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关键词: 大纲 力学 理论 课程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精选13篇)

篇1: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理论力学

考试复习大纲

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专业中许多课程均以理论力学为基础。本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于解决现代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力学课程内容:

静力学基本公理,约束与约束力,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物体系的平衡,平面简单桁架内力计算方法,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空间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

运动学点的运动合成,科氏加速度,刚体平面运动的速度分析方法,刚体平面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方法。

动力学基本概念,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刚体对于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动能、势能、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及其在静力分析中的应用。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与振动特征量。

参考教材:理论力学.上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篇2: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结构力学》(第五版),李廉锟主编

二、考试题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分析题; 4.计算题

其中:选择题及填空题42分,分析及计算题108分。

三、考核范围:涉及以下章节内容

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重点:§2-3,§2-5

要求掌握运用简单组成规则对平面体系进行机动分析 第三章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

重点:§3-1,§3-3,§3-5

要求熟练掌握静定平面刚架内力图的绘制 第五章

桁架

重点:§5-2,§5-3,§5-4 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

重点:§6-2,§6-5,§6-8

要求熟练掌握静定平面刚架的位移计算 第七章

力法

重点:§7-3,§7-4,§7-5

要求掌握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的求解 第八章

位移法

重点:§8-2,§8-3,§8-4

要求掌握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的求解 第十一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重点:§11-5,§11-7

要求掌握影响线的绘制,并利用影响线求量值

四、分析、计算题考试范围

1、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2、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图;

3、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4、多跨静定梁影响线的绘制;

5、用力法作超静定结构的弯矩图;

篇3: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等教育不断扩招,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但是,相对于需求来讲,研究生教育资源仍然是稀缺的。

从招生学校的数字来看,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机构2263所,而包括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内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只有796所;从招生人数来看,2009年高等教育毕业531.1万人,研究生招生51.1万人。

同时,由于很多在研究生备考生选择研究生教育机构时,会在专业、地域上有相同的偏好,造成结构性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名校、教育质量较高、就业前景加好以及所处区域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研究生教育的机会被很大一部分考生看好。因此,从个体来看,部分地区、部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表现的更为明显。

二、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的几点假设及其基础上的效率

为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效率进行分析,对其做如下假设:

1.

考生掌握充分的信息,即每位考生都掌握相同的、全部的研究生考试信息;

2.

考生可以在其掌握的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理性选择,即考生可以给予已掌握的信息作出使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决策;

3.

交易成本为零,即制度运行成本、监督成本、信息搜寻成本都不存在;

4.

考生对教育资源的评价用其为考试而做出的努力衡量,即可用复习时间(小时)表示,考生复习的时间越长,就表示其对研究生教育资源的评价越高;

5.

考生的学习效率及接受能力处于同一水平,即付出相同时间的努力,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与分数,亦即可以获得相同的得到教育资源的机会。

由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霍布斯规范定理,教育资源将分配给对其评价最高的考生,即付出最大努力的考生。根据假设条件,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是有效率的,并且是公平的。越努力的考生,越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其分数越高,就有更大的机会获得稀缺的研究生教育资源。

以上假设下的考试制度似乎更加贴近中国古代的情况,而且历史也确实证明了其是有效率的,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为政府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现实中的情况远比模型中的更为复杂,因此考试制度也就受到了质疑。

三、现实中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

现实中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随着人们重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晚上。研究生考试的过程和制度的作用远比以上假设中的更为复杂,而交易费用也随之增加。为了分析现实中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有必要对以上提出的假设作出修正:

1. 考试制度本身运行费用存在

在现实中,考试制度的运行的成本是存在的。该成本包括考试试题的撰写、印刷成本,维护考试公平、防止相关人员舞弊的监督成本等。这些成本体现在考生参加考试必须缴纳的报名费上。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上来看,其报名费在150元左右。随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每个考生的平均成本在下降,但考试制度的总成本在不断增加。

2. 考生必须为所需信息支付费用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考生尽量搜集更加全面的相关信息以获得在竞争中的优势。由此,考研辅导资料、考研辅导班等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有甚者还以内部资料、试题预测来贩售书籍或招揽学生。面对大量而庞杂的信息面前,考生陷入“囚徒困境”之中。

下面将把用于支付考研辅导班、考研资料等费用称为购买信息的费用,即信息搜寻成本。对于特定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考生之间构成竞争,一部分考生成功的概率增加,意味着另一部分考生成功的概率降低

假设购买信息的考生为博弈方1,不购买信息的考生为博弈2;考研成功的一方有20个单位的得益,在同时购买或同时不购买的情况下,成功的概率均为50%;若只有一方购买信息,则其将增加15%的成功概率,则另一方成功的概率为35%,但够买信息的一方须支付2个单位的成本。则可得到以下博弈矩阵:

从博弈矩阵中可以看出,无论博弈方2是否购买信息,博弈方1为实现自己得益最大化,都会选择购买信息;基于此,博弈方2为实现自己的得意最大化,也会选择购买信息。故该博弈的纳什均衡为(购买,购买)。

