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一篇:北方立夏习俗范文
北方农村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县内丧葬习俗在建国之后,虽有所革新,但举办丧事,农民家庭一般仍按历史相沿的传统习俗进行。(1)准备“后事” 人生百岁总有一死。当人老年迈以后,本人或家属其他成员则要为其准备身后用物。最主要的一是棺材,二是寿衣。当地习俗,这两样东西一般都在老人生前准备好。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为最好,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寿衣要备衣、裤(裙)、鞋、袜、帽,衣裤应有棉有单,寿衣颜色多为红、蓝,忌黑、忌花。这些备用物品看似不吉利,但谁都不忌讳。有些人家准备的早,结果多年死亡不至,到另一世界的衣物、“房子”只好仍处在备用中。(2)老人病重期间的礼俗 病人病重期间,儿女一定要陪护身边,否则为不孝。亲戚一定要携礼物看望,否则若病人死后无法面对死者及其家属(不知者除外)。凡重要的亲戚应当多次探望病人。病人病危时,不在病人身边的重要亲属,病家应通知前来,以防事后落“埋怨”。(3)弥留之际与初亡时的处置 咽气前,儿女要守护身边,并为其理发(女人梳头)、净面、洗脚、看寿衣。气断,全家举哀。入敛时,死者脸蒙黄表纸,曰“蒙脸纸”;口含一铜钱或硬币,曰“噙口钱”,背垫铜钱或硬币,曰“垫背钱”;手持线串小面饼,曰“打狗饼”,小饼个数与死者年岁相等。棺头点一黑瓷灯,曰“引魂灯”,放一陶盆,供停灵期间焚纸用,曰“老盆”灵房门口搭棚,曰“灵棚”,棚内设供桌,供举行吊祭仪式用;院门外放“指魂纸”,白纸条之条数与死者年岁相等。(4)着孝 孝布白色,。儿子剃头,戴斜角孝帽,帽订麻匹,谓之“披麻”;腰束茼绳拖地,
1 谓之“拦腰绳”;赤足穿草鞋,手执柳木哀杖,哀杖裹以指魂纸。儿媳披发,顶褡头,束腰绳,穿草鞋。女儿戴孝同儿媳。侄辈戴平角孝帽,孙辈戴“柿花”孝帽。吊客中闺女婿、侄婿束孝带,戴平角孝帽;孙婿、外孙婿束孝带,戴“柿花”帽;其余一律戴平角孝帽。(5)送汤 当地叫“泼汤”。临沭地方人死之后,一般三日而葬。葬前,每日早、午、晚三次送汤。初次送汤之前,要为死者举行“报庙”、“指路”仪式,到土地庙向净王爷报到,并予以指引路线。送汤时,孝男孝女分开进行。男由长子带领;女由长媳带领,并由长媳提汤壶。孝男孝女送汤时必须痛哭,哭的越痛越显孝道;不哭则显对死者无感情,不孝。每次送汤,除丧家男女跪拜致哀外,吊客也要行跪礼吊祭,丧家儿女们陪祭。(6)报丧 此地叫“对信”。出殡前一日早,主事人把应前来参加吊丧亲戚的名单,分路排好,由数人分头通知各地亲戚,对信的人手持白布条,向每一亲戚说明死者姓名、接待吊客的时间,出殡的日期。亲戚按通知前往吊丧,俗称“吊纸”. (7)请灵与送灵 夫妇二人如有一人已死亡,出殡的前一日晚应对先死者举行请灵仪式。事先写好所请灵魂的牌位,再写一张请灵文,孝子们到巷口或郊外,主事人念完请灵文,焚烧了,行礼毕返家。即将死者之灵请回家。先死者便与后死者在家共席享祭。这也是丧家孝子贤孙们对先逝父或母的一种纪念方式。殡日早天明时,再将先逝者的灵魂送走,曰“送灵”。因为后死者随之也要归茔。(8)辞灵 殡日午后,将死者灵魂自家中送走的一道仪式。由丧家孝男孝女同吊客一同进行。(9)送盘缠 这是活人为死人即将归于另一个世界的时候,送上吃、穿、花、用等物。
2 这些用物除了烧纸之外,就是纸扎的牛、马、轿、车及金库、银库、童男童女等。随同祭奠仪式一并烧之,礼即告成。(10)出殡 辞完灵,送完盘缠之后,紧接着就是出殡,当地又叫“拉棺”。拉棺仪式与辞灵、送盘缠仪式相比反倒简单。接棺前,孝子们先要跪拜放棺材的木架或拉棺材的车辆,叫做“拜架子”或“拜车”,以祈求死者归茔的路上平安。此后即将棺材抬出院外的路上,孝男孝女泣跪于棺前,在棺材起行的一霎那,主事者将“老盆”放在长子头上绕一圈摔碎,谓之“摔老盆”。然后由庄邻们组成的杠子队抬棺入墓,或由汽车、拖拉机拉棺入墓。这时帮忙的庄邻则分别拿着镢、锨、小车等用具,去坟地为死者添土埋坟。出殡时,孝男们及主要男性亲属应送到墓地,直到棺材入土仪式完成方回。(11)守灵 据传说,人死后,虽出殡,五七之内灵魂不离灵屋,因而应当守灵。守灵者是死者的儿孙及侄子们。他们在灵屋睡草铺,与亡者共眠,以免亡者寂寞。守灵一月零五天。(12)瞧坟 新葬后,头三日,每晚儿孙们要到坟上看望,谓之“瞧坟”。瞧坟是生者安慰死者,也隐含护坟防盗防破坏之意。(13)上坟 葬后三日上“三日坟”,七日上“头七坟”,逢第二个七日上“二七坟”。此地风俗,逢七上坟至五七而止。在逢七必上的五次上坟中,如果死者有几个男孩,几七坟就可不上。因为据说死者儿子的数目与逢七上坟的次数犯忌。这其中,五七坟最被看重。出殡之日,丧主要出五七祭日告示,说明五七祭日的具体日期,诚邀亲戚朋友光临。五七坟祭日,凡重要亲戚朋友都要前来参加祭吊仪式。仪式放在午后,中午要盛宴接待参与吊祭的宾客。对一个死者,上完五七坟后,逢百日上百
3 日坟,逢一年整上“周年坟”,逢三年上“三年周”,满十年前在第九个年头上“十年周”。民间的丧葬习俗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内中有封建迷信的一面,但深深寓含了人类后生者对先逝者的亲情、友情、关爱和追念。死者已矣,万事不知,生者难忘,便以自己的心灵之路对待死者。
第二篇:立夏日历谚语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谚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话语。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谚语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立夏日历谚语,欢迎阅读与收藏。
1、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2、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3、锄板响,庄稼长。
4、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5、立夏芝麻小满谷。
6、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立夏大插薯。
7、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8、立夏大插薯。
9、立夏前后种络麻。
10、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11、春争日,夏争时。
12、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13、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14、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15、立夏天气凉,表子收得强。
