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探讨论文

关键词: 留白 水墨画 国画 审美

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探讨论文(精选6篇)

篇1: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探讨论文

摘要:留白思想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中,又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平面设计领域被广泛运用。留白不仅使作品具有良好的视觉性,还能增强作品的文化意蕴,提高设计品味。本文概述了留白的内涵,主要从平面设计角度进行审美探究,以平面海报为例分析留白的作用来体现海报中留白美的方面。

关键词:留白;平面设计;作用

一、留白的内涵概述

1、留白的定义

留白是指在作品中留出空间,来营造一种意象,体现了简洁舒适的理念。留白常常会被认为是留出白色,这往往就陷入误区。留白留的不单单是白色,可以是背景的黑或其他颜色,主要是画面元素不要放得太满太挤,留有一定的空间,使得画面能够透气。留白空间的大小、形式,位置,与画面元素的比例以及与整个画面的比例都会影响版面效果。

2、“留白”的文化内涵

留白其实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结果。道家思想讲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老子的“无为”思想,“大象无形”之说,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意境。将有意化为无意,无可以生有,万物不要拘于形式而是要兼容百态。留白虽然留的是白,但讲究的是留白空间与元素的对比,包含着虚实、繁简、明暗对比。留白也是对佛教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佛教讲究“空”,以空显实,反应在设计中留白就是以较少设计的空间来衬托主体,营造意境的延续。日本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在设计上追求空灵清净,诗意感性的格调。日本的朴素美学讲求黯淡、古雅、贫乏的意象,所以设计注重事物本质的流露,剥去其表象的、被粉饰的外在,回到本质的简单的状态。出于追求纯粹,日本设计常见留白。

二、从平面设计角度谈“留白”的美

留白是重要的版面构成要素。平面设计离不开版式编排,也就离不开留白的运用。在海报设计中,大比例留白的运用会凸显视觉元素,又能通过虚实对比给人美感。在书籍设计中,留白能够挑出重点,准确获得信息。在整个书籍的设计过程中,字距、行距、图片与文字的关系、画面元素与整体的关系等都涉及到留白。画面中文字、图片较少,以大面积留白为主,空旷的背景更能衬托出主体。小面积的留白也可以调节画面,大面积的文字也需要留白来使之透气,也需要虚实相衬。

三、以海报为例分析“留白”思想

1)虚实相生,突出主体和主题留白和主体不能对立起来看,两者之间的连接边缘对突出主体有重要作用。例如下图奥妙洗衣粉的广告,在这张海报中主体是一个残缺的衣架,但是在整个白色背景的融入下,衣架与背景的交接处形成了挂着的衣服的形状,整个衣服的造型融入在背景中又能与衣架形成对比,突出衣服的形象。大面积留白的运用巧妙地体现了衣服的洁净,传达洗衣粉去污能力超强的主题。和空旷的背景相比小面积的衣架强烈地吸引人的眼球,将受众的视线很好地集中到衣架上,同时“图”与“地”巧妙变换,产生视错带来的乐趣,这都是留白在起作用。衣服的造型与背景相融,与衣架的“实”相比是“虚”,大面积空白使得衣服飘渺,造成整个画面无限延伸感。2)营造空间感设计中空间感带来的体积感、厚重感会使得设计作品更加真实,给人更好的视觉感受。当画面主体元素面积大,周围空白面积小时,视觉冲击力强;主体元素面积小,周围空白面积大,空间感强。无印良品“地平线”海报,把主体缩小到极致,人在空旷的背景中仅仅是一个很小的点,甚至被忽略。向地平线望去,有着由近及远的纵深感;顺着地平线延展,又给人无限延伸之感。海报呈现了天地的无限大,但事物的属性几乎看不出。这种对空间感的塑造而大面积留白甚至忽视主体的表现与设计者传达的理念和营造的意境有关。3)创造意境,给人想象空间海报除了准确直白地表现主题外,对精神内涵的传递也很重要,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品位。留白不仅在传递海报的精神意境上起到很大作用,而且能够提高设计的品位,创造高雅格调。靳埭强的海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画面上常有一大片留白,给人端庄大气之感。《美的回想》海报以毛笔为莲,莲上引来一只用水墨表现的蜻蜓,表现万物融合,相映成趣的意味。沾满红色墨水的毛笔顶端外形如含苞的莲花,停留在毛笔的顶端的蜻蜓形象鲜活,神形具备,给人悠然和谐之感。画面将主体向左偏移,又在大面积留白处用文字点缀使之平衡。大面积留白象征抽象的广阔空间,体现意境美。透过蜻蜓、莲以及大面积留白产生的意象散发佛家的“空”的气质。对空白的合理运用能创造意境,直达观者的心灵,产生情感的交流,启发观者的想象,从而悟出更深的内涵。4)使设计更简约,提升设计品味设计的表达应该是深入浅出的,是基于复杂思考的理性表达。留白使得设计删繁就简,洗炼出最精华最想表达的部分,给人美的享受。留白使得设计开阔,合理的留白运用能提高视觉的质感享受,提升设计品味。在这张洗衣粉海报中元素在画面下方,画面上方是大面积的空白。唇作为主体元素远离海报中心,打破整体的平衡。水平的手写文字在方向上给人平稳的感觉,统一了画面,同时唇的倾斜又增添了活跃感,使得画面不至于呆板。元素远离中心使得画面中心点、主体元素和画面边缘三者互相牵制。然而留白空间也是构成画面很重要的部分,它在画面上也是具有主动性的,能够在整体中与其他部分产生积极的互动。这张海报中图片、文字较少,面积较小,大面积留白不仅突出了主体,又使得设计干净利落,清新自然,体现出一种简约美。