3. 金钱成为衡量考生对教育资源评价的标准之一

考生对教育资源的评价的衡量不能仅要包括考生为之做出的努力,还需包括考生为考试而支付的费用,即金钱。在经济实力可以支付信息成本的考生中,考试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使资源分配给对其评价最高的人手中,即愿意支付较高费用、付出更多努力的考生会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源;在不能支付信息搜寻成本的群体中,也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直接将资源分配给更加努力的考试;但是,考试制度却无法实现在这两个资源之间的有效分配。由于考生的经济状况不同,一些较为贫困的考生无法支付信息成本,而被迫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降低成功概率。一些经济条件较差但优秀的人无法享受稀缺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

四、结论

总体上来说,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以较小的交易成本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即将资源分配给那些对其评价最高的人手中,这也是考试制度能够长期而广泛的存在的原因。但是,由于随着对研究生教育资源竞争的愈加激烈,考生对信息需求和重视加大,进而产生了信息搜寻成本。对教育资源的评价不再可以仅仅用为之所付出的努力就可以衡量,还需要包括金钱成本。从而使一些无法支付成本的考生处于竞争劣势地位,而其中的人才无法享受稀缺、珍贵的教育资源,也对国家造成一定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科斯:《社会成本问题》.《法律与经济学杂志》第3卷1960年10月

[4]卢现祥:《交易费用测量的两个层次及其相关变化趋势》.《中南经济论坛》第1卷2004年

篇4: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1.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

出版活动都要接受出版行政管理。这里讲的出版活动,不 包括( )。

A.出版物的出版

B.出版物的印制或者复制

C.出版物的进口

D.出版物的交换赠阅

2.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 )。

A.登记制

B.审批制

C.保证金制

D.登记备案制

3.对出版物的管理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出版物只能由出版单位出版

B.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

C.出版单位实行财务审计制

D.出版物不得载有禁止内容

4.对出版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包括( )。

A.出版单位法人制

B.年度出版计划与重大选题备案制

C.出版单位年检报告制

D.出版单位利润上缴制

5.图书版本记录不包括以下项目:( )。

A.书名(或者图片名)

B.著作者(或绘制者)、编辑者、翻译者的姓名(或笔名、 单位名称)

C.著作者通讯地址及电子邮箱

D.出版者、印刷者和发行者的名称

E.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印数

6.与图书相比,期刊最基本的特点是:( )。

A.系统性较强

B.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强

C.有固定名称,按顺序编号连续出版

D.开本较大

7.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间空和线条

8.下列关于出版物总发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总发行的销售形式主要是批发和零售

B.一种出版物的总发行权只能由一个单位拥有

C.总发行是指总发行单位统一包销出版物

D.大型出版物零售单位也是总发行的销售对象

9.出版物从出版单位到达消费者手中通常需要经过的环节 不包括( )。

A.回款

B.批发

C.零售

D.总发行

10.下列表述中,没有错误的是( )。

A.编辑在处理上级领导机关提供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汇编

书稿时,由于不需要也不能对法律条文做任何改动,所 以不需要通读全稿。

B.书稿复审应当审读全部稿件。

C.因时间仓促,书稿三审无法达到规定要求,可以在审读 校样时再进一步修改。

D.在出版社终校时,作者同时审阅另打印的一份校样并进 行了修改,编辑或校对人员应将作者修改的内容全部 誊抄到终校样上,并仔细核对,防止遗漏。

11.编辑工作者不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 )。

A.文化产品的设计师

B.文化成果的发掘者

C.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D.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12.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B.出版人力资源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13.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出版物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

B.出版物的使用价值,主要由出版物的精神内容构成

C.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表现为商品 属性

14.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用来查找汉字古义及古文字形体的 是( )。

A.《辞海》

B.《辞源》

C.《说文解字》

D.《康熙字典》

15.某种图书定价40元,共印10000册,若以65%的发 行折扣率全部售完,则该书的造货码洋和销售实洋分 别为( )。

A.40万元、26万元

B.40万元、14万元

C.26万元、40万元

D.14万元、26万元

16.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

D.编辑负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17.某书第1版第1次印5000册,后又重印了两次,各4000册。 现在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全面修订后再印4000册,则此次印 刷的版本记录应为( )。

A.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B.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C.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D.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18.“三校一读”制度中的“三校”是指( )。

A.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共同参与校对

B.由不同校对人员进行三次校对

C.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计算机校对

D.由一名责任校对校读三次

19.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 为( )。

nlc202309022017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2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简述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侵犯著作权必须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3.结合所读过的书刊,简要陈述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总体 要求。

三、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60分)

写作要求:

1.自拟标题,参考词:书香,特色,责任,格调,文化;

2.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3.字数控制在1200字左右;

4.如有错别字和病句要酌情扣分;

材料:

不官不商,有书香

杨 绛

解放前钱钟书和我寓居上海。我们必读的刊物是《生活周刊》。寓所附近有一家生活书店。我们下午四点后经常去看书看报;在那儿会碰见许多熟人,和店里工作人员也熟。有一次,我把围巾落在店里了。回家不多久就接到书店的电话:“你落了一条围巾。恰好傅雷先生来,他给带走了,让我通知你一声。”傅雷带走我的围巾是招我们到他家去夜谈;嘱店员打电话是免我寻找失物。这件小事唤起了我当年的感受:生活书店是我们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生活书店后来变成了三联书店。四五十年后,我们决定把《钱钟书集》交三联出版,我也有几本书是三联出版的。因为三联是我们熟悉的老书店,品牌好,有它的特色。特色是:不官不商,有书香。我们喜爱这点特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C 7.C 8.A 9.A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B 17.A 18.B 19.A 20.D

二、简述题答案略

三、综合题答案略

篇5: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流体力学课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

l、绪论

1)理解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

2)理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3)理解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2、流体静力学

1)理解流体静压强的概念及其性质;

2)掌握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在相对平衡中的应用;

3)掌握点压强和总压力的计算。

3、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1)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建立以流场为对象的描述流体运动的概念;

2)理解一元流动模型的有关概念;

3)掌握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法,能综合运用连续性方程、总流能量方程或气流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计算总流问题。

4.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1)掌握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及其判别;

2)理解圆管中层流的运动规律;

3)理解紊流的特性、紊流时均化概念,了解附加切应力及混合长度的概念;

4)理解沿程能量损失的成因和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沿程能量损失的计算方法;

5)理解局部能量损失的成因,掌握局部能量损失的计算方法。

5、孔口、管嘴、管道流动

l)掌握孔口、管嘴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2)掌握简单管路、串联管路和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

6、气体射流

l)理解无限大空间和层流和紊流射流的基本特性;

2)掌握圆断面和平面等温、温差、浓差射流的计算方法。

7、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基础

1)了解流体微元运动的基本形式;

2)理解有势流动和有旋流动;

3)理解连续性微分方程;

4)了解流体运动的微元分析法;

5)了解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及其各项的物理意义;

6)了解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紊流运动的基本概念。

8、绕流运动

1)理解速度势函数、流函数和流网,了解势流迭加原理;

2)理解附面层概念、附面层分离现象;

3)理解统流阻力和升力,掌握悬浮速度的计算方法。

9、一元气体动力学基础

1)理解可压缩流体的基本参数、流动分类及基本方程;

2)理解热力过程对流动的作用,掌握渐缩喷管、拉法尔喷管断而参数变化的规律;

3)掌握等摘流动,有沿程损失的圆管等温流动和绝热流动的计算方法。

10、相似性原理和因次分析

1)理解力学相似概念、相似准则数的物理意义及应用;

2)了解因次分析法及应用。

参考教材:

篇6: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本《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宁波大学物理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本考试科目简介

普通物理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物理学各个领域的共同基础理论,而且是理、工、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作为物理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求对于普通物理学(力学、电磁学)的概念及原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入学考试的重点放在熟练掌握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刚体力学。静电场、恒磁场的基本规律,电磁感应、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与电磁波。掌握力学、电磁学中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的处理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具体要求

(一)熟练掌握质点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

运动学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抛体运动,自然坐标-切向和法向,极坐标-径向和横向,相对运动。

(二)熟练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其中包括:

能应用牛顿定律解题,冲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三)熟练掌握动能和势能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

功,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问题。

(四)掌握角动量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

质点与质点系的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对称性。

(五)熟练掌握刚体力学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刚体定轴转动定律,转动惯量计算,转动中的功和能,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六)熟练掌握静电场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及迭加原理,场强的计算,电通量,高斯定理及其求场强方法,静电场力作功特点,电位及其计算,静电平衡条件,电荷分布,电容器及其电容的计算,电容器的静电能。

(七)熟练掌握恒磁场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

磁场基本规律,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磁场分布,磁场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安培力的作用,矩形线圈受磁力矩作用,洛仑兹力作用。

(八)熟练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

法拉第定律,动生、感生电动势,互感和自感现象。

(九)掌握电磁介质的基本性质,其中包括:

电位移矢量及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电场能量及能量密度,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磁场的能量及能量密度。

(十)掌握电路的基本解法,其中包括:

电动势概念,计算简单电路,LR电路、RC电路的暂态过程。

(十一)掌握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电磁波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

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的能流密度。

三、题型分布

篇7: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音乐综合理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论述题 2.作品分析 3.案例分析题

二、考查目标

音乐综合理论宁波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音乐教育与传承”专业必考的理论基础科目,包括中西音乐史、音乐作品分析与音乐教育理论三部分专业内容。各部分考查目标如下:

1、中西音乐史的考察目标涉及中国、西方音乐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发展脉络,各个不同音乐类别的异同和风格特征,以及相关的一些音乐知识要点(概念)的把握。要求考生掌握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例如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对某一音乐现象或者特征的理解等。

