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00字

关键词: 自比 光点 作品 读后感

中学生《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00字(精选6篇)

篇1:中学生《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00字

村上在他的小说里多次提到菲茨杰拉德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他的影响而蒙上了一层孤独和迷茫感,还有盖茨比整夜整夜看守的对岸的光点。当我不了解这部作品的时候,无论怎么苦思冥想都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盖茨比到底伟大在什么地方:16岁时隐瞒自己身世,自比上帝之子,不敢面对自己贫穷的父母而离家出走。与黛西相爱,但是自己贫寒的家境和养尊处优的黛茜门不当户不对,这样的现实让盖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破灭。

怀揣着对黛茜的爱和对理想憧憬,他发誓要成为百万富翁,满足物质女黛茜,以便和她回到往昔,长相厮守。而当汤姆揭穿盖茨比精心设置的这个谎言,他叫他闭嘴,他的紧张和失控的举止真像是欲盖弥彰,或像是个道貌岸然的牛津人。而当盖茨比的尸体躺在城堡中时,却没有人来祭拜。整个城堡死气沉沉像秋叶埋入泥土一样然后悄无声息。往日的一切热闹景象不复。所有人像不喜欢他往日的热情一样。更加让人忍无可忍的是这时的黛茜正和汤姆在欧洲度假,享受着他们的“美好人生”。

篇2:中学生《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00字

看完盖茨比的遭遇,不禁为他感到唏嘘不已。当他还是一个穷小子时,却不合时宜的遇上了一个上流社会女子黛西,并把她作为一个理想的追求对象,到头来却是一场空,真情变为了俗物,甚至当盖茨比撞了黛西后来的丈夫的情妇时,黛西竟然把责任毫不犹豫的推给了盖茨比,盖茨比后来被杀后她也不为所动。盖茨比把爱情想的过于理想化了,任何东西都不能太过于理想化和程式化,必须与相应的现实相结合,更何况是在那么一个充满颓废感和无目的感,人们传统的信仰已经不复存在的美国。

每个人都必须有理想,理想是一个人努力和奋斗的动力,没有理想,大部分人都会被内心的那种原始的慵懒和惰性给拖垮,加上浮夸的环境,会使自己变得玩世不恭,也会失去原来的那份纯真。有理想终究是件好事情,但理想必须引导你走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不断根据现实的变化来不断修改理想,使理想更加切合实际,符合情理。

篇3:中学生《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00字

一、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

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首先在于他自己成就了自己。正如菲茨杰瑞德所说, 盖茨比创造了自己的命运, 创造了自我。盖茨比是个热心又虔诚的美国梦追随者。他时刻起着榜样作用, 激励着那些渴望通过自己努力达成愿望获得成功的人。也正是他的寻梦之旅, 让他成为了“了不起”之人。盖茨比的伟大之处来源于他灵魂深处对梦想的执着、急切追求, 加上他超乎常人的努力, 才使得他跨过一切障碍, 实现梦想。在盖茨比生活的年代, 大部分人沉迷于享乐之中, 拜金主义盛行。但盖茨比不同。即使身处堕落的时代, 盖茨比仍保持着自己的纯真和善良, 也坚持着自己对梦想的追求。他有敢于和社会现实抗争的伟大骑士精神。

盖茨比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对自我的救赎。只有通过详细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 才能全面了解盖茨比的性格特征。在我看来, 盖茨比和耶稣基督有相似之处。盖茨比出身卑微, 从未承认过自己的亲生父母, 却自诩为“上帝的孩子”, 还把父亲给他起的名字“盖茨 (Gatz) ”改成了“盖茨比 (Gatsby) ”, 仅仅因为后者听起来像“上帝之子”。20世纪20年代, 美国传统道德崩塌, 社会良知沦陷, 拜金和享乐主义盛行。盖茨比作为“上帝之子”, 视创建社会新秩序为己任, 而这一点与耶稣基督的神圣职责不谋而合。盖茨比和耶稣基督在走向伟大的征途中, 都遭受了很多艰难困苦, 但他们的死亡都是一种别样的救赎。

人们选择自己的目标, 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虽然盖茨比犯过很多错误, 但后来他选择为自己赎罪。他曾多次举办大型宴会, 人们蜂拥而至, 但少有人心怀感激, 甚至有人到处传播有关盖茨比的谣言。盖茨比并未对此感到愤恨, 反而待他们更加友好。可这些人却想尽办法利用盖茨比获取各种利益。盖茨比这样关心和帮助他人, 却被冷漠相待, 甚至连同情和怜悯对他来说都是奢侈。在历经过各种艰难, 见证过社会百态后, 他仍坚定地守着心中那一方净土, 保持着自己的纯真和善良。他其实就是个基督徒。耶稣基督为了拯救人类而牺牲, 而盖茨比为了替自己赎罪而死亡;耶稣基督牺牲自己, 让整个世界得到了救赎, 盖茨比牺牲自己, 让自己的灵魂和梦想得到升华。

