语学角度浅谈中医药专业词汇
1.中医药专业术语与普通中医药词汇之间的区别
中医药专业术语与普通中医药专业词汇均是组成中医药专业的基础部分,并且,两者之间是存在交叉部分的,有的专业词汇既是中医药专业术语,同时也是普通中医药词汇,对于其相同点我们不多作说明。而对于中医药专业术语与普通中医药词汇的最大不同,最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中医药专业术语是对于中医药专业领域内对于某一个专业词汇的概念内的语言指称,其包含着严格的科学内涵,一般对其的定义是一成不变的,一旦下定义后是不允许发生改变的,对其进行改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才可能发生改变。而对于普通中医药专业词汇是缺乏科学严谨的定义过程,其产生和形成是相对比较自由和宽松的,对于其具体的内涵是会因人而异的。
其次,中医药专业术语是成系统的、非零散的,其形成与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则。换而言之,中医药专业的每一个术语都处于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内的术语体系中,在其体系内部,每一个中医药专业术语都将受到其他专业术语的制约,不存在游离状态的中医药专业术语,基本上不存在单独孤立存在的中医药专业术语。而普通中医药专业词汇其系统性却有待进一步加强,有许多词汇都处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有些普通中医药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消亡,像现代新词新语一样,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自身的发展轨迹。
最后,伴随着当前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并不断走向国际化,将中医药走向国际,首先从中医药的文字,中医药的专业基础着手,便是从中医药专业术语开始,中医药专业词汇翻译成外国文字的国际标准也不断增多,以中医药译成英文为例,相关专业术语的英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学会编制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等一系列中医药专业术语的翻译工作的展开均是出自对中医药专业术语的翻译,并形成自身独有的一套国际标准,每一个专业术语的翻译过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自身的发展体系。而对于普通中医药词汇其翻译工作基本上是缺乏的,并且基本上不会对其进行翻译,对其翻译也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的规则系统,普通中医药专业词汇缺乏相对严谨的科学态度,将不利于中医药文化规范化的传播。
2.中医药专业术语的基本特点
中医药专业术语作为术语学领域的一部分,因此,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专业学科的术语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同时也与其他专业学科术语存在差异之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医药专业术语具有的系统性和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不同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中医药专业术语本身特有的独有性。主要论述如下:
2.1中医药专业术语的系统性
在术语学学科领域,术语反映的是某一专业学科领域内对于某一概念的专业指称,是一个相对较抽象、空洞的概念意义。在术语学学科领域,术语的产生和形成必须是成系统的,它并不是无规则的自由的产生,它的每一个术语的形成都是经过科学、严谨的方法组合而成的。所谓术语的系统性是指术语均处于彼此相互关联并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的成分之中。因此,谈到系统性,自然而然人们会着眼于从个体到整体这一大方向去研究一个复杂的客体,并将这个客体进行细分,让系统能够深入拆分。说术语是成系统的,可以简单的认为,不存在单独、孤立的专业术语,每一个术语都处在同一层次、或上一层次、或下一层次的相关联的术语之中,并组成这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专业术语之间彼此保持着密切地、相互制约并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医药专业术语也不例外,属于术语学学科领域的一部分,其形成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并彼此之间相互制约。对于其外部而言,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与其他专业学科领域共同组成术语学学科领域这一大的专业领域;而其内部而言,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内部也是成系统的,各个细小的中医药专业共同组成中医药专业。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包涵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治疗学、诊断学、养生学、康复治疗学……一系列学科共同组成中医药专业学科,其每一个学科领域均包含着各类专业术语,各个专业术语之间彼此是相互关联的,共同组成专业学科领域的专业术语。
2.2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专业术语与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是分不开的。一言以概之,“没有理论就没有术语,没有术语,也没有理论”。术语系统一般不是反映概念系统,而总是反映某一理论的概念系统[1]24。不同的学科,对看似由相同的词素或词构成的术语所指称的概念,往往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于其定义是不相同的。在术语学界,也像语言学界一样将这些术语看作是同音异义术语。
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一样会出现这样类似的问题,有些专业词汇也会出现同样的效果,可以说是中医药专业领域与其他专业学科领域的差异性,也可以说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例如:“脾气”这一词汇,在中医药经典著作《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谈到:“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意思是,在中医中,脾气是指五脏之一的脾,脾气是指脾的功能及其产生精微物质或动力。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吐露的一句话是:“这个人脾气很大。”可以解释为脾气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性情,体现一个人容易发怒的性情。两者之间虽然在某种程度是有些关联的,但是具体的具体内涵是不一样的,应该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