2、音乐作品分析属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范畴,考察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考生对音乐作品逻辑结构及其形式的规范类型的把握。这部分以欧洲传统的共性写作时期的曲式学内容为主体,并补充我国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或一部分近现代音乐作品的分析研究,以便从音乐风格、历史时期、体裁特点与量度规模等层面对考生进行较全面的专业考察;二是要求考生运用分析、比较和综合等方法,对音乐构成的各种表现手段及相互关系进行系统深入地剖析,第1页,共3页

以此验证考生是否能够达到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作品风格和内涵的考试目标。题型为作品分析。

3、音乐教育理论的考试范围包含了音乐教育学以及音乐传承方面等内容,题型以教案题为主。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1、中西音乐史考试范围包含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中国传统音乐等内容,题型以论述题为主。

2、音乐作品分析考试内容:(1)对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与陈述结构的理论认知和系统运用,以及传统作曲技术理论中调式调性核心结构作用的深刻把握;

(2)对传统曲式学中再现结构原则、循环结构原则、奏鸣结构原则等特征所在及其相互关系有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

(3)对主题动机分析法、音集集合分析法或申克音乐分析法等的要点概括与技术掌握。

3、音乐教育理论考试涉及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以及音乐传承方面的内容,包括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音乐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等相关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课程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四、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西音乐史:(01、02、03方向)

(1)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2006年版

2、音乐作品分析:(01、02、03方向)

(1)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2)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音乐教育理论:(01、02、03方向)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

第2页,共3页

(2)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3)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2月

篇8: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1.专有出版权

2.重版率

3.直接成本

4.出版物标识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颁布了哪些著作权法?各有什么特点?

2.简述选题策划的主要内容。

3.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4.简述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

三、写作(711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

GoPro CEO Nick Woodman:

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

11月12日,201 5年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Re/code执行主编Kara Swisher和GoPro CEO Nick Woodman就中国市场、内容战略、媒体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GoPro是全球知名运动拍摄设备品牌,也是一个分享平台和内容生产平台。以下是对话的部分内容:

Nick Woodman:GoPro是一个全球化公司,做内容是我们的第一大战略。我们之所以能在全球有这么快的扩张速度,是因为我们的受众非常欣赏我们的内容。我们在中国市场增长飞快,也是得益于我们的内容。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

Kara Swisher:跟大家说一下你的内容战略,因为这是你的核心,你并不只是卖设备。

Nick Woodman:对,我们就是一个内容公司,内容是我们的核心,硬件只是辅助。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大量投入是在软件开发当中,这些软件不仅仅是去捕捉内容,还要把内容放到云端,让用户的手机能够去接入、分享,所以GoProS~是以硬件为中心去开展业务的。

Kara Swisher:你如何看待你们所创建的内容呢?

Nick Woodman:我们要推动人们去追寻自己的激情。比如我们去推动大家旅行,让他们通过GoPro编纂他们的游记,跟大家分享。我们会一直给他们一些奖励,比如500美元一张照片,1000美元一个视频。这样的话,他们一直获得GoPro的一些报酬,他们会成为专业的旅行者,他们一直是在路上创造内容。

有人认为,“现在、未来引领媒体发展的,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考生,你怎么看?请自拟标题,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专有出版权:专有出版权是出版者通过与著作权人签订合同而取得的出版该作品的专有权利,依法受到保护。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行为人在必须承担民事责任之外,常常还必须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2.重版率:重印书及再版书在出版社出书品种中的比率,是出版社选题水平的重要标志。

3.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可以分清为哪种产品消耗、直接反映某一出版物品种生产过程的各项支出。直接成本包括稿酬、校对费、租型费、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费用、制版费用、印装费用、出版损失和其他直接费用等。

4.出版物标识:主要包括中国标准书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标准书号由不同长度的5段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段之间以短线隔开,前面冠以ISBN作为标识符。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是报纸、期刊、年鉴和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等连续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又称“刊号”。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颁布了哪些著作权法?各有什么特点?

《大清著作权律》《中华民国著作权法》。中国近代的著作权保护,在没有立法建制前,主要沿用宋代以来的老办法——由地方政府颁布著作权保护告示。19世纪起,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的著作权法律观念渐渐传入中国。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保护法律。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著作权法》,共5章45条,很多内容和条文是对《大清著作权律》的沿用和变通。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其进行了修订,在著作权内容、登记注册生效制度、外国人作品保护等方面做了一些补充。

评分标准:回答出《大清著作权律》《中华民国著作权法》给5分,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占10分。

2.简述选题策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三方面:一、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二、出版物的营销方案设计;三、选题的实施方案设计。选题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读者对象、主体与名称、体裁和篇幅、开本、装订形式等;营销方案包括市场分析、市场预测、营销策略等;实施方案包括作者选择、进度控制等。