16、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17、立夏种绿豆。
18、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19、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20、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21、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22、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23、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24、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25、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26、锄下有水也有火。
27、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28、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29、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30、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第三篇:立夏的民俗谚语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谚语都不陌生吧,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更强,更通俗易懂。你还记得哪些民间谚语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立夏的民俗谚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立夏的民俗谚语1
1、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2、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3、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4、锄板响,庄稼长。
5、立夏前后种络麻。
6、立夏种绿豆。
7、立夏三日正锄田。
8、春争日,夏争时。
9、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10、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11、头遍锄不好,到老一地草。
12、立夏芝麻小满谷。
13、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14、锄下有水也有火。
15、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16、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17、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18、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19、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20、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21、立夏大插薯。
22、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23、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24、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立夏大插薯。
25、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26、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27、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28、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立夏的民俗谚语2
1、立夏雨,尖斗谷子平斗米。
2、清明林林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3、一日三挠,等于加料。
4、人下饭桌猪上槽。
5、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6、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7、立夏大插薯。
8、少了不治虫,多了治不净。
9、稠倒高粱稀倒谷。
10、立夏种绿豆。
11、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12、枣步曲,危害大,防治不能过立夏。
13、同样草,同样料,不同喂法不同膘。
14、若要牲口把膘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15、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16、干完活,驴打滚,牛倒沫。
17、饲料多样,猪体肥壮。
18、头遍锄不好,到老一地草。
19、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20、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21、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22、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23、先稀后稠,猪大如牛。
24、先草后料,少给勤添,一直吃到亮了天。
25、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26、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27、牛猪细草料,骡马囫囵粮。
28、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批瞎瞎。
29、青草、格荛,强似喂料。
30、饮马三提缰。
