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信号脉内分析

关键词: 信号

第一篇:雷达信号脉内分析

失联客机的雷达信号与卫星信号分析

(2014-03-16 08:09:01)

设想一个场景,危重病人被送到急诊室,接诊的实习医生手足无措,病人的亲人朋友有的喊“可能是血液!”实习医生就跑去验血,一会回来说血没事,有的喊“可能是脑瘤!”实习医生就跑去做CT,一会回来说脑袋里没肿瘤„„大伙急得骂他,他也恼了,说没根据的检查我不做了,于时亲人朋友自己动手,有的做人工呼吸,有的按胸,还有的掐人中。由马航主导的MH370航班搜救过程,就跟这间急诊室一样毫无章法凌乱不堪。

中国调动了近十颗卫星参与搜索,有媒体报道可能要变轨,而变轨会严重影响卫星的使用寿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根据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数据显示,未发现我国参与搜救的卫星有变轨迹象,幸亏没有变轨,否则一会越南海,一会泰国湾,一会马六甲,一会印度洋,那就会把中国给坑惨了。

有用的情报不多,没准的消息不少,各国忙着提供线索,马来西亚忙着否定线索,包括否定本国传出的雷达信号线索。在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马来西亚空军司令罗查里披露,空军雷达曾于3月8日凌晨2点15分,在距离槟岛200海里的西北部发现一个不明飞行物体,正是基于这个记录,马来西亚军方认为MH370航班有可能在飞行途中折返。

负责空中监测的雷达,民航的叫空管雷达,军方的叫警戒雷达,探测距离普遍都在150-300公里之间,但两种雷达的特点非常不同,空管雷达更关注的是已知飞机,根据航班计划预计某空域会出现某航班,并对此进行监控,搜索到后通过自动应答系统进行身份核实,然后进行导调管理。警戒雷达更关注的是未知飞机,发现后评估其威胁程度,决定是否与之对话、拦截、甚至开火。

与空管雷达不同,警戒雷达的误警率很低但虚警率较高,即轻易不会漏掉一个目标,但一群鸟都可能报警,警戒雷达采取的策略是“宁可虚惊一百场,也绝不漏过一次可能的威胁”,这是国土防空性质所要求的,各国都是这样。因此,军方的警戒雷达会经常发现些目标,事后验证普遍都是无威胁甚至是虚假的。

这次发现槟岛西北部目标的正是马来西亚军方的警戒雷达,空军司令马上就向媒体公开披露了,但因MH370的应答机关闭,不可能核实其身份,因此空军司令也强调了发现的只是不明飞行物,但苦盼消息的媒体记者立刻脑补成了发现

MH370,最终马来西亚政府不得不辟了自己军方的说法。遇到大事一定要通过一个渠道发声,马来西亚在这方面还真就是个实习的。

军方发现的目标有多大可能就是MH370呢?对于临近甚至穿越本国领空的飞行物,空军一定会如临大敌的,因认定没有威胁而没有做出拦截等反应,一般原因就是从雷达上观测出飞行物是没有威胁的民航客机。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飞机失联后,其发出的脉冲信号显示飞机仍飞行了

四、五个小时,而且试图连接海事卫星,这是近日最重磅的消息。这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飞机本身不受驾驶员控制而自动与卫星建立连接传送信息,这的确是可能的。

MH370采用的是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发动机上安装有飞行状态监控系统

(ACMS),可以实时采集发动机的各种工作状态和采数。而且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还建立了发动机健康管理项目(EHM),收集全球上千部正在飞机上工作的发动机的状态和采数,并汇集到位于布里斯托的基地进行分析,其传送数据的主要手段就是卫星,但该网站没有特指是国际海事卫星。

这套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发动机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故障苗头后及时处理,可有效防止因拖延检修而带来的重大损失。这些数据并不直接送达给驾驶员,而是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专家进行研讨分析,觉得有必要后,才会通知飞机的拥有方。数据也不是全时发送的,一个数据报大约3k字节,多是在临近起降、爬升和平飞等时机发送,但当监测到状态异常时会随时传送。网上流传一个说法,称马拉西亚没交服务费而导致信号不被接收,罗尔斯罗伊斯的网站上有对该系统的自豪性介绍,但未见对此项服务收费的条款。