四、对“留白”在平面设计的思考

留白观念已广泛用于平面设计领域,在纷杂的广告、包装等设计中,留白给平面设计注入了一股清流。由于大众审美水平有高有低,平面设计要想吸引人就有很大难度,而留白以简练的方式传递出简约美的观念也许能使大众的理解接受容易些。然而,留白的表现要根据设计内容来衡量,在平面设计中它是具有局限性的。留白适用于空灵、清新气质表现。

参考文献:

[1]陈晓菲.浅析留白在平面海报设计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03,(03):209,215.[2]朱艾琪.韵致之外--浅谈“留白”在平面设计的审美特征[J].美与时代(上),2015,(09):55,56,57.[3]宋国盛.平面设计中的留白艺术[J].大众文艺,2014,(24):165

[4]于建锋.平面设计中的留白研究[D].苏州大学,2011.[5]赵青.书籍设计的留白感知[D].燕京理工学院,2014.

篇2: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探讨论文

???白不单单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设计理念,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空灵、安静、虚实相生的效果,同时又?与东方传统文化哲学、禅、茶道、国画,西方的文学空白手法的极简主义理念相互交融。

留白是重要表现手法,可以使画面给观者无限遐想,产生良好的意境美。

???

留白在设计中无处不在

“白”有着极强的包容性,令人联想到空灵、虚无、留白意境美等等。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广告搭载的信息量猛增,电脑等一些移动终端使人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能够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网络成为地球村的重要窗口门户,用户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广告的美观程度。

而设计中的构成关系是广告美观的内驱因素,留白的合理运用可以使构成关系平衡稳定,符合人的审美认知规律。

在设计中“留白”并非单纯的留出白色,广义的讲是留出背景,它可以是白色可以是大片的颜色、纹理、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图形背景,在构图上面起着空白空间包容的作用。留白部分的色彩构成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设计作品的情感化基调,令人无限遐想的“白”,往往能够营造安静、稳定、空灵的感觉。

气韵美

气韵美可以理解为气质与韵律,在设计中一个作品所传达出的气质是它整体给人的留下特点个性印象,韵律是设计作品中构成关系的升华。

留白会使设计中所有的要素呈现良好的层次感、韵律感,产生高低错落,跌宕起伏,强化网页的节奏感。设计中构成元素的比例缩小或是数量减少,控制好留白,会在视觉上面减弱叙事性,增减情感性,画面的写意性也会强化,使画面一目了然,增强设计的韵律美。

“空白表面上是一种休止符,但是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却形成了一种审美期待”。

留白是美感上韵律性的一种延伸的手法。

设计作品中应该有一个视觉中心,画面中的所有设计元素都需要围绕着这一视觉中心,变换与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然而节奏源于画面构成的跌宕起伏。气韵在画面中构成一条线、一股气贯穿其中,使整个设计有一个主旋律,减轻视觉疲劳。

传达性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设计中的信息承载量巨大,所以信息的传达方式是否通畅,信息传达的效果是否良好是至关重要的。