31、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32、不稀不稠庄稼旺,秋收到来粮满仓。
33、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34、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35、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36、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37、立夏下雨,九场大水。
38、一日刷三刷,强如喂芝麻。
39、锄头早,僵瓣少。
40、苗荒甚于草荒。
41、见草锄草工夫到,才能保证收成好。
42、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43、春天恋了苗,秋后收得薄。
44、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
45、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46、谷茎圆,莠茎扁,莠草脆硬,谷叶绵。
47、好喂不如好使。
48、三三见九少,二五一十多。
49、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50、长拉套,短驾辕。
51、小毛驴,真格靠,黑白轴转疾病少。
第四篇:立夏时节的民间农谚
立春:立春俗称“打春”。前一天叫“迎春”,民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植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们开始备耕之时。史载,周武王曾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 “迎春”仪式。立春前一天,各地方官浴身素服步行郊外“迎春”,次日聚集乡民、焚香上供、叩头礼拜,使“芒神”举鞭抽打土牛,意在打去春牛惰性,迎来全年丰收,宣告春耕播种大忙开始。后来,春牛用竹篾扎成牛状,以纸糊成,内装花生、核桃枣,于立春之日,用鞭击牛,击破之后,人们争食散出之果以庆贺春季之到来,也有内装五谷的,像征五谷丰登之意。现在没有打春牛的活动了,但社旗周围仍把立春说成“打春”,并有“春雷动,阳气生”,“春打六九头,种上芝麻吃香油,春打五九尾,种上谷子也吃米”,“打罢春,阳气透,笑看富人穿得厚”的农谚。立春日天气与年景有关,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晴则
雨水:入春以后,东南风始吹,雨水开始增多。雨水过后,开始植树,并准备下红薯母、育红薯苗的牛粪。有“春雨贵如油”、“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水无雨天要旱,清明无雨多吃面”的农谚。雨水是果树嫁接的好时间,有“雨水节,把树接”的农谚。
惊蜇:像征气温上升,天气变暖,地下蜇伏的各种动物开始苏醒、蠕动。农事活动主要是埋红薯母、育种开始。有“雨水早,春分迟,惊蛰育苗正适时”,“惊蜇不过不下种”,“惊蜇点瓜,不开空花”之农谚。是日闻雷兆年景丰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语云:“雷打惊蜇谷米贱”,“惊蜇闻雷米如泥”,“过了惊蜇节,耕地莫停歇”,“前晌惊蜇、后晌拿锄”,指天气连阴,“雷打惊蜇前,高岗能种田”、“不过惊蜇听雷声,四十五天雨难停”, “雷打惊蜇后,河湾能种豆”,预示雨水不多。“惊蜇打雷,小满发水”,“惊蜇云不动,寒到五月中”预示有倒春寒。“惊蜇不放蜂,十笼九笼空”。
春分:春季过半,气候转暖,昼渐长,夜渐短,麦子生长迅速,开始起身,有“麦过春分昼夜忙”,“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之俗谚。应加强麦田管理,施肥、中耕,严禁牲畜吃青。春分有雨,兆人们身体康健,有“春分有雨,病人稀”之俗谚。
清明:气候清新,草木茂盛,是植物播种的大好时光。有“清明前,去种棉”,“清明种瓜,船装车拉”,“清明十天种高粱”,“清明去播种,早五天不早,晚五天不晚”,“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喂个饱(上肥),瘦苗能长好”,“清明种高粱,六月接饥荒”等农谚。清明节忌讳天阴、下雨。是日天晴,兆大丰收。有“清明晒干柳,窝窝撑死狗”,“明清明,暗谷雨”,“清明无雨多吃面”之说法。俗以为清明不明,即为荒年之兆。清明有西北风,主旱,有“清明西北风,旱了不会轻”之说。但也有“清明南风起,收成好无北”的俗谚。清明夜落雨,对麦子不好。谚语云:“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
谷雨:每年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一般天气变暖,断霜雪,雨量也较前增多,是春作物播种出土的重要季节,开始种高粱、谷子、春玉米、红薯等早秋作物。此时枣芽萌发,春播棉花开始种植。谚曰:“枣芽发,种棉花”,“谷雨栽秧(红薯),一棵一筐”,“谷雨下秧,立夏栽”,“谷雨下谷种,不敢往后等”,“谷雨前,清明后,种花正是好时候”,“谷雨麦怀胎”。此外,谷雨无雨,亦为荒年之兆,民间忌之。有“明清明,暗谷雨”、“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雨有雨棉苗肥”之俗谚。也有“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受干,后三天叫受淹”的说法。雨后开始糙场,“三月不糙场,麦打土里扬”。
立夏:是为夏季之始,小麦齐穗,开始养花上浆。农谚有“立夏不出头,割了喂老牛”、“立夏麦挑旗,小满麦秀齐”。此时各种侯鸟相继入境,红薯芽普遍移栽下地,并继续播种旱 秋作物,黄瓜成熟。农谚有“四月八,鲜黄瓜”,“立夏种棉花,有苗无疙瘩”。本县有“立夏见三新—大蒜、樱桃、豌豆”之说。立夏日忌无雨、无风。俗以为立夏日无雨,主旱。俗谚云:“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高挂犁耙”,“立夏刮东风,药铺把门封”,“稻花要雨,麦花要风”。
小满:部分早冬作物开始成熟。俗云:“小满见三新”,即大麦、油菜、蚕茧。农民购置农器家具,做收麦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套种晚秋作物。农谚有:“小满不满,芒种不忙”,“小满不种棉,种棉也枉然”,“小满十八天,不熟也要干(指小麦)”,“小满种谷,憋满仓屋”。
