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树脂联用(精选三篇)
萃取-树脂联用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试验材料。仪器:气相色谱仪 (Agilen 7890A)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Agilent 7693A) , 固相萃取装置 (CT14RD) , 氮吹仪 (MTN-2800w) , 漩涡振荡器, 超纯水器,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CP224 S) , 固相萃取柱 (CHROMAbond RXTR) 。试验材料:乙酰丙酸标准品 (Dr.Ehrenstorfer Gmb H公司) ;盐酸、正己烷、乙醚、氯化钠等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高纯水, 氮气。
1.3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J&M ZB-FFAP石英毛细管柱 (30m×320μm×0.5μm) ;进样口温度为220 ℃;检测器温度230℃;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 保持1.5 min, 然后以30℃ /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10℃, 保持11min。载气 (N2) :30m L /min;空气 (Air) :400m L/min;尾吹气 (N2) :25m L/min;模式:不分流进样;压力:15.854 Psi。
1.4 溶液的配制。乙酰丙酸的标准储备液:用乙醇将乙酰丙酸标准品配制成7297mg/L的标准储备液, 再根据检测要求用乙醇稀释成相应的标准工作液, 充分摇匀, 置于冰箱中保存备用。6mol/L的盐酸溶液:量取25m L浓度为12mol/L浓盐酸, 用水稀释至50m L。饱和氯化钠溶液:称取30.0g氯化钠溶解100m L水中, 配制饱和溶液, 备用。
1.5 样品处理。准确量取酱油样品5.0 g (精确至0.0001g) 于10ml具塞试管中, 滴加6mol/L的盐酸溶液1m L, 震摇均匀,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定容至刻度, 用漩涡振荡器震荡1~2min, 然后再取3m L混和溶液注入固相萃取柱, 待完全吸附后, 静置约30min , 再用15m L正己烷试剂洗脱杂质, 舍弃, 然后用乙醚试剂解吸附目标分析物于新的离心管中, 于氮吹仪上蒸发浓缩至干后, 再加1m L (精确至0.1m L) 乙醚, 充分震摇, 再移液至1m L的进样瓶, 待检测。
1.6 加标样品的处理:准确量取酱油样品5.0 g (精确至0.0001g) 于10ml具塞试管中, 滴加6mol/L的盐酸溶液1ml, 震摇均匀, 再加3ml乙酰丙酸标准溶液, 然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定容至刻度, 其余步骤同样品处理。
2 结果
2.1 标准曲线 (外标法定量) 及方法检出限。精密量取标准贮备液0.5、1.5、12.5、25、37.5、50ml于6 个50ml的比色管中, 用乙醇定容至刻度, 制成系列标准液, 标准系列进样测定, 平行测定3 次, 取平均值;然后以标准品的峰面积与其对应的浓度作线性回归分析, 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6404.2x+444408, 相关系数r=0.9972, 乙酰丙酸在0.1~5.5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按照在浓度157.62 mg/L、218.91 mg/L、437.82 mg/L水平, 每个分别测5 次, 计算其标准偏差, 以标准偏差- 浓度用线性回归法作图计算, 得y=0.022x+1.5339, 把浓度为零时的标准偏差定义为方法检测限, 故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5mg/ml。
2.2 色谱分离的标准出峰时间。在本文建立的分析条件下, 采用保留时间对照法和通过气相- 质谱联用色谱法对乙酰丙酸的保留时间进行更加精细的分析, 确定乙酰丙酸的保留时间。
2.3 样品测定和回收率测定。称取酱油样品8 份 (4 份×2) , 其中4份每份分别加入浓度为72.97 mg/L、145.94 mg/L、218.91 mg/L、364.85mg/L的乙酰丙酸标准溶液3ml, 然后按照加标样品处理方法进行测定, 测定5 次,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酱油成份复杂, 不但含有乙酰丙酸, 而且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等无机阴离子和乙酸等有机酸[6], 因此在样品中加入配制好的浓盐酸与饱和氯化钠溶液, 经固相萃取柱处理, 用无水乙醚解吸附目标分析物, 可去除样品中本身存在的氯离子等干扰物和达到净化富集的目的。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主要是改变水相密度, 使与水容易互溶的有机相分离, 以便更好的在固相萃取柱中吸附。