而设计师需要通过构图,运用设计手法布局分割界面,将画面中的实体元素在背景画面进行排列,来引导大众浏览的`画面中的主次关系,然而设计构图布局中留白是十分重要的。

留白会使网页更加的简洁。正所谓少即是多,用极简主义的设计语言,突出实体元素,可以显著增强设计中内容的可辨别性,可读性,使浏览者更准确去感受设计风格,避免了画面中因为元素过多导致的无从下手。

设计中通过板式的排列创造画面不同维度的空间关系,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空白不紧在设计角度突出重点,同时在传播角度,也会提高广告信息的传播效果。

统一性

设计的整体统一很重要,这就要求设计中的所有组成要素,包括:图片、图形、文字以及版式构成,在美感风格上协调一致。而在设计风格的统一中,留白作为协调整个画面的一个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

巧妙的运用留白艺术,可以使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轻松把控全局。同时也能避免观者在浏览过程中因为设计风格不一,出现断档而打断其思路。留白使整个设计元素有更好的构成关系和凝聚力,强化设计风格的统一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扁平化设计在平面设计中脱颖而出,扁平化设计在苹果公司得到体现,重点放在版式中的留白、配色、版面布局构成关系

相反把高光、渐变、一些玄幻的效果扔到了一边,采用一些简单的多边形,拒绝复杂的外形。从而提升了画面的清晰性、表现性、可见性,这样使观者在浏览时更加的舒服、简单,这也给一些视力有问题的弱势群体提供了便利。

在设计中,尽管留白的好处很多,但是仍然需要合理运用留白的艺术手法,避免造成形式主义。在设计中元素间的距离太大留白过多,会使画面空洞,信息搭载量减少,不能把需要传达信息全部传达出去,更达不到少即是多的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反而让大众觉得内容简单空洞形式缺乏美感。

设计中元素距离太小留白过少,会使画面凌乱琐碎,层次感缺失,信息量大容易导致用户视觉疲劳,不能够良好的去接受信息。

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式的留白

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国画中运用“留白”来营造意境,表达构思。创作中需要按照“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的原则来达到画面的有松有紧,疏密有致。画面中的实体要素往往需要深入刻画往往指的是“密”,大片的空白以及一些稀疏的飞白构成了画面中的“疏”。

在设计中,过于“密”产生阻塞感,影响画面主题形象的表现,会把元素揉成一团;过疏会造成画面结构松散、空洞、中心形象不集中,有凌乱琐碎的感觉。画面中构成元素的减少,会在视觉上面减弱叙事性,增减情感性,合理安排留白,画面的写意性也会强化,使画面一目了然。

国画中留白布局包括:疏、密、聚、散。而留白是协调好疏密的关键。画面中的元素构成关系,也能反映出艺术家的美学文化修养。把“疏可走马,密不通风”这一国画美学原则,转化设计中,强化设计元素间的松紧疏密关系,更好的突出中心,焕发出独特气质。

留白的空灵、虚实相生

留白在艺术作品中可以营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虚”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指画面中留白以及着墨不多笔法稀疏的区域,往往也在这个区域的烘托下想象得以更好的发挥。“实”指的是画面中写实,精心着墨的区域。

在这里提到“留白”而产生的“虚实相生”,指的是设计中的实境和虚镜营造的意境美学特征,带来的视觉和心里上面的感受。

在一个设计中通过大量合理的应用“留白”可以以虚衬实,突出设计元素“留白”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的主导地位,只有控制好虚与实的关系,作品才能灵动且富有生命力。这种虚实互衬能够增强设计的意境美,同时也证实了“此处无物胜有物”的艺术境界。

「 ?设计夹 ?」

以创意设计类干货分享为主

偶尔扯淡为辅

就酱

篇3: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探讨论文

在物质生活空前繁荣的今天, 设计俨然成为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设计本身的锐意进取和精益求精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一种体现。作为设计师, 则需要通过独到的设计方法使得自己的设计在多样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而“留白”的设计手法恰恰能够激发出设计师不一样的创作灵感。