芒种: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75°时开始。全县农事活动主要是收割小麦,抢种晚秋,管好大秧。农村大忙开始,故有“打春一百,掂镰割麦”,“芒种忙,三两场”,“春争日,夏争时”之语。夏收、夏种、夏管统称“三夏”。三夏生产突出四个“抢”字,即一是抢收。“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小麦蜡黄就收,“麦穗发了黄,绣女也下床”,“七成收,八成丢”,“麦熟八九动手割,甭等熟透籽粒落”,“等了一粒青,损了十粒黄”,“要保粮食大丰收,一粒一穗不能丢”,“麦天弯弯腰,拾个白卷糕”,“夏收有五忙,收、运、打、晒、藏”;二是抢种,小麦收后趁墒抢种秋作物。“收麦不顾种,秋后难顾命”,“麦茬耩芝麻,苗出快灭茬”,“一棵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三是抢打(脱粒),夏至前要打完场。“夏至不打场,再打是把糠”,“拉到场里算一半,装到囤里才收完”;四是抢管,“种子落地,管子上马”,及时定苗,锄草保墒。“一种得九管,收成才保险”,“五黄六月去种田,一天一夜差一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锄头有火,锄头有水”,“夏天撞破皮,胜似冬天犁一犁儿”,“人勤地不懒,全在人照管”。夏收时,进场不带火,不吸烟,不许光肚娃儿进场,忌 “净光”,“少见”、“没风”、“净啦”等话,过去有“妇女不进场,进场不吉祥”的说法。 夏至: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是秋田管理的紧张季节。气温升高,天气变热,开始锄头遍地。“春争日,夏争时,中耕锄草不宜迟”,“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夏至种芝麻,头顶一朵花,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夏至三庚入伏,伏有30天或40天,分头伏、中伏和末伏。每伏10天,中伏有20天的。民间有“热在中伏”和“三伏里头加一秋”之说。俗以为夏至天气变化会对农作物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农家在夏至里忌讳很多。夏至最忌有雷雨。俗谚云:“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掏钱难买五月冷,一棵豆子打一棒”,“夏至西北风,十雨九场空。”“夏至翻白云,平地见鱼鳞”,“夏至风从东南起,夏秋不断雨淅淅”。还有夏至赶逢在五月前期,后期的占侯禁忌。谚云:“夏至五月端,麦子贵三千”,“夏至五月头,不种芝麻也吃油”,“夏至五月终,十个油房九个空”。不种芝麻也吃油,说明其他庄稼长得好,丰收了。十个油房九个空,则表示出整个年景的歉收、萧条。
小暑:天气逐渐炎热,汛期到,作物旺长,主要是加强秋作物管理。可犁炕地。农谚有“小暑前后种绿豆”,“小暑种芝麻,头顶一串花”。小暑忌旱,俗谚云: “六月怕干,九月怕淹。”“六月旱,喝稀饭”,“六月要雨难得雨,八月要晴难得晴”,“小暑南风十八天,坑里泥巴都晒干”。“伏里无雨,谷里无米”。“小暑泥鳅赛人参”。
大暑: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正值伏中。谷子甩大叶,黄豆二棚楼,头二茬地均中耕完毕。注意治虫、防旱、防涝等事。农谚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小暑大暑,热死老鼠”,“小暑不算热,大暑压草肥”,“头伏有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饱饭”,“大暑到立秋,割草压肥不能丢”,“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伏里种豆,收成不厚”,“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六月六,芽子红薯线穗粗”。
立秋:秋季开始,时在三伏之中。农事有“立了秋,挂锄钩”之说。意为庄稼不再锄了,还有“立罢秋,万事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意为此时各种作物不能再种了。但亦有“立秋前后,燕瓜绿豆”,“立秋栽葱,白露种蒜”,“六月秋,老秧丢,七月秋,老秧收”之 谚,是说在立秋时绿豆还可播种(收成不多),可栽葱。育的秧苗如果立秋在六月,不能再栽了,立秋在七月,移栽的秧苗还能有收成。立秋是当地农家的大节气,是庄稼接近成熟的季节,“立秋三天遍地红”,指高粱穗变红成熟。“棉花立了秋,大头、小头一齐揪”。立秋日忌雷、雨、风。俗谚云:“雷打秋,晚禾折半收”,“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 处署:暑尽天凉,炎热的天气将于是日结束。农谚有:“处暑不种田,想种等来年”,“过了处署不种秋,就是种上也不收”,但可种荞麦,俗谚云:“处暑荞麦甭等肥”。“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白露:时值中秋,天气转凉,夜间露水发白。农事活动开始收获高粱和早玉米。腾茬子,早耕,小麦备播,育油菜苗。农谚有:“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小麦)”,“白露割谷”,“白露没有雨,犁地要早起”。“秋收打谷又犁田,来年又是大丰年”。
秋分:秋季的一半,此后北半球渐短,夜渐长。秋分后,既要抓紧送粪犁地,积极备播小麦,又夹带收秋,是秋季最忙时期。农谚有:“秋分一半家,寒露满天下”,“秋分一到,谷场见稻”。“秋分过五,小麦入土。”“秋天弯弯腰,强似春天转一遭儿”。“一年辛勤在于秋,粮不入屋不算收”,“三春不如一秋忙,收不到屋里不算粮”。“七月底,八月岸儿,新谷子米汤麻杆盐儿”。秋分前后,月亮落地的变化,将直接预示着来年年景的好坏。俗谚云:“七月十五早看天,强似抽签问神仙;月亮落地接云彩,年景好的说不得;月亮落地光塌塌,明年粮食打不发”。
寒露:进入寒露,气候明显转凉,夜有寒冷之感,开始播种小麦。农谚云:“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过了寒露节,种麦穗如铁”,“抓着一季早,两季产量高”,“打蛇打在七寸上,庄稼种在节气上”,“一早三分忙,一壮三分旺”。
霜降:以天冷,露水结成薄霜而故名。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十月不下霜,种地一包糠”。霜降后进入种麦高潮时节,俗云:“霜降至立冬,种麦莫放松”,“有墒不等时,到时不等墒”,“犁犁耙耙种下田,最晚不过立冬前”,“前耧后耧,差一穗头”。晚秋普遍成熟,开始刨红薯,切红薯干。
立冬: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太阳黄经为225°。抓紧播种晚茬小麦。谚云:“立冬到小雪,种麦晚半月”,“种麦过立冬,来年少收成”。移栽油菜,收完红薯。古有“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谚有“立了冬,把地耕,能使土里养分增”,“冬耕深,出黄金”之说。立冬日忌讳吃生冷食物,如萝卜、水果等。否则以为会损伤身体。立冬忌无雨。俗谚云:“重阳无雨立冬晴,立冬无雨一冬晴”。