评分标准:共有3部分主要内容,各占5分,

3.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内容、编校、设计、印制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评分标准:四项中有一项回答不出来或不知道其主要内容,扣3-4分。

4.简述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

大数据对于出版业生产经营而言将有前所未有的帮助:①帮助出版社优化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过程。对图书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把研发和生产过程进行放大观察,从中提炼规律并加以利用。②帮助出版社做好精准策划和精准营销。电商平台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可以使得对个人和群体的实时观察成为可能,为预测群体行为和了解个体偏好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从而实现精确策划和精准营销。③帮助出版社做好用户体验和产品效果的评估。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出版社不仅能统计图书的销售,还能绘制出“读者图谱”,包括用户的年龄、收入和地理位置等,以增强对用户体验与产品效果的了解。

出版业也将面临严峻挑战:①大数据收集渠道不畅。高度信息化的环境是收集海量数据的基础,但目前出版大环境中数据的收集渠道仍存在一些问题。②大数据高效分析能力与人才均欠缺。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分析,不仅需要由大量新兴技术组成的高性能的专业的分析技术架构解决方案,还需要高效分析能力和数据分析人才,而这些资源在出版领域仍然比较匮乏。③决策习惯的改变仍需时日。出版业的经营管理方式通常是建立在经验或者传统数据粗糙的分析基础上的,要改变各层次决策者旧有的决策习惯,使其学会利用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决策,仍需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评分标准:本题答案相对开放,考生若有独特见解,可给高分。

三、写作(70分)

评分标准:开放式答案,可从多种角度进行回答。要求言之成理,逻辑清晰,表述准确,有独到见解。基本要点表述清楚得分60%;逻辑清楚、论据充分得分80%-90%;语言流畅可以加分;就某—方面有突出论述,或观点新颖,可以加分,或得高分。

篇9: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一、考试内容

1.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熟悉截面法和内力、应力、变形、应变。熟悉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掌握轴力与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圣维南定理,应力集中的概念;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应力-应变曲线;拉压杆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拉压变形,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拉压超静定问题,温度及装配应力。

3.熟悉剪切及挤压的概念和实用计算。掌握切应力互等定律,剪切胡克定律。

4.掌握扭矩及扭矩图,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应变,扭转强度及刚度条件。了解矩形截面及薄壁杆件扭转。

5.掌握静矩与形心的概念,组合截面的一次矩与形心计算,截面二次矩,平行移轴公式。

6.熟悉平面弯曲内力概念,掌握剪力,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及 q-FS-M 的微分关系,熟悉利用微分关系画梁的剪力和弯矩图。

7.掌握弯曲正应力公式,弯曲切应力公式,弯曲强度条件。了解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

8.熟悉挠曲线及其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求梁的弯曲变形,叠加法求梁的弯曲变形,梁的刚度校核,简单超静定梁的求解。了解提高梁的弯曲刚度的措施。

9.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广义胡克定律。

10.熟悉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的分析,脆性断裂和塑性屈服。掌握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畸变能密度理论,了解莫尔强度理论。

11.掌握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斜弯曲,偏心压缩、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弯扭组合变形。

12.掌握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3.掌握杆件变形能计算,互等定理,卡氏定理,莫尔定理,超静定梁的求解。

14.掌握动载荷问题中动静法的应用,杆件受冲击时的动荷系数、动应力和动应变的计算。

15.了解疲劳破坏的概念,S-N曲线及材料的疲劳极限,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2.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试卷满分和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三、参考书目

篇10: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与林业生产、科研与实践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的具体内容由《森林生态学》、和《植物学》两个科目组成,每个科目为75分。

三、各科目考试要求

《森林生态学》

1.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考察考生应用森林生态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森林生物与环境关系原理;森林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内与种群间的相互关系;森林群落的组成与结构,森林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及分布规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养分循环。

《植物学》

1.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植物学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2.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细胞与组织、种子与幼苗、根、茎、叶、花、果实等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进化规律;被子植物分类的方法;与林业密切相关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参考书目-初试科目

植物学

《植物学》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森林生态学

篇11: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植物生理学是运用物理、化学、数学和生物方法揭示和调控植物生命活动的科学,是现代合理农业的理论基础。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考察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重要植物生理指标的基本测定方法 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部分:

(1)细胞结构与功能,它是各种生理活动与代谢过程的组织基础;

(2)功能与代谢生理,主要包括光合、呼吸、水分、矿质、运输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各种功能、机理与环境条件的影响;

(3)生长发育,它是各种功能与代谢活动的综合反应,包括生长、分化、发育与成熟、休眠、衰老(包括器官脱落)及其调控;

(4)逆境生理,包括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反应、抗逆性等。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植物生理学的整体。绪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对象、内容、产生和发展及对农业做出的贡献、发展趋势。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

第1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了解植物细胞(生物膜、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基本概念

1.粘性(viscosity)

2.弹性(elasticity)。

3.液晶态(liquid crystalline state)

4.伸展蛋白(extensin)。

5.胞间连丝(plasmodesma)

