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多样化经营转移策略分析

关键词: 生态 物质 经济 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此推动产业的不断进步。林业肩负着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重任, 在为人民提供大量物质及非物质的生态产品的同时, 还在增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气候的恶化以及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 以消耗能源为手段的林业发展已经不被人们所接受[1]。新形势下, 林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唯有转变林业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才能为林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 如何更好地发展林业,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1 林下经济的意义概述

林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 林下经济本身其实一种多项目一起发展的复合型产业[2]。开展林下经济能够有效缩减林业经济周期、提高林业附加值、建设科学合理的人工森林群落、维持生态平衡, 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能够带动我国林场的经济发展, 提高林场职工的收入, 最大程度上实现我国的“富民强桂”。现阶段, 我国林场职工的收入不容乐观, 林下经济的发展能够合理利用山林区资源, 实现林场职工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 有利于加快我国的林业建设, 促进林业发展与林业繁荣。此外, 发展林下经济对于企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有着重大意义, 它能够转变经济发展的形式, 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移的重要性研究

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移, 国有林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因素。发展国有林场能够带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2.1 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随着林业的不断丰富、发展, 如今的林业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林业的多样化经营能够有效地融合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因素, 把林业发展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运用科学的理念以及科学的手段, 维持生态资源的平衡。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经营转移, 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域特点, 发展适合的产业, 多资源、多角度地对林业的有形资源以及无形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的转型, 由单一产业开发向多元产业开发过渡, 更深一步地挖掘林业的发展空间, 从地域、时间等方面提升林业的综合效益。

2.2 有利于统筹林地整体经营

发展林下经济就需要对一些自然界的森林结构进行人工干预, 人工干预生态结构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进行人工干预时, 一定要经过具体的规划才可实施, 其布局与设计都需要具体的对群落的分布、面积、地势以及水源等方面详细调查, 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来经营, 通常上不需要密植, 种植的方式尽量仿造原生态环境进行。用这种方式不仅对生态环境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资源[4]。所以, 林下经济的实施在整个林业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国有林场为主要力量发展的林下资源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促进林业的科学合理规划以及调度。

2.3 有利于信息的利用与技术的扶持

时代的进步使信息成为了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不能全方位的获得有用信息, 就无法对要解决的问题做出严密的分析, 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信息的缺失就好比人类在听觉或是视觉上的缺失, 各行各业都是这样, 获得的信息不充足就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有林场在信息的获得方面占有着很大的优势, 国有林场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得有用信息。单从这一点上来分析, 国有林场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着完备的信息获得渠道是成功发展产业的第一步。此外, 国有林场的技术先进并且技术网络发达, 这是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又一有利因素, 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发展条件。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有雄厚的技术支持, 没有了技术就不能在发展中站稳脚步, 也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5]。

3 林下经济的多样化经营策略

3.1 发展能源型林下经济

目前, 有很多的重要资源正在遭受严重的缺失危机, 资源的枯竭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 人们只好另寻它法, 把资源开发的对象对准了一些植物。一些粮食作物成为了资源开发的对象, 但是这样做又会威胁到粮食的安全。在人们不断的研究中发现, 一些能源草类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既能够解决能源危机, 又不会威胁到粮食的安全。因此, 大力推广能源草类植物, 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即经济又环保, 对人类的生活不会有影响, 能源草类植物的热量很高, 非常适合做燃料, 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发价值比较高。

3.2 发展园林资源林下经济

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 从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创造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人们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 自身也在不断进步, 环保意识也逐渐加强。现阶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一些新兴产业慢慢地发展起来, 园林苗木业首当其冲, 它不仅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而且还有着很大的发展价值。林区的发展为城市的绿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的绿化、美化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林业的支持, 因此, 在现在的大环境背景下加强对园林型的林下经济发展有利于创造出更好的城市环境, 在林下经济的发展中不断的引进新品种种植对于林下经济加快发展进程会有很大帮助。

3.3 发展养殖业型林下经济

在林下经济中发展养殖业, 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一般来讲, 林下经济的养殖业发展就是进行一定规模的家禽养殖, 如肉牛、奶牛、兔子、鸡等, 对于这些动物的养殖既可以采取放养的模式, 也可以采取圈养的模式, 依照具体情况决定即可。对于以上家禽的养殖, 每年大约可以养4茬, 养殖不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持, 有着很大的发展市场, 利益也比较丰厚。要想开展好养殖业,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3.3.1 切实加强组织与协调配合

养殖业的开展, 需要多个部门相互统一相互协调。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其的重视力度, 切实对林下经济的发展给予一定的重视, 要制定出一套与之相关的法律规程, 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 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另外, 应当重视起监督检查工作, 加大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力度, 让政府的职能能够有效发挥, 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3.2 科学规划林下养殖规模

林下经济中养殖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 做出具体的分析, 使发展规划切实可行。依照林下经济的相关发展意见、结合具体资料来看, 林下养殖的布局一定要合理, 切不可盲目规划。在林下养殖规划中, 要注意紧密结合自然资源与人工干预两种因素, 对当地的养殖方式进行严密的调查, 尊重地区的养殖特色, 科学合理的制定一套养殖发展策略。

3.3.3 强化科技支撑, 搞好技术服务

林下养殖的发展需要多个方面的紧密配合, 非一朝一夕或是以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发展林下养殖需要群众和政府的一齐努力, 缺一不可。在发展过程中, 最应当重视的就是养殖技术, 技术服务是支撑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不断与相关部门交流合作, 加强技术服务, 提升技术质量, 不断创新技术模式。同时, 要注意对养殖人员的技术培训, 让养殖人员可以不断的丰富自我, 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对林下养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

4 结语

林下经济是在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 进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项目是协调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及其重大的意义, 发展林下经济将会为我国各方面的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摘要:林业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果想要经济不断发展, 就要保证林业资源的充足供应, 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林业经济的重点转向林下经济, 能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基于此, 分析了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移的重要性, 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林下经济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经济,林下经济,经营转移,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 李冰.中国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经营发展的理论探索[J].林业经济问题, 2009 (11) :112-116.

[2] 于小飞, 吴润宇, 张一鸣.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其发展重点分析[J].林产工业, 2011 (8) :33-40.

[3] 沈忠明.林下经济中养殖业发展模式及其实践形式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2012 (2) :221-224.

[4] 李金容.发展林下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J].畜牧市场, 2013 (7) :28-33.

[5] 李彦玲.浅谈林业经济重点向林下经济的转移[J].民营科技, 2011 (1)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与启示 下一篇:国内外催泪弹发展历程及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