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用户与标准用户简介以及区

关键词: 帐户 用户 标准 管理员

管理员用户与标准用户简介以及区(通用4篇)

篇1:管理员用户与标准用户简介以及区

管理员用户与标准用户简介以及区

帐户有以下三种不同类型:

标准用户

管理员用户

来宾用户

每种帐户类型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计算机控制级别。标准帐户是日常计算机使用中所使用的帐户。管理员帐户对计算机拥有最高的控制权限,微软建议仅在必要时才使用此帐户。来宾帐户主要供需要临时访问计算机的用户使用。

标准用户

标准用户帐户允许用户使用计算机的大多数功能,但是如果要进行的更改会影响计算机的其他用户或安全,则需要管理员的许可。

Vista系统中使用标准帐户时,可以使用计算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但是无法安装或卸载硬件驱动,也无法删除计算机运行所必需的系统文件或者更改计算机上会影响其他用户的设置。如果使用的是标准帐户,则某些程序可能要求提供管理员密码后才能执行。

XP系统中无法安装软件或硬件,但可以访问已经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可以更改其帐户图片,还可以创建、更改或删除其密码;无法更改其帐户名或者帐户类型。使用计算机管理员帐户的用户必须进行这些类型的更改。同样,某些程序可能要求提供管理员密码后才能执行。

管理员用户

管理员组的成员具有更改自己的权限的最大限度默认权限和能力。管理员帐户就是允许您进行将影响其他用户的更改的用户帐户。管理员可以更改安全设置,安装软件和硬件,访问计算机上的所有文件。管理员还可以对其他用户帐户进行更改。

设置 Windows 时,将要求您创建用户帐户。此帐户就是允许您设置计算机以及安装您想使用的所有程序的管理员帐户。完成计算机设置后,建议您使用标准用户帐户进行日常的计算机使用。使用标准用户帐户比使用管理员帐户更安全。

该用户有以下几种主要功能:

可以创建和删除计算机上的用户帐户。

可以为计算机上其他用户帐户创建帐户密码。

可以更改其他人的帐户名、图片、密码和帐户类型。

无法将自己的帐户类型更改为受限制帐户类型,除非至少有一个其他用户在该计算机上拥有计算机管理员帐户类型。这样可以确保计算机上总是至少有一个人拥有计算机管理员帐户。

来宾用户

来宾组允许偶尔或临时用户登录计算机的内置来宾帐户,并授予有限的能力。

来宾帐户是供在计算机或域中没有永久帐户的用户使用的帐户。它允许人们使用计算机,但没有访问个人文件的权限。使用来宾帐户的人无法安装软件或硬件,但可以访问已经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程序;无法更改来宾帐户类型;可以更改来宾帐户图片。

注意:系统必须打开来宾帐户才可以使用它。

管理员用户与标准用户的区别

管理员用户与标准用户的区别就是权限不同,系统管理员有对计算机的完全访问控制权。而标准用户可修改大部分计算机设置,安装不修改操作系统文件且不需要安装系统服务的应用程序,创建和管理本地用户帐户和组,启动或停止默认情况下不启动的服务,但不可访问NTFS分区上属于其他用户的私有文件。

当用户登录到计算机后,系统为该用户创建一个访问令牌。该访问令牌包含有关授予给该用户的访问权限级别的信息,其中包括特定的安全标识符(SID)和 Windows 权限

如果登录用户属于管理员组,则Windows 为该用户创建两个单独的访问令牌:标准用户访问令牌和管理员访问令牌。标准用户访问令牌包含的用户特定信息与管理员访问令牌包含的信息相同,但是已经删除管理 Windows 权限和 SID,用于启动不执行管理任务的应用程序。