而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的关联性,不得不提的是中医药专业学科是语言学领域。每一学科领域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学的作用,构成其他专业学科的基础。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联性,组成专业术语的字词与语言学是密不可分的,中医药专业术语在中国的本土上已经历经了相当长时间的传承与发展,与语言的传承是一脉相连的。
2.3中医药专业术语本身特有的独有性
每一专业学科领域内的专业术语都有其自身特有的独有性。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专业学科是完全不相同的。中医药专业术语与其他学科的专业学科的术语是不一样的,有其自身独有特点,俗话说:世界上基本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一专业学科内的术语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中医药专业术语亦是如此。如中医药专业领域的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气血津液……这些专业术语在其他专业学科领域是不存在这类术语的,其完全是归属于中医药专业学科术语,在中医药专业学科领域内部,其形成也完全是受到中医药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影响而形成的。
3.结语
术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近现代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其专业学科领域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带,近些年,随着学科的健全与专业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不断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出现研究持续升温的趋势,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本土上已经经历了千山万水,并不断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药专业术语的承载,中医药专业术语作为中医药专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强对术语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医药专业学科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国际化。对于专业学科术语的研究虽然在持续升温,但是对于术语更深入全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加深入的发掘。希望通过笔者的论述,引起广大专业人士重视对专业学科术语的研究,也希望能够让中医药专业术语逐渐广大学习者的视野,更深入的研究中医药专业术语,并为相关学科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增强对术语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郑述谱.从术语学角度说“进化”及其泛化[J].哈尔滨:求是学刊,2006,04:23-26.
[2]白茅.《中医药学名词》出版公布[J].北京:中华医史杂志,2005,03:4.
[3]陈雪.认知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4]梁爱林.本体论与术语学——兼论“ontology”的中文翻译[J].北京:中国科技术语,2007,02:13-17.
[5]何绪良.《黄帝内经》饮食养生观[J].北京: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12:57-58.
[项目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TJYYWT15-020]
篇5:法律术语英语词汇
draft 法案,草案
Government bill 政府议案
to pass a bill, to carry a bill 通过议案
to enact a law, to promulgate a law 颁布法律
ratification, confirmation 批准
law enforcement 法律的实施
to come into force 生效
decree 法令
clause 条款
minutes 备忘录
report 判例汇编
codification 法律汇编
legislation 立法
legislator 立法者
jurist 法学家
jurisprudence 法学
legitimation 合法化
legality, lawfulness 法制,合法
legal, lawful 合法的,依法的to contravene a law, to infringe a law, to break a law 违法 outlaw, outside the law 超出法律范围的offender 罪犯
to abolish 废止,取消
rescission, annulment 废除,取消
repeal, revocation, annulment 废除(法律)
cancellation, annulment, invalidation 废除(合同)cancellation(支票)作废
annulment 撤消(遗嘱)
repeal rescission 撤消(判决)
revocation 撤消
disability, legal incapacity 无资格
nonretroactive character 不溯既往性
prescription 剥夺公权
attainder 公民权利的剥夺和财产的没收
constitutional law 宪法
canon law 教会法规
common law习惯法
criminal law 刑法
administrative law 行政法
civil law 民法
commercial law, mercantile law 商法 law of nations 万国公法,国际法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
natural law 自然法
labour laws 劳工法
fiscal law 财政法
Civil Suit Law, Code of civil law 民事诉讼法 Criminal Law 刑事诉讼法
Military Law 军法
Conscript Law 兵役法
Copyright Law 著作权法
penal code 刑法典
code of mercantile law 商法典
civil rights 民事权利,公民权利
right of asylum 避难权
human rights, rights of man 人权
(customs)duties 关税
death duty, death tax 遗产税
篇6:网络术语英语词汇
rf 网络优化network optimization
