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古典元素(精选三篇)
中式古典元素 篇1
近年来, 中国元素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 2007年被称为“中国元素年”, 2008年奥运会的开办更是把中国推向了世界舞台, 让世人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中国。
凡是被大多数华人认同的, 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特色的符号、音响、风俗或精神文化, 均可视为“中国元素”。[1]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能够体现、象征和反映中国的东西, 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成果。在2008年奥运会会徽创作上, 中国印和汉字“京”是中国元素;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国画卷、四大发明、京剧、礼乐等是中国元素;金庸武侠作品中, 飞檐走壁是中国元素;中式婚礼中, 传统服饰、礼仪、习俗是中国元素……。
二、中式婚礼PK西式婚礼
中式婚礼注重的是“热闹”, 显示的是一种庄重感;
西式婚礼注重的是“神圣”, 显示的是一种浪漫感;
中国的婚礼, 表面上是两个新人喜结连理, 实质上是两个家庭的婚姻, 直接联系到两个家族。婚礼的目的是让新娘进入一个新的大家庭, 场面比较热闹, 中国是强调“礼”的国家, 有一系列的婚礼形式与程序。而西方强调个人主义, 在婚礼上, 新人双方在神的面前许下对彼此的爱和承诺, 过程就显得简单。著名的婚礼策划师梁明说过, 中式婚礼是讲究“天地人和谐”的哲学, 需要一系列仪式反映婚礼之庄重, 引起当事人及相关人重视。所以又叫‘人前婚礼’。西式婚礼讲究的是神圣和浪漫, 又叫“神前婚礼”。
三、中式婚礼的营销出路
1、加大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熏陶, 重视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
中国元素代表着东方的神韵, 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但是许多中华民族子孙对自己民族传统元素的重视度不如外国人。如今中国元素逐渐变得流行, 其源于中华民族自信心的恢复, 究其根源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这主要是物质层面的恢复, 但至于在精神层面上, 中国人仍有很强的崇洋媚外的心理。因此这就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宣传和教育。
在婚庆行业, 不仅婚庆公司自己要做大做强我们传统的中式婚礼, 而且每对新人自己也应该积极采纳中式婚礼。中式婚礼在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 但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 受到了西式婚礼的冲击, 我们丢掉了传统的凤冠霞帔和状元官衣, 披上了婚纱和西装。如今在寻求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背景下, 如果中国人个个都倾向民族传统婚礼, 那我们传统的婚礼文化就不会消失, 并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形式。
2、注重个性, 体现品牌的文化价值
中式婚礼的推出不能单纯地照搬古时的形式, 还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新人的需要适当地进行调节。如今婚庆的主要受众是80后出生的年轻人, 还有部分是70年代后期出生的, 他们是个性突出和张扬的群体, 追求时尚。婚庆公司在推销自己服务同时就必须意识到目标消费者的个性和特色, 推出一些适合他们的, 能够反映他们期望的婚礼形式。
3、注重融合, 赋予中式婚礼以时代特色
如今, 社会是个文化交融的社会, 是个崇尚文化价值体验的社会。中国人在打造自己传统婚礼时应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内容上保持传统, 形式上加以创新, 赋予我们中式婚礼以时代感。在具体的应用中, 以中式婚礼为主兼有西式婚礼的特点对新人们是很有吸引力的。可是在我国婚庆业中, 我们可以看见大部分婚礼是完全西式婚礼的格调, 有些甚至找不到我们传统婚礼的影子。其实据说不管是日本人, 还是韩国人, 他们都很重视自己传统民族婚礼文化, 每位新人结婚时即使采用的是西式婚礼, 他们在结婚前也会拍一套穿着和服的婚纱照。相比之下, 我们国人对传统民族婚礼文化的重视度就有待提高。
四、总结
我国的传统婚礼要想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 需要依靠婚庆公司的努力, 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熏陶, 更需要中华民族子孙的重视。中式婚礼需要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支撑, 西式婚礼虽好, 但我们不了解西方文化, 一味地模仿西式婚礼的形式是不能表达出婚礼的内涵;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后代子孙不能放弃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 重视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朱建军:《从中国传统的婚礼谈起》, 《读书文摘》, 2008年第6期;[1]朱建军:《从中国传统的婚礼谈起》, 《读书文摘》, 2008年第6期;
[2]孟萍萍:《中国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 《广西轻工业》, 2007年第5期;[2]孟萍萍:《中国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 《广西轻工业》, 2007年第5期;
[3]胡杰:《作为时尚化创新的中国元素》, 《新世纪周刊》, 2008年第1期;[3]胡杰:《作为时尚化创新的中国元素》, 《新世纪周刊》, 2008年第1期;
[4]唐吉、范莺莺:《当前我国婚庆市场的现状与思考》, 《大舞台》, 2008年第4期;[4]唐吉、范莺莺:《当前我国婚庆市场的现状与思考》, 《大舞台》, 2008年第4期;
古典中式婚礼主持词 篇2
中式婚礼主持词大公开
“人生四喜”之所以让人痴迷了千百年,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满足、各有各的回味。久旱逢甘雨,解的是饥渴;他乡遇故知,填的是寂寞;洞房花烛夜,留的是快乐;金榜提名时,要的是认可。天时地利人和、功名利禄自得,在这里都能找到对应的归宿。不过,最有说头,最有转折、最能将
无边喜气酝酿到浓浓厚厚、最能把美好祝愿放大到极极致致的,还得说这恒古甜蜜的男婚女嫁。
婚礼现场
山欢水笑同贺新婚喜,地久天长共祝百年好。
尊敬的各位亲朋、各位贵友、女士们!先生们!、街坊四邻们,大家好!
