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言文
赵将括母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3篇)
篇1:赵将括母文言文阅读答案
比较《隆中对》《赵将括母》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2—24题(10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用:
(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日:
2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参考答案:
22.(4分,每小题1分)(1) 拜访 (2)通伸,伸张(须写出本字和解释。) (3)因此 (4)每天
23.(3分)孝成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因此最终没有加罪于她。(以卒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4.(3分)C
篇2:赵将括母文言文阅读答案
赵将括母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刘向《列女传》)
【译文】
篇3: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A(应是“赴”。)
2.B(都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是介词,对;第二个是动词,做。C项第一个是代词,他们的;第二个是代词,其中的。D项第一个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D(这是和尚圣刚对权贵子弟的话语,与他们对待饭菜的直接态度关系不大。)
4.C(不是“烧菜的程序不当”,而是使君家做火锅用的炭火不当,有烟味。)
5.(1)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2)①这是骄奢淫逸成性的人了,你邀请他们赴宴,行吗?(乃、召、可)②李使君特意为几位兄弟准备了一桌筵席,菜肴可谓丰盛洁净,你们为什么不稍稍吃一点呢?(特、丰洁、略)
二、韦陟
1.D(应是“派,派遣”。)
2.C(都是介词,跟。A项第一个是转折连词,却;第二个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B项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可译为“被”。D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他。)
3.A(这是描述韦氏家族的名望和门第。B项为韦斌不同他人的桀骜个性;C项为韦陟的简傲性格;D项为韦陟的清高饮食。)
4.C(文学和见识方面著名的,只是韦陟。)
5.(1)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2)①每吃完一顿饭,你去看看他家厨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何止价值万钱呢?(委弃、啻、直) ②自三事以下,没有不摘帽掸雪或抖掉衣服上的雪的,有人还移动他站立的位置。(莫、振、更)
三、芸辉堂
1.A(应是“还”。)
2.B(都是动词,做。A项第一个是介词,从;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不译。C项第一个是介词,趁;第二个是连词,于是。D项第一个是表示修饰的连词;第二个是表示承接的连词。)
3.B(描写元载“紫绡帐”掠夺而来的来历。)
4.D(不是被皇帝收缴,是元载知道被皇帝发现了,不得不进贡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