6.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2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主要了解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及蒸腾的基本原理,维持植物水分平衡的重要性。

(一)基本内容

1.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作用 2.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及其动力 4.植物水分平衡

(二)重点

1.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

2.水分吸收和散失的动力及调控(气孔运动的机理)3.植物水分平衡

(三)基本概念

1.水势(water potential)2.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3.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4.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与水分平衡(water balance)5.自由水(free water)与束缚水(bound water)6.共质体(symplast)与质外体(apoplast)

7.主动吸水(active absorption of water)与被动吸水(passive absorption of water)8.水孔蛋白(aquaporin)9.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

10.蒸腾效率(transpiratton ratio)与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11.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

12.永久萎蔫系数(permanent wilting coefficient)13.根压(root pressure)

14.小孔律(law of small pores)15.SPAC(Soil-plant-atmosphere-continuum)

第3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

主要了解植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矿质元素的重要生理功能及缺素诊断,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利用特点及吸收机理。

(一)基本内容

1.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必需元素及其研究方法 2.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典型缺素症诊断 3.根系吸收矿质的特点及运输 4.细胞吸收矿质的机理 5.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

(二)重点

1.N、P、K、Ca及Fe、B、Zn的重要生理功能及典型缺素症 2.根系吸收矿质的特点 3.细胞吸收矿质的机理

(四)基本概念

1.灰分(ash)和 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2.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3.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

4.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5.膜转运蛋白(fransport protein)

6.载体(carrier)

9.ATPase(ATP phosphorhydrolase)

10.致电泵(eletrogenic pump)。

11.H+-ATP酶

12.共转运(cotransport)。

13.离子的选择吸收(selective absorption)

14.生理酸性盐(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15.生理碱性盐(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16生理中性盐(physiologically nutral salt)17.单盐毒害(toxicity of single salt)

18.离子拮抗(ion antagonism)

19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离子交换(ion exchange)。

21.质外体(apoplast)

22表观自由空间(apparent free space,AFS)。23 叶面营养(foliar nutrition)

24.最高生产效率期。

第4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主要了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机理、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特征以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作物光能利用率。

(一)基本内容

1.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2.叶绿体色素的光学性质与生物合成 3.光合作用的机理.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途径及其特点 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7.植物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二)重点 光合作用的机理

(三)基本概念

1.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2.碳素同化(carbon assimilation)

3.作用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er pigment)

4.聚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5.光合单位(photosythetic unit)

6.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7.水氧化钟(water oxidizing clock)

8.原初反应(primany reaction)9.红降现象(red drop)与爱默生效应(Emerson effect)10.PSI(photosystem I)与PSII(photosystem II)

11.量子产额(quantum yield)

12.Rubisco(RuBP carboxylase/oxygenase)13.荧光现象(fluorescence)

14.作用中心(reaction centre)

15.光合链(photosynthetic chain)

16.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17.C3径(C3 pathway)与C3植物(C3 plant)18.C4径(C4 pathway)和C4植物(C4 plant)

19.CAM途径(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pathway)CAM植物(AM plant)20.生物产量(biolgical yield)与经济产量(economic yield)

21.叶子散阻力(leaf diffusion resistance)与叶子导度(leaf conductance)

22.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23.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24.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25.叶面积系数(leaf area indx LAI)

26.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或光合生产率(photosythetic production rate)27表观光合速率(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净光合速率(net phosynthetic rate)28.光补偿点(1ight compensation point)与光饱和点(1ight saturation point)

29.CO2补偿点(CO2 compensation point)与CO2饱和点(CO2 saturation point)。

30.光能利用率(efficiency of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第5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主要了解呼吸作用及其多条路线的生理意义,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为作物栽培和农产品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基础。

(一)基本内容

1.高等植物呼吸作用的类型及其生理意义 2.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 3.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4.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作物栽培 农产品贮藏)2.呼吸作用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二)重点

1.呼吸代谢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

2.EMP、TCAC、PPP途径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其生理意义 3.抗氰呼吸及其意义

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及其与作物采后贮藏的关系

(三)基本概念

1.呼吸作用(respiration)

2.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3.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4.EMP途径(EMP pathway)

5.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C)6.PPP(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7.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8.呼吸链(respiration chain)

9.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

10.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11.能荷调节(regulation of energy charge)12.抗氰呼吸(Cyanide resistat repiration)

13.呼吸商(respiration quotient RQ)

14.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15.P/O比16.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dase)17.末端氧化酶(terminal oxidase)

18.安全含水量(safety water content)19.无氧呼吸消失点(anaerobic respiration extinetion point)

第6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分配及细胞信号转导

主要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分配规律及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和分子机理,调控源流库关系以提高作物产量质量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内容

1.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方向、速度、形式和机理 2.有机物质的分配方向和规律

3.影响有机物质运输分配的环境因素 4.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二)重点

1.实验证明有机物质运输途径和方向

2.有机物质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内容及其评价 3.源库理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4.植物把环境刺激信号转导为胞内反应的途径

