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不再遗憾

关键词: 工作岗位 从教 学生 教师

美丽不再遗憾(精选三篇)

美丽不再遗憾 篇1

我从教多年以来, 处理学生问题无数次, 但有一次让我至今不能忘记。那是在我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二年, 我担任初三英语课的教学工作, 当时班里有个新来的女学生, 有一次当我正在讲课时, 她突然站起来大声地质问我:“你为什么不提问我?你不问我, 我怎么会学好呢?我的英语本来就差, 我到这班里来, 是因为听说你教英语好, 我主要是想把英语搞上去。”由于年轻, 又缺少经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 我不知所措, 觉得在学生面前丢了面子, 所以非常生气, 并把她逐出教室, 责令其叫家长, 不允许上英语课。我心想一个女学生, 应该好办, 不让她上课, 只是吓唬吓唬她, 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 她坚决不叫家长, 僵持两天后, 她就转学了。我和她之间的矛盾没有化解, 因此, 我至今都耿耿于怀, 总觉得自己耽误了那个学生的前途, 给我的教学工作留下很大的遗憾。但这件事一直激励着我今后的工作, 我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努力提高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 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为了在教学中不再留下遗憾,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 不要急于采取简单粗暴的行动

我深刻地认识到, 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如没完成作业, 上课不认真听讲等常见问题, 教师不要动不动就叫家长, 因为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都很脆弱, 很敏感, 自尊心很强, 所以他们不想让家长知道, 如果教师还要找家长刺激他们, 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 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思考, 因人而异, 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如有一年我教初二, 有一个学生在上课时的表现和以前大相径庭, 不仅不认真听课, 还和前后的学生说话、打闹, 影响极坏, 我多次提醒都不起作用, 这让我很不理解, 因为这个学生平时学习非常认真, 而且非常喜欢我, 英语特棒, 那么他为什么当着全体同学, 让我下不了台呢?我想, 这其中一定有原因, 所以我先安抚了其他的学生后, 继续上课, 等到下课后, 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里, 并让他坐下, 面对面和他谈心。原来是我的疏忽大意, 在上午第二节下课时, 我把没完成作业的几个学生叫到了办公室, 而没有叫他, 因为他也没完成作业, 他觉得教师不理他, 是不管他了, 伤害了他的自尊, 问清原委后, 我马上向他道歉。以后他又和以前一样认真学习了, 如果我采取当初的方法, 很可能又会造成一次遗憾。

二、对学生的冲撞冒犯要豁达大度, 要多让学生几分

在教师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 发生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是发生冲突后如何处理。因为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 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 而且涉世不深, 生活阅历浅, 所以难免冒犯教师。现在每当有学生冲撞教师时, 教师会表现得豁达大度, 会多让学生几分的, 而且也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常言道,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一忍风平浪静, 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多让学生几分, 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反省自己和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教师多让学生几分, 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 是实施教学民主的教学理念, 是教学中提倡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充分体现, 也无愧于高素质的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体现了教师宽阔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思想境界, 这对我们的学生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也是教师以身作则, 教书育人的具体体现。如果我当初这样做, 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遗憾。

三、教师要爱护、了解每一个学生,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令我“遗憾的”她, 如果我当初了解她, 就不会发生那样的结果。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家庭情况, 生活背景,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等。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 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 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我通过找学生谈心, 家访, 学生自我介绍等方式来了解他们, 这样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 可以做到及时疏导, 防患于未然。同时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师在工作中更能得心应手。在2011年初一有一个学生, 他入学成绩很高, 但升入初中后坚决不学习, 多次和他谈心才知道原因, 原来姐姐正在上高中, 家长准备放弃他, 中学毕业后就让他回家干活, 于是他觉得学习对他没用。了解情况后, 我马上家访, 并做通了家长的思想工作。学生开始认真学习了, 而且成绩直线上升, 现在正在上大学。这也说明了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 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 对于学习差的学生, 不要歧视也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分析原因, 找出差距, 并指出今后学生努力的方向, 让学生自己相信“我能行”, 给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教师的工作不应简单粗暴, 而应该像和煦的春风, 绵绵的细雨般使每个学生都有被吹拂, 被浇洒的机会。

四、批评学生也要讲究爱的艺术, 处罚学生要把握好爱的尺度

用手建一所学校, 用心爱一个学生。教师批评学生时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这是爱的渗透, 同时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 这是爱的融化。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 尤其是正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 教育的核心就是爱的教育。当然教师也有批评学生的权利, 决不能滥用。批评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改正自己的行为, 所以, 在批评中教师应明确指出学生行为上的错误, 以及错误造成的影响, 改正错误的方法, 这才是爱的批评, 爱的教育, 而决不要对学生讽刺挖苦。同时教师要把批评的语言改变一下, 换一个角度, 换一种说话的语气, 换一种说话的方式,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要把握好爱的尺度。教师的爱要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水晶花饰店 让美丽不再遗憾 篇2