今天是公元2014年元月27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九,今天久赋盛名的xxxxx宴会大厅,是高朋满座,金碧辉煌,正在恭候一对新人的到来。我是今天的婚礼司仪,我叫xx,承蒙x氏家族和x氏家族的厚爱,在这里为一对新人主持新婚庆典,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希望大家在仪式当中,给予一对新人和主持人,多多的掌声支持,谢谢——啦!
在这里我也要代表一对新人和他们的双方家长,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祝各位来宾朋友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抬头见喜,低头见钱。谢谢!
现在良辰吉时己到,我宣布xx先生xx小姐新婚庆典现在开始——。有劳嘉宾大架,全体起身。这正是“新人到堂前,宾主站两边,才子配佳人,鼓乐响连天。”有请新人入花堂拉-------!
“借来天上火,燃成火一盆,新人火上过,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啦!”
“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上台转过身”。
有请新郎官在自己新婚庆典的舞台上三箭定乾坤:
一箭射天,天赐良缘,新人喜临门啦!
二箭射地,地配一双,新人百年好和。
三箭定乾坤,先射天,后射地,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一对新人在大家的掌声祝福下,已经来到了花堂上,有请来宾落座。
各位来宾,各位贵友,按照咱老祖宗的规矩,新娘的盖头是到了洞房新郎才挑开了,但是,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这么多的朋友,这么多的嘉宾,大家是不是想早一点看看新娘的花容呀!。那好!今儿咱们就来个“与时俱进”,提
前在这里让新郎揭开盖头,好不好?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呀?对,这是称杆,称杆这上面的是什么?这秤杆也叫“喜竿”,咱们让新郎官,拿这个“喜竿”挑开新娘的盖头,新郎官“称心如意”啦!
这正是“芙蓉出绿水,新人露花容”。大家掌声祝福啦!
介绍新人
朋友们,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以下这两位新人:这位英俊潇洒,精明干练,满脸沾沾自喜,又有一点洋洋得意的先生,就是新郎先生;掌声祝贺------。站在新郎旁边的这位美丽大方,满脸甜蜜的就是新娘小姐。掌声祝福他们!
三拜九叩大礼
下面请新人行大礼,行三拜九叩之礼。
一拜天地
一拜天地日月星,请一对新人转过身,整衣冠,拱手作揖,拜。
风调雨顺,一鞠躬,五谷丰登,再鞠躬,家业兴旺,三鞠躬,起身。
再拜高堂,老祖宗。
有请双方家长上台入座,依次为女方家长,男方家长。
整衣冠,拜。
祝父母多福多寿,一鞠躬。
愿高堂幸福安康,再鞠躬。
愿父母双亲,寿比南山,三鞠躬。请新人起。
在这里我也代表一对新人,祝愿双方老人“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愿你们来年的此时共享三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夫妻对拜
请新人面向北,相对而立——互相整衣官——拱手作揖——拜
夫妻恩爱,一鞠躬。
百年好和,再鞠躬。
早生贵子,三鞠躬。请新人起。
改口敬茶、给红包
双方家长握手合影,“天上牛郎会
织女,地上才子配成双,今日两家结秦晋,荣华富贵万年长。”
早生贵子
拿桌上准备好的四喜果,问新郎、新郎什么意思?