市场上平面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与市场竞争激烈度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平面设计作为消费者了解商品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吸引着顾客的眼球, 刺激着顾客的消费, 从而引发对市场份额的竞争, 而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更加光怪陆离、夺人眼球的平面设计应运而生。而伴随着这些平面设计的, 就是鲜艳的色彩和各式的版式编排。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人们在这些纷繁色彩的包围下, 长此以往, 容易产生视觉和审美疲劳。如果我们将这类平面设计看作是一个简单的图底关系, 当“图”的部分使人感到疲劳时, 自然而然作为“底”的部分, 也就凸显出来了, 这里所说的“底”也就是将这些繁复的色彩衬托出来的“白”。因此, 为了增强商品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脱颖而出, 设计师们也越来越重视“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优秀的设计并不是由设计的多少来体现的, 简单的外在设计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内在设计。”[1]“留白”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 是一种通过“虚”与“实”的统一与融合从而达到“空灵”的艺术手法。“图”和“底”互为补形又各自独立, 在对“图”亦步亦趋的主流设计思潮中, 了解“底”——“留白”的设计理念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对“留白”的理解、研究及运用, 设计师可以强化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 提升设计作品的气质, 彰显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留白”的内涵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最早运用这一理念的是在中国传统绘画之中, 后来逐渐涉及到书法、文学、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

(一) “留白”的定义

“留白”在中国画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古就有“计白当黑”“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之说, 其意思是画面空白之处亦不可不计。黑白即为实虚, 黑白相补, 实虚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白”并不是简单的空白与省略, 其中蕴含虚化之物所象征的内涵, 传达出作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深意。

尤其在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创作中, 原本可能只是空白, 但是若在这空白处勾画一块石头或者几条小鱼, 就将这块空白明确地表达出来了。中国画中画鱼不画水, 画天不画云, 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虚实对比, 展现出空灵的美感, 并且通过对比来引导观者去领略创作者的未言之情。

“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 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 则大音至矣。”[2]翟墨在《人类设计思潮》一书中也说:“所谓无形‘大象’, 就是一种不受物象的音、形、质羁绊的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 而这种胸中无‘物’的本真正是原创原生之源。”[3]“留白”本质上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中对“无”之美的肯定与推崇, “无”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而笔者在引言中提及的“图”“底”相反相生的关系与道家思想中“无”之美就是“有”之韵的思想, 也是一脉相承的。

(二) “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将“留白”的审美思想移植到设计中去, 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虚无与实体相对应的空间范围, 其二又是体现为虚空间所想要表达的意象, 有形的画面无法承载无穷的意象, 而“留白”则让设计作品意境深远, 用无诠释有, 用空来营造满。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其提出的“少即是多”的理念中, 提倡删繁去简, 崇尚简约美学。作为平面设计中一个与文字、图案等信息同一个重量级的主要处理手段, “留白”突出了设计真正的对象, 主动为受众过滤了冗余的信息, 让信息的传递更为直接, 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意境与美感。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 不光在绘画中运用到了“留白”思想, 由于艺术的共通性, 在其他艺术领域之中也发展开来。如书法中的“飞白”也体现出了“留白”的思想, “飞白”即书法家书写时通过手腕施力大小和方向的改变而造成的笔画间墨色阴阳融合的枯笔现象, 又因文字间的起承转合有飞天之势。

三、平面设计中的“留白”之美

“留白”的运用是否巧妙, 对设计作品的文化韵味及审美价值的提升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方美学的认知充满了理性的气息,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则感性许多, 更侧重于对自然与人生的体悟。王羲之说过:“实处就法, 虚处藏神”。“留白”并不是空洞, 而是千变万化。“留白”之美, 是“无”之美, “无”并不是没有, 而是一种更大的可能与启发。

一件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不会直白、强烈地表达信息, 而是会通过含蓄的、局部的、虚无的方式创造意境, 让观者自由想象与互动。在观者的思维过程中, 使其通过眼前的事物产生设计师预期的合理联想, 从而使观者与设计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但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生活经历与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 观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想象也并不可能都是一样的, 正因为如此, “留白”为平面设计作品的受众提供了足够释放自己思维与思考的空间, 也为作品的阐释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所营造出来的虚空的可任由想象驰骋的意境便是对“留白”之美淋漓尽致的阐释。“留白”使艺术作品表现出“虚实相生”的意境美的特征, 给观者带来视觉与心理上的双重感悟。

四、“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特征

平面设计作品中出色的“留白”代表着作品在设计上一定程度的成功。恰当地运用“留白”不仅可以提升整个版面的水平, 使得整个版面的效果加倍, 而且能让观者对作品产生遐想, 寻求与作品的共鸣, 达到心灵上的契合。

