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肌理功能(精选三篇)
室内肌理功能 篇1
设计总是在求新、求异, 力争把自己打扮的与众不同。但是室内环境具有其特殊性, 由于其空间样式受制于建筑结构的影响, 室内环境的形态、样式、位置等基本已成定势, 不能做大范围的改动和变化。因此, 大家就把目光集中到可以产生变化的界面以及材料上, 而界面中的材料最直接的表现特征就是———肌理。可见, 室内环境设计只有与肌理设计通力合作, 才能创造出真正完美的空间效果。材料与肌理是息息相关的, 而肌理与室内空间设计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因此, 肌理艺术不仅会影响到室内空间的艺术装饰效果和功能的体现, 同时也是设计师必须扎实学习和牢固掌握的专业知识。
2 室内设计中肌理功能的分析
在三维的室内空间中, 充斥着琳琅满目、大大小小的各种材料。而每一种材料, 都有其独特的表面形象, 大到整个墙而小到一个灯泡, 空间中的所有物体甚至是光影都存在着千变万化。
2.1 室内肌理的精神功能
肌理作为一种设计语言, 受制于材料特性之内, 又发挥于材料特性之外。它往往承担着设计代言人的角色, 陈述设计理念, 袒露设计师的情感和意图, 是内心世界的释放和表达。
2.1.1 言情表达
人类的情感、意象本是虚拟化的、概念化的意识形态, 但通过室内空间中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的传达, 令其物化和符号化, 将室内设计中的情感, 真实地展现给空间的使用者。使得肌理成为了设计材料与人类情感之间沟通的桥梁, 并且, 伴随着室内空间中肌理设计的深入, 可以使得使用者对于空间情感的认识更加的具体化, 在使用者的心里产生一种共鸣和感受, 令设计功能获得了更大的发挥。其实, 此时的肌理更具有质感的倾向。而且, 随着肌理质感、材料的不同, 即便是相同的造型或样式, 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2.1.2 视觉审美
肌理艺术的美, 在室内空间中以多种姿态呈现, 比如肌理与室内风格的搭配、肌理自身的装饰效果等等。从视觉审美的角度分析, 肌理蕴含着独特且深厚的审美价值和形式意味。通过对肌理的视觉感知, 使得人们获得了审美的快感和身心的愉悦, 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和享受。这些富有形式美的肌理艺术, 利用其饱满的美感特征, 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张力。例如, 大理石纵横交错、随意自然的线条纹理;玻璃材质通透的质感、光洁的表面;木质材料温暖润泽、花色典雅的花纹样式等等, 这些优美的肌理效果无需额外的装点, 其肌理自身就是一种优美的装饰。
2.2 室内肌理的使用功能
肌理, 虽然只是一种物质表象, 但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使用功能。对于肌理的理解和定义, 目前多数人仍停留在肌理好不好看的层面, 这只是从视觉享受的角度来分析, 是对肌理艺术认知的一种狭隘的传统观念。肌理的审美功能, 只能说是肌理功能意义的起点。在室内空间设计中, 如果只是一味的纠结这个肌理好看、那个肌理难看, 如此的评来判去意义不大。只会埋没和曲解了肌理的艺术功能, 并且还易产生设计思想上的偏颇, 影响设计效果的发挥。肌理作为依附于材料的衍生之物, 在具备装饰空间、美化环境、增加情趣、体现品味等作用之外, 也具有对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
2.2.1 安全防护
室内空间环境是复杂、多变的, 随时随地会与雨雪、水清、油污、高温等因素发生关系。而许多材质自身, 虽具有较高的审美意味, 但是在安全防护、质量保障等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例如, 抛光大理石以其光洁的表面、自然的纹理、坚硬的质地等特性, 具有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艺术氛围。因此, 在空间内部常常被大面积的运用到地面、墙面等位置。但是, 这种肌理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例如当抛光大理石作为台阶的表面材质时, 就极易发生滑倒等意外伤害。因此, 一般会在大理石表面粘贴同质的防滑石条或是通过凿刻、烧毛材质表面等方法, 改变材质的局部肌理表面特征, 利用其加大的摩擦系数, 起到防滑的作用, 令其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
2.2.2 便于维护
空间中, 不同的空间位置、不同的空间类型, 对于卫生清洁、养护频率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同时, 每一种肌理材料的易清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 质地坚硬紧密, 表面光洁顺滑的肌理, 不易渗透, 不易污染, 便于清洁打理。例如, 厨房的台面, 因长时间的与水、油、酸碱等物质相接触, 一般会选用人造石、不锈钢等光滑坚硬、防水防污的材质肌理作为首选材料。同理, 例如医院、火车站等人数多、流动大、需要不断清洗、消毒等空间类型的地面材质肌理, 一般会选用瓷砖、水磨石等, 而不会铺装地板、地挖等清洗、养护都过于繁琐的地面材料。
2.2.3 调节空间照明度