核桃———白头偕老
花生———花搭着生
枣、栗子———早生贵子
吃子孙饺子
子孙饺子有七个———五男二女,新娘咬一口饺子,问新娘生不生。、感
《喜洋洋 喜洋洋》欢声笑语同贺新婚喜,地久天长共祝百年好。
开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各位贵友,各位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大姐夫,还有活泼可爱,俊俏玲珑的小朋友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是公元2014年7月17日,农历5月29,在这个吉祥喜庆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富丽堂皇的福临门大酒店,隆重举行郭府公子与胡家千金的结婚庆典,这真是今朝欣迎八方客,笑看玉女配仙郎。首先主持人给大家道声万福,同时我也要代表一对新人及其双方家长,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祝各位来宾朋友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谢谢!
迎新郎 :《唐伯虎点秋香开场音乐》好的,良辰吉时已到,首先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最大官新郎官喜登花堂,这俗话说啊:人逢喜事精神爽,此刻他是红光满面,神采飞扬。来有请新郎官举箭弯弓,三箭定乾坤
《喜庆背景音乐》一箭射天,天赐良缘,二箭射地,地配一双,三箭定乾坤,先射天,后射地,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接新娘:现在是东风拂面喜洋洋,艳阳高照福满堂,郭胡两家更添喜,俊郎迎娶美娇娘。
共入花堂:此刻正是“新人到堂前,宾主坐两边,才子配佳人,掌声响连天。”
有请新人入花堂拉-------!
跨米袋:《古典音乐.花好月圆》夫妻携手走米袋,家庭美德传世代。步步高升代代连起来,一生相伴百年都恩爱
迈火盆:借来天上火,燃成火一盆,新人火上过,祝你们的日子红红火火啦!
跨马鞍: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上台转过身”。来新郎新娘先和在场的亲朋好友问好。
拜天地:三拜。喜贺新人成连理,千里姻缘鸳鸯戏,不忘父母养育恩,今日堂前拜天地—
双方父母上台:首先让我们掌声有请郭府的老爷太太,胡府的老爷太太登堂入座。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的亲朋好友恭喜四位亲家,恭喜你们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中式婚礼上夫妻对拜时》一拜天地,天作之合美又红;二拜高堂,全家幸福笑融融;夫妻对拜,白头偕老乐无
穷。
三挑盖头:《非常欢快喜庆的中式婚礼音乐 》各位来宾,各位贵友,按照咱老祖宗的规矩,新娘的盖头是到了洞房新郎才挑开了,但是,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这么多的嘉宾,大家是不是想早一点看看新娘的花容呀!。那好!今儿咱们就来个“与时俱进”,提前在这里让新郎揭开盖头,好不好?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呀?对,这是称杆,称杆这上面的是什么?这秤杆也叫“喜竿”,咱们让新郎官,拿这个“喜竿”三挑开新娘的盖头,新郎官“称心如意”啦!
新郎挑三下:一看唇,唇齿相依恩爱人,二看眼:眼花缭乱双飞燕,三看眉:眉飞色舞成夫妻
这正是“芙蓉出绿水,新人露花容”。大家掌声祝福啦!
敬茶:父母双亲恩似海,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将香茗双双请,福寿安康万事兴——敬茶
双方家长握手合影:“天上牛郎会
织女,地上才子配成双,今日两家结秦晋,荣华富贵万年长。”
结发仪式:《古筝 百鸟朝凤》情定三生胶似漆,红袖添香举眉齐,忠情一生白发老,敬慕双双表心意——接下来,一对新人行结发之礼,来,送上喜梳,请新郎挚喜梳,一梳,贤惠,二梳,孝顺,三梳,恩爱,四梳,长久,请新郎挚喜剪,剪下新娘青丝一缕,放入托盘锦囊之中,再请新娘挚喜剪,剪下新郎青丝一缕,放入托盘锦囊之中,请新人收紧锦囊,好,两缕青丝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此以后永不分离
合卺酒:喜字当头笑在口,新人要喝交杯酒,在古代交杯酒又叫合卺酒,请伴娘呈上交杯酒,新郎叫新娘称,新娘叫新郎称喝完交杯酒,幸福恩爱永相守,相濡以沫到白头
新人母亲点燃传家火种:喝完这合卺酒,下面有请新郎的母亲点燃香火交给新娘和新郎,共同点燃龙凤喜烛。婆婆将香火传给儿媳,咱们的香火代代相
传啦!越烧越旺,越烧越红火,一代更比一代强
果碟释意:拿桌上准备好的四喜果,问新郎、新郎什么意思?