5.Ca2+在细胞中的分布特点、钙信使作用标准及分子基础

(三)基本概念

1.代谢源(metabolic,Source)

2.代谢库(metabolic, Sink)3.流(transportation)

4.源-库单位(sour-cesink unit)5.转移细胞(transfer cell)

6.比集运量(specific mass transfer,SMT)7有机物质运输速度(transport velocity)和有机物运输速率(transport rate)

8.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和韧皮部卸出(phloem unloading)

9.生长中心(growing center)

10.就近供应

11.同侧运输

12.细胞信息系统(cell message system)

13.环境刺激—细胞反应偶联信息系统

14.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15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16.GTP结合调节蛋白(GTP 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s)

CDPK 18.钙调素(Calmodulin,CaM)

19.SE-CC 20.肌醇磷脂信号系统(inositol phospholinid inositide signal system)第7章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

主要了解五大植物激素在高等植物中的分布、运输、生物合成、主要生理功能 和作用机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重要作用。

(一)基本内容 1.植物激素的发现

2.植物激素的代谢(生物合成、降解、钝化)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4.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5.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

6.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二)重点

1.五大植物激素主要的生理作用(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赤霉素对大麦种子α-淀粉酶的诱导,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的机理,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机理

3.五大激素合成途径(不记过程)及前体物质,乙烯生物合成的调节 4.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主要应用

(三)基本概念

1.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phytohormones)

2.生长调节物质? 3.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4.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s)5.生长抑制剂(growth inhibitor)

6.生长延缓剂(growth retardant)7.极性运输(polar transport)

8.激素受体 第8章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

主要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及细胞生长生理特点,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及植物生长相关性,为分析植物生长现象和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理论基础。

(一)基本内容

1.生长、分化、发育的概念

2.种子萌发生理

4.光敏色素

3.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4.植物生长相关性 5.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二)本章重点

1.细胞发育三个时期的生理特点 2.植物生长相关性 3.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4、光敏色素

(三)基本概念

1. 细胞的分化(differentiatkm)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2.植物的再生(regeneration)

3.极性(polarity)4.黄化现象(ctiolation)

5.生长协调最适温度(grow coordinate temperature)6.温周期现象(thermoperiodicity)

7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8.光受体(photoreceptors)

9.蓝光效应(blue effect)

10.光敏色素(Phytochrome,Phy)

11.生长相关性(correlation)12.顶端优势(apical dominance)

13.根冠比(root top ratio,R/I)

14.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15.昼夜周期(daily periodicity)

16.季节周期(seasonal periodicity of growth)17.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rhythm)18.向光性(phototropism)

19.隐花色素(eryptochrome)20.种子活力(seed vigor)和种子生活力(seed viability)21.种子休眠(seed dormancy)

第9章

植物的生殖生长 内容提要

主要了解植物生殖(包括花前成熟、成花诱导,花器官形成及授粉受精生理)需要的条件。

(一)基本内容 1.花发端 2.春化原理 3.光周期现象

4.花芽分化

5.授粉受精生理

(二)本章重点

1.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理论 2.授粉受精需要的条件及生理生化变化

(三)基本概念

1.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和春化处理(vernalization)2.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和 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3.

春化解除(devemalization)和再春化现象(revemalization)

4.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和.临界夜长(critical dark period)5.识别蛋白(recognition protein)

6.群体效应(group effect)

7.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

8.花发端(floral apices)9.花芽分化(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10.C/N比学说(carbon/nitrogen ratio)11.同源异型突变(homeotic mutation)和同源异型基因(homeotic gene)

第10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主要了解植物成熟、衰老、器官脱落生理机制及调控的基础理论。

(一)基本内容

1.种子和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2.休眠生理 3.衰老生理 4.器官脱落生理

(二)本章重点

1.种子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2.种子的休眠

3.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激素调节 4.器官脱落与离层的形成及激素调控

(二)基本概念

1.非丁(phytin)2.风旱不实现象

3.休眠(dormancy)4.强迫休眠(force dormancy)和深沉休眠(deep dormancy)

5.单性结实(parthenocarp)6.呼吸跃变(climacteric)和呼吸高峰(respiratory climacteric)7.生物自由基(biological radicals)和活性氧(active oxygen)

8.生物自由基伤害学说(biological radical injury theory)9.离层(separation layer)10.生长素梯度学说(auxin gradient theory)第11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

主要了解低温和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植物对低温和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及抗性。

(一)基本内容 1.植物的抗寒性 2.植物的抗旱性

3.植物的抗热 抗盐 抗病性性 4.植物的氧胁迫

5.植物的抗性生理通论

(二)重点

1.冷害生理冻害生理

植物的抗寒性

2.干旱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

严重干旱致死的原因

植物的抗旱性 3.交叉适应现象

4.逆境条件下植物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抗逆性的关系

(三)基本概念 1.逆境(stress)与植物的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

2.渗透调节(osmotic adjustment)和渗调蛋白(osmoregulation protein)