朋友或家人过生日,重大的节日或很特别的纪念日,拜访客户或长辈,还有日常家居的摆设,鲜花是最普遍的选择,它适合各种场面和场合。但美中不足的是,过不了几天,艳丽的花枝就枯萎了。但如果用俗气而廉价的绢花或塑料花来代替鲜花,显然不可龋现在有一种新鲜别致的水晶花,可以作为鲜花的替代品了。

“水晶花”最早起源于美国,在很早以前美国一些高级消费场所就用水晶花做为室内装饰。后来传到日本,便迅速地在整个亚洲流行开来。这项技术由日本传入中国后,立即受到花艺界的关注,目前水晶花艺已经成为花艺界的另一主流。

用这种原材料不仅可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插花,甚至连精致的耳钉、项坠、戒指、胸花以及小发饰都能做,很受时尚的人士尤其是女性的欢迎。由于水晶花制品市场上还不多见,因此开一间水晶花饰小店,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制作简单

水晶花的制作很简单,制作者可以在事先预备好的图案中选择一种鲜花的造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花样,用鐵丝弯成花瓣形状,然后在特制的溶液里蘸一下,两分钟后,一片晶莹剔透的水晶花瓣就制成了。

像牵牛花,葡萄,跳舞花,波斯花,康乃馨,马蹄莲,水仙,百合,向日葵,蝴蝶兰……,甚至一些形状比较奇特,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见到的花卉、水果、植物,都可以作为水晶花的原型。

销售前景

新颖、高档、个性化是水晶花的特点,由于自己可以亲手制作,体验DIY乐趣,而且投资小,见效快,所以制作和销售水晶花是花店、精品店、时尚屋等经营场所的上佳投资选择。

水晶花的制作技术不是秘密,学习起来也很简单,两三天就能熟练掌握技术,做出好看的水晶花。再加上每个人不同的巧思,不断推陈出新,就可以创作出千变万化的水晶花品种,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水晶花饰品来。

水晶花的成本不算很高,但因为是纯手工制品,所以在市场上售价高。而且,主要是因为水晶花属于新事物,大家还不太认识,并且的确是非常漂亮,所以销售相当火暴。水晶花的成本对于一般人来说则是个迷。

随着水晶花宣传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知道了这种新产品,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种新工艺,在全国来说,各大城市的水晶花销售都开始呈上升趋势。

现在,一些开放式的花店、饰品店,甚至超市内、家居用品专卖店内,都可以增加水晶花销售,可以边做边卖,其现场制作是水晶花最大的卖点,能够亲手制作精美的水晶花,会吸引一大批喜欢新异,喜欢亲自动手的年青人,创造热销的效果。现代人多喜欢DIY(自己动手做),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花,跟买别人做好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自己做的更有成就感。

投资提示

一、宜在大中城市开店 二、投资初期,可在商场的楼梯道开店,降低租金

三、连锁方式经营成本核算:

加盟费:2万元(包括首批水晶花制作的原材料和水晶花制作技术)

店租:2500元/月(商场楼梯道)

人工费(2名):约1500元/月

水电费:约200元/月

为了让粟老总不再遗憾 篇3

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该书再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为该书所作的序中指出:“日寇对苏中的清乡,首先从四分区开始,在清乡圈子周围遍筑碉堡,挖掘深沟,设置长达350余华里的竹篱笆,调集重兵和大批清乡特工人员,采取梳篦战术,妄图寻歼我军主力,斗争之残酷激烈,持续时间之长,在全国亦属罕见。”粟裕大将夫人楚青说,反清乡斗争前,当时苏中可能有三个前途:一是像苏南一样,一度转为隐蔽斗争;二是成为游击根据地;三是建设成为基本根据地。经过苏中区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争取到了第三个前途。“苏中反清乡斗争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粟裕同志生前说,苏中知识分子多,应当以文艺形式反映苏中斗争的篇章,但实际上写出来的作品很少,多年来他一直为此感到遗憾。因此,我读到《三百万颗民族心》,很高兴。”

硝烟飘散,炮声远去,当年300万苏中四分区人民高高举起的爱国主义大旗,在腥风血雨中发出的呼啦啦的响声,仿佛依然在我们耳边回荡着。

2014年3月的一天,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在南通某小区找到了龚老的家。龚德生于1929年12月,今年85岁,虽已高寿,但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在记者的要求下,他慢条斯理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及创作《三百万颗民族心》一书的经过。

龚德,又名枫亚。1945年3月在台北(今大丰)参加新四军,长期当文化教员。1948年5月到《挺进报》当记者,1953年调《华东战士》杂志当助理编辑,1955年夏任总政《解放军战士》杂志驻南京军区记者,1958年任《解放军报》驻南京军区记者。1976年从《解放军报》转业到南通市文化局任副局长,两年后任文联主席,直至离休。