参量的审查parameter audit
参量调整建议/实施parameter tuning recommendation/implementation
测试/验证基站和直放站的覆盖test/verify donor/repeater coverage
测试/验证室内覆盖test/verify in-building coverage
持续的网络优化on-going network optimization
传播模式的调整propagation model tuning
多个小基站multiple small cell sites
分布模式的推荐distribution method recommendation
分布式有源天线distributed active antennas
分布是无源天线distributed passive antennas
辐射(泄漏)电缆radiating (leaky) cable
覆盖/干扰预测coverage/interference prediction
覆盖目标的研究/分析coverage objective study/analysis
覆盖区域的研究/分析coverage objective study/analysis
覆盖区域研究/分析coverage objective study/analysis
故障监测/管理fault monitoring/management
基站的选址/配置cell site placement/configuration
流量增容的规划traffic growth planning
路测数据分析drive test data analysis
容量规划/分析capacity planning/analysis
设备推荐equipment recommendation
室内覆盖的实施/安装in-building coverage implementation/installation
室内覆盖设计/安装in-building coverage design/installation
如需,请注明来自 fane『翻译中国』
室内覆盖设计in-building coverage design
统计性能的审核performance statistics audit
网路性能监测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ing
网络参量调整/验证parameter tuning recommendation/verification
网络参量审计parameter audit
网络的扩容规划/实施network expansion planning/implementation
网络的性能路测(用户及竞争对手的网络)network performance drive test (customer & competitor networks)
网络管理/维护network management/operation
网络性能network performance profiling
网络性能改善的建议/实施network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recommendation/implementation
网络性能改善的建议network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recommendation
网络性能改善的验证network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verification
网络性能路测network performance drive test
网络性能优势分析报告和建议network performance competitive analysis reporting/recommendation
性能统计值审计performance statistics audit
直放站repeater
直放站覆盖的可行性研究/建议repeater coverage feasibility study/recommendation
直放站覆盖的设计repeater coverage design
直放站覆盖的实施/安装repeater coverage implementation/installation
直放站覆盖设计/安装repeater coverage design/installation
中心式室内基站central indoor cell site
专业服务/交钥匙工程professional services/turnkey project
专业化的服务帮助网络的日常操作/管理professional services to help daily network operation/management
篇7:邮政术语英语词汇
YN801型铅志夹钳 MODEL YN801 Lead seals tongs
YN801型铅志夹钳用印模 Seals model for MODEL YN801 lead seals tongs
包裹、印刷品、总包设备噪声测量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s of noise for parcel equipment flat equipment & bag equipment 包裹粗分机 Primary parcel sorting machine
包裹收寄电子秤 Electronic weighing instrument for parcel posting
包裹细分机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for secondary parcel sorting machines
多媒体邮电业务查询台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of the multimedia inquiry system of post and telecomunucation services 给据邮件条码签 国际挂号函件部分 Bar code label for record mail International registered correspondence
滚筒式邮袋除尘机邮电专用汽车标志挂式邮政信箱 Wall mail box
国际包裹五联单 Bill in five parts for international postal parcels
国际明信片 International postcard
国际业务用航空公司代码 Codification of air carriers for postal services
国际业务用机场代码 Codification of airports for postal services18
5国际邮件袋牌 International label of mail bags
国际邮件互换局代码 Cod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mail exchange offices
国内邮件袋牌 Bag-label for domestic mail
国内邮件单据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domestic mail documents
贺卡信封 Congratulatory card envelope
红框理信机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of red box letter facing machines
金属按扣式封志 Metal button seal