3.2 解吸附剂选择。所选解吸附剂的极性应与目标分析物乙酰丙酸的极性相似, 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其从酱油中提取出来。本实验分别用乙醚试剂、二氯甲烷试剂、三氯甲烷试剂作为乙酰丙酸的解吸附剂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乙醚对酱油中乙酰丙酸的解吸附效果较好, 再综合考虑其净化效果、回收率、及溶剂毒性等因素, 选用乙醚作酱油样品前处理的解吸附剂。
3.3 样品前处理中的p H值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规定的酱油中乙酰丙酸的测定方法中盐酸溶液的浓度为6mol/L [3], 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对照比色卡可以得到溶液的p H值约为1, 故本实验将p H值调为4、5、6 分别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p H值越小, 乙酰丙酸的回收率就越大, 故采用浓度为6mol/L的盐酸溶液, 得到满意结果。
3.4 洗脱剂的选择。由于酱油成份复杂, 存在大量的干扰组分, 将样品溶液注入固相萃取柱后, 需用与目标分析物不相溶的试剂将其它杂质洗脱弃掉, 由于乙酰丙酸不溶于正己烷, 故本实验采用正己烷洗脱其它杂质, 效果较好。
4 结论
本方法与行业标准的规定方法[3]相比, 主要的改进是样品前处理不同, 利用固相萃取的方法大大缩短了前处理时间, 有利于提高样品的检测效率, 而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重现性好等特点, 为酱油中乙酰丙酸含量的测定建立了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
摘要:目的:本实验研究了采用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来测定酱油中微量乙酰丙酸。该方法检出限低至0.0015mg/m L, 相对标准偏差为0.83%4.82%, 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53%98.40%, 线性相关系数r=0.9972。是一种具有操作简便、快速, 定量准确的新型酱油中乙酰丙酸测定方法。
关键词:乙酰丙酸,酱油,固相萃取,气相色谱
参考文献
[1]SBT 10417-2007.酱油中乙酰丙酸的测定方法[S].
萃取-树脂联用 篇2
采用浸入式固相微萃取(DI-SPEM)、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牛栏山二锅头的风味物质进行了定性研究,并采用保留指数法对定性结果进行了验证.共获得了101种香味化合物的`确切定性结果,其中包括35种酯类、13种酸类、15种醇类、5种醛类、1种酮类、15种芳香族及酚类、5种呋喃类、2种吡嗪类、3种缩醛类、1种硫化物、6种其他类化合物.此次实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牛栏山二锅头风味物质奠定了基础,也拓展了SPME技术在白酒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作 者:王勇 范文来 徐岩 魏金旺 WANG Yong FAN Wen-lai XU Yan WEI Jin-wang 作者单位:王勇,WANG Yong(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
范文来,徐岩,FAN Wen-lai,XU Yan(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
魏金旺,WEI Jin-wang(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
萃取-树脂联用 篇3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GC-MS (7890A-5975C) 配有电子轰击源 (EI) ;离心机:Eppendorf 5804R;均质器:IKA T25 digital Ultra-Turrax;EnviCarb/NH2固相萃取小柱 (SUPELCO) ;N-丙基乙二胺 (PSA) 粉:40-60μm (Agela) ;旋转蒸发仪:BUCHI V855;氮吹仪:TTL-DC型 (北京同泰联公司) ;标准品 (德国DR公司) ;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实验用水为三重过滤去离子水。
1.2 色谱质谱条件
色谱柱:HP-5 (30m×0.25mm×0.25μm) 石英毛细管柱或相当者;升温程序:70℃保持2min, 然后以25℃/min程序升温至150℃, 再以3℃/min升温至200℃, 再以8℃/min升温至280℃, 保持10min;载气:氦气, 纯度≥99.999%, 流速为1.2mL/min;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2.0μl;进样方式:无分流进样, 1.0min后打开分流阀和隔垫吹扫阀;电子轰击源:70 eV;离子源温度:230℃;GC-MS接口温度:280℃;