监控系统所能监测的数据种类很多,包括飞行高度和速度等,但却没有位置信息,也未发现监控系统中安装GPS。罗尔斯罗伊斯还制造出售了大量军用飞机的发动机,若安装了不受驾驶员控制的定位信息自动上报系统,一旦被发现就会遭到致命打击。即使是民用客机,位置信息本身也不是诊断发动机状态的必需参数,并没有必要收集。报道称知情人士拒绝透露飞机最终位置,更大的可能是他根本就不知道。

问题焦点在罗罗公司,估计是被咨询的太多了,罗罗公司公开宣布【由于正式调查已经启动,罗罗必须对向马来西亚当局递交的信息保密,恕无法对外公开。在刚刚的声明前,罗罗还需要获得当局的批准,因此造成时间上的延迟,我们非常抱歉。罗罗十分理解大家的迫切心情。请相信我们始终在尽一切所能为调查提供支持。】

据媒体报道,波音公司和罗罗公司都曾声称没有收到过MH370的数据,而15日马来西亚总理公布的两个走廊,各可能是由飞机曾访问过的海事卫星的坐标推算出来的。

很多网友们认为马来西亚当局在藏着掖着什么,欧美强势媒体挤一点他们出一点。不过仔细分析,马来西亚被挤出来的只是态度的变化,而不是自行公布新的证据,例如他们空军搜到的目标,从不明飞行物到飞机,从飞机再到MH370,是对同一个线索的态度递进。不太像暗藏祸心搞惊天阴谋的老狐狸,更像内部混乱对外摇摆的傻凯子。

调查升级了,估计马来西亚当局很难调查出什么。关于MH370的行踪,罗罗公司、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波音公司才是重点,应该成立国际联合调查组,中国和美国必须参加并由中美主导,马来西亚作为成员参加,不能再像前阶段那样罗罗公司只给马当局一家提供内部信息了。

第二篇:法国THALES雷达遭受干扰的典型案例分析及排除

The analysis and elimination for typical case of France THALES radar was

suffered from wireless interference

民航大连空中交通管理站技术保障部张昱

摘要:本文对THALES雷达的一次遭受干扰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从故障现象、工作原理、过程处理及排除方法等几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THALES雷达接收信号处理、信号流程及灵敏度控制方法,使技术维护人员对THALES雷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维护水平,对于全国新进口的其它THALES雷达维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加强了电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规范落实年中更好对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打下基础。 关键字:THALES 雷达 干扰 分析 前言

大连于2007年8月从法国引进THALES

一、二次合装雷达,该雷达整体技术先进,结构紧凑,设计思路合理,运行稳定,特别是在雷达控制和参数设置部分,有独到之处,控制界面简洁明了,参数设置十分灵活,甚至可以达到数据格式中的数据位的改变,这对于一位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雷达无疑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中介绍了一个典型的雷达受到干扰的案例,并利用雷达参数时间灵敏度控制,使其故障消除的方法。

一、故障现象

2008年1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THALES雷达突然故障,现象为二次雷达双通道接收机模块和数据处理计算机故障,在本地监控电脑(LTM)上,单脉冲二次雷达(MSSR)双通道询问机、接收处理单元、数据处理计算机部分都显示为红色

这意味着二次雷达已经停止工作,该雷达为大连空管的主用雷达,管制员无法通过该雷达看到飞机,正值春运期间,航空客运货运工作十分繁忙,如雷达不能正常工作,将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二、故障分析

对于该问题,比较有经验的技术维护

人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共部分故障,THALES雷达二次雷达接收机的唯一公共部分就是射频部分的旋转铰链,通过LTM观察,天线部分为绿色,因此公共部分被排除。下一步就是查找接收机本身的是否存在问题。双通道同时故障相同的雷达部件实属罕见,因此怀疑是否监控软件出现了问题,重新启动雷达系统,几分钟后,雷达启动成功,监控显示雷达设备全部为绿色,表示设备正常工作,但不到5分钟,LTM上显示的二次雷达接收机又重新故障,故障现象相同。这使技术人员一度陷入了困惑中。