小雪:气温下降,始飘雪花,冬播结束。开始拉沫子,为牛铺备土,修建房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修道路,开展副业活动。农谚有:“千家万户,沫子粪土”,“小雪不破股(分孽),大雪不出土(麦苗)”,“修渠筑坝,天旱不怕”,“修好水渠筑好塘,年年丰收有保障”,“修好水利,一本万利”,“光靠自己莫靠天,修好水利万年甜”,“修渠如修仓,积水如积粮”,“不修沟渠不修塘,五六月里水汪汪”,“地埂不修,有田也丢”,“条条沟渠都打通,排水浇地不费工”,“农闲全在冬,水利莫放松”,“没雨先修房,没旱先修塘,没涝先筑坝,没荒先备粮”。小雪到冬至是冬灌的好时机,俗谚云:“小雪到冬至,浇麦正适时”,“冬浇半年墒”,“麦子浇五水,馍馍送到嘴”,“有水无肥一半出,有肥无水望天哭”。小雪忌无雪。有“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小雪要是下雪多,来年五月旱天多”之说。
大雪: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而故名。瑞雪兆丰年。“麦盖三床被(大雪),头枕蒸馍睡。”农事活动继续进行水利建设,整修道路水渠,开始磨粉,生产粉条、粉皮,从事商业经营及商品生产等活动。农谚有“场光地净,五沟挖通”,“薄地想丰收,冬闲挖深沟”。大雪忌无雪,俗谚有“大雪不见雪,来年不收麦”,“今年大雪把门封,来年一定好收成”,“雪水化成河,麦收不会薄”,“大雪丰收来,无雪少吃麦”之说。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日交九,此后天气渐入严寒。有冬九九歌:“一九二九袖 装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开冰走,七九八九抬头看柳,九九如一九耕牛遍地走”。农业生产上,除继续进行防冻,积肥、深耕等工作外,还要注意人畜的安全过冬。“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白天将逐渐变长。冬至忌无雨。俗谚云:“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雪一冬晴”意指来年将旱。
小寒:进入严寒天气,“小寒大寒,滴水成团”,“小寒冻土,大寒冻河”。
大寒: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时在十二月,准备过春节。“小寒、大寒、杀猪过年”篇二:立夏习俗大盘点
立夏习俗大盘点
一、立夏经典食物:立夏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除了吃蛋之外,还有另外的玩法。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这天最快乐兴奋的事,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立夏为什么要吃“立夏蛋”呢?“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二、立夏“称人”的习俗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
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这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旧时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一边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咬蛋时即一针捷穿。也有为家养猫儿穿耳朵、札上红头绳的。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三、各地立夏饮食习俗一览
立夏吃什么在我国各地有着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各地立夏吃什么吧。
上海地区立夏吃什么?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
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元麦,蚕豆,也有说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一有说是梅子、杏子、樱桃,也有说是梅子、樱桃、香椿头);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也有说是鲥鱼、银鱼、子鲚鱼)。其中以尝地三鲜最
为普遍。有的地方还有立夏吃霉豆腐的习俗,说吃了霉豆腐就不会倒霉。
跟无锡民间对立夏吃什么的习惯相似,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 “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俗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
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茶、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和石首鱼(黄鱼)。其中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廷的贡物,二潮鲥鱼被豪门富室弄去解 馋,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
九荤指鲥鱼、鲚鱼、咸鱼、咸蛋、海蛳、麋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和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
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备了果品饼铒,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箅。
温州立夏日,家家吃淮百、春笋和青梅
民间认为,立夏吃淮豆固齿,吃春笋健脚骨,吃青梅养腰,可疰夏。此时正值鲥鱼上而,富者争购,或自尝或送入,视为海珍。普通人家为节省多吃鳓鱼。
长沙立夏吃什么呢? 昔日长沙农家认为,立夏这天宜下雨,否则夏秋主旱。农谚谓:“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立夏不下雨,虾公细鱼一锅煮(意料塘水干涸)”。
立夏以前应插完早稻,农谚谓“春插日,夏插时”,立夏后插的早稻比立夏前插的早稻有明显的生长劣势。头一天插秧时,昔日农户全家会到秧田边田埂上鸣放鞭炮,称“开秧田门”。长沙乡间插秧有互相帮工的习俗。帮工者进屋应向主人祝贺“恭喜栽米树”,午餐主人用盐蛋、大鱼、粉蒸肉款待。插田工于上下午各休息一次,上岸吃米酒和点心,叫“打腰餐”。