一些表面光亮、反光的肌理材质, 可以起到增加空间亮度、扩展空间面积、提升空间高度的作用。利用镜面肌理的反射原理, 通过对光源的不断反射, 提高了整个空间的亮度, 而且在光影的相互映射下形成了错觉, 令人在视觉体验上感觉空间变大、变宽, 改变了空间的形状。再比如受原建筑高度或其它因素的制约, 常常会产生室内空间高度不足的情况, 令人在这样的空间中行走、使用的过程中, 会感觉到压抑、不适。这时可以采用在顶棚安装镜面或其他反光肌理材料, 利用光学原理的反射特点, 使空间高度发生心理假象增高, 以缓解低层高带给人们的心理压力。
2.2.4 肌理材料对设计思维的启发
肌理这一功能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不是针对于空间的使用者, 而是偏重于空间的设计者。肌理与材料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肌理是材料的物质表面形式, 是外在的感官特征, 肌理与材料之间是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的关系。并且, 自三大构成开始, 设计从业者就开始通过肌理认识材料, 从平面构成的二维肌理、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肌理以及立体构成中的空间肌理, 通过对肌理表象的逐渐认知, 以肌理为切入点, 摸索关于材料的功能、属性、样式、特点及其施工工艺。尽管很多时候, 肌理只是材料的表面特征,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于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反而, 可以帮助我们以更直观、更便捷的途径了解材料。因为, 肌理、质感、纹路是材料构成的基本要素。其中, 纹路主要是指材料表面的花纹特征, 例如窗帘、壁纸等材料表面所具有的图案样式。质感, 主要是指某种材料所带给人的心理感受, 注重心灵情绪的表达, 例如石材会让人感到冰冷, 而皮毛会令人觉得温暖, 这就是材料的质感。而肌理是指材料表面客观存在的纹理特征, 这种纹理特征会影响人的情绪和空间氛围, 会塑造空间样式和传达设计思想。
3 室内肌理设计元素的运用
选择肌理的依据有很多, 业主的年龄喜好、空间的使用功能、预算的限制、设计师的设计思想等等, 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都会干扰和左右我们对于肌理艺术的鉴赏和应用, 而不同的肌理也会对室内空间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要使得空间中的每一种肌理都搭配得当, 除了形式美法则的相关要求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 来协调组合各个肌理之间的关系。肌理也并没有所谓的新旧、好坏、过时之别, 而只有适用和不适用之分。那么, 什么样的肌理, 才能算是适用的肌理?挑选、搭配及应用的原则就成为了关键。
3.1 以设计目的为前提
在现代社会肌理的样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种类可以用不胜枚举来形容。对肌理艺术的应用, 首先要明确整体空间的设计, 掌控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思想, 才能够保障肌理作为塑造空间艺术的手段之一, 始终与设计概念相吻合, 而不会悬浮于整体设计之上。其次, 要做到肌理艺术满足设计功能, 即对肌理性能和用途的掌握, 实现物尽其用、各司其责。再次, 就是要满足设计美感, 即从肌理的美学特质进行分析, 充分发挥肌理的视觉魅力, 使得肌理成为美化空间的重要元素。
3.2 充分发挥视觉装饰效应
肌理的使用目的应明确合理, 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深度挖掘肌理的艺术表现力。对肌理样式的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阶段, 因为, 标新立异是设计的需要, 但不是设计的全部。不符合设计规律和客观功能需要的设计, 无论有多么华丽、新颖的外衣也是枉然。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用来做吃饭功能的盘子, 我们会用光滑的陶瓷肌理, 而绝不会用选用毛皮材料的原因了。
4 结语
肌理, 无论是自然形成的天然肌理, 还是后天合成的人工肌理, 当其被利用在设计之中时, 都必然经历了艺术化的筛选与再创造。这种造物过程的背后, 必然有着强大的目的性作为支撑。而这种目的性存在的基础, 就是因为肌理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所具备的各种功能。综上所述, 肌理是具有双层功能的, 在设计中, 根据审时度势需要, 最大化地利用肌理的各种功能和效用, 将其发挥到最大限度, 才能够使得肌理呈现出最合理的状态, 令肌理与室内空间的功能、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实现完美的统一。
摘要:材料肌理是视觉或触觉作用下表现出的物质形式, 其形态丰富多样。不同的材料肌理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诸如瓷器光滑、细腻;织物柔软、舒适;玻璃光洁;石材坚硬;木材质朴温馨等。如何科学地运用材料的肌理效果, 更充分表现材料肌理的美感却是有些室内设计师感到困惑的事情。
关键词:室内肌理功能,视觉审美,视觉装饰效应
参考文献
[1]任世忠.室内装饰材料的肌理与情感及其应用[J].美术观察, 1998 (04) .