为了修复雷达故障,首先要从雷达的结构图开始查找,THALES二次雷达接收部分的组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见图一),分别是MDR(Mode S Digital Receiver)和MMX(Mode S Modulator eXtractor Compact),这两部分合成为MDRP(Mode S Digital Receiver and Processing),其中MDR主要完成了logΣ、logΩ、logΔX信号的产生,低噪声放大,相位检波,本振产生、总线检测、模数转换、以及视频产生的作用。完成后的数字信号送到MMX进行下一步处理。MMX主要用于S模式,完成时间管理、方位管理,本振监控,射频单元管理,SSR信号处理,测试目标分析等。

图一:THALES雷达接收部分结构图

从图一看,二次雷达的接收来的Σ、Ω、Δ信号全部送到MDR进行处理对数处理,从对数放大器中获得logΣ、logΩ、logΔ,角度误差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结果主要用于正确确定飞机的方位信息。

三、发现干扰

通过以上分析及LTM的观察,双通道接收机同时故障的可能性很小,通过本地雷达信号显示系统IRIS (Indicator of Radar Information System Local Display),调整视频亮度适中时,突然发现雷达的北稍微偏西的方向有一束很强的信号。根据经验判断和仔细观察,该信号并不是飞机的回波信号,如图二。

图二:雷达接收的干扰信号

如果将该干扰信号抑制,降低接收机

灵敏度,则接收机就应该恢复正常。这使我们联想到MDRP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TVBC

(TIME

VARIABLE

BASE

CLIPPING),该功能的主要作用是排除低近区域内的回答脉冲,避免干扰。实际是通过产生一个超过阀值电压的一个确认脉冲来实现,当S模式雷达是基于logΣ、logΔ产生,而没有S模式的雷达则仅基于logΣ信号。很显然距离越远,脉冲幅度越低,当超过logΣ时将产生一个TVBC确认脉冲,每个距离段可减少6dB,该数据可以根据环境和对不同的角度和距离进行精确的调节。

通过仔细观察图二的雷达图像和以上分析,初步认为是一个比较强且比较近的干扰信号,该干扰信号和雷达接收频点几乎一致,造成雷达接收机出现抑制。为了确认是否是干扰,需要降低雷达的灵敏度,当灵敏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如果是

干扰信号,将无法接收,雷达的故障将恢复正常。

四、故障处理

THALES雷达可以通过LTM设置16个抑制图(如图三),

图三:雷达抑制图

从TVBC law number0—TVBC law number15,其中TVBC law number0—TVBC law number8为固定的, TVBC law number9—TVBC law number15可以根据需

要进行独立调整。不仅可以调整抑制量,还可以调账抑制的扇区。TVBC law number 0被系统默认为没有任何抑制,即所有不

同强度的回波,都被处理并送出航迹,如果使用该抑制图,雷达将送出很多假目标,TVBC law number15系统默认的抑制能力最强,如果应用,雷达就会丢失很过正常目标,这对于雷达的使用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一般在0---15期间寻找到一个适应当地地理条件的抑制图,并在角度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可以完成TVBC的设定,我们大连目前使用的TVBC是3,目标稳定,假目标很少出现。为了检验大连雷达是否是受到干扰而出现故障,我们改变抑制图,并查看故障是否消失,如果消失则说明是干扰造成的,否则说明雷达内部有仍然存在问题。

现将TVBC由原来的3改变为14,因为14设置的抑制能力很强,可以直接检验雷达受干扰情况,如果是干扰信号,将被抑制掉,具体操作方法为在LTM上,先将CBP连接MSSR1,按照如下目录进入抑制图。

Reception Parameters I/R map I/R map(1) TVBC map

Number of programmed sectors 1 TVBC map content

TVBC law selection in section (1)Start sector

将上面划线部分的3改成14,然后重新启动MDRP。使用同样的方法,将MSSR2的TVBC law number 由3改成14,并重启。TVBC law selection in section (1)选在的是第一扇区,因为干扰信号基本上是在正北方向。THALE雷达是把360度分成64个扇区,一个扇区为5.625度。MSSR1和2经过重新启动后,全部变成绿色,这充分证明了,是干扰信号造成雷达

