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

关键词: 静电 教学

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共4篇)

篇1: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

1.1、认识静电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静电现象,并能解释这些现象的成因

2、知道三种起电方式,并能理解三种起电方式的物理实质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应起电的物理实质

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

感应起电的物理实质。

四、教学与教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五、教学器具: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在新的年级,我们迎来了另外一个分支——电学。电学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很丰富,而静电学又处在电学中的门户位置。请大家翻开教材……进入第一章——《电场》,先看第一节“认识静电”。

(板书)1.5 认识静电(标题)

二、进行新课

1、你知道哪些静电现象?

☆学生:冬天脱衣服…… 再请大家翻开教材P2… 大家再看两个视频素材——

(课件展示视频:a、怒发冲冠;b、静电放电现象。…)演示1:让须状物带电,须张开。演示2: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和自然界的雷电有什么联系?

2、电荷有 种;电荷的多少用什么来量度?

☆学生:用电量。

3、电荷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学生:排斥;吸引。

刚才演示的“怒发冲冠”现象,就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效果…… 让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静电现象——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2(2)三种起电的方式的本质异同以及步骤,特别是感应起电是本节的难点,需详细讲解与训练。

篇2: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

学习目的: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2、知道日常家庭组网所需的网络设备

3、结合校园网,小结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学习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学习难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学习内容: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网络”,如电话网络、电视网络等等。我们通过因特网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到BBS论坛参加讨论,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实现文件传送,通过网上商店进行购物等。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由什么组成呢?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类呢?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网络软件相互联系,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的计算机;

(2)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

(3)网络软件。

实现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这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是指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覆盖范围一般局限在房间、大楼或园区内。局域网一般指分布于几公里范围内的网络,局域网的特点是: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目前我国常见的局域网类型包括:以太网(Ethernet)、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等,它们在拓朴结构、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数据格式等多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以太网—— 一种总线结构的LAN,是目前发展最迅速、也最经济的局域网。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的覆盖范围就是城市区域,一般是在方圆10km--60km范围内,最大不超过100km。它的规模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但在更多的方面较接近于局域网,因此又有一种说法是:城域网实质上是一个大型的局域网,或者说是整个城市的局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连接地理范围较大,一般跨度超过100km,常常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洲。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以及中的国家教育和科研网(CERnet),CHINANET等都属于广域网。Internet就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

四、作业

1、(第5页)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定义:“___________是以能够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的方式相互连接起来,各自又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体。”当网络位于相对有限的区域中时,比如某建筑物或者学校,则这种网络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

篇3: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什么算法,知道算法的多样性。

2、能够对设计的算法做简单的评价。

3、学会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

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加工的机在机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效地加工所获取的信息,做好新型人才。

教学要点:

1、体验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了解编程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

2、了解并尝试编程的主要过程。

教学组织:

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编写程序的主要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后,我们尝试自己动手编程一个小程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引导学生认识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它能帮助解决我们生活中那些事情。

二、教学内容

1、打开光盘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动化的信息加工也来之我们的生活。

2、讲述算法

所谓的算法是指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算法的特征:确定性、有效性、有穷性、一个或多个输出

排序(Sorting)就是将记录按关键字递增(递减)的次序排列起来,形成新的有序序列。

排序方法: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冒泡)排序、归并排序和分配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基于交换排序的一种算法。它是依次两两比较待排序元素;若为逆序(递增或递减)则进行交换,将待排序元素从左至右比较一遍称为一趟“冒泡”。每趟冒泡都将待排序列中的最大关键字交换到最后(或最前)位置。直到全部元素有序为止。

插入排序法: 每次处理就是将无序数列的第一个元素与有序数列的元素从后往前逐个进行比较,找出插入位置,将该元素插入到有序数列的合适位置中。

归并(Merge)排序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2-路归并。

选择排序法:每次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顺序放在已有序的记录序列的最后(或最前)面,直到全部数列有序。

3、分析VB程序的一般步骤

(1)建立用户界面

(2)设置各个对象的属性

(3)编写事件驱动程序

(4)存盘和运行及调试

4、参考网站

编程沙龙:http:///app/aprong VB编程乐园:http://

篇4: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传感器的概念和种类,知道将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2.知道常见敏感元件的工作原理.3.通过实验了解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感悟根底知识学习和应用的重要性.

1.电阻率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定义式为ρ=.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3.当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带电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的大小为f=qvB,方向由左手定那么判断.

一、什么是传感器

1.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

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2.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局部组成.

二、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一般按被测量、工作原理、能量传递方式等进行分类.

三、两种重要的传感器

1.温度传感器: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变化的装置.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实现温度测量的.

2.光电传感器:一种将光学量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变化的传感器,就是光电传感器在光照作用下,其导电性能发生变化,如光敏电阻、光电池和光敏晶体管等.

一、什么是传感器及传感器的分类

[要点提炼]

1.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认识传感器就是明确传感器如何“感受〞非电学量,常见的“感受〞方式有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电容等.

2.传感器的组成:(如图1所示,以话筒为例)

图1

3.传感器的分类

(1)按被测量进行划分,可分为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负荷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

(2)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划分,可分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涡流式传感器、动圈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等.

(3)按能量传递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两大类.