全国邮政管理和生产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Rules of coding for nationwide postal establishments
双孔铅志 Lead seal with double holes
信函分拣机测试卡片 Testcard of letter sorting machines
信函分拣设备电磁兼容性 静电放电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要求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letter sorting equipment Immun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 burst
信函分拣设备技术词汇 Technical vocabulary for letter sorting equipment
信函过戳机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of letter letter stamping machine
信函邮票盖销机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for letter stamp-cancelling machine
信筒 Pillar box
用户服务中心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185 customer care
邮袋 Mail bag
邮袋封扎带 Plastic tying string for mail bag
邮袋封扎绳 Closing string for mail bags
邮电日戳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for date-stamps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邮简 Letter-card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 国际信函 Writing specifications on mail envelopes international letters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 国内信件 Writing specifications on mail envelopes domestic letters
邮政包裹包装箱(国内)Packing boxes for parcels
邮政带式输送机 固定式胶带机 Belt conveyor for mail processing fixed fabric belt conveyor
邮政日戳用铅字钉 Type for post date-stamp
邮政特快专递详情单 Detail bill for express mail service
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单据 国际特快专递邮件封发清单 EMS operational forms Express mall service manifest
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单据 国内特快专递邮件封发清单 EMS operational forms Dispatch list for domestic EMS
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单据 国内特快专递邮件收发路单 EMS operational forms Delivery bill for domestic EMS
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单据 收发航空邮件总包路单 EMS operational forms Delivery bill airmails
邮政条码生成器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of postal bar-code producers
邮政业务词汇 特快专递部分 Postal service vocabulary EMS part
邮政营业电子秤准确度等级 Accuracy class of postal counter electronic weighing instrument
邮资票品和集邮品的分类与编码规则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coding of postage item and pgilatelic item
住宅楼房信报箱 Private letter box for 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lock of flets 磅秤 scale
包裹 parcel
包裹吊牌 parcel tag
包裹附单 despatch note
包裹营业台 parcel counter
包裹邮件 parcel post
包装纸 brown paper;parcel paper
报值邮件 insured letter
报纸 newspaper
背面 back
本地邮件 local mail
本国大宗包裹 domestic mail in bulk
本国邮件 domestic mail
本人不在 addressee absent
本人拒收 refused by addressee
玻璃橱窗 showcase
玻璃柜 showcase
齿孔 perforation
储蓄利息表 interest rate table
船运邮件 sea mailLetter-post items 函件bulk mail 大宗邮件the insured letter 保价信函registered letter 挂号信the surface mail平信return receipt 邮件回执the speed post 邮政快件the electronic mail 电子邮件all kinds of correspondence 各类函件EMS(Express Mail Service)特快专递print matter/papers 印刷品the small packet 小包package/parcel 包裹post code 邮政编码letter telegrams 书信电报the telegraph service 电报业务public telex 公众用户电报urgent telegrams 加急电报ordinary telegrams 普通电报stamp collector 集邮者the Souvenir Folder 纪念邮折the First Day Cover 首日封miniature sheets 小型张the block of postage stamps 四方连邮票the pair of postage stamps 双连邮票ordinary stamps 普通邮票special stamps 特种邮票stamp album 集邮册picture cards 美术明信片Christmas cards 圣诞贺卡
postal savings 邮政储蓄
the money order 邮政汇票
邮政设备邮opening tables with dust absorption 除尘开拆台letter dust removal machines 信函除尘机cancelling machines 盖销机franking machines 邮资机stamping machines 过戳机parcel posting machines 包裹收寄机automatic parcel delivery machines 自动取包机automated registration machines 自动挂号登单机the pillar-box/postbox [英]邮筒,信筒the mailbox [美]邮筒,信筒