致辞:
感谢来宾:《百鸟朝凤喜庆 修改》接客的,嘹哨的,还有招呼不到的;梳头的,扶女的,亲朋好友知己的;看客的,送礼的,四面八方贺喜的;新郎、新娘咱们一起行礼,啦!
福临门送礼物
礼成:让我们再次把祝福的掌声响起,祝福新郎新娘恩爱一生,白头偕老,幸福百年,早生贵子,同时也祝福现场所有的嘉宾、亲朋好友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感谢桂东艾妮婚庆对本次婚礼全程策划与服务,感谢福临门大酒店所有的服务人员,谢谢啦
中式古典婚礼特色:
详情咨询:www.86china.tv
传统的中式婚礼看上去十分朴素,典雅。如果现在婚礼能举办一个中式的,看上去又那么的让人怀念。
花轿是中式婚礼当中必不可少也是核心的部分,一般这种花轿分为四个人抬得和八个人抬得两种,一个花轿队伍有十几人甚至几十人那么多,看上去十分壮观。
现在的花轿已经不多了,所以如果要举行此种形式的婚礼,一定要提前预定。在一些婚庆公司可以提供这类服务。要选在公园里或是避开交通要道的场所,给自己的花轿留有充分空间,因为颠花轿的场面会引来大批观光者,造成交通堵塞。新人的服装为长袍马褂,或凤冠霞帔。在伴娘的伴随下,新娘蒙红盖头,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新娘,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之后,新人改乘坐花轿。
www.86china.tv
古典婚礼提示:
1.如果新郎和新娘的家相聚较远,花轿可以放置在离饭店比较近的地方
2.要做就做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式婚礼,什么道具、服装以及其他物品尽量做到中式,切忌中式中夹杂着西式,不伦不类。
3.请一位专业的中式婚礼主持人,因为本身中式婚礼就比较复杂,讲究也很多,很多主持人根本就不懂这方面的习俗,所以说还是请一个经常主持中式婚礼并且懂得习俗的人才行。
中式婚礼之必备道具
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亲回来时新娘、迎亲、送亲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旗锣伞扇: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矫之前,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
观。
鞭炮: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
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
马鞍:“鞍”与“安”同音,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时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
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
红火火。
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常有只有“三媒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礼,就俗称为“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秤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
中式婚礼之必备要素
1、红色桌布让你的婚宴餐桌看起来更加喜庆。
2、共同点燃代表爱情的红烛则把婚礼引向高潮。
3、带着凤冠霞佩的新人泥偶给婚礼带来活泼的气氛。
4、运用一些红色的浆果作为点缀使宴会的布置更有层次感。
5、红玫瑰当然是中式婚礼上首选的鲜花。
6、一个用鲜花装点的迎接牌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7、不论你选择什么样的婚礼蛋糕,不要忘记在桌面上洒满红色花瓣,这能让婚礼的气氛统一。
8、在重要宾客的面前放置小桌花是让来宾感到你们诚意的好方法。
9、最后,送给来宾一款具有浓浓中国风的喜糖吧,他们一定会对你的完美中式婚礼留下深刻印象的。
中式婚礼的一般流程
●抬轿起程: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按传统,新娘应该被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不过现代人多独生子女,只能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通常也改背为抱了。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要不从西安北郊到南郊这头抬到那头,肯定累趴下。不过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跨火盆和射箭:古礼中是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不过现在通常都是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直接跨了。火盆也改为电动的,安全起见。新娘在下轿之前,新郎还得拉弓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称为“三箭定乾坤”!