二、传感器的原理

[问题设计]

如图2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减小)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假设在RT上擦一些酒精,表针将如何偏转?假设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表针将如何偏转?

图2

答案 由于酒精蒸发,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电阻值增大,指针将向左偏;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指针将向右偏.

[要点提炼]

1.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装置.

2.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按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热敏电阻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1)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2)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如氧化锰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减小.

3.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将光学量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传感器.

4.光敏电阻一般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特点:光照越强,电阻越小.

一、对传感器的认识

例1 如图3是一种测定油箱油量多少或变化多少的装置.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金属杆的一端.在装置中使用了一只电压表(图中没有画出),通过观察电压表示数,可以了解油量情况.

将电压表分别接在b、c之间与c、d之间,当油量变化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何不同?

图3

解析 ①把电压表接在b、c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油量减少时,R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②把电压表接在c、d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那么R′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理,油量减少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答案 见解析

二、对热敏电阻的认识及应用

例2 如图4所示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图4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示的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5甲、乙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源电动势为9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

Ω)

图5

(2)在图丙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

V,电流表读数为70

mA,定值电阻R1=250

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

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

Ω.(3)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应选择图甲,原因是图甲所示电路电压可从0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或图乙所示电路不能测得0附近的数据).

(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I1==

A=0.036

A

所以I2=I-I1=0.07

A-0.036

A=0.034

A.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当I=0.034

A=34

mA时,UT≈5.2

V

所以R2==

Ω≈111.8

Ω.答案(1)甲 见解析

(2)5.2 111.8

(3)热敏温度计(提出其他实例,只要合理均对)

三、对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认识及应用

例3(双选)如图6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

图6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R2中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解析 当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从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的路端电压减小,A、D项均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R1两端电压增大知,R2两端电压必减小,那么R2中电流减小,故B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故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项正确.

答案 BC

传感器

1.(对电容式传感器的认识)(单项选择)电容式传感器是用来将各种非电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由于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离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当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就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又可推出另一物理量的值.如图7所示是四种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关于这四种传感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图7

A.甲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

B.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面高度

C.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

D.丁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速度

答案 D

解析 甲图角度变化能导致极板正对面积变化;乙图液面高度变化能导致极板正对面积变化;丙图F变化能导致极板间距变化;丁图中位置变化导致电介质变化.所以,甲、乙、丙、丁分别是测角度、液面高度、压力、位移的的元件.应选D.2.(对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双选)如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G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正常发光,由于环境改变(光照或温度),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那么引起小灯泡变暗的原因可能是()

图8

A.温度不变,光照增强

B.温度升高,光照不变

C.温度降低,光照增强

D.温度升高,光照减弱

答案 AC

题组一 对传感器的认识

1.(双选)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它可以()

A.将力学量(如形变量)转变成电学量

B.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C.将电学量转变成光学量

D.将电学量转变成力学量

答案 AB

解析 传感器是将所感受到的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如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类元件.应选项A、B对,选项C、D错.

2.(单项选择)如图1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成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从而使声音信号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图1

A.距离变化

B.正对面积变化

C.电介质变化

D.电压变化

答案 A

解析 振动膜前后振动,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与金属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3.(单项选择)有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装有自动干,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

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A.改变湿度

B.改变温度

C.改变磁场

D.改变电容

答案 D

解析 根据自动干

工作的特征,手靠近干

电热器工作,手撤离后电热器停止工作,人是一种导体,可以与其他导体构成电容器,手靠近时相当于连接一个电容器,可以确定干

内设有电容式传感器,由于手的靠近改变了电容大小,故D正确;用湿度和温度来驱动电热器工作,理论上可行,但是假设干

是由于温度、湿度的变化工作就成了室内烘干机.

4.(单项选择)全自动洗衣机设有多段式水位自动感应装置,该水位自动感应装置采用的传感器是()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红外线传感器

答案 B

解析 水位不同,压力不同,压力传感器能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B正确.

题组二 对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

5.(单项选择)如图2所示是观察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现在把杯中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关于欧姆表的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选项是()

图2

A.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大,且变化非常明显

B.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小,且变化不明显

C.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非常明显

D.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不明显

答案 C

解析 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那么读数变大,但不会非常明显,故A、B均错;如果R为热敏电阻,读数变化非常明显,故C对,D错.

6.(单项选择)如图3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图3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答案 C

解析 R2与灯泡L并联后再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2阻值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增大,灯泡的亮度变强,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只有C正确.

题组三 对光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

7.(单项选择)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以下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答案 A

解析 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传输信号的,故A项正确.

8.(双选)如图4所示是利用硫化镉制成的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A是发光仪器,B是光敏电阻(光照增强时电阻变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图4

A.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B.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大

C.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D.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大

答案 AD

解析 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强度越大,光敏电阻阻值越小.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变大,路端电压变小,所以电压表读数变小,选项A正确;相反,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变小,路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读数变大,选项D正确.

9.(单项选择)如图5所示,R3是光敏电阻(光照增强时电阻变小),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那么()

图5

A.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

D.a点电势和b点电势的大小无法比拟

答案 A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营销系英语话剧大赛策划书。标准格式 下一篇:粤教版精品教案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