龚德是启东人,年轻时家乡人民和新四军一起反清乡斗争的很多故事就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转业到南通后,他接触到了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大量史料。出于对新四军和根据地人民的深厚感情,加之长期记者生涯练就的政治敏感和文字功底,使他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讴歌这场斗争的强烈愿望。他说,四分区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应该把家乡人民为抗战胜利立下的丰功伟绩写下来,消除粟老总生前的“遗憾”。离休后,他在当年参加与领导反清乡斗争的老领导洪泽、颜辉、赵一德、江行、胡石言等人支持和鼓励下,进一步研读史料,又访问了一批老同志,然后开始构思。

作者大胆地把这场斗争拓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巨大背景上。对我方写到了陈毅、粟裕、陶勇、吉洛(姬鹏飞)等一批高级领导的一系列正确决策。对敌方写到了裕仁天皇、畑俊六、影佐、小林信男等高层人物,伪方写到了汪精卫、陈璧君、李士群、汪曼云、张北生等高层人物。他把发生在反清乡斗争中的一系列事件置于我、敌、伪三方高层人物的智斗之中加以展开,即使发生在一乡一村的斗争场面都能和高层间的智斗联系起来,不但抓人眼球,而且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卓越的耕耘者,耕耘着300万人民伟大力量的原野。单等反清乡烽烟弥漫时,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要开镰,奋勇收获那血染的胜利果实。”这是该书第一章的开篇引言。

1943年4月,日伪调集16000多兵力,对苏中四分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清剿,沿清乡圈边缘构筑了350余华里竹篱笆,设立大小“检问所”150多个。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我们坚持以公开武装斗争为主的方针,主力部队跳出清乡圈,在外线寻机歼敌;小股精干武装在内线坚持原地斗争,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

清乡和扫荡,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扫荡就像用大扫把扫地一样,是日军企图通过优势的军事力量,在其占领区和我根据地寻找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作战,以达到歼灭抗日有生力量之目的。清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推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政策的产物。目的在于巩固其占领区,掠夺战略物资等经济资源,以支持侵华战争和新的军事冒险。所采取的手段就是“梳篦战术”,就象用篦子梳头发一样,篦来篦去,反反复复,“车干沟水捉鱼”,切断清乡区内外新四军之间的联系、新四军和老百姓之间的联系,阻止抗日武装的活动和物资流通。然后武装强化编查保甲,实行伪化统治。与反扫荡相比,反清乡斗争更艰苦、更残酷,持续时间更长。

为了粉碎敌人的封锁,四分区各县动员数万群众,火烧竹篱笆,使日伪苦心经营的封锁线遭到毁灭性破坏。为了对付日伪武装强化编查保甲,在中心区,我们动员基层干部和青壮年转移疏散,使编查保甲无从下手;在边缘区,则利用“两面派”政策搞慢编、乱编、假编,或在编好后组织民兵、游击队烧毁门户牌,使其阴谋无法得逞。

由于半年来清乡收效甚微,1943年9月,日伪被迫作出“延期清乡”三个月的决定。在“延期清乡”中,敌人采取“武装特务化,特务武装化”、“以游击对游击”等策略,疯狂屠杀我干部、民兵、群众。在严峻局势面前,四地委及时提出新的斗争策略,运用各种隐蔽的辅助斗争方式,开展反清剿、反伪化、反特务、反壮丁训练等综合斗争,夺回了斗争主动权。

1944年初,日伪在“延期清乡”的基础上,又开始了“高度清乡”。所谓“高度清乡”,其核心是在农村进一步增筑据点,除少量日军驻守外,扩大伪军的力量,切断新四军与群众的联系。新四军针对日伪军兵力高度分散的特点,采取缩短战线、集中力量、避实击虚的战术,内外线密切配合,频繁出击。到10月份,不仅基本上收复了清乡以来被日伪占领的地方,而且削弱了敌人,壮大了自己,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重大胜利。

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胜利,是整个苏中抗日军民的胜利。四分区军民在平原地区坚持原地武装斗争,粉碎了日伪妄图全面占领、全面伪化苏中的阴谋。这对于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四分区军民在反清乡斗争中创造的英雄业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1993年2月,《三百万颗民族心》一书写出初稿,在南通的江行同志第一个审读,基本给予肯定。作者随即将初稿分别寄给担任本书主编的石言、颜辉同志审读,之后遵照他们的意见作了修改。然后送南通市委宣传部审读,市委党史工委的负责同志看后,认为“是一部史料相当丰富,对历史事件评价比较得当,对读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激励作用的好作品”,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嗣后,石言、颜辉同志将修改稿转请谢克东和赵一德同志审读,听取意见。石言还把此书情况报告了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孙家正和省委宣传部,孙家正、省委宣传部都热情支持这部书的出版。

1993年9月,《三百万颗民族心》一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江苏省委宣传部等9单位联合向全省青少年推荐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三百万颗民族心》一书位列第14名。由于该书供不应求,1995年8月再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为该书作序

2003年10月,在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本书以崭新面貌第三次出版。第三版与初版、二版相比有三点增补:一是封面书名《三百万颗民族心》加了“新四军苏中反清乡斗争纪实”副题;二是增加了当年反清乡的若干历史照片;三是补充了通海地区部分反清乡斗争史实。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兑现承诺,不留遗憾 下一篇:接受遗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