的故障,但是TVBC放在14,已经造成部分飞机目标消失,因此我们试探将该值逐渐改变到5,这也是目前电磁环境下,雷达的最大的处理能力了。

为了保证雷达工作正常,保证信号的最大检出能力,我们想大连市无线电委员会进行了投诉,市无管局接到投诉后,立即组织监测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排查干扰,并在雷达站附近的小区发现不明信号。经过反复测试和调查,最终确定干扰源为小区某住户门口设置的无线摄像头。通过宣传国家有关法规,责令马上停止了信号发射,雷达干扰彻底消除,并将TVBC值调回到3,雷达完全恢复正常运行。 此次干扰的主要设备为无线摄像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无线摄像头,基本都工作在UHF波段上,这波段的无线电波的特点是直线传播,传播能力强,距离远,适合民用无线设备的需求,但是他的发射机天线指向性不好,滤波能力差,甚至没有滤波器,因此在使用频率上很可能和雷达的使用频率重合,而雷达的灵敏度非常高,可达到-90dB,该无线设备发射的信号被雷达接收后,就形成了强烈的干扰,而连续的图像信号信息量非常大,每秒可达30幁以上,雷达处理信息量过大,而造成接收机死机。 结束语

此次维修,使技术人员充分了解了接收机灵敏度的概念及实际应用,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次很好的技术提高的实践过程,以规范落实年和奥运保障为契机,为今后更好的进行设备运行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文中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口内病例分析

1. 患者,男,25岁。

主诉:左上后牙疼痛一年,近三天加剧。

病历记载:一年前左上后牙遇冷热刺激及食物嵌塞时疼痛,当刺激因素去除后疼痛立即消退,但半年前突然出现自发性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夜间不能眠,五天后其剧烈疼痛自行缓解,但咀嚼时仍感疼痛,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疼痛逐渐消退,但总觉咀嚼不适。二个月后又感冷热刺激痛,刺激因素去除后疼痛消退,常伴有左侧龈粘膜肿胀、疼痛。一星期前再次发生剧烈疼痛,咀嚼时尤甚,三天前疼痛呈自发性阵发性发作,夜间加剧来就诊。 检查:28颊向错位,叩(±)。27,28间龈乳头退缩,食物嵌塞。 27远中邻面龋,探(-),叩(+++),松Ⅰ° 26颈部探敏感。

25近中邻面龋,探(++),叩(±),冷热试验疼痛加剧。 要求:

1) 判断本次就诊的主诉牙 2) 分析疾病过程,作出诊断。 3) 试述治疗原则及治疗步骤。

2.患者,男,50岁。

主诉:左上后牙不适一年,近一周疼痛加剧。

病历记载:一年前左上后牙遇冷热刺激及食物嵌塞时不适,无明显疼痛,半月前出现咬合疼痛,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疼痛逐渐消退,但总觉咀嚼不适。近一周疼痛加剧,不能用该侧咀嚼,同时伴该侧冷热刺激痛。

检查:28颊向错位,叩(±)。27,28间龈乳头退缩,食物嵌塞。 27远中邻面龋,探(-),叩(++),松Ⅰ° 26颈部楔缺,探敏感。

25远中邻合面龋,探(+),叩(±),冷热(+)刺激消失疼痛消失。 要求:

1) 分析疾病过程,作出诊断。 2) 试述各牙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步骤。

3.患者女,38岁。主诉:右半侧牙遇冷热疼3周

病历记载:1个月前有上后牙在外院已作牙髓治疗,治疗后原症状略缓解,遇热仍疼,且偶有自发痛。检查:14近中咬合面银汞充填完好,叩(+),冷测反应迟钝,热水可引起疼,持续数分钟。15冠完整,仅见颊面釉质有一纵行隐裂纹,涂碘酊染色不明显,叩(+),在裂纹处冷热测均较对照牙敏感,余未见异常。16残根,叩(-),周围牙龈略红,探之易出血。 1) 判断主诉牙是哪颗? 2) 分析其疾病过程,作出诊断。 3) 试述其治疗原则及详细的治疗步骤。

4.患者,男,32岁,左上后牙2周前因冷热痛,自发痛在外院治疗,未见好转。1天前疼痛明显加重来就诊。检查7龋洞已开放,内有棉球,远中破坏达龈下2mm,叩(±),探(-), 颊侧牙龈有瘘管口,8深龋,探痛,叩(±),冷热测引起持续痛,冠破坏大,颊向错位。6咬合面近中向有隐裂继发龋损,叩(±),侧方咬合有早接触,隐裂处冷热侧稍敏感,不持续。 1) 就目前检查所见, 主诉牙是哪颗? 2) 对主诉牙的诊断及依据? 3) 678的治疗方案分别是什么?

