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走进了森林王国作文(精选7篇)
篇1:想象你走进了森林王国作文
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来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里有高大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野花和可爱的小动物……这时,我看见一个庞大的东西和一个瘦小的身子,我想:这会是谁呢?正想着事情的我被一声惊天动地的吼声打乱了思想。我走近一瞧,呀!是一只大狮子和一位小精灵!而狮子那又肥又厚的爪子被卡在一个巨大无比的捕兽器里,小精灵则在帮狮子把它那又肥又厚的爪子从巨大的捕兽器里拔出来。看到这,我连忙上前去帮忙。在大家拉呀、拔呀的努力下,狮子终于死里逃生了。
正当我累得气喘吁吁时,小精灵飞过来对我说:“现在大自然被破坏得太严重了,以致于现在每个动物出来找食物都需要一位精灵陪同,而你刚刚救的是狮子王,所以,狮子王让你成为大自然的朋友,你同意吗?”我兴高采烈地说:“当然同意!而且我回城市去时,也要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
正当我要去见狮子王时,“扑通”一声,我坐在了我家的地板上,原来只是一个梦啊。不过,我还是要劝导大家要爱护、保护我们那美丽的大自然。
篇2:想象你走进了森林王国作文
清晨的阳光非常柔和,穿过树梢洒在了绿油油的草地上。因为是清晨,森林里还弥漫着淡淡的雾,混合着小鸟的叫声,使人觉得格外舒服。
我继续向森林深处走去,看到了小猴子在树上荡秋千,鹿在角顶着角“打架”。小猪在泥坑里打滚……小兔向我招手,让我抱抱她,大象朝我挥挥鼻子,示意我爬到它的背上。我玩得心满意足,恋恋不舍。
忽然,我听见了“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我向前走了几步,看到了一条小溪,冰凉的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各种颜色的小鱼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我还爬上了山顶,看见小松鼠在捡松果,旁边开满了漂亮的野花:白的、红的、粉的、紫的,数不胜数。站在最高处,再往下一看,真是“一览众山小”啊。
突然,我的梦醒了,想起来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森林面积越来越少,不由的伤心起来。
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森林吧!
篇3:你走进孩子的思维了吗?
一、教师以成人的思维方式代替了儿童的思维方式
1.教师高估了儿童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一课时, 课前我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在平面图上认识四个方向的基础了, 今天只不过是在以前的两个方向之间增加了四个特殊方向, 学生掌握这八个方向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教学中, 当我出示了情境图中的四个基本方向后, 问学生:“超市在学校的什么方位?”学生观察后立刻说出了是东北面, 接着提问人民桥、公园、体育场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 学生也毫无困难地说出了答案。
学生果真都懂了吗?教学继续推进, 教材中一直以情境图的中心“学校”作为参照物, 我运用了一下变式原理, 用了不是中心的“少年宫”作为参照物, 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电影院在少年宫的哪一面?”结果居然有60%的学生回答错误。发现了这个问题后, 我就开始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我意料之外的高错误率呢?我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教师在课前高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认为学生认识新的方向只是以前方向知识的简单重复。
2.教师缺乏儿童思维的视角。特级教师周卫东曾经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道填合适的长度单位的习题:黄瓜长2 ( ) 。有不少学生竟然填写的是2 厘米, 换作其他老师可能会这样责怪学生:“你们怎么这么笨?黄瓜怎么会这么短?”周老师没有像我们的老师那样去责怪学生, 而是耐心地追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呢?”这一问, 却发现了我们成人所没有注意到的视角:原来有些学生并没有真正见过一根完整的黄瓜, 而只是在饭桌上见过已经切好的黄瓜;了解到孩子这样的想法后, 我们不正好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指导吗?