●拜堂和交杯酒:火盆之后有的还要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然后才由新郎用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这时,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通常这个时候是弄得一群人声泪俱下,场面之感人,在热烈的喜庆气氛中也透渗透着浓浓的亲情。
●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很多都是把该在洞房里的事搬出来展示。比如说结发,应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
在一起保存,现在则是当众表演。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
中式婚礼道具及用途
★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亲回来时新娘、迎亲、送亲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旗锣伞扇: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矫之前,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鞭炮: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
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
★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
★马鞍:“鞍”与“安”同音,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时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常有只有“三媒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 礼,就
俗称为“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秤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
中式婚礼习俗及程序
提亲及过大礼时下当一对恋人决定结婚﹐通常邀请双方长辈见面。由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
过大礼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发菜等。女家收下聘礼﹐婚约正式成立。双方家长并讨论婚礼形式﹐日期及地点。婚前习俗礼仪双方家长见面以后﹐两家开始分别向外宣布婚讯﹐召手准备。新娘的父母邀请亲友时要向亲友邻居分发男家过大礼时送的喜饼以示女儿要出嫁。女家开始准备女儿的嫁妆﹐并要在婚前同清单一起送到男家。
男家则举行“安床”仪式。婚礼当日庆典结婚当日清晨﹐女家为女儿举行上头仪式﹐男家为新郎举行“加冠礼”﹐均表示儿女已长大成人﹐从此将要成家立业了。新郎于是率领众亲友去女家迎亲。在女家门前﹐照例要被女方的众朋友姊妹故意阻拦。男方只有正确回答所有问题﹐并交足够开门利是才被容许迎娶新娘。于是一对新人和众亲友一起去拜见男方父母。新娘并敬茶给公公婆婆及男方亲友婚礼后礼仪婚礼后第二天﹐如果新人同公婆同住﹐新娘应该起早做饭给公婆。这项古礼是为了向男方家长表示女方具有教养﹐勤劳能干。
结婚后第三日﹐新人一起到新娘家拜访﹐俗称“三日回门”。
“爱的华尔兹”主题婚礼,将婚礼打造成一场视觉盛宴,追求世界的高雅、高贵和古典美。
? 迎宾曲音乐以高雅的小提琴为主,大厅内音乐以高贵的钢琴曲为主!
? 入场方式别具一格:新人在舞蹈
演员引领下入场!拉开“爱的华尔兹”。
?现场整体布置以“香槟色”、“圣洁白”、“高雅紫”三种色调为主,形成完整的婚礼整
体视觉效果。
? 暗场效果:灯光、干冰机、投影仪打造华丽高贵的现场氛围。
借助“荷塘月色”这样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来表达一对新人纯洁的爱情,让众宾客在“荷花”、“月色”中体验中国风的婚礼氛围,回味江南风味的爱情浪漫。
表现方式:
婚礼仪式上:通过新郎、新娘和演艺人员的表现,将婚礼仪式演化成一个爱情故事,让宾客从中感受到两人的爱情故事;同时,保留婚礼上有的传统风俗,例如:
交换信物:新郎送给新娘一段洁白的莲藕,寓意:无论天涯海角,根在莲旁;
证婚人送礼:证婚人送新人一袋链子,寓意:花熟蒂落 落地生子。
婚礼现场:婚礼现场搭建专业的舞台背景和舞台,两侧摄制大屏幕,整体效果围绕“荷花”、“月色”、“古诗”、“爱情”设计执行。主要包括:迎宾区、通道、舞台三大部分。
新人服务装、道具:根据策划需要,新郎需着中山服、新娘需着旗袍,迎亲仪式可以着西服、婚纱;婚礼仪式中会设计到金鱼、笔墨等,配合新人完成特定的环节。
婚礼音乐:以江南风格音乐、古诗乐、古乐独奏为主。例如:纯音乐-荷塘月色.mp3童丽-采莲曲.mp3。
创意表现方式
开场视频、环节视频素材:
开场视频5分钟内 :结婚70周年白金婚的夫妻、5对未婚/已婚的情侣/夫妻 给
新人送上祝福:用一句话说出对夫妻生活的感悟 + 新婚祝福。
开场视频4分钟内:用新人提供的照片制作开场片。
婚礼logo:婚礼logo 运用到整个婚礼现场布置,包括:迎宾区、合影区、通道区。影视资料前期和后期分别突出婚礼主题logo.环节对应视频:婚礼仪式上,根据不同环节,背景在视频素材和现场直播间相互切换,视频素材重点体现与七夕情人节的关联性,例如:鹊桥、喜鹊等。
建议迎亲团统一t恤:婚礼logo 印花。费用预算30元/件
婚礼流程
新人入场1:通道两侧7对情侣/夫妻,手捧烛光,恭迎新人共同入场。
新人入场2:通道两侧7位姑娘,每人手持1支代表爱情的7种鲜花,新郎从舞台走向花厅时,接过通道两侧的花朵,将亲手做的花束奉送给新娘。
新人入场3:两位花童,着汉服,用红绣球牵着新人入场。