5.患者,女,左侧上颌牙齿变黑,前来就诊。检查发现25近中邻面龋坏,未破坏边缘嵴,深达牙本质浅层,探诊略敏感,24已缺失,冷(-)、热(-)、扣(-)。 1) 就龋坏病变深度,可诊断为什么病? 2) 备洞时应制备成什么洞型?

3) 备洞时应选择从什么位置进针?如何治疗才能解决24缺失问题? 可诊断为25近中中龋;

备洞时应制备成Ⅱ类洞型,邻面制备梯形,咬合面制备鸠尾形; 从邻面做单面洞,倒凹固位,充填后23,25做固定义齿修复24。

6.女性,33岁,自觉左下后牙牙面变黑,无冷、热、酸、甜刺激痛,无 咬合痛,无自发性疼痛。口腔检查发现36 He面窝沟呈黑褐色,探诊时探针可插

入,有紧涩感,不易拔出,质地粗糙不光滑,无探痛,冷热水试验(-),叩痛(-),松动度(-),牙龈无红肿。请问: MODO1) 就目前检查所见, 主诉牙是哪颗? 2) 对主诉牙的诊断及依据? 3) 治疗方案是什么?

7. 患者,女性,28岁,右侧下颌牙齿遇冷热刺激痛个2月,近1周加重。2个月前因右下颌牙齿冷热刺激痛而在某院就诊,病例记载“:右下颌后牙轻度磨损,部分牙本质暴露,但未探及敏感点;检查右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冷、热(++),叩诊(-),牙周未见异常;右侧上下颌其余牙齿未见龋坏、隐裂纹等牙体组织疾病。初步印象:牙本质敏感症;治疗:碘酚加热脱敏治疗两次。”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减轻,却未消失。近1周突然出现自发痛,特别是遇热刺激疼痛剧烈,服用药物天无效,故来院就诊。

检查: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颌面中央可见椭圆形磨损区,中央窝不明显,牙本

质暴露呈浅黄色,表面及周边有褐色色素沉着。探诊(++),叩诊(-),冷热(++),电测牙髓活力比同侧对颌同名牙敏感度增高; 线片显示髓顶处似有3个髓角,根尖未见明显异常;右下第一磨牙He面轻度磨损,探诊(-),叩诊(-),冷、热(-),电测牙髓活力与同侧对颌同名牙敏感度相似。

1) 就目前检查所见, 主诉牙是哪颗? 2) 对主诉牙的诊断及依据? 3) 治疗方案是什么?

8.患者,男性,27岁,油田工人,全口牙齿发黄,尤其是前牙一块白,一块黄,但不疼痛,不影响吃东西,因准备结婚,牙齿影响美观,所以特要求治疗。

现病史:患者从小生长在河北省任丘地区,小时牙齿很好,自上小学替换牙齿后开始不知何因牙齿逐渐发黄,颜色越来越深,呈花纹样,但从不疼痛,也无龋齿。年前曾在当地用药水治疗过,颜色稍有变浅,几年后颜色又恢复原来状态。年前因牙齿黄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当地许多人牙齿都表现为黄色、褐色、暗棕色,年龄越大的牙齿颜色越深一些。 检查:全口牙齿呈黄褐色,光泽较差,大小、外形正常,牙面有白色斑块模糊不清与黄褐色条纹相间杂;探诊质地较硬,表面毛糙不光滑,无探痛;叩诊无不适;温度试验及牙髓活力试验正常;下颌牙He面重度磨损,探诊敏感,冷热(+),叩诊(-);全口牙齿未见明显龋坏。牙周组织检查牙齿无松动,牙石(+),牙龈乳头轻度水肿,无牙周袋。请问: 本病人的诊断是什么?有哪些诊断依据? 氟牙症防治的原则是什么?

