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逐步结转分项结转例题(共5篇)
篇1:逐步结转分项结转例题
例题:假设某行政单位属国库集中支付单位,2014年年末有关收支账户余额如下: 收入类科目余额:
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 900000 ——项目支出拨款——支农政策培训 260000
——项目支出拨款——网络系统建设 400000 其他收入——项目支出——专项检查监管 250000
支出类科目 余额:
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 820000 ——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支农政策培训 20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网络系统建设 280000
经费支出——其他资金支出——项目支出—专项检查监管 110000 拨出经费——项目支出——专项检查 100000
该单位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和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并经上级考核验收;网络建设只完 成任务的70%。
另外,该单位还发生了下列业务:
1.2013年采用受权支付方式购置的电脑2台,买价12000元,因产品质量存在严重缺陷而退货,货款已退回代理银行。
2、报经财政协调批准该单位已从其下属单位调入结转资金100000元用于网络建设。
3、支农政策培训剩余经费80%按规定缴回财政。
4、按规定已完成项目的结转资金应转入“财政拔款结余”科目
1.调整增加以前财政拨款结转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00 贷:财政拨款结转——年初余额调整 12000
2.从其他单位调入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0000 贷:财政拨款结转——归集调入 100000
3.年末支农政策培训经费剩余按规定缴回财政时
应 缴 回 金 额 =(260000-200000)*80%=48000元 借:财政拨款结转——归集上缴 4800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 48000 4.年末结转财政拨款收入时
借: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 900000 ——项目支出拨款——支农政策培训 260000 ——项目支出拨款——网络系统建设 400000 贷:财政拨款结转——收支转账——基本支出结转 90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支农政策培训 26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网络系统建设 400000
5.年末结转其他收入时
借:其他收入——项目支出——专项检查监管 250000 贷: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结转—收支转账—专项检查监管 250000
6.年末结转财政拨款支出时
借:财政拨款结转——收支转账——基本支出结转 82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支农政策培训 20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网络系统建设280000 贷: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 820000 ——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支农政策培训 200000 ——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网络系统建设 280000
7.年末结转其他支出时
借: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结转——收支转账—专项检查监管 210000 贷:经费支出——其他资金支出——项目支出—专项检查监管 110000 拨出经费——项目支出——专项检查 100000
8.将已完成项目的结转资金转入财政拨款结余时
支农政策培训结余=财政拔款收入-财政拔款支出-归集上缴=260000-200000-48000=12000元
借: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转账——项目支出结转—支农培训 12000 贷:财政拨款结余——结余转账——项目支出结余—支农培训 12000
9.年末结账将“财政拨款结转”所属其他明细科目余额全额转入“剩余结转”明细科目时
借:财政拔款结转——年初余额调整 12000 ——归集调入 100000 ——收支转账 260000
贷:财政拔款结转——归集上缴 48000
——结余转账 12000 ——剩余结转 312000 10.年末结账将“财政拨款结余”所属其他明细科目余额全额转入“剩余结余”明细科目时
借:财政拔款结余——结余转账 12000 贷:财政拔款结余——剩余结余 12000
11.年末结账将“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余额全额转入“剩余结转结余”明细科目时
借:其他资金结转结余——收支转账 40000 贷:其他资金结转结余——剩余结转结余 40000
篇2:逐步结转分项结转例题
一、由例题引起的思考
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在成本分配对象、在产品的含义、半成品成本结转的处理、分配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如果成本费用资料相同, 采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完工产成品成本, 两者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呢?以下通过一个例题进行分析说明。
例1:华兴公司采用连续生产方式生产A产品。A产品生产经历三个车间, 上一车间完工半成品全部转入下一车间继续加工, 不存在库存半成品;各车间消耗上一车间半成品数量比例为1∶1,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为简化计算, 假定每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2×12年1~2月份产量、费用发生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单位:件
单位:元
下面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华兴公司1月份和2月份产成品成本进行计算。
1. 一月份产成品成本的计算:
(1)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详见表3、表4。
单位:元
单位:元
(2)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详见表5。
单位:元
综上所示, 虽然两种方法计算过程不同, 但计算结果相同:产成品成本均为15 300元, 单位成本均为90元。
2. 二月份产成品成本的计算:
(1)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详见表6、表7。
单位:元
单位:元
(2) 逐步结转分步法, 详见表8。
单位:元
综上所示, 两种方法对2月份产成品成本的计算结果不相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结果较大。
二、基于配比原则进行因素分析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均满足:完工产成品成本=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成品数量。完工产成品数量是相同的, 两种计算方法下的差异就是费用分配率不同, 因此我们就从费用分配率的计算公式着手进行分析。
为简化分析, 我们假设各步骤消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数量比例为1∶1。根据“总投入=总产出”的思路, 在产成品成本计算过程中, 各步骤产品数量之间存在以下勾稽关系:
公式1:月初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本月投产数量=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本月完工半成品数量
公式2:月初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本月投产数量=月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完工产成品数量