插田高潮爱唱插田歌,有“插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之说。插田歌一般由中老年人领唱,青少年妇女应和。有时两户人家对唱,唱词多为提问式,俗称“盘歌子”。如果对方对提问不能回答,获胜的一方主人下田向领唱者敬酒慰问,群起吆喝致谢。插田收工时,户主向帮工馈赠熟盐蛋、炒黄豆和大块粉蒸肉或腊肉。
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 嵊州立夏有斗蛋的风俗
这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
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没有乌叶没关系,可以直接来一碗咸香软糯的糯米饭,来告别春天。
闽南立夏习俗
闽南家家户户常将红糟掺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红糟色红,为吉祥之色,又有发酵作用,以寓发达发财之意,而红糟也帮助消化,有益健康。此俗衍化至后来,红糟即被海虾代替,谓之“吃虾(夏与虾闽南语同音)面”。海虾煮熟后变红,与红糟色同,以此对夏季之祝愿。
立夏之日,多有出嫁女儿备办猪肉、猪肚、猪腰只、鸡蛋面线等物送给娘家老父母食用,称为“补夏”。籍此对父母表表孝心。篇三:二十四节气农谚之夏季部分
二十四节气农谚之夏季部分
云南陈华
夏季是各种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此时气温升高,天气炎热,打雷下雨是经常的事,大自然呈现给人们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所以,夏季适时点种、耕耘和收获,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以该季的节气为序,对夏季农谚作简要介绍。
立夏(5月5—7日)
立夏为“夏天开始”之意。此时节,温度明显升高,炎热天气即将来临,雷雨增多,农作物生长快,特别是小麦,谷穗整齐,扬花上浆。是故谚语云,“立夏不出头,割了喂老牛”,说的就是小麦在立夏时节穗子普遍露头的意思。
从传统经验上讲,立夏忌无雨、无风,因为谚语这样说道,“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高挂犁耙”,“稻花要雨,麦花要风”。这些话统统强调了立夏日下雨、刮风的积极作用。
小满(5月20—22日)
小满为“小麦籽实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之意,是故谚语云,“小满三天见麦黄”,就是说,小满之后就要准备收割小麦了。
小满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我国南方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这里的“满”,是形容雨水的盈缺,意思是说,在小满节气,如果田里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也无法栽插水稻的现象。因为谚语说得好,“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
正是强调了小满是水稻栽插的最佳时节。
芒种(6月5—7日)
芒种因谷物开出了芒花而得名。芒种常在端午前后到来,此时气候炎热,小麦等有芒农作物成熟,因此称之为芒种。
芒种时节,是收割小麦的关键时期。故谚语云,“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麦天弯弯腰,拾个白蛋糕”,“人勤地不懒,全在人照管”。这些通俗易懂的话,道出了芒种的“忙”,即:芒种既是忙着收割小麦的重要时期,也是忙着插秧的关键时期。
夏至(6月21—22日)
北半球的夏至日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到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故谚语云,“夏至棉田草,胜入毒蛇咬”,“春争日,夏争时,中耕除草不宜迟”,说明夏至进入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
我国民间有“热在中伏”和“三伏里头加一秋”的说法。何谓伏天?“伏天”即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它的计算方法是从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此后的30天或40天均称为伏天,伏天分为头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每伏有10天,中伏有20天的情况。据此推算,小暑、大暑和立秋均处于伏天之中,因此,农谚有“秋裹三伏”之说,而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老虎”,意思为“酷暑难耐的天气”。
夏至最忌有雷雨,谚语云:“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
伏热”,即是说,夏至日打雷,整个农历的六月都会干旱。同样,若夏至日下雨,整个伏天都会炎热。由此看来,夏至日打雷并不是好事。
小暑(7月6—8日)
随着气温的升高,天气越来越热,但尚未热到极点,故称为小暑。民间认为,小暑不太炎热,而大暑很炎热,这样农作物才会有好收成。是故谚语说:“小暑南风十八天,坑里泥巴都晒干”,“伏里无雨,谷里无米”,这些都强调了小暑下雨且少刮风,对庄稼的生长是极为有利的。
大暑(7月22—24日)
大暑,就是一年中气温最为炎热的天气。从伏期来看,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谚语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即是说,大暑是最热的时节。
到了大暑时节,喜温作物生长迅速,田间蟋蟀叫成一片,雷阵雨频频发生,是故有谚语形象地说道,“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思是说,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一般不会下雨;若闪电出现在西方,极有可能会下大雨,你想躲都来不及。正是因为大暑时节雨热同期,所以农作物生长迅速,整个大自然呈现出一片绿色的喜人景象。
第五篇:立夏天气炎热关心短信
1、 春风已经远去,炎热夏天来到,真诚的祝福来报道,愿春风带走你的烦恼,快乐悄悄来到,带走你的痛苦,幸福把你围绕,带走你的忧愁,爱情甜蜜就到,祝你快乐不断,幸福一生,立夏快乐。
2、 立夏到,气温升高,瓜果蔬菜价格往下落;立夏到,思念绵绵,牵挂的声音早传到。祝立夏时节金银财宝装满包,家人平安开心笑,身体健康金钟罩。
3、 立夏来临,真情大配送:送你夏季的风,吹走你的忧愁;送你夏季的花,点缀你的容颜;送你夏季的雨,滋润你的心田;送你祝福短信,愿你在夏天幸福好运陪伴,开心快乐相伴。
4、 杨柳依依送走了春天,夏日炎炎揭开了面纱,春雨的思念还未解答,立夏的祝福送你望你笑开花:好运连连,好梦甜甜,好事天天,好人一生平安!
