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红松情优美散文

关键词: 初见 散文

初见红松情优美散文(通用2篇)

篇1:初见红松情优美散文

初见红松情优美散文

初见红松,是怀着向往之情去的。伊春,是中国林都,是红松的故乡。红松,咋听朋友提起,有一种好奇,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见多了北国松树,它们往往给人留下挺拔、庄严、肃穆的印象。因而对它们的同类冠以“红松”的别名,自然先入为主的意识深处,想当然的认为优在数量之多,胜在地域之广吧,还能有别样不同吗?

旅行车飞驰在巍峨的山川、雄岭之下,奔腾的河流唱响高一亢的歌曲蜿蜒曲折一直陪伴着我们。同伴们建议攀登到山顶上去,从那里登高望远俯瞰林海是最美的,最有意境的。爬山是我的弱项,朋友深知此点,有意落在同伴后面,悄悄地伸出手,感激他的细心照顾,我把手放入他温暖、有力的手掌中,任由他牵领着,一路同行。

初见红松,它隐身在白桦之后,只有碗口粗细,松针在寒风中摇曳,显得娇娇怯怯,望去我见犹怜!再往前走几步,可不得了!在我面前倏然出现整排整片的松林,红红的树干,笔直地刺向湛蓝湛蓝的天空。有的树身上披满绿色*苔藓,证示着它们的历史与久远,裸露在外的红色*根系盘根错节,悲壮而苍凉。徜徉在林海中,我感受着红松的坚强,它生长在如此寒冷的地区,冬季大雪覆盖,依然成长得伟岸、矫健,能说它们不是极富毅力的吗?留连在林海中,我感受着红松的执着,它的长势很慢,可它的根系却深深植入这片黑土地,长上百年、千年,屹立不倒,能说它们不坚韧吗?漫步在林海,我感受着红松的.平静,静穆、肃然,不卑不亢,安详、平和,自然立体生长;还有红松的实在,浅红的树干在陽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表里如一,呈现它天性*率真。

来到伊春,来到难得一见的天然森林,这里又有如此美丽别样的红松。它们是绿色*水库,它们涵养水源,它们是地球之肺,它们组成天然氧吧,与蓝天、湖水建成和谐生态环境,吐新纳故,净化大气,它们为地球制造60%的氧气。进入林海,听不到风声,是红松将它们封御在林外了吧?久违了的泥土芬芳、松油清香飘入鼻端,一直沁进心脾。我由衷地赞叹这大自然的恩赐。与朋友并肩携手置身于红松林海,我们心与心相通,传递着同一条信息—不虚此行!

篇2:初见红松情优美散文

难得的假期必然也有各种聚会,聚会计划的讨论甚是热闹。我曾思考聚会的意义。是不是我们还放不下那些初相遇的美好记忆,才会如此期待相聚,像海欧眷恋大海,总在无边的蓝色忧郁里徘徊。只是别后几年的我们还能相聚如初,深感庆幸,这种熟悉亲切的感觉美好而愈加珍贵。我开始害怕失去这种美好的感觉,以后的相聚也许会是西装革履,浓妆艳抹;又或是携妻带儿,宝马香车。各自“申诉”生活的艰苦或又自豪地讲述自己的成就。再不是那说要环游世界,为风筝奔跑的少年。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不是我们都会长大,终究要接受彼此的变化。《致青春》里的陈孝正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郑颖也会从天真任性的少女变成历经沧桑的熟女。唐玄宗与杨贵妃邂逅,他是她的英雄,她是他的美人,奈何事过境迁,时势压迫,生死相隔。黛玉与宝玉美好相遇,最后也以一句“你还好吗”取代无法言喻的伤感与惋惜。最初的憧憬遇上柴米油盐,再找不出浪漫美好的初相见。当我们都穿上西装各自奔波,当我们都为人父母,也无法留住初相见时的美好。久别后的重逢,都会沉没在浅浅的相视一笑之中。“初见惊艳,再见依然”是美好愿望罢了。唯一不变的是不停地改变。再回首,曾经沧海,只怕早已换了人间。

可是,如果能豁达地看开,改变又何尝不是好事。既然不能留住初相见的美好,就向前走吧。活在记忆中的人,总是无法向前。谁不会变,人生怎会只如初相见,变也只道是寻常。陈孝正的改变却也使他在事业的舞台发光发亮,郑颖的成熟却也让她更坚强的面对生活的辛酸苦辣。他们们的相遇或许死于改变,可他们却不会后悔曾勇敢地相爱过。毛毛虫的蜕变是面目全新的蝴蝶。多年后,谁有了幸福的家庭,谁开了大公司,谁又成了名人,我们都期待彼此美好的未来,若能蜕去年少的幼稚,成长为新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呢。想到这些,便释然了。握着回忆不放是太感情用事,放长眼光,让它改变,让它向前,或许能看见另一种美好。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念你如初见散文 下一篇:初见人生不负卿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