喜紫燕翔黄道日,鸳鸯佳偶美景时,红梅吐芳成连理,芝兰永谐结伉俪。
今天是公元xxxx 年 xx月 xx日。
在这春风荡漾、生机勃发、大吉大利的日子里,我们喜酒相逢,欢聚一起,共同庆贺*** ***二位新人的结婚庆典。
一会儿,婚礼的乐章将要娓娓响起,有情人的心灵将要在这里碰撞出人类最灿烂的火花,一对新人将要双手相牵步入神圣的殿堂。此时,宴会大厅宾客盈门,高朋满座,新朋老友欢声笑语,情谊融融,全体嘉宾沉浸于对美好的祁盼和无比的喜悦之中。
今天前来参加婚礼仪式的有来自单位的领导和一对新人的同事、同学、同乡以及亲朋好友等。
尊敬的各位来宾,你们是友谊和吉祥的使者。你们的光临和你们身上带来的祥云瑞气,给今天的婚礼仪式增光添彩,也使今天的婚礼现场蓬荜生辉。
在今天这个大喜的日子里,你们送来了温暖,送来了友情,送来了吉祥,送来了最美好的祝福。在此,我代表一对新人及其双方的家长、亲人对大家的光临和一片盛情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对给予今天的婚礼仪式以大力支持和费心操办的各位师傅、xx先生、xx小姐和位今天婚礼仪式提供热情服务的摄像师、照相师、司机师傅以及其他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奏乐鸣炮,一对新人入场!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两情相悦,地久天长,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和美妙的音乐,一对新人携手走进了婚礼的殿堂。新郎 在 工作,新娘 在
工作。他们二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识、相爱,终于梦想成真,喜结良缘,这真是两心相许,只在一盼,终于盼来了这人生中最美妙的光景。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来共枕眠。人生是花,爱就是花的蜜,当爱情瓜熟蒂落,男女双方通过合法途径结为夫妻的时候,每个人生命中最动人的一幕就要开始了。从此,一个崭新的家庭也就诞生了。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之中又少了两个单干户,多了一个互助组。在此,我们恭喜二位两颗丹心呈俊秀,~ 26 ~
百岁结发度春秋,我们衷心祝愿二位新人丝罗共结百年偕老,琴瑟相伴地久天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两位的幸福结合表示祝贺!
天上四时春作首,人间百行孝为先。在这幸福神圣而又激动人心的时刻,新郎新娘不会忘记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更不会忘记各级领导和朋友们对自己的关怀和培养,下面,一对新人举行礼拜仪式。一拜高堂:一鞠躬,喜成新家,别忘爹妈;再鞠躬,养育之恩,终身报答;三鞠躬,祝父母大人福如东海,健康长寿。现在,向全体来宾三鞠躬:一鞠躬,感谢各位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帮助和培养,对给予他们家庭以深切关怀的亲友,工作生活中给予帮助的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再鞠躬,谢谢朋友们来贺喜,永远把这美好的光景和大家的深情厚意保留再自己的记忆里;三鞠躬,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和全体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爱情甜蜜。
~ 27 ~
下面夫妻对拜。夫妻对拜的意义在于,男女双方由热恋阶段达到量变到结为夫妇的这一质变过程的这样一个庄严的夫妻地位的饿正式确立。这里首先确立了双方地位的平等,在家庭这个舞台,没有领衔主演,一切决策都产生于经过夫妻共同商量合讨论一番的研究之中。如果谁婚后犯了毛病,就请放一下今天结婚盛宴的录象,细细品味一下主持人的婚姻祝词合全体来宾默默的祝福,各自挖掘一下自己的思想根源,我想,一切问题都将得到圆满解决。一对新人听口令,一鞠躬,这一拜,要牢记,胜过桃园三结义,相依相伴永不弃;再鞠躬,这一拜要记住,结婚后幸福生活靠努力;三鞠躬,这一拜,不能忘,孝敬亲人高风尚,相敬如宾别打仗。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男人是船、女人是帆,家庭是港湾。结婚是爱情长跑的终点,更是牵手同行漫漫长路的起点。婚前的爱情常常充满着浪漫和幻想,更深的感情要靠婚后去培养。婚姻无戏
~ 28 ~
言,婚姻贵在美满,美满贵在情感,情感贵在长久,这一切只能在双方的尽责中实现。一对新人请牢记,大千世界,人海茫茫,既然你们决定携手同行,就一定要珍惜这份旷世情缘,愿你们双脚踏向婚姻之船的时候,要同舟共济,千方百计将它驶向美好生活的彼岸。
领导的关怀,朋友的深情,美丽的鲜花,醉人的美酒,一张张笑脸,一声声祝愿,都在向一对新人表达一个共同的心声,志同道合,结成一对幸福的伴侣,并肩前进,献出两颗火热的红心。我们真诚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由衷的祝福好人一生平安,我们热切的呼唤爱情的春天常驻,我们真诚地祈盼美好的明天。
好,现在午日当空,时机已到,新婚喜宴开始,请全体嘉宾端盏举杯,为一对新人喜结良缘干杯!为各位领导、各位朋友的身体健康干杯!为我们幸福美好的明天干杯!喝喜酒了!喜紫燕翔黄道日,鸳鸯佳偶美景时,红梅吐芳成连理,~ 29 ~
芝兰永谐结伉俪。
回族建筑中的中式元素浅析 篇3