篇2:管理员用户与标准用户简介以及区

Cluster

ClusterStorage

images

isolinux

Server

VT

showmount -e 10.1.1.20

显示指定的主机可供挂载的目录

将U盘作为引导盘

dd if=diskboot.img f=/dev/sdb

CTRL + SHIFT + T

增加终端标签

常用的shell

cat /etc/shells

/bin/sh

/bin/bash

/sbin/nologin

/bin/tcsh

/bin/csh

/bin/ksh

/bin/zs

man 1 普通命令

5 文件信息

8 管理员专用命令

使用man查看出来的格式中的参数选项中两个符号是指--------[]可有可无,{}必须有

infom菜单

l上一层

home回到主页面

q退出

help内部命令

cd切换目录

~用户家目录

-回到刚才的目录

..上一级目录

.当前目录

空 直接回到用户家目录

pwd 当前目录

mkdir 创建文件夹

-p如果所要创建的目录文件的父目录没有被创建,则一并创建

ls查看文件

-h带度量单位显示

-t按照最新修改时间排列

-d查看目录本身的属性

c----字符设备文件

d----目录文件

l----字符连接(软连接)类似于快捷方式

s----socket套接字

b----块设备文件

----普通文件

p————管道文件

touch创建文件

创建多个文件:例 touch a{1,2,3}

rm删除文件

rmdir 删除空目录

-rf没有交互式的删除目录

grep管道

重定向

ls -l /dev | grep ^d > ./output.txt标准正确输出

ls -l /notexist 2 > ./file3.txt标准错误输出

ls -l /etc/passwd /notexist &> file4.txt 不管正确错误输出都重定向到file4.txt文件

ls -l /etc/passwd /notexist &> /dev/null 屏蔽所有输出结果

>> 追加

cp复制

-a尽可能的保留所复制的文件属性

-r拷贝文件夹

vim

三种模式

命令模式

i 在光标前进入

I 在行首进入

a 在光标后进入

A 在行末进入

o 在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行首进入

O 在光标所在行的上一行行首进入

cw 修改一个单词

dw 删除一个单词

dd 删除一行

u撤销上一次操作

CTRL + r 重新上一次操作

GG 光标快速回到文件底部

gg 光标快速回到文件首部

4dd 删除光标所在行开始的4行

p在光标下一行进行粘贴

yy复制一行

d$ 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都行末

末行模式

q 退出

q!强制退出

w 保存

wq 保存并退出

wq!强制保存并退出

set nu 显示行数

set nonu 不显示行数

set autoindent 自动对齐

set noautoindent 取消自动对齐

1,5s/mail/gmail/g 全局替换(1-5行)

第三:用户管理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只有一个帐号,肯定是管理员帐号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拥有多个帐号,linux里只有一个管理员,权限最大的

liunx 帐号的分类:

管理员: uid=0

系统帐号(伪帐号):uid=1-499

普通帐号:uid=500以上

1涉及的一些文件

/etc/passwd

/etc/shadow

2相关命令

/etc/passwd文件的说明

root:x:0:0:root:/root:/bin/bash

用户名:密码:用户ID:组ID:用户描述:家目录:默认shell

/etc/shadow文件说明

root:$1$q0ZCD6PQ$CzjBq5ISoOIweJWMqMnD50:14683:0:99999:7:::

用户名:明文加密密码:最后一次修改密码的日期距离1970年1月1日点天数:密码修改的间隔:密码过期时间:密码过期前7天警告:密码过期后你能使用多少天:帐号过期时间:保留字段