公式3:月初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初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公式4:月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末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公式5: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由公式2减去公式1可得出:月初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初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完工产成品数量-本月完工半成品数量。由此可推出, 本月完工半成品数量=[月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初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初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完工产成品数量。
由公式3可推出, 月初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初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由公式4可推出, 月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末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由公式5可推出, 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因此, 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本步骤完工半成品数量=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月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初广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月初狭义在产品数量 (不考虑完工程度) ]+完工产成品数量=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月末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完工产成品数量=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成品数量-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由此, 逐步结转分步法中各步骤费用分配率可变形为:
逐步结转分步法各步骤费用分配率= (月初狭义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半成品数量) = (月初狭义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成品数量-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耗用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假设先投产的产品先完工。根据“谁受益, 谁分配”的原则, 月初在产品成本应由月初在产品负担, 月初在产品成本除以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等于月初费用分配率 (等于上月费用分配率)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是为本月产品的生产而发生的, 我们称耗费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生产加工的产品为本月受益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除以本月受益产品数量就等于本月费用分配率,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等于本月受益产品数量乘于本月费用分配率。根据“总投入=总产出”的思路, 各步骤产量间存在以下勾稽关系:
公式6:月初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受益产品数量=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半成品数量
公式7:月初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受益产品数量=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成品数量
根据上述公式, 分配率计算公式可变形为:
逐步结转分步法各步骤费用分配率= (月初狭义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成品数量-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耗用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 (月初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费用分配率+本月受益产品数量×本月费用分配率) / (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成品数量-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耗用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 (月初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费用分配率+本月受益产品数量×本月费用分配率) / (月初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受益产品数量)
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费用分配率= (月初广义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成品耗用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 (月初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费用分配率+本月受益产品数量×本月费用分配率) / (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成品耗用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 (月初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费用分配率+本月受益产品数量×本月费用分配率) / (月初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受益产品数量)
三、结论
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的产成品成本是否相同, 取决于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耗用本步骤半成品数量、月初费用分配率和本月费用分配率三个参数。
1. 若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0, 即不存在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
此时, 月初狭义在产品成本=月初广义在产品成本。两种方法计算的费用分配率分别为:
逐步结转分步法各步骤费用分配率= (月初狭义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成品耗用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费用分配率= (月初广义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成品耗用本步骤半成品数量)
两种方法计算的各步骤费用分配率相等, 因此, 两种方法计算的产成品成本也相等。
2. 若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0, 月初费用分配率=本月费用分配率。
逐步结转分步法各步骤费用分配率= (月初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费用分配率+本月受益产品数量×本月费用分配率) / (月初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受益产品数量) =月初费用分配率或本月费用分配率