当我们步入一个陌生的地区或者民族区域, 对于这个地区或者区域首先看到的便是它们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特色。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建筑特色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发展特色以及民族的风俗特征, 它是一个民族地区发展好坏的首要表现形式。因此对于我国这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而言, 各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特色都代表了不同民族或者地区的区域风格以及人文环境, 因此, 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人文特色或者地区特征时, 首先要观察这个地区或者民族的建筑特征, 根据他们的建筑特征的风格迥异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地区或者民族的本土特色以及人文环境, 以达到建筑特征对于我们了解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辅助作用。
回族建筑是回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丰富和发展的, 是伊斯兰文化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是回族形成过程的历史见证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与象征。全面研究回族建筑, 充分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研究回族建筑中的中式元素, 有利于提升回族人民的文化自觉意识, 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 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杨民族精神, 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
而在研究的回族建筑中, 回族建筑巧妙的应用了一系列关于空间、线条、色彩、质感、光影等表现手段, 配合着回族在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以及本族的人文特色, 而创造出大量具有回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在不同时代下的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积累出大量的实践经验, 因此, 在建筑的分布布局上以及造型结构和装饰装潢上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格建筑, 在突破我国传统的古建筑的基础上融入了具有阿拉伯风格的民族建筑特色, 从而形成了具有回族特色的民族建筑风格, 它的建筑风格也将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历史特色, 是我国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回族建筑的发展历程中, 即注重了结合中国传统的中式建筑元素又很好地吸收了很多关于其他国家的一些建筑元素, 从而更好地形成了关于本民族的建筑特色风格。
建筑风格的不同分别代表了一个地区或者民族他们所具有的不同文化以及历史内涵, 不同的地域或者民族都将拥有他们不同的建筑风格, 它是一个地区或者民族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流中的一种长期沉淀, 具有深厚的内涵以及人文特色, 因此, 想要对一个地区或者民族进行深入的了解, 我们首先要对这个地区或者民族的人民所居住环境的建筑特征以及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些饮食起居进行一定的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深入的去了解这个地区或者民族所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各个民族的团结。
2 回族建筑发展趋势以及特色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建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以及沉淀所留下来的精华, 它经得住本地区地理环境的各种残酷考验, 也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流中不断的将历史文化印烙到了建筑风格当中。因此, 很多留存至今的古建筑都是在历史的长流中在最基础的古建筑上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建筑血液以及依据当地的建筑文化和地理环境所建造而成的, 所以建筑的发展趋势以及特色的形成是需要长时间的时间磨砺的。在回族的建筑发展过程中, 回族也将分为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特色, 按照回族建筑时间长短来划分, 建筑主要分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如果按照回族建筑的功能来划分又将分为世俗建筑和宗教建筑, 而在世俗建筑中又将划分为官用建筑与民用建筑, 而在宗教建筑中又将依据不同类别的宗教, 比如说清真寺、道堂等宗教建筑;如果按照所处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同又将分为北方、南方、西北、西南等不同地区的民族建筑等等。除此之外, 回族的建筑特色还主要依据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特色等因素的影响, 它的建筑特征主要符合地域、人文、环境的相适应性, 并且涵盖了回族在历史长河中发展所留下来的主要特征, 涵盖所有的人文特色和历史内涵。回族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了一个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流中所留存下来的精华以及人文特色, 建筑特色的存在成为了我国中华民族建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族建筑的发展进程中, 它的建筑风格不光只是依据于我国的古代建筑特征而进行修建, 除此之外, 它还将继续吸纳关于一些西方建筑的建筑特色, 并且很好的将两者所具有的文化元素相互融合起来, 从而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