二、盖茨比的骑士精神

在中世纪, 骑士们为了赢得比赛或战争, 他们会参加各种训练, 以改善自身的马术和作战技巧。他们出身高贵, 受过良好教育, 受到贵族女士的追捧和喜爱。尽管自中世纪末以来, 骑士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但骑士精神仍在社会各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 盖茨比的慷慨、忠实、对自我的完善和公平正义的追求、对黛西小心翼翼的爱, 无一不是他骑士精神的体现。

盖茨比对朋友慷慨, 不惜大肆挥霍金钱, 举办宴会, 招待那些他认识甚至不认识的朋友。他用情专一, 坚持追求黛西, 默默爱了黛西五年, 由此可见他忠诚可靠。盖茨比虽然出身卑微, 但他有梦想, 并强烈渴望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 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 他也在努力完善自我。盖茨比强烈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 于是毅然选择去圣·奥拉夫大学学习。虽然后来他离开了圣·奥拉夫大学, 但他仍坚持提升自我。他的忠诚和自我提升, 是他成功的前提。

盖茨比内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与他表现出来的慷慨、忠诚、对自我的完善完全不同。它的表现方式非常含蓄。从菲茨杰拉德的描述来看, 盖茨比的财富的确是非法所得, 这一点无可厚非, 作者对此也持默认态度。但菲茨杰拉德并没明确告诉读者说盖茨比获取财富的手段可耻, 相反, 他在文章中对此进行暗示, 其目的是在于混淆视听, 模糊对错的界限, 误导人们的判断。这一点在尼克身上也能体现出来。尼克对任何事都是持中立态度。然而,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他逐渐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你 (盖茨比) 抵得上那一群人”。盖茨比被害致死后, 尼克发现他陷入了盖茨比曾经的困境, 孤苦无依。菲茨杰拉德正是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让使盖茨比成为了理性和正义的化身。

典雅爱情也是骑士精神的显著特征。骑士们举止优雅, 在恋爱中时刻展示自己的礼貌和谦卑, 同时也保持对爱情的忠诚。徐善伟在《典雅爱情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中对骑士文学中的典雅爱情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首先, 典雅爱情是一种情感上平等的爱, 建立在男女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其次, 它是一种婚外恋, 在初期指未婚男子和已婚女子之间的爱情, 后来范围扩大, 把未婚女子和已婚男子的爱情也包括在内;再次, 它是一种女子占主导地位的爱, 女性处于优越地位, 而男性对女性的忠诚始终如一;最后, 它不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 而是掺杂了适度肉欲的理想化的爱。”盖茨比对黛西的爱其实就是典雅爱情。贫穷的盖茨比爱上了富裕的黛西, 但黛西的家庭对其千般阻碍, 并说服黛西与汤姆成婚。几年后, 盖茨比功成归来, 对黛西仍有旧情, 并与黛西发展了婚外情关系。这一点也符合骑士的典雅爱情的特征。

对爱人细心呵护也是骑士的典雅爱情必不可少的特征。盖茨比对爱人的谨小慎微和对细心呵护可以从两个细节中看到。第一个细节是盖茨比和黛西几次约会后, 就遣散了所有仆人。他这样做不是怕被汤姆抓住, 而是为了维护黛西的名声。另一个细节是当他替黛西承担车祸的责任时, 他说的话非常谨慎。他说:“我让她停下, 但停不下来”。他的话暗示黛西在主观上是想停止犯罪的, 但事实上她停不下来, 所以黛西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盖茨比骑士精神来源于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他眼中, 黛西是就是他梦想的化身。盖茨比是一个骑士, 他为自己而战, 为梦想而战, 为爱情而战, 自信而又骄傲, 至死而无憾。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剧, 在书中, 美国梦似乎得以实现却又最终破灭。社会的冷漠导致了盖茨比的死亡, 但盖茨比并未对此感到愤恨, 反而理解人们的做法。盖茨比一生都面临着重重矛盾和选择, 如果他随大流, 就可以避免他所受的艰难困苦。但他没有。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不甘堕落, 心怀梦想, 让自己成为了爵士时代的英雄。很少有人能走进盖茨比的内心, 真正理解他, 所以盖茨比一直都是孤苦无依的。但“盖茨比相信绿光, 相信久违的希望, 希望离我们远去, 但这不重要。明天我们将奔跑得更快, 将我们的双臂伸得更远, 终有一日, 我们继续奋力向前, 逆水行舟, 被不断的向后推, 推入过去。”

盖茨比是伟大的, 他引领和鼓励我们去追求心中的梦想, 不管遇到任何困难, 都应勇敢前行。盖茨比也因他的骑士精神而趋于完美。在20世纪20年代, 美国传统道德和社会良知崩塌, 社会一片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 盖茨比坚守自己的信念, 用自己的骑士精神对抗着西部沿海因资本发达而滋生的拜金主义等价值观, 孤独而伟大。