[2]唐昌乔.从色彩构成到色彩设计装饰[J].2010 (05) .
室内绿化的功能和作用分析 篇2
⑴园艺设计功能之一:美化室内环境.绿化对室内环境的美化作用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植物本身的美,包括它的色彩、形态和芳香;二是通过植物与室内环境恰当地组合,有机地配置,从色彩、形态、质感等方面产生鲜明的对比,而形成美的环境.植物的自然形态有助于打破室内装饰直线条的呆板与生硬,通过植物的柔化作用补充色彩,美化空间,使室内空间充满生机.
⑵园艺设计功能之二:净化空气和调节室内小气候.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绿化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功能.良好的室内绿化能净化室内空气,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有利于人体健康;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蒸发水分,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气,部分植物还可吸收有害气体,分泌挥化性物质,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因此,它们具有一定的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功能.另外,外墙上植物茂密的枝叶可遮挡阳光,起到遮阳和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据实测,建筑西墙种植爬墙虎,在植被遮蔽90%的状况下,外墙表面温度可以降低8.2℃[3].
略论室内设计中肌理元素的功能运用 篇3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室内装饰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室内空间艺术设计中, 材料以及肌理的应用显得日益重要。脱离了材料、脱离了材料的表面形式肌理, 再富有创意的设计思想都会无处实施。但是与这种火热的发展态势极为不符的是, 大家对于肌理艺术的反映却显得较为平淡。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是大家对于肌理的功能和作用知之甚少, 另一方面是对于肌理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即便是有一些设计师注意到了肌理艺术的独特魅力与作用, 但是苦于不知如何对这些纷繁复杂的肌理形式加以运用, 或是不知该如何鉴别和挑选, 这些困惑最终影响了肌理艺术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发挥。
设计总是在求新、求异, 力争把自己打扮的与众不同。但是室内环境具有其特殊性, 由于其空间样式受制于建筑结构的影响, 室内环境的形态、样式、位置等基本已成定势, 不能做大范围的改动和变化。因此, 大家就把目光集中到可以产生变化的界面以及材料上, 而界面中的材料最直接的表现特征就是——肌理。可见, 室内环境设计只有与肌理设计通力合作, 才能创造出真正完美的空间效果。
材料与肌理是息息相关的, 而肌理与室内空间设计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室内空间的装饰效果与空间功能, 是必须通过装饰材料的质感、色彩及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加以体现的。因此, 肌理艺术不仅会影响到室内空间的艺术装饰效果和功能的体现, 同时也是设计师必须扎实学习和牢固掌握的专业知识。
二、室内设计中肌理功能的分析
在三维的室内空间中, 充斥着琳琅满目、大大小小的各种材料。而每一种材料, 都有其独特的表面形象, 大到整个墙而小到一个灯泡, 空间中的所有物体甚至是光影都存在着千变万化。
(一) 室内肌理的精神功能
肌理作为一种设计语言, 受制于材料特性之内, 又发挥于材料特性之外。它往往承担着设计代言人的角色, 陈述设计理念, 袒露设计师的情感和意图, 是内心世界的释放和表达。
1. 言情表达
人类的情感、意象本是虚拟化的、概念化的意识形态, 但通过室内空间中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的传达, 令其物化和符号化, 将室内设计中的情感, 真实地展现给空间的使用者。使得肌理成为了设计材料与人类情感之间沟通的桥梁, 并且, 伴随着室内空间中肌理设计的深入, 可以使得使用者对于空间情感的认识更加的具体化, 在使用者的心里产生一种共鸣和感受, 令设计功能获得了更大的发挥。其实, 此时的肌理更具有质感的倾向。而且, 随着肌理质感、材料的不同, 即便是相同的造型或样式, 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们通过罗马时期利用大理石所复制的古希腊青铜雕塑作品中就可以感受得到。