useradd tom

1,在/etc/passwd中添加tom用户

2,在/etc/shadow中添加一行信息

3,在/etc/group中添加一行信息

4,在/etc/gshadow中添加一行信息

5,建立用户的家目录,并且把相应的环境变量文件复制到该目录,而且把相应权限配置好

.bash_logout

.bash_profile

.bashrc

这些文件都是从/etc/skel/*复制过来的

6,创建邮件文件,并且注意权限

/var/mail/tom

useradd

-d自定义家目录

-s自定义默认shell

-g自定义所属优先组

-f指定密码的过期时间

-e指定帐号过期时间

usermod

usermod -G hellen,mj tom

删除用户 userdel-r

gidGid

一个帐号比寻属于一个优先组(gid) ,同时可以属于多个别的组

组的相关命令

groupadd

groupdel

groupmod-g -n

gpasswd

gpasswd -A hellen tom让hellen成为tom组的管理员

组的管理员可以把其他帐号添加到该组

gpasswd -a mototom<---组管理员或者root运行此命令可以moto添加到tom分组

neogrptom<---临时加入到tom组

第四 用户权限

t root 2241 03-16 15:53 /etc/passwd

rw-r--r--

拥有者权限拥有组权限其他人权限

tom--> 属于root组

bean --> 不属于root组

r读权限

对于文件:就是具有浏览文件内容的权限

对于目录:就是具有对这个目录进行列表的权限

w写权限

对于文件:就是可以修改文件的内容,但不意味着可以删除文件

对于目录:就是可以在目录下创建文件,删除文件

判断是否可以删除一个文件,依据是否对文件所在目录具有写的权限

x执行权限

对于文件:具有执行这个文件的权限,一般是指命令,脚本等可执行文件

篇3: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标准化综述

最基本的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技术包括文字交互和图形交互,其中文字交互涉及键盘布局、手写笔的界面、基于手势的界面;图形交互包括图形、 图标、符号设计。

现阶段人机交互理念从计算机系统“执行命令” 逐步发展成计算机系统能够更加“善解人意”,语音交互、信息无障碍、智能感知、可穿戴等多个细分领域应运而生。

以语音识别技术为核心的语音交互方式是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语音识别技术让计算机理解人的语音,通过语音来控制应用软件的操作,采用语音合成技术将原先文字输出用人能听懂的声音播放。这种交互方式改变了人们按键操纵的传统概念和习惯,使人机交互过程更加自然、人性化。对无法使用视觉输出设备和键盘屏幕等输入设备的人群和应用场合,如盲人、汽车驾驶等,通过语音交互实现信息沟通无障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无障碍考虑的是身体机能差异人群 ( 包括残疾人以及老年人等 ) 在人机交互方面的特殊需求, 根据GB/T 26341-2010《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我国残疾人按照残疾类型划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该领域涉及辅助技术、用户代理、读屏、 点屏技术等。

智能感知是基于生物特征和传感器技术,以自然“语言”( 表达 ) 和动态“图像”( 信号 ) 的理解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该领域涉及传统智能感知设备、三维输入设备、 语音感知技术、基于手势的感知技术、视线追踪的感知技术、表情识别自然语言理解

随着全球可穿戴产品市场的日益兴起,不同形态的可穿戴产品将从各个方面进入人们生活,未来几年可穿戴产品将给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带来颠覆性的冲击。传统硬件技术、新型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云应用服务与大数据等多种关键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可穿戴产品的功能,使得可穿戴产品支持人与设备间的文字交互、图形交互、语音交互、体感交互、智能感知交互等功能。

2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标准化

2.1国际标准化

ISO/IEC JTC1/SC35( 用户界面分委会 ) 在优先满足不同文化和语言适应性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环境中的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规范,并为包括具有可访问需求或特殊需求的人群在内的所有用户提供服务接口支持标准化,具体包括:

(1)信息无障碍(要求、需求、方法、技术和措施);

(2) 文化和语言的适应性和可访问性 ( 如ICT产品的语言和文化适应性的能力评估、协调的语言等价物、定位参数、语音信令菜单等 );

(3) 用户界面的对象、操作和属性;

(4) 系统内控制和导航的方法与技术,视觉、听觉、触觉和其他感觉方式(声音、视觉、移动和手势等) 的设备和应用;

(5) 用户界面的符号、功能和互操作性 ( 如图形、 触觉和听觉图标,图形符号和其他用户界面元素 );

(6) ICT环境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其他感觉方式的输入 / 输出的设备和方法 ( 如键盘、显示器、 鼠标等设备 );