5、 春天带来的是温暖,送走的是寒冷。夏天带来的是炎热,磨练的是心境。所谓炎炎夏日,心静自然凉。立夏时节到,愿你这个夏天,迎来的是清风,迎来的是夏雨,迎来的是心情无比的清爽清净!
阅读配图
6、 乐观一点:吃的香甜,睡也安然;潇洒一点:心里不烦,笑容展现;知足一点:感恩心间,生活美满。立夏来临,愿你保持乐观心态,活出精彩人生,乐享凉爽夏季。
7、 立夏时节温度涨,注意饮食保健康;饮料下肚莫太凉,太凉容易把胃伤;按时作息不要忘,切莫长久晒太阳;关怀贴士送手上,愿你夏日真舒畅!立夏快乐!
8、 立夏节气,万物翠绿,心情的花儿绚丽,短信祝福亲亲的你:愿你工作顺顺利利,爱情甜甜蜜蜜,样儿靓靓丽丽,一切都如如意意。
9、 春养肝,夏养心。立夏时节到,养心要趁早。温度升高,养心要做到降温防暑。夏季人食欲下降,养心饮食要清淡。夏天人易困乏,养心要做到按时午睡。立夏时节,祝你心情快乐,身体健康,用淡然之情迎接夏天的到来!
10、 春去夏来到,朋友可安好?气温日渐高,养生很重要。莫贪杯,莫气躁,食物均衡搭配好。下班少往外跑,多陪家人把嗑唠。多养心,少喧嚣,没事读书看看报。多饮茶,少把夜熬,张弛有度要记牢。
11、 立夏到了,我把好运送到,祝你抱着平安,揣着幸福,拥着健康,搂着清爽,携着快乐,牵着财运,快快乐乐度过立夏时节的每一天。
12、 立夏重养心,喝水生津又补阴,葛根山楂泡水饮;立夏防风疹,疏风祛湿关好门,皮肤不适要就诊;立夏要护眼,预防红眼很关键,注意卫生和保健。立夏祝健康,愿你身体总棒棒!
13、 立夏到了注意养生,夏日炎炎防晒做好,瓜果蔬菜搭配要好,充足睡眠疾病不找,神清气爽身强体健。祝立夏时节吉祥如意更绵长,幸福浪打浪。
14、 立夏到了,送你一缕凉爽的空调风,让你感到清爽无比;送你一句美美的祝愿,让你感到情谊无价。祝立夏时节健康平安、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15、 立夏节,好运多:忧愁歇,烦恼灭。厄运躲,坎坷别。事业顺,爱情火。收入高,挣钱多。健康到,平安落。快乐约,幸福握。心快活,笑呵呵。祝福立夏节,吉祥如意天天乐!
16、 立夏到,阳光直照,送你一把遮阳伞,烦心光线不再见 ;立夏到,温度直高,树荫下面相见,快乐开心永伴。祝立夏时节快乐无比、清爽无比、幸福无比。
17、 健康随着立夏的大旗挥舞而来,快乐跟着立夏的舰队漂洋过海,幸福应着立夏的节拍排成一排,祝福随着立夏的短信送你精彩:祝你立夏时节多多发财,安康常在,烦恼拜拜!
18、 立夏到,防暑降温我来保,送你温情胜空调,驱逐炎热心情好;送你关爱胜饮料,爽心解渴情未老;送你祝福胜一切,健康幸福天天笑!立夏,问你好!
19、 立夏了,祝福你:身体健康立足世界,工作成效立杆见影,想法创新立奏奇效! 立夏到来,万事具备,劝君拼搏,奔赴前程!