(一) 空间性

在音乐中, 如果每个音符同时出现, 音乐就不会产生, 只能听到噪音。音乐是在声音和安静的对比中产生的。不同的声音和静音创造出了节奏韵律和歌曲。而“留白”在视觉上执行的也是同样的功能, “留白”给了视觉以休息和“呼吸”的空间, 让观者能够在设计作品的各个元素中自由移动, 寻找信息。通过“留白”产生正形与负形的对比, 创造出空间感。德国的书籍设计师Jan Tshchiol说:“白色空间被认为是一个活跃的元素, 而不是一个被动呆板的背景。”在平面设计中, 适当的“留白”能使观者看起来十分顺畅, “留白”并不是没有被设计到的空间, 而是设计师在设计时, 与正空间联系起来考虑后留下的空间, 设计时需确保所有的元素都放置在它们应在的位置。在“留白”与其他元素的不同排列方式下, 创造出不同的空间, 在视觉上呈现出流动的张力。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 力的表现使版面更为生动, 在一个看似散乱的图文并茂的版式中, 如果有了张力的影响, 会产生出富有意味的构图。

“留白”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关键不是在设计时注意留出空间, 而在于空间能与其他视觉元素产生一种搭配关系。“留白”在参与视觉元素的构成中打破了原来版面的稳定感与平衡感, 产生“行神如空, 行气如虹”般的空间格局与气场。例如法国设计师Julien Muller设计的一款可口可乐的概念包装瓶 (如图1) , 包装中加入了一条流动的白色色块, 既体现出可口可乐的标志中的弧线, 又给整体包装带来了自上而下流动的空间感, 在一体色的瓶身中留出了供观者视觉呼吸的空间, 传达出一种活泼、律动、欢快的品牌形象。

通过这个例子, 我们可以感受到“留白”所呈现出的空间表现力对于设计作品整体的视觉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白”有助于建立视觉对比, 突出画面重点, 区分各个元素的前后层次, 从而保证视觉信息的迅速、准确传达。

(二) 整体性

在唐朝有一句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潇洒超脱的古话叫做“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这当中的“象外”与“环中”都是指虚无之处, 借用二者的虚无构成浑厚丰盈的内容, 虚实有无看似有界实则无界。道家提倡“有生于无”, 能无则能有, “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没有“无”, 何谈“有”。

而在平面设计当中, 实形往往是直接可观的, 而虚形则是略隐略现的藏匿于实形之中, 这便是引言中提及过的“图”与“底”的关系。由此可见, 虚与实是密不可分的, 两者之间虽相互独立, 但却依然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存在。而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了“图底”的论断——阴阳两极, 图底正负形的图形创意正是阴阳思想的体现。负形是在正形外创造的“留白”空间, 为“图”的正形与为“底”的负形相互借用, 却又能传递出不同的信息。通过“留白”, 使整体与局部协调统一, 传达独特的美感, 实处之妙, 皆因虚处而生。

Avinoam Noma Bar是一名以色列的平面设计师, 经常在他的作品中运用正形与负形的整体关系, 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这种正形与负形之间的构成方式, 使得人们不自觉地在图形之中寻找、领悟、回味其中奥妙, 体现出了“留白”在图形设计中的无穷的表现力。如图2中, 作品真正的背景的界限已经模糊乃至无关紧要了了, “图”与“底”随着视觉中心的转移, 引领人们的注意力, 使得人们在“图”与“底”关系的不断切换与转变中理解作品的内涵。作者在人体的正负形中利用视觉元素进行创作, 给人带来新奇的视觉感受, 并且时刻注意着正形与负形之间的整体性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 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平面设计作品中, “留白”看似无形但却与图形、色彩、文字同等重要, 它可以打破三者之间俗套、呆板的组合方式, 使得画面上的疏密关系更加强烈, 虚实关系的对比表现得更具整体美感, 也使得画面具有视觉的动感。作品整体的和谐是艺术设计作品的核心追求, 对于设计师来说, 想要把握好作品的整体性, 就必须能够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

(三) 简约性

“留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近似理解为简约, 但简约并不是简单, 在单纯的形式下, “简约”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的现代社会中, 过快的生活节奏带来了超负荷的视觉信息, 导致人们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疲劳。有些设计将文字与图形充斥整个版面, 使观者无法找到阅读的重点, 在获取信息时会感到焦虑与困难。人们需要呼吸, 视觉也需要呼吸。这时, 我们需要的就是合理的“留白”。设计的表达应该是起于复杂思考却终于简约方式的深入浅出。