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100mg (精确至0.1mg) 各农药标准品于100mL容量瓶中, 用甲醇溶解并定容, 得1.000mg/mL混合标准溶液, 4℃冰箱保存备用。使用前用甲醇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
1.4 实验方法
1.4.1 样品提取
称取粉碎样品2.0g至50mL离心管中, 加入2mL~3mL水, 涡旋润湿, 静置2h以上。加入20 mL乙腈, 用高速组织均质器15000R/min匀浆提取1min, 并加入5g氯化钠, 再匀浆提取1min, 放入离心机3 000r/min离心5min, 上清液过无水硫酸钠 (约20g) 层滤入150mL鸡心瓶;残渣中再加入20mL乙腈重复均质提取一次, 合并提取液至鸡心瓶中, 40℃减压旋转蒸发至近干, 待净化。
1.4.2 样品净化
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在鸡心瓶中加入丙酮+正己烷 (3+7) 3mL, 涡旋振荡1min, 再加入0.5 g活化过的PSA粉末, 超声波清洗1min, 静置30 s, 取上清液 (注意不能将粉末吸入) 至10mL玻璃管中, 再用丙酮+正己烷 (3+7) 2mL洗粉末2次, 合并提取液在40℃用氮气吹干, 再在鸡心瓶中加入乙腈+甲苯 (3+1) 2mL待过柱净化;
Envi-Carb/NH2柱洗脱净化:在Envi-Carb/NH2柱加入约2厘米高无水硫酸钠, 下接鸡心瓶放在固定架上。加样前先用4mL乙腈+甲苯 (3+1) 预洗柱, 当液面到达硫酸钠的顶部时, 迅速将样品浓缩液转移至净化柱上, 再每次用2mL乙腈+甲苯 (3+1) 三次洗涤样液瓶, 并将洗涤液移入柱中。再用25mL乙腈+甲苯 (3+1) 洗涤固相萃取柱, 收集所有流出物于鸡心瓶中, 40℃减压旋转蒸发至约0.5mL后氮气吹干, 用正己烷定容至1mL, 待GC-MS进样。
2 结果与讨论
2.1 定量限、校准曲线
对茶叶中敌敌畏、甲拌磷、特丁硫磷、嘧霉胺、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毒死蜱、对硫磷、喹硫磷、氟硅唑、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14种农药的定量限及定量限处的信噪比详见表1。
依据各农药的定量限, 制备浓度系列为0.01μg/mL~5.0μg/mL的农药基质混合标准溶液, 绘制目标农药的较准曲线。各农药的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详见表1。
2.2 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
按方法定量限、两倍方法定量限及三倍方法定量限三个浓度进行添加回收试验, 两人重复试验, 每人重复6次, 各农药在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详见表2。
3 结论
本实验采用PSA粉末分散固相萃取与Envi-Carb/NH2柱洗脱净化相结合的前处理净化方法, 使用气质联用仪 (GC-MS) 同时对茶叶中14种农药进行检测, 方法回收率在84.0%~115.8%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为0.8%~11.6%, 14种农药的定量限在0.005mg kg~0.10mg/kg之间, 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 可用于茶叶中多农残的一齐分析。
摘要:本文建立了茶叶中14种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后, 提取液经PSA粉末分散固相萃取和Envi-Carb/NH2柱洗脱净化, 供气质联用仪 (GC-MS) 分析。方法回收率在89.2%~113.5%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为0.8%~11.6%, 14种农药的定量限在0.005mg/kg~0.01mg/kg之间。
关键词:茶叶,农药残留,固相萃取,气质联用
参考文献
[1]游飞明, 吴芳, 陆万平, 张庆, 张兰.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多种有机磷农药[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11, 17 (1) :6-10.
[2]芮三亚, 胡奇, 蔡潞莎, 陈云雯.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咖啡因干扰的去除[J].食品科学, 2009, 30 (12) :194-197.
相关文章:
液质联用02-19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02-19
哈尔滨市市民证券投资行为分析与建议02-19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80例疗效观察02-19
质谱联用法02-19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02-19
护理干预对62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分析02-19
中药西药联用02-19
质谱联用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