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纲-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精选4篇)
篇1:2018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纲-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8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 金融学 》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 国际金融学
一、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
1、考试内容
(1)第一章 开放经济下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概述
第二节 汇率的标示与种类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2)第二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账户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外部均衡与失衡 第三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3)第三章 开放经济下国际金融活动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4)第四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及主要分类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动因及影响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 第四节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与管理(5)第五章 外汇交易与衍生品交易实务 第一节 全球主要外汇交易中心与交易系统
第二节 外汇交易方式与案例 第三节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6)第六章 外汇风险与防范实务 第一节 外汇风险概述
第二节 外汇风险的识别与测度 第三节 外汇风险的管理(7)第七章 国际结算实务 第一节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和单据 第二节 流通票据
第三节 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 第四节 国际结算中的单据(8)第八章 国际信贷实务 第一节 国际信贷: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政府贷款与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第三节 国际商业银行信贷 第四节 出口信贷
(9)第九章 外汇与汇率政策: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第一节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关于汇率制度的争论与改革 第三节 外汇管制政策
第四节 我国的外汇管制体制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10)第十章 国际储备政策 第一节 国际储备性质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三节 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11)第十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
第三节 国际协调的区域实践:区域性货币体系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12)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理论 第一节 国际收支理论 第二节 汇率理论
2、考试的要求和目的
(1)了解外汇的定义和特征;理解汇率的标示方法和种类;掌握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掌握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掌握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主要影响。(2)理解国际收支的定义;熟练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和结构,以及对平衡表的基本分析;理解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以及失衡的原因;掌握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方法、手段和路径。
(3)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基本内涵与发展状况;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划分与重要作用;熟练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掌握欧洲货币市场的类型、作用与影响。
(4)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内涵与特点;理解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的作用机制;熟练掌握国际资本流动驱动因素与正负影响;掌握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与战略管理。
(5)了解全球主要外汇市场交易中心和交易系统的基本情况;理解各种外汇交易方式的特点与作用;熟练掌握各种外汇交易方式的具体操作与计算方法;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特点和交易方式。
(6)了解外汇风险的内涵和类型;理解外汇风险的构成与主要影响;掌握识别外汇风险原因、测度外汇风险大小的方法;了解外汇风险管理战略和企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方法。
(7)了解国际结算的概念,掌握国际结算的研究对象;掌握流通票据的票据分类,熟悉票据行为与票据权利;了解与掌握国际结算主要方式的特点及基本业务流程;熟悉国际结算中各种单据的具体内容及运用。
(8)了解国际信贷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特点;了解国际信贷的资金来源;了解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掌握商业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
(9)了解汇率制度的基本分类和分类方法;了解相应的外汇管理政策;掌握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争论的焦点;掌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演变。
(10)掌握国际储备的性质与管理原则;熟悉国际储备管理的政策选择;了解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11)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内容及作用;熟练掌握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了解欧
洲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机构。
(12)掌握国际收支理论;掌握汇率决定理论,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了解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二、考试的形式和结构
1、考核形式:闭卷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
4、对考试辅助工具的要求:携带黑色签字笔答题,禁止携带计算器。
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国际金融概论》第四版,王爱俭,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篇2:2018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纲-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财政金融》考试大纲
第一章,财政总论 1,财政的概念 2,财政的起因 3,财政职能
第二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概念与构成2,财政收入的规模 3,财政收入的形式 4,财政收入的原则 第三章,国债 1,国债概述
2,国债的负担与偿还 第四章,税收 1,税收概述
2,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3,我国现行税制
(1)增值税(2)消费税第五章,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概念与构成2,财政支出的规模 3,财政支出的原则 4,购买性支出 5,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国家预算 1,国家预算概述 2,我国现行的分税制 第八章,金融总论 1,金融的概念与作用 2,货币和货币制度 3,信用、利息、利息率 4,金融机构
3)营业税4)所得税
((第九章,金融业务 1,商业银行业务 2,中央银行业务 第十章,金融市场 1,货币市场 2,资本市场
第十一章,货币流通 1,货币流通规律 2,通货膨胀
第十二章,国际金融 1,国际收支 2,外汇和汇率
第十三章,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篇3:2018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纲-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数字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1、正确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8421BCD码的概念, 并掌握其相互转换方法。
2、掌握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与波形图)及相互转换。掌握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与波形图)及相互转换。掌握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和最小项之和表达式,以及卡诺图的构成。
3、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4、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5、掌握与、或、非、与非、或非、异或、与或非等的电路图。
6、理解COMS和TTL反相、与非、或非逻辑门电路和ECL的的工作原理以及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门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
7、掌握RS触发器(锁存器)、JK触发器和D触发器和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这3种触发器逻辑功能的几种描述方法:功能表、特性方程、状态转换图、波形图。理解现态Qn与次态Qn+1区别,以及触发器存储信号的基本原理。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驱动方程、状态方程、输出方程以及状态表、状态图和时序图(波形图),了解同步时序电路基本设计方法。
8、掌握倒D/A转换器的分类,D/A转换器的转换精度。掌握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9、掌握传输门、三态门、漏极和集电极开路门的逻辑符号与工作特点,以及线与的概念,并了解它们的电路结构特点。
10、掌握常用组合逻辑器件(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全加器的特点、逻辑功能,正确理解这些逻辑器件上附加控制端(如使能端、选通输入端、片选端及禁止端等)的功能。
11、掌握几种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12、用JK触发器设计加法计数器。
13、掌握脉冲信号的相关概念。14、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15、掌握CCD器件的相关概念。
16、理解集成计数器、寄存器的状态表及功能扩展,掌握用二进制集成计数器(74xx163)构成N(N<100)进制计数器的方法。例:用74xx163接成10进制计数器。