2. 视觉审美
肌理艺术的美, 在室内空间中以多种姿态呈现, 比如肌理与室内风格的搭配、肌理自身的装饰效果等等。从视觉审美的角度分析, 肌理蕴含着独特且深厚的审美价值和形式意味。通过对肌理的视觉感知, 使得人们获得了审美的快感和身心的愉悦, 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和享受。这些富有形式美的肌理艺术, 利用其饱满的美感特征, 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张力。例如, 大理石纵横交错、随意自然的线条纹理;玻璃材质通透的质感、光洁的表面;木质材料温暖润泽、花色典雅的花纹样式等等, 这些优美的肌理效果无需额外的装点, 其肌理自身就是一种优美的装饰。
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美的欣赏还有一些必要的条件需要参考。在肌理艺术展现美感特征的过程中, 要始终将人作为设计主体, 充分考虑到人的使用感受。这种感受包括身体触觉上的, 也包括视觉感官上的。根据数据显示, 人的一生有大约80%的时间都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无论是工作、休息、娱乐、购物、学习都与室内空间密不可分。人在室内环境中长时间的停留, 就更容易与各类肌理材料产生近距离的接触。若想使室内空间的肌理设计实现悦目悦心的功能, 还应将使用者的观察距离和空间大小也纳入到影响肌理效果发挥的因素之内, 要考虑到该肌理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人们在使用该肌理时的最近和最远距离尺度, 肌理在这个距离尺度内是纯观赏性质的、还是观赏、使用功能都具备的, 还要考虑该肌理在空间的使用面积的大小等问题。
(二) 室内肌理的使用功能
肌理, 虽然只是一种物质表象, 但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使用功能。对于肌理的理解和定义, 目前多数人仍停留在肌理好不好看的层面, 这只是从视觉享受的角度来分析, 是对肌理艺术认知的一种狭隘的传统观念。
肌理的审美功能, 只能说是肌理功能意义的起点。在室内空间设计中, 如果只是一味的纠结这个肌理好看、那个肌理难看, 如此的评来判去意义不大。只会埋没和曲解了肌理的艺术功能, 并且还易产生设计思想上的偏颇, 影响设计效果的发挥。肌理作为依附于材料的衍生之物, 在具备装饰空间、美化环境、增加情趣、体现品味等作用之外, 也具有对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因此, 我们对于材料的利用要立体化、多元化, 不仅要利用它坚硬的材质、透明的属性、柔软的质地等等物理属性, 还要在其表面上做“文章”, 要充分挖掘材料表面肌理的功能效用。并且, 所做的“文章”还不能只是花拳绣腿, 还要以满足空间场所的具体使用功能为前提。因为, 不同的空间环境, 不同的空间风格, 不同的空间主体, 不同的空间氛围都会对功能具有不同的要求。
1. 安全防护
室内空间环境是复杂、多变的, 随时随地会与雨雪、水清、油污、高温等因素发生关系。而许多材质自身, 虽具有较高的审美意味, 但是在安全防护、质量保障等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例如, 抛光大理石以其光洁的表面、自然的纹理、坚硬的质地等特性, 具有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艺术氛围。因此, 在空间内部常常被大面积的运用到地面、墙面等位置。但是, 这种肌理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例如当抛光大理石作为台阶的表面材质时, 就极易发生滑倒等意外伤害。因此, 一般会在大理石表面粘贴同质的防滑石条或是通过凿刻、烧毛材质表面等方法, 改变材质的局部肌理表面特征, 利用其加大的摩擦系数, 起到防滑的作用, 令其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
2. 便于维护
空间中, 不同的空间位置、不同的空间类型, 对于卫生清洁、养护频率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同时, 每一种肌理材料的易清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 质地坚硬紧密, 表面光洁顺滑的肌理, 不易渗透, 不易污染, 便于清洁打理。例如, 厨房的台面, 因长时间的与水、油、酸碱等物质相接触, 一般会选用人造石、不锈钢等光滑坚硬、防水防污的材质肌理作为首选材料。同理, 例如医院、火车站等人数多、流动大、需要不断清洗、消毒等空间类型的地面材质肌理, 一般会选用瓷砖、水磨石等, 而不会铺装地板、地挖等清洗、养护都过于繁琐的地面材料。
3. 调节空间照明度