【对策】教师要了解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 蹲下身来走进儿童的思维世界, 去寻觅他们的思维方式, 而后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切不可以成人的思维去推断或取代儿童独有的思维方式。
二、 教师在课堂上沉浸在自己对教学过程的思考中, 过于关注教案和教材, 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
在一次随堂听课中, 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教学过程中, 这位教师由于对教案不熟, 上课时不停地看教案, 对学生只是机械式地提问, 对学生的回答也没作评价, 更没有去仔细分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如在进行28×12 算理的研究中, 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28×12 中, 算好了28 乘2 后, 应该计算哪一步呢?不少学生回答用28×1, 教师对此没有作出任何评价, 就让学生进入尝试计算阶段。结果问题来了, 全班学生几乎都把得到的28 与上一步的56 对齐;学生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一步乘法的实质其实是28×10, 所得到的28 其实是代表280。
【对策】特级教师徐斌说过:“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 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教师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和教学流程, 做到“胸有成竹”, 在课上才能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关注学生思维过程上来。
三、教师过于拘泥于教材或教案, 对学生有别于教材或教学预设的思维方式视而不见或进行变相的否定
刘默耕教授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唯教材和教案是“圣旨”, 不敢越雷池一步,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思维方式与自己的预设和教材不符的, 要么不作评价, 要么进行否定。如在一次教研活动课中, 有一位教师执教一年级下册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一课。当出示了算式30+4= 后, 教师问学生:“你是怎样算的呢?”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用个位上的0 去加4 得4, 十位上还有个3, 所以得数是34。”
教师对于学生这样充满智慧的回答却不满意, 说:“你坐下去再想想。”又去追问其他学生, 直至有学生说出:3 个十和4 个一合起来是34, 教师这才露出了微笑。后来, 我翻看了教材, 原来是教材上所呈现的算法就是最后一个学生所说的方法。这位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的预设和教材上的答案, 变相地否定了学生高一级的思维方式。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果已经超越了教材的要求, 教师应该顺势而为, 让学生获得肯定的同时, 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用教材教”, 把教材教活, 同时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 并机智地进行合理应对。
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 不善于从学生发言中捕捉其思维的火花
近日, 笔者在特级教师黄爱华的博客上读到了一篇题为《“圆柱的表面积”听课笔记》的博文, 发人深省。黄爱华老师眼中的那位老师, 对于学生的发言的倾听很没有耐心, 他向学生提问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形式而已, 没有等待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思维过程, 就急忙进入下一教学环节。课后, 黄爱华老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 学生说在制作圆柱的过程中其实经历了种种困难, 进行了多次调整, 可这位教师根本就没有进行耐心地倾听。
最后, 黄爱华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倾听与拒绝倾听, 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 仔细想想, 教育有时简单得只需要一次充满理解与信任的静静的倾听。”
篇4:想象你走进了森林王国作文
我问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
她说我去年每天大概4个小时,学了3个月,考前一周突击了一下,就差3分。
我又问她,现在你每天烦这件事情大概花你多少时间?
她说从过年到现在(6个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烦死了。
花时间来郁闷,是等待成本。花时间来尝试,是穿越成本。这位女生花来郁闷的时间,如果是每天5小时(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个月,那就是9000小时。而去年她差3分就过的考研,每天用4小时,3个月,考前突击一周(算每天20小时),成本计算如下:
穿越成本:(4h×3×30)+(20h×7)=3740 h
等待成本:5h×6×30=9000 h
等待成本几乎是穿越成本的2.39倍!
在这个故事里面,这个人陷入一个这样的心智模式:越等待,越没有时间和信心;越没有时间和信心,就越不敢考研。这个人会在今年考研前最终放弃,在新的一年,等待的焦虑会继续消磨这个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终有一天完全放弃为止。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我在一个聚会中间谈到了等死模式。听完我这个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走出去,十分钟后满脸喜色地回来告诉我们,YEAH!成了!