20、 立夏给你短信,心意向你传递:虽然不常联系,关心不曾停止;虽然不常见面,思念不曾间断;虽然不常问候,祝福不曾遗漏。立夏来临,愿你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21、 立夏之际送祝福:健康快乐百病除,爱情使你心滋润,友情让你孤单无。心顺财顺万事顺,顺出宏伟的蓝图。
22、 春夏交替时,注意天气变,早晚要加衣,身体须保护,朋友关心来,真心诚意到,愿你事顺心,问候一言语,常常要联系,祝福送给你,幸福又如意,健康又顺利。祝立夏快乐!
23、 立夏节气到,祝你生活一帆风顺,好事接二连三,家庭四季发财,年年五谷丰登,人生六六大顺,才能七步成诗,事业八方进财,成功十拿九稳,祝你吉祥如意,万事顺利。
24、 立夏来到,夏日炎炎,抽个时间,找点空闲,跑个小步,锻炼锻炼,喝杯清茶,滋润心间,睡个午觉,补充睡眠,饮食清淡,膳食合理,遇事莫急,调节情绪,注意防暑,健康安逸。
25、 立夏到,鸟儿嬉闹枝头叫,心情爽朗精神好;艳阳照,田间麦苗节节高,丰收希望真骄傲;短信妙,祝福传递情谊绕,开心一夏乐陶陶!立夏了,祝你生活好,心情妙,工资高!
26、 春去夏来季节变换,愿你生活中一切在变换,烦恼变换成开心,忧伤变换成快乐,霉运变换成幸运,唯有你我的情意不变,短信祝福温馨传唤,立夏节气,祝你幸福,吉祥永远。
27、 春风拂去对你的思念,立夏带来与你的团圆,阴雨滋润着你我的心田,酷暑炙烤着你我的情感,季节变迁,改变不了我对你的爱恋。立夏到,我真诚地说一声:祝你夏天美姿翩然,笑容依然灿烂!
28、 一阵夏季的风带来无尽的凉爽,一场夏季的雨洗去一身的尘埃,一首夏季的歌唱出满心的喜悦,一声夏季的问候带出暖暖的情怀,祝立夏快乐。
29、 立夏节日逢,祝福送真情:愿你工作如夏风,越吹越轻松;愿你爱情如夏雨,越浇越甜蜜;愿你生活如夏阳,越过越光芒。愿你心情如夏露,滋润多多幸福驻。立夏快乐!
30、 花谢了花又开,雨停了雨又起,看那荷花荷叶连成片,看那夏雨阵阵送清凉,立夏节气,穿衣饮食要注意,当心中暑多喝水,身体健康才重要,祝立夏快乐。
31、 立夏迎来热的浪潮,暖融融的春天走的悄悄,看不尽街头美女裙摆轻飘,望不完草飞莺长花儿枝头闹,祝福送来立夏的问候,愿你立夏快乐,这个夏天好运最多!
32、 立夏已来到,炎热少不了,身体易疲劳,养生最重要,补水要及时,水果要多吃,营养需均衡,健康伴一生,愿你心情好,青春永年少。
33、 立夏心情要舒畅,养生保健记心上,多吃水果多补水,减少熬夜充足睡,早睡早起多锻炼,增强免疫是关键,愿你生活乐无边,立夏节里笑容甜,祝你开心幸福永远。
34、 春天渐行渐远,立夏迎面来;愿你看到绿色,开心一夏;望着祝福,幸福一夏;读着短信,兴奋一夏,祝你如意,快乐立夏!
35、 春天,已悄然走远;夏季,已到面前。热情和好运,给这个季节代言;酷热和喜悦,是这个季节的名片;幸福和平安,是我对你的祝愿;立夏节,祝万事随你愿,健康笑颜展。
36、 立夏来到,愿你工作入夏,如虎添翼;好运入夏,应接不暇;心情入夏,笑靥如花;幸福入夏,欢乐融洽!
37、 立夏来到,气温渐渐高,愿你工作顺利,业绩渐渐高;官运亨通,地位渐渐高;生意兴隆,收入渐渐高;左右逢源,人气渐渐高!
38、 今日立夏,啥日子知道不?今天老婆立下规矩的日子,从今天起,外出时二十以下的美女不许看,三十以下的少妇不许瞧,为啥?夏天来到,美女婀娜多娇,怕你心猿意马不守夫道。别说没事外面闲绕,还是老老实实回家给老婆洗脚。
39、 轻轻的,春天走了,正如立夏悄悄的来;悄悄的,祝福来了,正如朋友深深的关怀。别让忙碌的脚步,阻断朋友的情谊;莫因节日的忘记,忽略对朋友的惦记。立夏时节,祝你万事如意,幸福甜蜜!
40、 立夏来临气温飙升,白天闷热夜晚清凉,气候温度变化无常,晚上睡觉小心着凉,适当锻炼身体变强,饮食注意更加健康,亲戚好友铭记心房,短信带着祝福飞翔,愿你四季快乐无疆。
相关文章:
彝族习俗范文01-19
尼日利亚的习俗礼仪01-19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01-19
压疮的原因和护理01-19
2019党员个人总结01-19
婚礼习俗范文01-19
春分习俗范文01-19
澳大利亚专业分类解析01-19
论创新与民营矿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01-19
公务员转正鉴定意见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