9.女性,48岁,左上颌牙齿刷牙时酸痛1年,近1周疼痛加重前来就诊;1年来刷牙、吃甜食酸痛感时轻时重,曾两次到医院治疗,检查未发现龋坏及牙周病变,诊断为牙本质敏感症,对牙颈部进行了脱敏治疗,每次治疗后疼痛有所减轻; 近两周疼痛突然加重,不仅刷牙、吃甜食酸痛,而且吸气时也酸痛;自查时发现左上颌几颗牙齿的牙颈部有凹陷的沟;患者刷牙时用力较大,经常使用一次性牙刷;口腔检查:左上颌尖牙、双尖牙、第一磨牙,左下颌双尖牙、第一磨牙唇侧及颊侧牙颈部可见釉质缺损,牙本质暴露,有的已达牙本质深层; 个别缺损位于龈下; 缺损有两个斜面,边缘整齐,表面坚硬而光滑,无颜色改变;探划缺损处酸痛(++),冷、热(+),叩诊(-) 左上颌尖牙可扪及咬颌创伤,有轻度龈萎缩。 1) 就目前检查所见, 主诉牙是哪些? 2) 对主诉牙的诊断及依据? 3) 治疗方案是什么?

10. 患者,男,17岁,学生,因右下后牙遇冷热敏感加重3天前来就诊。患者右 下后牙有食物嵌塞史4个月,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偶有不适,3天前开始出现对

冷热刺激敏感加重的现象,刺激消除疼痛即刻消退,不伴有自发性疼痛。既往患侧未经过任何治疗。

临床检查:46远中邻面龋,龋洞内有大量食物嵌塞,腐质较多,探诊敏感,无

穿髓孔,无叩痛,牙齿不松动,远中牙龈乳头轻度充血,无明显触痛,患牙冷试极敏感,疼痛呈一过性,牙髓活力电测试较对侧同名牙敏感。请问 临床诊断是什么?有哪些诊断依据?

牙齿遇冷热刺激痛常见于哪些疾病?主要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 治疗原则是什么?

第四篇:《表内除法(一)》单元教学分析(精选)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资料来源:http://zhdduya100.taobao.com/QQ:1805986694,597161994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 7

从具体编排来说,“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为两个层次:(1)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比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材通过让学生参与平均分的活动,探索平均分的方法,认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等分和包含。同时通过让学生操作、说一说、圈一圈等方式理解“平均分”,既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也注重对平均分结果的认识和表述。(2)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研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 “平均分”的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进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使后面对除法的认识“水到渠成”。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被除数不超过12和被除数不超过36两段。

(1)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先教学被除数小的除法计算,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学过的连加、连减、乘法的基础和“平均分”物品的实践经验,探索求商的方法。教材中呈现了小猴分桃后的直观图,体现出除法与乘法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也为进一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

(2)被除数不超过36,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36。这部分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学生初学时往往感到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第1 9页例2呈现情境图作为形象支撑,先出现乘法算式4×6=24,再出现两个除法算式24÷4=□、24÷6=□,促使学生领会乘法、除法的关系,为学生用“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想商打开“通道”。教材中设计的看算式写乘法口诀练习和有关联的一乘两除一组的计算练习,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部分,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的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其

2 / 7

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2.教材编排特点 (1)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

对除法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是学生探索求商的方法和用除法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教材的编排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落实。

第一,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教材在例1中通过创设“分一分”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呈现3种不同的分物情况,使学生在对比中获得对“平均分”的直观认识。再通过小精灵的提示,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第二,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时关注分的结果。

从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来看,客观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先确定要平均分成的份数再分;二是先确定每一份要分得多少再分。由于平均分的过程(方法)不同,相应的除法算式的具体含义也就不同,但都要用除法表示。因此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形成相应的表象,同时关注平均分的结果,是学生理解除法必备的“拐杖”o因此,教材在主题图的设计中,既突出体现了学生对平均分物过程的参与性,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平均分的结果,使学生感受到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的共同性。具体到例题的编排,例2通过直观图和文字,既呈现了两种将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的过程,并由学生提出的“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表明对学生不同分法的尊重;又用两个箭头指向了共同的平均分的结果。例3通过有关联的两幅情境图,展现了学生根据每份要分得多少进行平均分物的过程及最后分得的结果。结合例

4、例5及第二小节的例1可以看出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地理解平均分对于认识除法、探索求商方法的重要性。