简约的精髓在于“少就是多”, 用精简的元素进行设计, 体现出简明扼要的美感, 能够使观者在简单的表达之中, 理解设计师所想要传达的丰富内容, 在纯粹之中显现出简约之美, 最终达到“超心炼冶, 绝爱缁磷”的简约美的境界。但是真正想要做到“少就是多”, 并不只是简单地删减版面的元素就能够完成的, 这需要设计师对“留白”有更深刻的理解:要做到虚实相生, 留住重点元素, 舍弃不必要的干扰, 才能够传递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我们在很多设计中见过这样的版面:用极简的留白背景层, 用黑色的文字作为信息层, 用色彩作为图形层, 其中留白占大量的比重, 信息与图形占较小的份额。这样的版面让观者的感觉是简洁干练, 能使观者保持轻松的心情并且快速获取到其传递的信息。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偏爱“素白”, 从他的设计作品中, 无时无刻不看到“留白”的痕迹。例如他给《一本书》所做的杂志封面设计 (如图3) , 原研哉将“留白”贯穿于他的整个设计理念中。《一本书》是《朝日新闻》出版的杂志, 每期的封面针对一个主题。原研哉的想法是尽可能地排除冗余的设计元素, 用“留白”来还原物品的本质。虽然十分简单, 但是仍然能让人感受到这简单所带来的美与纯净的享受。

前文提到的“超心炼冶, 绝爱缁磷”的意思是淘汰沉滓而出精华, 而这句话也代表着留白和简约的最高境界:通过匠心独运的编排, 设计师将最精华最想表达的部分洗炼出来呈现在作品之中, 其他的都任由你的想象自由发挥。这种由简洁的形式所带来的简约美, 往往会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因为也许这些“留白”并没有什么深意, 但它们却让你的视觉感到放松, 让你的心理感到愉悦和满足, 让你受之感染与为之感动。就像原研哉说的那样:“在某些情况下, 当受众得到的不是一条信息, 而是一具空的容器时, 传播因为受众自己提供了意义而发生。”[4]

五、结语

“留白”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如今, 平面设计跳出物质思想的传达越来越重视精神内涵的表现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 “留白”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更加不可忽视:从客观的达到突出平面主题的目的再到心理上追求美学意义的层层递进, “留白”已经成为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真正地运用好“留白”, 则需要设计师充分掌握设计元素的构架组合, 透彻地理解“留白”的美学思想。“留白”代表着作品的精髓, 让观者在自我构架的想象中任意驰骋激发审美体验。不同的“留白”方式, 带给受众的感觉也截然不同。

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也可以带给设计师新的认识, “留白”这种美学观念从文化的高度, 迎合了当下大众的审美倾向以及社会美学秩序。“留白”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意识与美感, 为将来设计作品的创造加上了无限的可能。

摘要:“留白”作为一种传统的表现技法, 能够营造出实虚相伴、虚实相生的意境。在平面设计中, “留白”的设计手法更是给设计师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平面设计中的“留白”具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体现出的空间性、整体性以及简约性对于提高设计品位, 开拓设计思维, 丰富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都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留白,平面设计,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陈晓菲.浅析留白在平面海报设计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 2013, (03) :209, 215.

[2]王弼.老子指略[M].北京:中华书局, 1984:89.

[3]翟墨主编.人类设计思潮[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7:52.

篇4: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探讨

【关键词】包装设计 视觉感 留白

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包装设计行业的全面发展,包装设计工作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量。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包装设计师将意蕴与所要表达的情感利用空白的空间进行表述,别有一番韵味,会给人以视觉上的层次感与协调感,对整个包装的设计质量与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应对留白做一个综述,为其在包装视觉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1 留白的概述

留白是一种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属于传统绘画技法,是常见的绘画构图形式,同时也能表现设计者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节,对绘画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很大的影响,充分诠释了底与图、虚与实的关系

留白指的并不仅仅是绘画中的空白,也包含对色彩与肌理的设计,是烘托绘画作品整体性的关键[1]。很多绘画作品中,大都利用留白来表示水、云雾与风等形象,留白方式的选择在表现效果上要远远高于色彩和实际景物的绘制,重在烘托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能够对绘画作品的效果进行调整与优化,能缓解大量构图给人带來的压抑感,烘托绘画作品的主体地位,对人们的视觉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2 留白在包装视觉设计中的作用