17、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在电路结构和逻辑功能上的特点以及分析方法和基本设计方法,例:根据题意能够写出真值表,表达式,会化简并画出逻辑图。
篇4:2018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纲-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新闻理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新闻理论》课程是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习者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特别是新闻传媒整体运作的规律和效果,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提供帮助。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设置目标:
第一,让学生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 第二,使学生养成较好的理论概括和思辨能力,以及理论探索的兴趣; 第三,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新闻现象和具体案例。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学与新闻工作的关系、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理论;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理论。
第一章 新闻活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理解什么是新闻活动,以及新闻活动发展的历史,掌握新闻活动产生的原因以及新闻活动的三种渠道。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事业、新闻活动,“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新闻活动的三种渠道。
第二章 新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新闻的两种定义、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的本源、新闻的五个构成要素、新闻的类别。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的定义,报道的概念、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本源、新闻来源,新闻的五要素、软新闻、硬新闻。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掌握新闻与宣传异同,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掌握舆论的定义与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信息、宣传、舆论的定义。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宣传效益的决定因素;舆论的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的关系。
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掌握几种传播方式的特点,西方报纸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掌握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及定义;了解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历史。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定义。
第五章 互联网与新媒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掌握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互联网与新媒体引发的新问题,传媒的新业态。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媒体的特点,互联网被誉为“第四次传播革命”的原因,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定义;21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两个舆论场。
第六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16-18世纪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掌握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传播工具的特点。
第七章 新闻媒介的性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理解新闻事业的阶级性;理解和掌握中国新闻事业的基础性质和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的个性、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了解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事业的五大功能,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为最基本功能;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第九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了解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理解和掌握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影响;理解和掌握大众传媒与文化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大众传媒与国家关系的相互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及目标;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四个影响因素;政治与大众传媒的相互影响;大众传媒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十章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新闻自由的含义;了解新闻自由在16-19世界的发展历程;理解新闻自由权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世界各国新闻法规的形式,以及一些保护新闻自由和防止滥用新闻自由的规定。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自由的含义;新闻媒介与公民新闻自由权的关系;新闻法规三种形式。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理解和掌握国家对传媒业的三个层面的管理;了解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掌握中国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媒介的业务运行机构(包括报纸、电视台)。
第十二章 传媒业经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了解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掌握媒体公信力的概念,掌握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当前传媒业的经营的三大基本潮流(集约化,专业化,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
第十三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受众的概念、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受众的特点,掌握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理解受众不同划分标准下的细分内容;掌握新闻媒体的
受众定位;掌握知情权、表达权、批评见以前和监督权的概念;了解受众地位的新变化,理解受者中心地位确立的表现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受众的概念、受众的特点、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受众细分;新闻媒体核心受众的定位;知情权、表达权。
第十四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掌握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理解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理解和掌握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特点、趋势,掌握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和方法。理解和掌握新闻指导性的含义、具体表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指导性的不同要求;理解和掌握新闻事业群众性的三层含义;理解和掌握新闻事业的战斗性的含义及表现,坚持新闻战斗性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党性原则,理解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掌握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及要求、新闻失实的表现与原因;新闻指导性的含义,市场经济年代新闻指导性的要求;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的含义。
第十五章 新闻选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理解和掌握新闻选择的含义,理解新闻选择的必要性;掌握新闻选择的四个标准,理解和掌握新闻价值的含义及新闻价值的五个判断要素;理解和掌握宣传价值的含义及宣传价值的素质;理解新闻法规作为新闻选择的最后一道关口;理解和掌握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选择的含义,新闻选择的四个标准,新闻价值定义及五个构成要素,宣传价值的定义及要素。
第十六章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新闻专业理念;理解和掌握新闻职业道德的四个方面;掌握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专业理念的含义,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第十七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30年新闻改革的四次跨越,掌握四次跨越的特点;理解和掌握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理解和掌握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考试要求
一、指定教材及参考教材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五版
二、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和说明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考试为综合能力考试,具体规则如下: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考核范围包括本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理解占35%,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15%。
试卷中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相关文章:
2018清华大学五道口考研考试大纲02-03
北京交通大学 2018年 本科《金融学》第一次作业02-03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的读后感150字作文02-03
2018年国立大学 本科专业02-03
2018年集美大学各院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02-03
2018年萨塞克斯大学本科入学02-03
动画故事剧本02-03
动画电影剧本范文02-03
动画剧本创作教学大纲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