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费用分配率= (月初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费用分配率+本月受益产品数量×本月费用分配率) / (月初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受益产品数量) =月初费用分配率或本月费用分配率
两种方法计算的各步骤费用分配率相等, 因此, 两种方法计算的产成品成本也相等。
3. 若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消耗本步骤半成品数量≠0, 月初费用分配率≠本月费用分配率。
两种方法计算的各步骤费用分配率不相等, 因此, 两种方法计算的产成品成本通常也不相等。通过验证发现, 若本月费用分配率均小于月初费用分配率, 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的产成品成本大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结果;反之亦然。
摘要:本文运用“谁受益, 谁分配”的原则和“总收入=总产出”的思路, 对导致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指出影响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是否一致的因素包括月初后面步骤在产品及半成品耗用本步骤半成品数量、月初费用分配率 (上月费用分配率) 和本月费用分配率。
关键词: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费用分配率,受益分配原则
参考文献
篇3:逐步结转分项结转例题
关键词: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等效
一、逐步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生产步骤完工产品成本,应当从该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转出;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生产步骤生产的半成品成本,也应当作为该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记入该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就是品种法的多次连接应用。
[例1]甲公司设置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大批多步骤生产J产品,该产品顺序经过第一、二、三车间生产,第一车间投入原材料生产出J1半成品,交给第二车间生产出J2半成品,再交给第三车间生产J产成品。在生产过程中,单位J2半成品耗用J1半成品2件,单位J产成品耗用J2半成品3件。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假定该公司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各基本生产车间的在产品均采用定额比例计价法计量,J1半成品的材料费用定额为100元,原材料在第一车间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J产成品的工时定额为12小时,其中第一、二、三车间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小时、4小时、5小时,各车间的加工成本陆续发生,且各车间月末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均为50%。
该公司2014年4月、5月、6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表1、表2所示。
单位:件
单位:元
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公司2014年4月、5月、6月份有关定额资料表(如表3所示)。
要求采用按实际成本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J产品成本。假定自制半成品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且发出的自制半成品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量,尾差计入发出半成品成本。
现采用按实际成本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J产品成本如表4~表8所述。
表4中,2014年4月30日结转完工J1半成品成本,
借:自制半成品———J1半成品60569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60569表4中,2014年5月31日结转完工J1半成品成本,
借:自制半成品———J1半成品67147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67147表4中,2014年6月30日结转完工J1半成品成本,
借:自制半成品———J1半成品159004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159004
表5中,2014年4月领用J1半成品成本,
车间:第一车间 品名:J1半成品
注:表示红字(下同)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自制半成品)
60569
贷:自制半成品———J1半成品60569
表5中,2014年5月领用J1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自制半成品)
62670.60
贷:自制半成品———J1半成品62670.60
表5中,2014年6月领用J1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自制半成品)
159001.40
贷:自制半成品———J1半成品159001.40
车间:第二车间 品名:J2半成品
表6中,2014年4月30日结转完工J2半成品成本,
借:自制半成品———J2半成品55139.3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55139.30表6中,2014年5月31日结转完工J2半成品成本,借:自制半成品———J2半成品91784.15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91784.15表6中,2014年6月30日结转完工J2半成品成本,借:自制半成品———J2半成品238637.55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238637.55
表7中,2014年4月领用J2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自制半成品)
55139.30
贷:自制半成品———J2半成品55139.30表7中,2014年5月领用J2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自制半成品)
73427.45
贷:自制半成品———J2半成品73427.45表7中,2014年6月领用J2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自制半成品)
238637.55
贷:自制半成品———J2半成品238637.55
车间:第三车间 品名:J产成品
表8中,2014年4月30日结转完工J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J产成品41059.5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41059.50表8中,2014年5月31日结转完工J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J产成品61534.25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61534.25表8中,2014年5月30日结转完工J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J产成品307610.55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307610.55
