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复习提纲

关键词: 继承 复习提纲 战略思想 国际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复习提纲(通用2篇)

篇1: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复习提纲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基本知识点(单选、多选、辨析知识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197

2.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P197

3.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P198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P199

5.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P206

6.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P207

7.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209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8.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P211

9.在处理国际关系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P212

二、综合知识点(材料分析、案例分析及综合论述知识点)

1.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P203

(1)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2)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

(3)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4)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6)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7)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篇2: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复习提纲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形成的依据和过程,了解国际形势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曲折发展,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了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准确认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教学学时:3课时

教学手段、方法:多媒体PPT、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勇敢地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了全国政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2、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3、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步形成了新的判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更深入地分析了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一科学判断是对当今世界历史发展主流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与科学概括。

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首先,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有可能的。

其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时代主题,但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向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于条件。但同时,世界仍然不安宁,全球发展平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领土领海争端时有升温,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局部动荡频繁,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1、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战略机遇期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是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的,可以延续的拓展。十八重申,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新形势下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变化

国际方面:一是国际力量对比向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多;三是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更多;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国内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四是制度优势日益显现。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1、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2、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一,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第二,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共赢的发展道路。

第三,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第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第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第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第七,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党在建国时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这一基本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 根据国 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对国际形势做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又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

邓小平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他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霸权政策,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策经济新秩序;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江泽民还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由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我国和平外交的性质决定了外交工作要为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

奉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必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重在推进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中国邮政国际范文 下一篇:中国国际展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