一些表面光亮、反光的肌理材质, 可以起到增加空间亮度、扩展空间面积、提升空间高度的作用。利用镜面肌理的反射原理, 通过对光源的不断反射, 提高了整个空间的亮度, 而且在光影的相互映射下形成了错觉, 令人在视觉体验上感觉空间变大、变宽, 改变了空间的形状。再比如受原建筑高度或其它因素的制约, 常常会产生室内空间高度不足的情况, 令人在这样的空间中行走、使用的过程中, 会感觉到压抑、不适。这时可以采用在顶棚安装镜面或其他反光肌理材料, 利用光学原理的反射特点, 使空间高度发生心理假象增高, 以缓解低层高带给人们的心理压力。当然, 不是只有镜面肌理才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 例如不锈钢、银镜玻璃马赛克、背漆玻璃等一些具有闪光、反光肌理成分的材料, 也能肩负起调节空间亮度和尺度的作用, 只是在效果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 肌理材料对设计思维的启发
肌理这一功能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不是针对于空间的使用者, 而是偏重于空间的设计者。肌理与材料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肌理是材料的物质表面形式, 是外在的感官特征, 肌理与材料之间是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的关系。并且, 自三大构成开始, 设计从业者就开始通过肌理认识材料, 从平面构成的二维肌理、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肌理以及立体构成中的空间肌理, 通过对肌理表象的逐渐认知, 以肌理为切入点, 摸索关于材料的功能、属性、样式、特点及其施工工艺。尽管很多时候, 肌理只是材料的表面特征,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于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反而, 可以帮助我们以更直观、更便捷的途径了解材料。
因为, 肌理、质感、纹路是材料构成的基本要素。其中, 纹路主要是指材料表面的花纹特征, 例如窗帘、壁纸等材料表面所具有的图案样式。质感, 主要是指某种材料所带给人的心理感受, 注重心灵情绪的表达, 例如石材会让人感到冰冷, 而皮毛会令人觉得温暖, 这就是材料的质感。而肌理是指材料表面客观存在的纹理特征, 这种纹理特征会影响人的情绪和空间氛围, 会塑造空间样式和传达设计思想。可见, 肌理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材料的纹路和质感等信息, 成为了认识材料最直观的平台。同时, 肌理的样式又是可以再加工和创造的。在加工肌理样式的过程中, 通过实际施工能够更直接的体验到材料的施工特性、注意事项及其展示效果。肌理样式的变化, 丰富了材料质地的表现形式, 强化了材料的表现力。
三、室内肌理设计元素的运用
选择肌理的依据有很多, 业主的年龄喜好、空间的使用功能、预算的限制、设计师的设计思想等等, 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都会干扰和左右我们对于肌理艺术的鉴赏和应用, 而不同的肌理也会对室内空间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要使得空间中的每一种肌理都搭配得当, 除了形式美法则的相关要求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 来协调组合各个肌理之间的关系。肌理也并没有所谓的新旧、好坏、过时之别, 而只有适用和不适用之分。那么, 什么样的肌理, 才能算是适用的肌理?挑选、搭配及应用的原则就成为了关键。
(一) 以设计目的为前提
在现代社会肌理的样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种类可以用不胜枚举来形容。对肌理艺术的应用, 首先要明确整体空间的设计, 掌控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思想, 才能够保障肌理作为塑造空间艺术的手段之一, 始终与设计概念相吻合, 而不会悬浮于整体设计之上。其次, 要做到肌理艺术满足设计功能, 即对肌理性能和用途的掌握, 实现物尽其用、各司其责。再次, 就是要满足设计美感, 即从肌理的美学特质进行分析, 充分发挥肌理的视觉魅力, 使得肌理成为美化空间的重要元素。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 肌理的设计目的可以是以功能性为首的, 也可以是单纯的视觉装饰为主的, 或者是既侧重功能又注重艺术。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 都需要设计者明确自己的设计目的, 要清楚这个肌理到底有什么用, 该怎么用, 表现到何种程度为止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肌理使用的合理性, 以满足人在空间中的基本使用需求和生活趣味, 否则不仅会制造出匪夷所思、怪诞荒谬的肌理效果, 同时还会为使用者带来困扰和负担。例如镜面肌理因其通透、光洁、时尚等特性, 大量的被现代空间所使用, 受到了大众的青睐。但是这种肌理材质在某些以特殊群体为主的空间中就不宜大面积、过多化的使用。因为例如像儿童或老人在使用镜面肌理的过程中, 极易造成跌倒、划伤、撞伤等意外伤害。在大型的公共空间中, 大面积的反射、折射, 容易使空间中的使用者造成视觉的混乱, 影响最终的判断。