由此可见,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各生产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或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同步,从而有利于企业分析和考核各生产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或产成品成本,也有利于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在采用综合逐步结转时,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能够全面反映该生产步骤完工产品中所耗用上一生产步骤自制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其他生产费用,这就便于各个生产步骤进行成本管理。但是,在采用综合逐步结转时,往往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在采用分项逐步结转时,虽然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但各生产步骤成本结转的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在自制半成品按计划成本逐步结转时,还要计算自制半成品的成本差异。因而,逐步结转分步法一般适用于自制半成品的种类不多、逐步结转自制半成品成本的工作量不大,或者自制半成品的种类较多,但成本管理上要求提供各个生产步骤自制半成品成本信息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1)不计算各生产步骤自制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既不计算该生产步骤完工的自制半成品成本,又不计算各生产步骤耗用上一生产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成本。(2)各生产步骤自制半成品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不同步。自制半成品不论是否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都不需要增设“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其成本。(3)各生产步骤发生的除耗用上一生产步骤的自制半成品费用以外的其他生产费用需要在最终完工的产成品(即“广义产成品”)与该生产步骤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其分配方法一般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比例计价法、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计价法等。其计算公式为:
(1)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比例计价法计算
(2)采用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计价法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公式中的“广义在产品”是从整个企业视角而言的在产品,具体包括:第一步,尚在本生产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即“狭义在产品”;第二步,本生产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仓库的自制半成品;第三步,已从半成品仓库转到后续各生产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制成产成品的在产品。必须指出的是,上述第二、三两步的广义在产品实物已从本生产步骤转出,但其生产费用仍然保留在本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之中。由于广义在产品的实物分散在本生产步骤、半成品仓库和后续各生产步骤,因此广义在产品的实物盘存工作量较大,但是如果广义在产品没有发生盈亏,或者发生盈亏数量很少,为简化核算工作,广义在产品的数量不必每月 (只需每隔一个季度或者半年)通过盘存求得,可以按照式3或式5计算求得。
【例2】资料如例1所述。要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J产品成本。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J产品成本如表9~表14所述。
车间:第一车间 品名:J产成品
在表9中,2014年4月份
车间:第二车间 品名:J产成品
在表10中,2014年4月份
在表10中,2014年6月份
车间:第三车间 品名:J产成品
在表11中,2014年4月份
根据表9、表10和表11结果,可以得出2014年4月、5月和6月完工的J产成品成本(如表12~表14所示)。
品名:J产成品 2014年4月
品名:J产成品 2014年5月
品名:J产成品 2014年6月
由此可见,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生产步骤可以同时计算应当记入完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并按照原始成本项目汇总得出产成品成本,不仅可以加速和简化成本计算工作,而且不需要逐步结转自制半成品成本,也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但是,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生产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成本,不能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第一生产步骤除外),因而不能分析和考核各生产步骤自制半成品成本,也不利于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因而,平行结转分步法一般适用于自制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的工作量较大,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自制半成品成本信息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诚然,在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企业应当加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数量核算和盘点工作,及时反映在产品报废和盘亏、毁损造成的损失,以弥补在产品成本与在产品实物脱节所带来的管理不便。
三、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结果比较
根据例1、例2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表15。
篇4:逐步结转分项结转例题
综合结转分步法是指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转入下一生产步骤时, 是以“半成品”或“原材料”综合项目计入下一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按各个生产步骤的前后加工程序, 把上一个生产步骤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动力和制造费用各成本项目汇总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有顺序地转入下一个生产步骤该品种的成本计算单;也就是把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顺序结转到最后一个生产步骤, 结算出产品成本, 各个步骤半成品的流转是以综合项目转入下一个步骤进行成本计算的。但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 不能提供按成本原始项目反映产品成本结构, 不利于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为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有必要进行成本还原, 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构成。