第三,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现“多元表征”的统一。

布鲁纳的多元表征理论表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多种方式,多种方式之间建立起联系,才能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材在注重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让学生边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可以不断加深平均分活动在学生脑海中的相应表象,从而为建立除法概念打下基础。教材在例题和多个练习的设计中,都在“分一分”“摆一摆”或“圈一圈”的活动后,增加了“填

3 / 7

一填”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这样编排,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都作了充足的准备。

第四,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建立除法概念。

由于乘法的现实模型中最重要的等量组的聚集模型是不对称的*,因此就出现了两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平均分的情况,除法的这两种现实情境模型一般被称为等分(分配)和包含(重复的减法或比率)。教材通过例4和例5的编排,让学生借助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模型建立除法的概念。两个例题的编排都是从学生熟悉的操作活动引入,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获得平均分的直观经验;再通过说一说、填一填的活动,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学习用除法算式进行表示。这样的编排,使学生经历了从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

第五,渗透数学文化,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教材通过“你知道吗?”的版块设计,介绍了第一个使用“÷”的数学家,使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的史料。再通过小精灵的提示,突出“÷’’所表示的平均分的意思,从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2)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

只有经历“从头到尾”的探究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为此,教材选用了除法中包含(重复的减法或比率)的现实情境模型作为研究素材,便于学生与已有减法、加法和乘法的概念建立联系;同时被除数是较小的数据12,为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创造了条件。在展示、交流探究方法的过程中,教材首先呈现连减的方法,这是最基础、也是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法,并以对照排列的方式,逐一记录了分桃过程中逐次减3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材呈现了连加的方法,这里没有给出思考的全过程,只是点明思路,为学生的思考留有空间。接着教材将平均分的结果用直观图展现出来,这与乘法现实模型中等量组的聚集模型是完全一致的,形象地展现了乘法与除法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将乘法算式和怎样想乘法口诀确定商的过程呈现出来,最终使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并获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这样的编排,使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借助教材提供的“脚手架”,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4 / 7

(3)重视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深化学生对运算的意义的理解。 我们通常将学生解决问题失败归因为“数量关系不清”,确切地说是学生在“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时运算模型识别不敏锐,而该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四则运算意义的建构初期。为此,本单元力求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重点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并逐步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除法运算解决问题,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呈现方式上,本单元用对比编排的方式,呈现了用除法解决的两种不同模型的现实情境问题。在文字呈现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后,教材将两个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用示意图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既便于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又为学生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提供了形象化的支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已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与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用除法运算解决问题:在语言表述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述,不要求说套话,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在相应的练习设计中,教材将已经学过的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的问题与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混合编排,有些提供直观化图示,有些借助小精灵的提示:“你是怎样解答的?”引导学生用操作、画图、语言表述等多种方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结合运算的意义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与方法,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如下。

(1)进行除法教学,要立足于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

在小学的第一学段,对除法概念本质的理解就是“平均分”。建议教师在本单元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多次对比与辨析,突出对除法概念本质的认识。在“平均分”的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关注平均分的过程与分的方法,也要关注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同样多。在除法概念的教学中,无论是“等分”的情境,还是“包含”的情境,首先让学生体会到是平均分的活动,再学习用除法表示,并结合“÷”的使用,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在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比较两种不同现实情境模型问题的不同,更要看到它们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都是用除法解决问题,在运用中提升对除法

5 / 7

概念本质的认识。

(2)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概念。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的智慧生长期,有3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即动作表征、表象表征和符号表征。Lesh在布鲁纳表征系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两种表征:口头语言表征和现实情境表征。有学者认为,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就要灵活地实现5种表征方式之间的转化。因此教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种表征方式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建立除法概念。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可以从动作表征和表象表征开始,让学生借助学具平均分一分、摆一摆,或者在图中连一连、圈一圈,积累丰富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进而组织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再写出相应的算式,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根据算式摆学具、画图,看算式讲故事等活动。通过多种表征方式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理解除法的概念。需要说明的是,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时,切记让学生说套话,可让学生结合动作,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即可。