(二) 充分发挥视觉装饰效应
肌理的使用目的应明确合理, 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深度挖掘肌理的艺术表现力。对肌理样式的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阶段, 因为, 标新立异是设计的需要, 但不是设计的全部。不符合设计规律和客观功能需要的设计, 无论有多么华丽、新颖的外衣也是枉然。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用来做吃饭功能的盘子, 我们会用光滑的陶瓷肌理, 而绝不会用选用毛皮材料的原因了。还要注意有关肌理表现的“度”的问题。设计师总是饱含满腔的热情, 有无限的构思要展示, 盲目冲动的结果就是不知道到底该表现什么, 什么才是重点, 这也是关于明确设计主题的问题。这种情况往往会产生肌理大量堆砌、互相争彩, 形成了无谓的装饰, 减弱了肌理语言, 造成了设计的浪费。
总之, 肌理的挑选原则, 应遵循着重视肌理使用功能, 发挥肌理视觉效应的基本要求。以室内空间设计目的为前提, 是肌理艺术设计的先决条件。
四、结语
肌理, 无论是自然形成的天然肌理, 还是后天合成的人工肌理, 当其被利用在设计之中时, 都必然经历了艺术化的蹄选与再创造。这种造物过程的背后, 必然有着强大的目的性作为支撑。而这种目的性存在的基础, 就是因为肌理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所具备的各种功能。综上所述, 肌理是具有双层功能的, 在设计中, 根据审视夺度需要, 最大化的利用肌理的各种功能和效用, 将其发挥到最大限度, 才能够使得肌理呈现出最合理的状态, 令肌理与室内空间的功能、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实现完美的统一。
摘要:肌理, 是指通过触摸或触摸的幻觉可能经验到的一种材料的表面特性。肌理是自然力的产物, 或者是艺术家对艺术元素进行处理的产物。肌理是室内空间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 肌理依附于材料, 是材料的表面特征。而室内空间是利用物理材料围合而成的, 空间中充满了大量的材料, 势必会在空间中形成复杂的肌理效果。所以, 肌理艺术的研究, 对于室内空间艺术效果和精神世界的营造,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室内空间,设计,肌理
参考文献
[1]方晓风, 杨冬江.材料的故事.城市环境设计, 2009, (7) :172。
[2]郑曙旸.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年鉴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470—471。
[3]王淮梁, 金倍, 周晖晖.装饰材料与构造.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1。
[4]李吉, 姚志华.试论视觉审美与室内环境中的肌理设计.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7 (12) :190。
[5]李婉贞.谈室内环境的肌理设计?室内.1991, (1) :16?17
[6]任和忠.室内装饰材料的肌理与情感及其应用.美术观察.1998, (4) :54。
[7]A.晋民.肌理——艺术的触觉魅力, 西北美术.1993, (3) :46。
[8]王涛.造型艺术巾肌理的运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1 (4) :104。
[9]李晓红.集装箱的视觉游戏深圳招商海运巾心.室内设计与装修.2008, (3) :76—81。
[10]万小寒.室内材质设计与社会心理, 装饰.2005 (2) :123。
[11]李俊瑞.想说点什么——材料.装饰材料应用与表现力的挖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95。
相关文章:
肌理成效与情感表达探索论文02-07
浅析油画肌理概念02-07
当代工业设计中的肌理研究02-07
油画的笔触和肌理研究02-07
传统肌理02-07
肌理涂料施工工艺02-07
艺术肌理02-07
因油画肌理生成的迹象探究02-07
肌理与表皮02-07
感觉肌理教学课件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