2.1 缓解视觉疲劳

通过对留白的具体性分析,了解到其在绘画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包装设计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应从视觉感知着手,将留白应用到包装视觉设计中,以彰显包装设计在视觉上的协调性与合理性。包装视觉设计工作,若长时间保持同样的设计形式,久而久之,会让人产生视觉上的审美疲劳,为了缓解视觉上的疲劳感,应运用留白进行处理与完善。

2.2 有效突出主题

在包装视觉设计中,应重视对主题的突显,借助包装设计来展示所宣传产品的形态与优势,通过留白的方式弱化包装的模糊区域,突显包装的主题。借助留白形成空白来彰显主题,能有效达到包装视觉设计的目的,在视觉上更具影响力。在包装设计中,部分人物形态或产品图形会凸显出来,而部分则会成为背景,将其作为留白处理[2],在背景与图片之间大都会注意图片,强化产品的主体地位,是留白使用的主要目的之一。

3 包装视觉设计中留白的有效利用策略

3.1 留白在包装平面元素上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包装设计中出现留白设计,会附着上一定的文字或图形,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视觉上的相互呼应,可增强设计的美感。在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时,要对产品的主题形象进行烘托,将产品图片、产品名称、品牌等进行重点的标注,并在周围腾出一定的空间,借助留白来彰显商品的主要信息,并通过视觉的传输功能将商品的信息传递出去。在进行留白尺寸与比例设定时要根据整个版面设计、商品的具体特点等进行调整,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与统一性。以五粮液酒厂“五粮液1618”酒的包装为例,瓶身以上下不同的色块进行反差性设计,构图更为大胆,红、白相互对应[3],名称被设计在白色的空间区域,弱化了其他的视觉元素,将品名强烈的凸显出来,非常具有视觉的冲击力。

3.2 留白在包装造型设计上的应用

留白除了对包装平面元素会产生影响,对包装造型的设计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采用雕刻、镂空或编织等方式对商品的包装进行创新性的设计,是对包装结构空间的调整与优化,借助空间与立体上的设计来调整包装造型的空间布局,实现虚实相结合,对包装设计的结构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包装的底板作为留白,通过立体结构的设计,可彰显包装造型设计的层次性,在视觉上的感受更为和谐。在包装视觉上运用雕刻或镂空的形式,对包装进行趣味性的设计,能够缓解人们对普通商品广告的认知,打破传统的包装设计形式,可极大地吸引人们的目光,将留白在造型上的设计更具创意性。例如,在对生日蛋糕盒进行设计时,将盒子进行镂空或立体式处理,即使不使用任何颜色也会很大程度吸引人们的目光,提升商品的宣传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包装视觉设计中应用留白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能通过留白来表达文化以及心理上的情感,可有效缓解视觉上的疲劳,促使整个包装设计作品更具生机与活力,实现视觉上的层次感。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应从包装的平面设计、造型设计以及色彩设计等方面着手,既要考虑到包装设计的整体性与意境美,也要彰显视觉上的震撼力,实现虚实结合,以提高包装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静.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12:78-80.

[2]文思,韦晓娟,刘华尧.论“留白”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01:145-146.

篇5: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探讨论文

抽象的图像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虽然是由一些简单的符号所组成,但是,其视觉效果已经突破了传统,图像的语言表达以及创造力极其丰富。在平面设计中,一些图像虽然看似简洁明了,但是,其所起到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文字、图像、色彩属于最直观的反映元素。图形和文字虽然重要,但是,二者都离不开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色彩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意义更加重大。色彩运用的恰当与否,不仅影响着受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影响着图像、文字信息的有效传递。色彩不仅具有均衡构图、美化画面的功能,还具有传达不同色彩语言的功能。在平面设计作品中,色彩是人们最先感受到的视觉元素,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色彩的视觉沟通作用是其它元素无可取代的。由于色彩的丰富多样性,在平面设计中,色彩一定要同设计主题相呼应。此外,在很多时候,色彩的搭配还可以引起人们的联想,表现人的心理反应。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巧妙的运用色彩视觉元素,可以有效的拉近设计者与欣赏者的距离,使人们更好的理解设计作品,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与设计者进行更深层次沟通。