(7) 移动设备、手持设备和远程互操作设备和系统的人机交互要求和方法。

目前 , ISO/IEC JTC1/SC35正在制定14项多部分标准:ISO/IEC 9995《信息技术文本和办公系统的键盘布局》、ISO/IEC 13066《信息技术辅助技术 (AT) 互操作性》、ISO/IEC 17549《信息技术菜单导航的用户界面指南》、ISO/IEC 30109《个性化计算环境下的全球适用性》、ISO/IEC 30113《信息技术跨设备和方法的基于手势的界面》、ISO/IEC 30122 《信息技术用户界面语音命令》等,已经制定的56项标准涉及文字交互、图形交互、信息无障碍等领域。

SC35在语音界面和基于手势界面等领域活跃度较高,并积极推进了可访问性应用接口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考虑向用户界面组件可访问性领域进一步发展。

SC35计划持续关注用户需求、面向产品和由市场驱动的标准,以及推动具有明确定义和具体规范的新项目。

2.2国内标准化

我国在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标准化领域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制定了GB/T 2787-1981《信息处理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键盘的字母数字区布局》、 GB/T 18031-2000《信息技术数字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GB/T 19246-2003《信息技术通用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等标准。目前,又开始面向特殊群体制定相应的支持人机交互的标准,如GB/T 297992013《网页内容可访问性指南》。总体来说 , 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相比国际、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2013年 ,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用户界面分技术委员会 ( 以下简称分委会 ),负责制定和完善我国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相关国家标准,对口ISO/IEC JTC1/SC35的相关工作,并根据我国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技术发展情况, 增加了语言和语音相关的人机交互技术和产品要求、 智能感知人机交互要求和方法、新型人机交互技术等研究方向。分委会组织机构详见图1。

基础工作组负责基础技术和标准化保障规范研究,包括基础术语、用户需求研究、标准化工作指南和共性、基础标准的研制。

语音交互工作组主要研究与制定中国国内语言和语音领域的人机交互相关标准。

信息无障碍工作组研究与制定与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相关的人机交互标准,包括发现身体机能差异用户的需求、研究通用解决方案、制定相关标准以及推广实施等。

移动应用工作组包括基础、文字交互、触屏交互、 语音交互、手势交互、体感交互和信息无障碍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智能感知集成工作组主要包括语音、触控 + 语音、头部动作感知、嘴部动作感知、表情识别、手势识别、身体动作感知、重力感应、位置感知、位置定位等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

国际工作组与国内工作组对应关系 ( 见表1)。

为了更好地研究新型交互技术,分委会在原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新型人机交互研究组、脑机交互标准研究组、可穿戴产品人机交互标准研究组和人机交互语义标准研究组,开展新领域研究。

目前拟申请立项的标准包括《智能家电语音交互技术规范》、《智能客服语音交互系统技术规范及测试方法》、《智能手机语音交互技术规范》、《智能车载语音交互系统规范》、《可穿戴产品分类与标识》、《可穿戴产品数据规范》、《可穿戴产品应用服务框架要求》、《浏览器鼠标手势操作规范》等。

根据国家标准委发布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领域的四项标准计划包括《信息技术声韵调三拼输入通用要求》、《中文语音识别终端服务接口规范》、《中文语音合成互联网服务接口规范》、《中文语音识别互联网服务接口规范》。

现阶段正在制定的三项无障碍国家标准包括《读屏软件技术要求》、《信息技术包括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所有用户可访问的图标和符号设计指南》、《信息技术用户、系统及其环境的需求和能力的公共访问轮廓框架》。

现阶段修订的标准1项GB/T 18031-2000《信息技术数字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

3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标准化发展方向

国际标准化方面,我国用户界面与人机交互领域中语音交互、信息无障碍等标准化工作越来越活跃,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工作的热情也逐渐高涨。由于我国用户众多,其需求也受到国际标准化专家的普遍关注。考虑到我国国情和文化等特殊性,我国应尽量深入地参与到更多的国际性会议和国际性学术团体中,努力加快我国该领域标准化进程。