什么成了?原来这几天,她一直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该给一个大客户打电话。这个客户是她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打了,她担心人家觉得自己公司刚创业,对自己印象减分;如果不打,这个单子肯定就没有下文了。比这个更加纠结的是,她已经为这个事情头痛了一星期,开始失眠,和家人发脾气,面对客户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她听完故事,迅速计算了一下自己的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
等待成本穿越成本
身心俱疲身心愉快,早死早超生
拿不到单
还有成功的可能
影响自己其他业务实在不成功,集中精力应付新的单子
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还不如去试一试!她走到洗手间,心跳加速,打通电话,惊喜地听到对面的客户爽快地答应自己,对方还开玩笑责怪她说:为什么现在才说,还以为你找别人了呢。
篇5:想象你走进了森林作文
走过了桥,我仿佛来到了仙境,一片肥沃、翠绿的草地上开着一朵朵鲜嫩的蘑菇,一簇簇鲜花争相开放,美极了。这时,一个柔和的声音问道:“一起采蘑菇吗?我很乐意为远道而来的朋友烹制我拿手的蘑菇汤。”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大灰熊,我点了点头,于是我哼起了小调,跟着大灰熊一起采蘑菇。最后我还尝到了鲜美的蘑菇汤,我谢了大灰熊跟他道别。
后来,我走到小溪边,一只梅花鹿走到我身边说:“来参加我们的森林舞会吗?”我欣然答应了,我坐上梅花鹿的背上,来到了花仙子的家,她用美丽的花朵编制的花环戴在了我的头上……
夜幕低垂,蓝天换上黑衣,繁星高挂天空,森林里,溪边的青蛙唱起了歌,昆虫啾啾的叫声,萤火虫提着灯笼……大家聚集在一起,在这美丽的夜晚,翩翩起舞。
篇6:走进森林想象作文
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来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高大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野花和可爱的小动物。这时,我看见美丽的小鸟儿正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小鹿的奔流的小溪边饮水,老虎、狮子在山间猎捕兔子。
强烈的好奇心使我走进了森林深处,突然!一陈“吱—吱——”的巨响,打破了森林的宁静。山头那边的鸟儿吓得惊慌失措,到处乱飞,还发出“叽、叽、叽”惊恐的叫声。而山头这边的鸟儿却还在树枝上翩翩起舞。待我走近了一点儿看之后,终于发现了巨响的源头——有个伐木工在砍树。我极其气愤地想:“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砍伐树木,真是臭不要脸!我一定要教训教训你。
可我又害怕地想:我只是一个小孩不是一个大人的对手呀,要怎么办呢?可当我看见一棵棵繁茂的参天大树一排排地倒下,我心里像在进行一场酷刑,心如刀割啊!它们好像在对我说:“求求你,救救我们吧,不然我们会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的。”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一个念头涌上心间:不管这么多了,冲上去!就在我准备冲出去的时候,一只凶猛的大老虎从山上猛扑下来,对准了伐木工的胳膊子,准备给他“致命一击”,可这毕竟是一个成熟又老练的高级优秀伐木工呀,多多少少也有一些经验,见到猛虎扑过来,立马反应过来,自然而然灵敏地闪躲开起来,拿起锋利的锯子往又大又宽的老虎脑袋砍去,他以为成功了,便哼哼地笑了起来,放松下来。但这可是一只罕见、藏在深山老林里的百兽之王,直接咬住了锯柄,头一甩,将伐木工连带锯子送上了天。搞破坏的人类终究还是敌不过自然生物的!我明白了要保护森林,爱护动物,不然一定会受到报应的!
篇7:想象走进大森林作文
每天清晨,大公鸡就早早的起床了,它跑到家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喔喔喔”的打起鸣来,百灵鸟是第一个听见的,还没吃饭,它就急急忙忙的飞出去了。百灵鸟用它那优美动听的歌声“嘀哩嘀哩”来唤醒大森林里每一个动物。蜜蜂们“嗡嗡”地停在五颜六色的花朵上吸花蜜,蝴蝶们“呼呼”的在郁金香花瓣上跳舞,真是美丽极了!
大象笨笨家旁边有一个又大又圆、蓝的耀眼、能容下大森林里所有动物的大水湖。每当风吹过湖面,湖面就会响起“叮咚叮咚”的歌声,大象笨笨每天晚上就是听这种歌声入睡的。
相关文章:
机器王国作文600字02-08
海洋王国游记作文800字02-08
洛克王国想象作文150字02-08
玩洛克王国四年级作文500字02-08
蔬菜王国的争吵500字作文02-08
关于遨游汉字王国作文300字02-08
蔬菜王国选美大赛作文300字02-08
有关遨游汉字王国作文400字02-08
梦游美食王国作文02-08
简单自我介绍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