邮政管理the General Post Office in the Provincial Capital 省会邮政局2 the Postal Hub 邮政枢纽the Station Branch Office 车站支局an information desk 问讯处、咨询服务台a retail shop 零售店、亭或柜台a packing counter 包装柜台the office of destination 寄达局retail shops for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报刊零售亭、店9 self-run mail routes 自办邮路the quickest route 最快邮路
邮联UPU(The Universal Postal Union)万国邮联UPU Consultant 邮联专家The Asian-Pacific Postal Union 亚洲太平洋邮政联盟(亚太邮联)4 the member country
篇8:国际贸易术语风险与规避措施
(一) 基本含义
FOB的全称是Free On Board (…named port of shipment) , 即装运港船上交货 (……指定装运港) 。是指卖方在约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此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并在出口业务中被广泛采用。
(二) 义务划分
1、卖方义务。 (1) 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或期限内, 在装运港口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 并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 (2) 卖方负责取得相应的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3) 卖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 卖方负责提供证明货物已上船的相关单据。
2、买方义务。 (1) 买方负责取得相应的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在船只到达目的港后办理货物进口以及经由他国过境的一切海关手续, 并支付有关费用及过境费; (2) 买方负责租船订仓并支付相应的海运费和海运保险费, 并通知卖方关于船名、装船地点和要求交货时间等事项; (3) 买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 买方根据卖方提供的有关单据领取货物, 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
(三) 风险与防范措施
1、优势与风险。 (1) 卖方采用FOB成交具有如下优势:一是FOB术语卖方承担的义务较少, 便于操作;二是FOB术语卖方可以规避海运费涨价的风险;三是FOB术语卖方没有办理海上运输和海运保险的责任。 (2) FOB术语对卖方来说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是很容易无单放货。FOB术语下买方负责租船订舱, 但实际上买方一般是指定境外的货运代理人而非船公司。对卖方来讲把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货运代理人有可能遭受财货两空的风险;二是采用FOB出口买方负责租船订仓, 往往要求在提单上注明买方为托运人, 这样提单上找不到卖方与货物有任何关系, 提单一旦签发, 在买方没有支付全款的情况下, 卖方的风险就非常大;三是有可能船货衔接不顺畅。FOB术语下由买方租船订舱, 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装运期内将货物备妥装船。如果买方延迟订仓时间, 或因各种情况导致装船期延迟, 就会使卖方增加仓储等费用或因此造成卖方损失。特别是鲜活品或保质期短的产品, 卖方所备的货物可能因交货时间的推迟而腐烂变质, 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如果是信用证结算方式, 延误装期还会造成不符点交单, 给卖方造成货款损失和风险。
2、风险防范措施。针对FOB术语项下的风险, 一是卖方应尽量免费采用FOB贸易术语成交, 而尽可能采用CIF或CFR贸易术语。由卖方租船订舱;二是如果买方坚持FOB术语并指定船公司或境外货代安排运输, 卖方应对买方指定的船公司或货代公司的资信进行调查, 尽量不接受指定的境外货代或无船承运人。同时要求我国的货代出具保函, 承诺被指定的境外货代在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必须凭正本提单放货或凭卖方书面指示电放提单, 否则要承担无单放货的赔偿责任;三是对资信不好的客户或欠发达地区, 要做到先收款再发货。如果不能发货前收全款, 预付款也应预留出足够的费用;四是从提单内容上控制无单放货的风险。在提单的收货人一栏, 不要做记名提单而要填“To order”由卖方来支配货放给谁。
二、CIF贸易术语的风险与防范
(一) 基本含义
CIF的全称是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 即成本加保险费和运费 (……指定目的港) , 是指卖方负责租船订舱、办理海运保险, 并支付到目的港的海运费和保险费, 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义务。
(二) 义务划分
1、卖方义务。 (1) 卖方负责租船订仓, 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日期或期限内, 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船, 支付至目的地的海运费, 并及时通知买方; (2) 卖方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提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 支付各类出口税费; (3) 卖方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风险; (4) 卖方负责支付货物海运费和保险费; (5) 卖方负责提供相应的发票或电子信息, 清洁已装船提单和保险单等单据。
2、买方义务。 (1) 买方接受卖方提供的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各类单证并支付货款; (2) 买方负担除海运费和海运保险费以外的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一切风险及卸货费用; (3) 买方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起的一切风险; (4) 买方负责办理货物进口手续。
(三) 风险与防范措施
