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间液化石油气装卸岗位现状
东明石化集团液化气车间装卸岗位有八个装卸车位, 以前使用钢编软管装卸液化石油气。由于软管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爆裂, 造成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发生事故, 后根据国家相关安全规定技改为八套万向充装鹤管, 保证了充装设备本体安全, 消除了安全隐患。后在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取证过程中, 按照《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国家相关标准, 又对万向充装鹤管增加了紧急拉断阀等相关安全设施, 保证了充装过程的安全性和符合性。
根据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规程, 槽车装卸完毕后, 岗位操作人员需关闭鹤管上的气相 (DN25) 、液相阀门 (DN50) 和槽车上的气相、液相阀门;由于在两气相阀门及两液相阀门之间还分别装有紧急拉断阀等安全设施, 由此造成两气相阀门及两液相阀门之间分别约有40cm长的管道, 里面充满液化石油气, 形成盲管。装卸岗位操作人员在拆下气、液相鹤管前, 需将两气、液相阀门之间的液化石油气分别通过泄压阀现场放空, 之后才能拆卸鹤管;装置满负荷生产时, 装卸量非常大, 八个装卸口每辆槽车都要重复此装卸过程, 既浪费了大量的液化石油气资源、造成罐区介质损失, 又污染了环境, 造成现场异味, 且放空泄压速度快时易产生静电, 可能发生液化气闪爆等事故;另外, 在冬季装装卸槽车时, 由于气温低, 泄压积聚在地面上的液化石油气不易挥发散去, 现场雾气一片, 也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公司也下达隐患通知单相关整改。
二、对装卸鹤管尾气进行密闭回收改造
为消除鹤管尾气现场泄压形成的隐患, 公司组织车间对尾气密闭回收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对装卸现场进行了实地勘测, 之后制定了以下气、液相鹤管尾气密闭回收改造方案:在气、液相鹤管上分别焊接一个不锈钢快速接头 (φ8) , 在鹤管处引入一条φ15的放气柜 (火炬) 管线, 管线上装有两根快速接头软管 (φ8) 和两个切断球阀。当槽车装卸完毕需拆卸鹤管时, 先关闭槽车上的气、液相阀门及鹤管上的气、液相阀门, 然后把快速接头软管分别与气、液相两快速接头卡好, 打开切断球阀, 把鹤管留存内的液化石油气放入气柜 (火炬) 管线内进行密闭回收, 之后再拆卸气、液相鹤管, 操作过程非常简单, 从而杜绝液化石油气尾气的现场放空, 保证现场安全。
车间制定尾气密闭回收技术方案经公司审批后, 上报材料计划, 制定施工方案并经相关处室审批, 公司安排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为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和操作安全, 车间要求施工队对八套鹤管进行区域外预制施工, 先拆下一台气、液相鹤管移到装卸区外进行焊接作业, 预制好后进行必要的探伤检测合格后, 再将气、液相鹤管拿到装卸现场进行安装;这样, 保证了现场焊接作业受控和质量受控, 又不影响其它装卸口液化石油气槽车的装卸。
三、改造后应用效果
液化石油气气、液相鹤管尾气密闭回收改造后, 车间对装卸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由于更改流程少, 操作非常简单, 岗位人员很快熟悉掌握了操作步骤, 对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速度没有不利影响, 同时减少了液化石油气损失, 消除了现场异味, 净化了工作环境, 消除了安全隐患, 运行效果良好;
四、结论
1. 对液化石油气鹤管尾气进行密闭回收改造是可行的, 消除现场异味效果明显;
2. 密闭回收设施操作简单, 步骤少, 安全可靠;
3. 改造所需经费少, 改造速度快, 增加的工作量少;
4. 可为其它类似装置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5. 此改造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应;
摘要:通过对液化石油气装卸鹤管的改造, 回收现场泄压的尾气, 消除现场异味, 净化工作环境, 消除安全隐患, 投资少, 改造快, 运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充装鹤管,尾气,改造,异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TSG R4002-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TSG R0005-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万向充装鹤管设计图纸.
相关文章:
山区语文教师如何适应课改02-17
炼钢厂自动化车间设备维护管理分析02-17
仪表施工技术管理的探索02-17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技术管理研究论文02-17
拖拉装船安全管理制度02-17
散货港口装船流程02-17
装船机环保设计论文02-17
关于民办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思考02-17
木材装船管理办法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