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B期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
摘要:2018年1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从战略地位来看,河北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三极,而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肩负着带动全区域发展的重任。从城市内部角度看,一个快速、便捷、大能力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客运交通枢纽是石家庄建设区域交通枢纽的关键。从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现有的“单核”城市老城区已不能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石家庄市都市区将形成“双核、双轴、双带”的空间结构,以促进各片区的集聚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先导作用,通过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走廊的发展轴,能有力促进石家庄市规划布局的实现。在此背景下,石家庄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的加快建设有利于整合城市空间结构,将使石家庄市都市区的土地利用模式得以调整,使都市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由于石家庄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施工地点多位于城市繁华区,涉及面广,且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情况复杂多样,社会影响深远,其中涉及社会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等,容易引发的社会风险的区域和范围较大。同时,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和全力打造绿色交通的发展理念,特别是现在新媒体、自媒体以及互联网的放大效应的影响下,涉及面更大、影响面更广。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及《关于印发河北省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的通知》等政策的要求,须对石家庄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实施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强化防范和控制措施。因此科学评估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性风险,合理制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对保障石家庄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实施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此现实背景,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调查本文从对项目建设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方面开展社会稳定性风险调查,征询相关群众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将有效防范社会稳定风险作为目标,全面落实制定方案、收集情况、分析论证,查找并列出风险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和自身特点制定调研工作方案,主要采用现场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分析、问卷访谈调查、现场及网上公示、专家咨询等方法,对项目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初步识别,并对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稳定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论证。(2)辨识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利益相关者并明确其诉求首先,使用风险管理理论结合以往相关案例,并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群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再根据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的实际情况,选出该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到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通过专家调查法、对照表法、案例参照法等,初步提出影响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社会稳定性的风险因素。(3)梳理各类风险、全面分析论证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梳理出有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对该规划所涉及的社会调查、风险因素识别、风险估计等内容逐项进行评估论证,特别是对风险因素、风险发生概率、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激烈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以及相关风险的可控程度进行评估论证。(4)确定风险权重,划分风险等级运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通过层次分析法方法的使用,将调查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数量化综合分析,按照风险等级和影响因素等,对社会稳定性评价在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评价。(5)针对不同风险,给出相应化解措施或应急预案根据提出的石家庄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与化解风险的方案措施,努力把社会稳定风险降到最低,力求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价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之中,进一步完善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规划,达到轨道交通建设的最终目标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轨道交通;社会稳定分析;层次分析法;风险等级
学科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及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社会稳定风险理论的研究综述
2.1.1 国外社会稳定风险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社会稳定风险的研究概况
2.2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及实践概况
2.2.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及实践概况
2.3 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
2.3.1 国外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及实践概况
2.3.2 国内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及实践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研究设计
3.1 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识别研究设计
3.1.1 风险识别工具与方法选择
3.1.2 风险识别方案设计
3.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设计
3.2.1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3.2.2 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设计
1.单项风险因素估计
2.整体风险估计方法
3.综合风险等级划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B期建设项目风险调查
4.1 建设项目概况
4.2 项目风险调查
4.2.1 风险调查范围
4.2.2 风险调查方式
4.2.3 风险调查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B期建设项目风险识别
5.1 项目的稳定风险因素初步识别
5.2 同类案例项目的风险识别分析
5.2.1 石家庄市A期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识别分析
5.2.2 北京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识别分析
5.3 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识别重点
5.3.1 规划合法性
5.3.2 规划合理性
5.3.3 规划可行性
5.3.4 规划可控性
5.4 项目的稳定风险因素最终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
6.1 项目单项因素风险评估
6.1.1 规划方案合理性评估
6.1.2 建设工期计划的评估
6.1.3 资金计划的合理性评估
6.1.4 征地拆迁计划的可行性评估
6.1.5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6.1.6 环境影响风险评估
6.1.7 交通影响风险评估
6.1.8 运营影响风险评估
6.2 项目整体风险等级评判
6.2.1 定性分析风险等级
6.2.2 定量分析风险等级
6.2.3 初始风险等级评判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控制
7.1 社会稳定风险的防范化解措施
7.1.1 总体防范措施建议
7.1.2 规划编制合法性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1.3 规划方案合理性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1.4 建设工期计划合理性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1.5 资金计划合理性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1.6 征地拆迁的可行性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1.7 施工安全可控性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1.8 环境影响可控性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1.9 交通影响可控性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1.10 运营安全可控性风险化解措施
7.1.11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总表
7.2 社会稳定风险应急预案及风险责任主体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控制后的社会稳定性综合分析
8.1 落实措施后风险因素分析
8.1.1 单项风险因素评估
8.1.2 综合风险等级判定
8.2 落实措施后工作重点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B期建设规划民意调查问卷
附录 B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B期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价AHP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致谢
相关文章:
内部控制体系轨道交通论文02-05
轨道交通与商圈02-05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质量控制论文02-05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方法02-05
施工控制轨道交通论文提纲02-05
关于高职轨道交通控制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为例02-05
某市轨道交通一等水准控制网测量02-05
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建设工程专项审查办事02-05
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