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敏感期 学龄前 管制 核心内容

1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教育专家曾指出, 学龄前儿童处于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极渴望从事各种活动, 而且喜欢担任主角, 不愿意大人来管制和干涉。然而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 教师和家长常常向孩子发出这个不许碰, 那个不许做的命令, 束缚了幼儿动脑和动手的能力。而蒙台梭利教育的关键, 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彻底抛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处处体现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比如:教师在接待幼儿时, 应该蹲下来向孩子问好, 并亲切地拥抱;孩子可以自由地爬、坐、卧, 而不随意干预限制, 并且配合最少的指示、最大的耐心和最多的鼓励;在进行指导时, 教师要坐在儿童的右边, 用右手操作, 以便孩子观察到每一个细节等等。

1.1 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培养

在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中, 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是其核心。蒙台梭利的“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培养”的思想, 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爱和尊重的基础上。蒙台梭利认为, 儿童在来自先天的自发的能动性的作用下, 具有一种很强的、天赋的内在潜伏能力和继续发展的积极力量, 在儿童的心灵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 它是发展中隐藏着的模式, 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她甚至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 是现代人的教师”, “没有儿童对他们的帮助, 成人将颓废。如果成人不努力自我更新, 一层硬壳就开始在他周围形成, 最终将会使他变得麻木不仁”。在此基础上, 她进一步提出, 人类为了实现“和平与和谐”的理想, 就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发掘儿童的“纯真、友爱”这些“人性伟大潜能”的发展之上。

1.2 重视儿童的活动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 而天赋能力又是如何得以表现的呢?蒙台梭利认为天赋能力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 由此, 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所谓的工作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形式, 是在蒙台梭利所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活动。在她看来, 通过活动, 儿童的生命力得到表现和满足, 同时, 儿童的心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 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活动, 认为离开了儿童的活动, 儿童的生命力则无从表现和满足, 儿童的心理则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蒙台梭利所谓的活动是生命的自我活动, 而不是成人干涉下的不符合儿童意愿的活动, 她要求成人不能干预幼儿生命的自我活动, 把干预幼儿自我活动的教育说成是应该予以废除的旧教育。

1.3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

在蒙台梭利教育学儿童观里面, 她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 她认为儿童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她还强调了对每个孩子的方法是不同的, 成人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孩子去试验,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什么事都为孩子去包办, 导致孩子们不敢去做任何事, 甚至让孩子产生了一些胆怯、害怕之类的心理。应该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在思想上也要让孩子们获得自由, 那才是最高的独立。所有这些思想和观点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于我们今天关于儿童的认识, 也有十分有益的启发。她丰富了儿童的早期经验, 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以利于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以便于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

2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 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1 尊重儿童, 热爱儿童, 追求儿童整体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

现代幼儿观认为:幼儿是发展的人, 是独特的人, 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幼儿观, 才能逐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师生无论是在权利、人格上人格, 还是在真理面前都是平等的, 尤其是当代幼儿, 现代的社会生活, 现代化的信息传媒, 构成了他们成长的起点, 在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社会条件下, 其自身的成长已经天然被赋予了许多现代化因素, 表现出许多稚嫩的现代意识, 他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幼儿都更多地具有民主、平等的要求。因此, 教师对幼儿虽有教育、引导的权利, 对幼儿不良习惯也应严格要求, 但要讲方法、讲民主, 既不能单纯以教师为中心, 采取专制的做法, 把教师的话当命令, 要求幼儿绝对服从;也不能单纯的以幼儿为中心, 采取放任的作法, 既不控制幼儿的行为, 也不指导幼儿的活动, 一切由幼儿自己进行。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很重要, 教师引导、启发、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通过学与问, 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学习的效果, 从而在健康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促进幼儿的独立自主, 富有个性的发展。

2.2 重视环境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努力创设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有准备的环境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所以她要求教师一定要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在观察、研究幼儿的基础上精心为幼儿设计的, 服务于幼儿发展的作为幼儿活动对象的环境, 并由此出发创造和实践区域教育活动方式。要想让儿童进行有效的活动, 在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的同时, 还必须营造民主、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 给儿童充足、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注重以优良、合作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儿童, 让其在环境中能够得到轻松、自由的发展。

2.3 重视教师在环境创设、指导儿童主动活动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首先, 教师应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和环境相互作用。其次, 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过程中, 应给予及时的观察、指导和支持, 但是此时此地的指导应把握好一个“度”。即不能让幼儿放任自流, 也不能在活动中剥夺其寻求、探索的权利, 应给幼儿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去活动。

另外, 在教育活动中, 除了师幼之间的交流和反馈之外, 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 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的同伴交往, 即同龄儿童之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同伴交往中可以使儿童学习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 对待敌意和专横、竞争和合作等等。同伴交往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是使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因此, 我们在看到同伴交往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同时, 不仅要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还要注意激发幼儿积极互动的同伴交往。

摘要: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她创办“儿童之家”, 并以此为基地, 在进行了长期的教育实验的基础上, 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体系。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培养, 并为保证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 蒙台梭利著、任代文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42~43, 67.

[2] 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8:68, 69, 70, 77~78.

[3] 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学说——从苏格拉底到蒙台梭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301.

[4] 陈兴强.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6) .

[5] 徐琳, 郑蓓.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简介[J].早期教育, 2005 (8)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南宋四大书院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下一篇:机动车辆保险经营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