3.交叉适应(cross adaptation)4 膜脂相变(Phase transition of membrane lipids)5.膜脂过氧化作用(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6.水合补偿点(hydrtion compensation point)

7.诱导抗病性(desease induced resistance)8.抗寒锻炼 第12章

植物生理实验技术

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膜相对透性的基本方法,测定原理及注意事项。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型

一、解释名词(20分)

二、简要回答问题

(50分)

三、综述题(30分)

参考书

1.张继澍主编

植物生理学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12 2.张继澍主编

篇12: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1、在汉字演进过程中出现过的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 )、( )、( )、( )。

2、在纸张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前,( )因其便于取材、制作低廉而成为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沿用时间超过千年。

3、我国古代刻书业非常发达,主要有( )、( )、( )、( )四种生产方式。

4、( )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5、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有:信息采集、( )、组稿、审稿、( )、( )、( )、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 )、反馈信息收集。

6、从2002年起,我国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已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取得证书后( )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未能及时登记的,在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其( )内申请职业资格登记的资格。

7、根据《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 )、( )、( )。

8、妈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孩子:我完成作业了,我出去玩了。请问孩子的做法符合妈妈的要求吗?请写出分析过程。( )

9、“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甲队获得了出线权,所以,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此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

10、“我们应当尊敬老师,因为不尊敬老师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尊敬老师不对呢?因为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该论证所犯逻辑错误是( )。

11、“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该推理所犯逻辑错误是( )。

1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 )。

13、《四库全书》是在( )朝修纂的。

1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利互爱的思想家是(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 )说的。“白马非马”说出自 ( ) 之口。

15、“六亲不认”中“六亲”指的是:( )。

16、“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句应修改为:( )

17、“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此句不通顺,应修改为:( )

18、标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

病入膏肓( ) 揠苗助长( )

草菅人命( ) 炙手可热( )

19、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

穿流不息( ) 一股作气( )

一诺千斤( ) 迫不急待( )

二、简答题(共30分,每个15分)

1、某人要开书店,请向他介绍我国出版发行的管理依据以及审批流程。

2、我国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30分)

我国数字化出版概述及发展趋势

四、作文(共50分)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俗语,对于这句话的内涵你怎样理解?请自拟题目论述,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汉字演进过程中出现过的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在纸张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前,(简牍)因其便于取材、制作低廉而成为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沿用时间超过千年。

3、我国古代刻书业非常发达,主要有(官刻)、(私刻)、(坊刻)、(寺院刻书)四种生产方式。

4、(书号)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5、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有: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6、从2002年起,我国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已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取得证书后(3个月)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未能及时登记的,在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其(5年)内申请职业资格登记的资格。

7、根据《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版税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一次性付酬方式)。

8、妈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孩子:我完成作业了,我出去玩了。请问孩子的做法符合妈妈的要求吗?请写出分析过程。(不符合,妈妈:只有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完成作业是前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9、“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甲队获得了出线权,所以,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此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正确﹁(甲队∧乙队)→﹁甲队∨﹁乙队 已知甲队获得了出线权,否定﹁甲队,所以﹁乙队)。

10、“我们应当尊敬老师,因为不尊敬老师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尊敬老师不对呢?因为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该论证所犯逻辑错误是(循环论证)。

11、“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该推理所犯逻辑错误是(偷换概念)。

1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史记》 )。

13、《四库全书》是在(清)朝修纂的。

1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利互爱的思想家是(墨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说的。“白马非马”说出自(公孙龙) 之口。

15、“六亲不认”中“六亲”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

16、“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句应修改为:(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17、“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此句不通顺,应修改为:(这个县的水稻,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

18、标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

病入膏肓(huāng ) 揠苗助长( yà )

草菅人命(jiān ) 炙手可热( zhì )

19、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

穿流不息(川 ) 一股作气(鼓 )

一诺千斤(金 ) 迫不急待(及 )

二、简答题

1、某人要开书店,请向他介绍我国出版发行的管理依据以及审批流程。

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审批流程:由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即:新闻出版总署(针对总发行单位)以及各级新闻出版局(针对相应各级发行单位);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

2、我国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内容有哪些。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六条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三、论述题答案略

篇13: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8《理论力学》 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总则:

《英语教育》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全部试题要求用英文作答,答案要求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以下是考试的具体说明。

一、考试目的:

考察学生掌握英语教育的基本知识,以及外语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通过所获得的知识加深对英语教学理论、思想、理念的理解,切实提高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1.学生应熟悉英语教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国际上流行的主要教学法流派及其理论观点;

2.了解当今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情况;

3.初步具备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考试题型:

1.填空题(10题,20分)

2.概念题(6题,共30分): 测验学生对英语教育相关概念的掌握;

3.简答题(5题,共50分): 考生可以在准确阐释问题的基础上简要论述自己的观点;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复旦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学试卷 下一篇:黑龙江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