1、优势与风险。 (1) 采用CIF术语成交具有如下优势:一是由卖方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负责租船订仓, 更容易控制货船衔接事宜; (2) 卖方会选择资信好、合作时间长的货代或船公司, 掌握货物的实际控制权; (3) 对卖方来说采用CIF术语成交, 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4) 卖方能更好的防范运输风险。 (5) CIF术语对于卖方来说优越于FOB术语。然而CIF术语也存在许多方面存在弊端。一是CIF术语下卖方要承担风险转移滞后与实际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二是对于内陆地区的企业要先内陆运输到港口后再装船, 取得正本提单时间较长, 延长了交单时间和收款时间, 影响企业资金周转。
2、风险防范措施。采用CIF术语成交对卖方来说具有较多优势, 但卖方仍需对其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一是要通过行业内部或其他渠道提前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 灵活运用CIF术语结合支付方式综合考虑。要尽可能使用具有银行信用的信用证支付方式而不要采用货到付款或托收等商业信用的收款方式, 以免在买方信用不良时加大收款的风险;二是卖方应当具有出口保险意识,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为安全收汇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CFR术语的风险与防范
(一) 基本含义
CFR的全称是COST AND FREIGH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 即成本加运费 (……指定目的港) 。此术语是指卖方必须负担货物运至约定目的港所需的成本和海运费。即CFR术语是在FOB价的基础上加上装运港至目的港的海运费。
(二) 义务划分
1、卖方义务。 (1) CFR术语下卖方自负风险和费用, 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日期或期限内, 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船, 支付至目的地的海运费, 并及时通知买方; (2) 卖方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提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 (3) 卖方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风险; (4) 卖方负责提供相应的发票或电子信息, 清洁已装船提单等单据。
2、买方义务。 (1) 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 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 办理货物进口以及必要时经由另一国过境的一切海关手续, 并支付有关费用及过境费; (2) 买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一切风险; (3) 买方接受卖方提供的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各类单证并支付货款; (4) 支付除海运费以外的有关货物在运输途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以及目的港码头费在内的卸货费。
(三) 风险与防范措施
1、优势与风险。 (1) CFR术语成交时, 由卖方安排运输, 容易控制货船衔接。但由于是买方办理海运保险, 就需要卖方及时发出装船通知, 否则买方就无法及时办理海运保险, 甚至有可能出现漏保海运保险的情况。 (2) CFR术语成交时, 卖方承担将货物由装运港运往目的港的义务, 卖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装运期, 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发运。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 CFR术语成交下, 若卖方延迟装运或者提前装运都是违反合同的行为并要承担违约的责任, 且买方有权根据情况拒收货物或提出索赔。
2、风险防范措施。针对CFR术语下的风险, 一是卖方要特别注意在货物装船后第一时间向买方发出充分的装船通知, 即在时间上是“毫不迟延”, 在内容上是尽可能“详尽”, 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根据一般国际贸易惯例以及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卖方未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 致使买方未能办理货物保险, 那么, 货物在海运途中的风险被视为卖方负担。”也就是说, 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失或灭失, 由于卖方未发出通知而使买方漏保, 那么卖方就不能以风险在船舷转移为由免除责任。由此可见, CFR条件下的装船通知与FOB和CIF条件下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二是CFR术语成交时, 货到目的港后的卸货费由谁负担也是一个需要考虑并加以明确的问题。实际业务中常见的CFR的变形有CFR班轮条件、CFR卸至码头、CFR吊钩下交货和CFR舱底交货四种, 分别对货到目的港的卸货费做了规定, 避免因各国和地区不同的习惯做法, 在卸货费用负担上引起争议。
综上所述,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贸易术语成交对买卖双方业务的顺利开展和风险规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论采用哪种贸易术语成交, 都要充分认清其潜在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同时要结合付款方式和合同其他条款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黎孝先, 王健.国际贸易实务[J].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吴国新, 李元旭.国际贸易单证实务 (第二版) [J].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陈晓梅.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应对风险能力[J].对外经贸实务, 2008, (09) :38.
相关文章:
第二部分贸易术语2010(不含答案)02-05
贸易术语选择习题02-05
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02-05
贸易术语双语范文02-05
贸易术语日文解释02-05
2010年贸易术语02-05
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化及贸易术语的合理选用02-05
商丘市中考满分作文-学习心得体会02-05
2023-2024上第二单元精品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