总而言之, 盖茨比是爵士时代的英雄, 是拥有骑士精神的英雄, 是自我成就的英雄。

摘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 菲茨杰拉德用凝练的语言和多样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盖茨比骑士般的生平和爱情故事。在本文中, 作者通过具体分析盖茨比的生活和爱情, 着重展现盖茨比的骑士精神在各方面的体现。

关键词:盖茨比,伟大,骑士

参考文献

[1]倪世光, 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 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

[2]徐善伟;典雅爱情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06期。

[3]菲茨杰拉德著, 《了不起的盖茨比》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9。

[4]周一“西进:让美国成为美国”,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 2010 (08) 。

篇4:了不起的盖茨比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瑞·穆里根

艾拉·菲舍尔

类型:爱情剧情

地区:美国澳大利亚

上映日期:2013年08月30日 (内地)

剧情

故事描写一个长岛富豪的神秘巨宅中总是夜夜笙歌,但他却心事满腹,仿佛一直都在追求一个无法达到的梦想。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的代表作,发表于1925年。该小说的主题是“美国梦”的覆灭,讲述了20年代的美国社会上流阶层的隐秘故事。小说通过一个名叫尼克·卡罗维(Nick Carraway)的穷人,亲眼目睹并讲述大富翁杰伊·盖茨比(Jay Gatsby)的个人感情经历,为“爵士时代”送上了一曲挽歌。在美国学术界选出的100部最优秀的小说名单中,《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成为了一部传世经典之作。

篇5:中学生《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00字

最早知道这本书杀因为村上,看了这本书后感觉村上的确受其影响,尤其是主角的生活态度,跟村上出里的主角很像,都带有一种比较特别的,骨子里的...傲慢?

虽然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对盖茨比感到鄙视和厌烦,但这个卑劣的,虚伪的,无聊的,傻B的盖茨比最后还是让我觉得很了不起.因为他的确还像个孩子,跟书里的小心翼翼的主角比.因为他的确还相信什么,他的确还有某份纯真和理想,所以,谁都可能是盖茨比.虽然这可能在标准的社会价值观里是个标准的傻B,但那育如何?

另外这个版本的装帧很漂亮,以前大略看过电子版的,拿起这个版本就忍不住收了一本.不过校对不太好.

篇6: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000字

在那个人人追求“美国梦”的时代,一个带着梦想逆袭的人,似乎一度触摸到了天堂,但终究不敌命运。

人倒下后,曲终人散。“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美国版。

盖茨比死后的冷清,没人愿意来料理后事甚至来参加葬礼送他最后一程,与众人在他别墅派对热闹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能大家觉得已在这里这个人身上得不到什么,反而会不会被牵连,多么让人唏嘘。虚伪的人情,集体的沉默,是人性的通病?

他生前的朋友说:”我们要明白,讲交情要在人活着的时候讲,人死就没有交情了。“

相对于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可能我更看重对自己良心的交代。

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一个个饱满独立的人性,却是这个世界真实的人性。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先要了解人性。这本书,已然是一本不错的人性启示录。

我常常想起,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通篇的人性描述。说:人本身就是高级动物,本身天性之中就带着贪嗔痴恨各种欲望,而欲壑难填,所以世人苦痛颇多。就像现如今很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要还房贷,不敢离职不敢出事不敢发生任何变动,身上压着一层层的大山,无法喘息,包袱太重了,是无法起飞的。说到底,人还是社会性的动物,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想要做到不在乎太难了,只能妥协。

生而为人,本就是向死而生,人性经不起试验和推敲,都一样,人性不值得,人间不值得,所以不要抱太大希望,想自己所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往往又有很多人连自己喜欢做什么想要什么都尚且不清楚,何其可悲。

Gatsby对Daisy的始终如一的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以Daisy为先,最突出的就是车祸后守在Daisy家担心她会被Tom为难,Gatsby认准自己的目标,在浮华的世界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但我不得不说,他的梦想,Daisy不值得,她爱的只有她自己。

可能是之前被太多的偶像剧和鸡汤文洗脑了,对爱情抱有无限美好的遐想和希望,认为肯定会有一个人爱你如同爱生命;但是越长大越发现,不,人永远都是爱自己胜过爱他人,永远最爱自己,特别是对自己一点点的付出,肯定会计较自己该得到的回报,除了父母,哪有不计较的无私的爱;说来好笑,若是每当这样一想其背后深意,我估摸着爱情就没啥浪漫可言了。其实是相信世界上有爱情的,但只是不相信会发生我们自己身上。

尽管如此,我仍旧完全折服于Gatsby对爱情的忠贞追求,哪怕他追求的东西就像那道绿光永远可望不可及,甚至已经被他抛在自己身后都不可知。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追逐自己心中绿光的过程,如果Gatsby不那么执着,那他也就不成为Gatsby吧。这跟我们现实生活很接轨,能像盖茨比那样始终保持初心也是很难,虽然他的梦想已经乌托邦化了。

其实想想,他们跟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很有相似之处,我们究竟该在生活中有什么坚守,有什么追求,我觉得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一生的问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培养有自信心的中学生读后感600字 下一篇:中学生必读名著《童年》的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