2视觉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也不断深化。平面设计人员也需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艺术创造,不断提升文字、图像、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什么价值。在平面设计的汉字设计中,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有效的文字设计,提升视觉的传达效果。在平面设计作品中,为了满足观众的视角要求,图片的设计要重视构图图层的层次感。在实际的构图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元素和图形的层次感,让视觉效果得到有效增强。这样才能让观众印象深刻。例如,在食品包装上,为了有效激发消费者的食欲,我们可以采用橙色包装,这样构图,更能够有效牵引受众的视觉,让观众产生视觉通感。可以说,色彩的设计是提升平面设计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构建色彩的过程中,文字、图形、色彩要相互协调,互相依托,色彩也要和内容相互统一。色彩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商品的内容来进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设计的作用。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使消费者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审美价值获得有效提升。

3结语

篇6:浅析平面设计中的留白的论文

一、留白的作用

1.简约明了

留白的运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使设计显得简洁大方。随着社会的發展,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已经开始厌恶繁琐的装饰,反而喜欢简洁明了的设计,追求简单丰富。在二十世纪的时候,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密斯·凡·德·罗便提出了“少即多(Less is more)”的设计思想,他提倡用简洁表现丰富,用单纯表现饱满。而且简洁的设计看起来直白明了,不会让人们产生视觉的疲劳。日本无印良品的设计体现的便是简洁化、质朴化,给人一种高雅简洁而不失内涵的视觉感。

2.突出主题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做到主题明确,过多的文字和图像只会让消费者感到窒息,并且无法理解该设计作品所要传达的主要思想。这时适当的留白可以更好的突显主题,让消费者分清信息的主次关系,更好的理解设计所要表达的重点。如今,部分设计为了追求视觉或者功能上的满足,而采用了一些信息叠加或者变形的手法,使整个设计看起令人眼花缭乱,找不出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久而久之人们便会厌恶这种设计。

3.创造意境

意境的延伸是留白的独特之处,它减少了对人们的思维限定,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有想象的空间,思索的余地,给人以“空灵”的境界。同时因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所以留白也可以做到因人而异,产生多样化的结果。在中国画中,留白是最常见的,这种留白可以理解成距离的表现,也可以把它看做白云或者天空,然而正是这种简单的留白创造出了国画中那种不简单的意境。再例如,达芬奇的著作《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除了对人物和背景地刻画再没有多余的图案或是文字信息,因此这幅画让人们不断地去猜想那神秘莫测的微笑。

4.提升格调

设计不仅与人的情感建立了联系,也由此延伸出了其他的情趣,它唤起来了人们积极的心里感受,通过留白的运用更好的感染了人们,唤起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在欣赏作品格调情趣时能够更好地把握住设计的核心。

5.黑白相生

在我国传统美学中有一种“计白守黑”的说法,“黑”指的是设计中编排的内容,即是“实”,“白”可以理解为那些细小的文字或图形,即是“虚”,留白就是“虚”的一种表现手法。留白在画面中与实体是相辅相成的,它可以拉开实体间的距离感,也可以增强整个画面的空间感,达到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视觉效果。

二、如何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留白

1.适当使用

对于留白的使用,要做到适度的原则。在设计中运用留白的时候,应该根据画面中实际的需要,以和谐和美观为前提,来考虑留白的面积的大小,过多或者过少地使用都可能会使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有所折扣。适当的留白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平静的,具有空间思维的美感。

2.把握规律

在将留白运用的过程中,要从整体出发,调整好留白与其他元素的比例关系,做到黑白呼应,全面把握整体布局。同时,要遵循平面构成中形式美的法则以及一定的艺术规律,不能对其它元素进行随意地切割。我们要正确地使用留白,让留白更好地成为设计的助动力,使整个画面达到清晰简洁的效果,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

3.视作元素

随着留白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我们应该将留白看作成一个视觉要素,将它与图形、文字、色彩同等对待。严谨的对待留白的问题,认真的去考虑留白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形成恰当的留白,这样会让整个画面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一个更好的意境。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应当重视对留白的处理,使画面中各要素与留白达到协调统一,加强整个设计的格调,表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结语

对于留白的使用,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在设计中,留白所体现出的特殊情感以及象征意义给设计师带来了无数的创作可能性,它已经成为了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要注意适当的使用留白,让留白在现在设计中独放异彩。

参考文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天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年禁毒宣传月工作总结 下一篇:2009大魏家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