分项结转分步法就是指上一步骤转入下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不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进行反映, 而是区分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动力、制造费用) 计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的有关成本项目。半成品的流转是分成本项目结转, 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转入下步骤成本计算单时, 按原始成本各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燃料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反映在下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上。与综合结转分步法相比, 分项结转分步法因为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便于按成本项目对产品成本的高低进行原因分析。
二、举例说明
例:某企业生产甲产品, 经过两个生产步骤, 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有关资料如下:月初在产品数量, 一步骤200件, 二步骤100件;本月投产数量, 一步骤1 800件, 二步骤1 600件;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一步骤1 600件, 二步骤1 400件;本月在产品数量, 一步骤400件, 二步骤3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两个步骤都为50%。
采用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分步核算产品的成本并编制各步骤的成本计算单如表所示。
篇5:逐步结转分项结转例题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为了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而采用的一种分步法。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 除了要计算各种产品成本之外, 还必须计算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以便计算半成品的销售成本和以后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 以及为进行成本评比、成本考核提供必要的成本资料。它广泛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企业。
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法不同, 又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式。综合结转是指将各步骤所耗用的半成品成本综合记入各步骤的成本计算单的“直接材料”项目或专设的“自制半成品”项目中。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 逐步综合结转以后, 表现在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部分费用是最后一个步骤所耗自制半成品的费用, 而其他费用只是最后一个步骤的费用, 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必须对自制半成品项目进行成本还原, 即将产成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成本还原的方法是从最后一个生产步骤起, 将其耗用上一生产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按照上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如此自后向前逐步分解还原, 直到第一生产步骤为止, 然后再将各生产步骤相同成本项目的数额加以汇总, 即可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
二、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数据来源说明
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甲半成品完工记录或半成品交库单, 填列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原始数据。其中, 月初在产品数据应根据上月有关数据填列;本月投产数据应根据本月各种费用分配表和生产记录填列;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应分别根据完工记录和生产记录填列。同理, 可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甲半成品领用单、乙半成品完工记录或乙半成品交库单, 填列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原始数据;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乙半成品领用单、产成品交库单, 填列第三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原始数据。
举例说明如下:红山公司A产品成本计算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综合结转方式) , A产品的产量记录及有关成本资料如各步骤成本计算单所示。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各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A产品的生产分为三个步骤, 分别由三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 将完工的甲半成品直接转给第二车间用于生产乙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完工的乙半成品直接转给第三车间用于生产A产品, 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表中成本单位均为元, 数量单位均为件。
(一) 构建各步骤成本计算单模板各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模板与公式如表1与表2所示。
说明:各成本计算单中需要填列的原始数据均以加粗字体显示, 只要填列或替换必要的原始数据, 月末在产品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等数据均会自动计算填列, 从而实现逐步结转分步法 (综合结转方式) 下, 生产成本的自动更新, 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二) 构建产品成本还原模板其过程如表3所示。
说明:成本还原计算模板中需要填列的原始数据均以加粗字体显示, 只要填列或替换必要的原始数据, 就会实现产品成本的自动还原计算, 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的情况, 在各生产步骤中生产和领用的半成品, 可能不是当月生产的。由于以前月份所产半成品与本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构成不可能完全一致, 甚至会有不小的差距。因此, 在各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构成变动较大的情况下,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成本还原, 对还原结果的正确性就会有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半成品的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比较准确, 为了提高还原结果的正确性, 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可以按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的成本构成进行还原。如果采用该做法, 成本还原计算表第4行和第6行按成本项目分列的本月所产半成品的总成本, 应改为按
成本项目分列的半成品定额单位成本或计划单位成本, 以便能更
准确地反映各成本项目的构成比例。
参考文献
[1]于富生:《成本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吕志明:《Excel高级财会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相关文章:
逐步回归方法02-11
分层分类逐步做好新农村规划建设02-11
氯碱工业逐步实现了绿色化02-11
教师工资待遇逐步提高 两年调整一次02-11
病案首页信息系统02-11
楼市逐步回归理性 房价区域分化调整已现02-11
杨柳依依逐步情散文02-11
全球基础化学品市场产能逐步过剩02-11
中心城市功能逐步完善02-11
单位退休人员过多 基本医保费将逐步取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