国内标准化方面,为适应面向行业应用创新的需要,应着力开展语音交互、信息无障碍和可穿戴产品等领域的标准体系架构搭建和重点标准研制工作。其中:

(1) 语音交互方面,汽车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已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推动了智能语音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内的广泛应用。然而智能车载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产业链上的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如整车厂、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提供商、智能车载系统厂商、 行业知识库提供商等,这些技术环节面向智能车载语音交互系统需求的分类定义、性能指标、功能定义、 接口制定等存在空白。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智能车载语音交互系统规范》标准立项工作。

(2) 信息无障碍方面,可积极采用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国际通用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无障碍具体需求,自主制定类似读屏软件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类型的标准。

篇4:标准化:用户的爱与无奈

在几周前的一次翻箱倒柜式的房屋清扫中,我终于找到了心爱的TRS-80 Model 100(以下简称Model 100),这是历史上第一款便携笔记本电脑(见本刊2006年第11期封面报道“历史上最伟大的25款电脑”一文),也是我购买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内存最大为32KB,在购买时的1983年,花费了1000美元。这款机器是否还会像我曾经记忆中那么美好吗?我迫不及待地放人了4节AA电池,打开了电源。

非常幸运,机器顺利启动了,感谢标准化让我可以重新开启我的24岁的笔记本电脑,它使用了随处都可以买得到的普通AA电池而不是现代笔记本电脑普遍使用的专用可充电电池。

当然也有不幸的消息,在我找到Model 100的几天前的一次费品丢弃中,扔掉了Model 100惟一的一根与外部的连接线,这样就无法使用Model 100的300bps的调制解调器(当时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我知道这根连接线已经无法在商店中买到。

幸运的是在已经破损并起皱褶的说明书袋中,找到了有关这根连接线的描述:一端是普通的大口RJ11电话线接日,另一端是一个8针的DIN插头。这样有一点焊接技能就可以使用电烙铁自己制作出这根连接线。

标准化有时真的可以救你。在最近的一次去西班牙的旅行中,我发现我的Palm Treo 600手机的充电器用的电源插头不符合当地的标准,无法对手机充电,而我也没有携带可以连接电脑的USB连线。最终还是标准化帮助了我:我的GSM的Treo手机的SIM卡是标准的。

我重新买了一台便宜的手机,将SIM卡插入新手机的SIM卡插槽中,所有存储在SIM卡中的电话号码又回到了我身边,手机也可以继续使用了,非常简单、有效、可互换。

使用标准化的东西也并非万事大吉,有时同样会遇到麻烦。也是在西班牙的旅行中,我的笔记本电脑无法接入宾馆的Wi-Fi服务,笔记本电脑上可以看到无线网络,但是按照房间里办公桌上无线网络使用说明,却无法接入无线网络

在与宾馆的技术人员讨论后找到了原因,宾馆的无线路-由器使用了比目前公共热点普遍采用的WEP更新更好的WPA加密标准,但是我的机器太老,无法识别WPA,所以不仅无法

接入无线网络,也无法告诉我哪里出了问题(我一直认为Windows应该设计得更完善,在无线网络遇到问题时应该给用户一些帮助)。

当新标准替代了旧标准后,应该为使用旧标准的设备提供兼容新架构的可能而不应该彻底抵制。一个USB1.1的设备接人电脑的USB2.0接口后,Windows会给出相应提示,但此时设备还可以正常接入电脑并使用,这就是一个很理想的标准升级方式。

但是也有很多标准作不到这一点,在标准升级后,不会考虑旧标准已经存在多年的事实,彻底抛弃了旧有标准,而对于购买了使用旧标准设备的用户,这就意味着无法在新标准下工作或者得不到新标准的支持,无形中造成了投资的浪费。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项目验收用户总结报告 下一篇:明确的目标用户:用户画像的创建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