(3)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除法运算的能力。 熟练口算表内除法,是小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标准( 2011)》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到学期末学生应做到每分钟8~10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首先,教师应组织学生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借助直观模型沟通乘法与除法的关系,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其次,借助乘法算式进行相应的除法运算的练习,如根据3×5=15,计算15÷3=□和15÷5=□等。第三,针对除数小于商的算式,进行运用乘法口诀的指导。如,24÷4=□,学生往往知道想4的乘法口诀,但从“一四得四”想到“四四十六”就放弃了。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4的乘法口诀不止4句(这一点在乘法口诀的教学建议中已提出,但学生可能还会存在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想下去,直至“四六二十四”。最后,针对难记、易错的问题进行练习,这种练习形式适合于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进行。需要教师在前面的练习中注意收集学生的错例,进而让学生针对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减少练习的盲目性,提高练习效果。

(4)不断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 7

理解与表征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结合例3的教学,在联系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动手操作为基础。

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如果只从结果上看是无法区分的,都是每份同样多。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了动手分的过程,体会到平均分的方法的不同,才能为理解“等分”和“包含”这两种平均分的不同情况奠定基础。

第二,以直观图示为桥梁。

画图是理解与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直观图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并组织学生交流、比较所画直观图的异同,体会图的形式不同,但结构是相同的,使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达到明晰数量关系、促进问题解决的目的。

第三,以语言表述为标志。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仅仅是对题目中条件的重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说明自己选择算法的道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让学生结合动作、直观图边比画边说。通过语言表述,了解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状况。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表达意思合理即可。

总之,通过动作、画图、语言表述等多种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逐步落实课标中“四能”的目标。

(5)建议用10课时教学。

资料来源:http://zhdduya100.taobao.com/QQ:1805986694,597161994

7 / 7

第五篇:企业内刊,创刊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企业文化的进步,企业内刊的创办和发展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非赢利性“企业内刊”一万二千多种,而且每年还在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企业自办的内刊由于数量多,内容丰富,时效性、针对性强,使其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种新媒体。

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内刊的基本情况和生存状态,记者随机抽取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内刊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自填问卷和电话访问两种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分管内刊的总裁、总监、经理、内刊主编等。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内刊目前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而企业内刊在其定位、内容、风格、目标读者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俨然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

创刊的必要性分析

1、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

内刊即企业内部刊物,不能公开销售,但可以公开赠阅。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承载的载体,也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企业家在以其人格的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他必须对企业的历史和未来作出阐释和描绘,企业文化的演进过程,在很大意义上是企业家对自身历史和未来的不断阐释和描绘的过程。而这种阐释和描绘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传播的形式上,它必须以文字的形式“固化”,才能持续并广泛传播。企业内刊是伴随企业文化演进的一个舞台,也是企业文化演进的一个历史记录。

2、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时代成就大事业的企业家,不仅要靠经济的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其人格的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吸引广大的人力资本,形成永续的竞争力。企业文化是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企业文化的进步,企业内刊的创办和发展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近10多年以来,企业自办报刊蔚然成风,说明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内部舆论导向,同时也开始懂得合理地利用内刊这个工具,来为企业的内部文化传播和外部品牌传播等铺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非赢利性“企业内刊”12000多种,而且 每年还在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企业自办的内刊由于数量多,内容丰富,时效性、针对性强,使其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种新媒体。

记者调查显示,企业内刊目前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而企业内刊在其定位、内容、风格、目标读者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俨然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较有影响的企业内刊有:《万科》、《万通》、《联想》等等,凡是规模大一点的、正规一点的企业,现在都有自己的刊物,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企业没有一本内刊,你的企业文化就值得质疑。

3、特色营销发展的需要:

企业既要面对公众又要面对自己的员工,要对公众、员工承担责任和义务,要与他们及时进行动态的沟通,要推广自己的理念、产品和服务,没有一个自己控制的媒体,是非常不方便的。致力北美营销的福建百德邦木业有限公司,在福建省福清市落成的一个标准化的、

拥有60亩的花园式的厂区,即将于12月底投产,公司计划拓展国内市场,这就意味着处在橱柜消费中的任何人都既是百德邦的客户,而如何与这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特殊消费群体进行及时动态的沟通,推广百德邦的理念、产品和服务„„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创办百德邦企业内刊。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气象雷达数据分析论文 下一篇:受体细胞信号转导运动与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