我国回族的建筑风格是一个具有混合性特色风格的建筑特征, 它在吸取西方文化的同时不忘记中国的建筑元素, 使得中式元素与西方元素能够完美的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了具有良好的建筑风格的民族建筑特色。建筑是我国地区和民族发展的主要表现标志, 它代表了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良好发展特征以及民族的文化底蕴, 它的存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长河的考验, 建筑风格的不同体现了我国多民族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色, 因此, 在对回族的建筑风格进行剖析, 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促进中华文明能够得到更好的弘扬与发展。
3 回族建筑中所存在的中式元素
即便说回族的建筑拥有着很现代化的西方建筑风格, 但是对于回族建筑的根本来说, 它仍旧会依据我国的古代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技巧进行建设。我国众多建筑中所存在的中式元素,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留存下来的智慧结晶, 他们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到了很多实践成果, 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和创新, 他们分别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进行一定的改进与修整,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与失败后, 最后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可靠性的建设意见。因此, 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 虽然人们的建筑风格会有所不同和改变, 但是对于建筑的根本源泉还是要依据我国历朝历代所留下的建筑艺术, 也就是所谓的中式元素。
在回族建筑中中式元素主要有以下内容:
3.1 拼砖
用青砖拼砌图案的作法, 多用于回族民居中, 在回族建筑上, 除了惯用的磨砖对缝作法外, 用青砖拼砌的斗拱, 门楣上檐的叠涩牙子、廊柱间的花墙, 照壁墙的须弥座, 无不体现了回族建筑独特的拼砖技艺。
3.2 拼瓦
在回族民居的单坡或双坡瓦房上, 用大小平瓦、套瓦拼砌镂空图案, 堪称一绝;在屋脊中央的拼瓦装饰, 利用青瓦的弧度, 以及对立起来进行拼砌组合形成的透光效果, 可以构建成山形、楼阁形、南瓜形、连珠形等多种造型。
3.3 琉璃瓦面
琉璃烧制技术, 源于阿拉伯地区, 从四世纪开始运用在建筑上, 初期仅限于屋脊、檐口上, 经宋、元、明、清各代, 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建筑构件, 回族清真寺也有用琉璃瓦的, 用绿色琉璃瓦布顶的重檐歇山顶大殿, 流光溢彩, 使清真寺显得格外雄伟华丽。
3.4 石雕
一些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为主的清真寺, 也能见到一些花岗岩或灰岩石雕, 有些清真寺的院落中存在着抱鼓石, 鼓面雕刻有莲花图案, 狮子造型等。
3.5 砖雕
在中国传统砖雕工艺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回族砖雕, 在回族建筑中随处可见, 无论是在清真寺的照壁、门楼、面墙上, 还是在拱北、道堂的装饰面上, 都有雕工细作的精美砖雕图案。
3.6 木雕
木雕是中国建筑的传统工艺, 回族建筑装饰多有造型精美的木雕。常用在回族清真寺枋柱间的雀替、瓜柱、栏板、隔扇门窗, 梁枋端口及回族民居堂屋中的隔断, 窗心等部位。有透雕、圆雕、深浮雕、浅浮雕、线雕等形式。
3.7 彩绘
中国传统建筑少不了彩绘, 自宋代至明清时期, 逐渐形成有固定范式的营造法式走进了数百年不变的程式化藩篱之中。回族建筑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绘工艺, 在彩绘纹样上创新发展, 具有了本民族的彩绘特色。
4 结论
回族的建筑风格是中式元素与西方建筑元素或阿拉伯建筑元素相结合的产物, 它巧妙的将我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应用到现代的建筑艺术当中, 而又将西方的建筑特色结合到自己本民族的建筑中, 使得回族的建筑艺术看起来既跟随现代化又能够跟随回族人们所生活的实际生活环境而形成的建筑特征。回族建筑中的中式元素的存在, 是保障回族人民能够安稳生活的根本之源, 了解回族建筑, 促进我国各个民族的大团结, 使得我国的各个民族能够友好和平的相处与交流,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促进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拥有辽阔的疆土以及风格迥异的民族特色, 而在一个地区中, 一个民族的建筑代表了他们的城市风貌, 建筑风格的特色代表着一座城市兴旺发达的象征, 对于不同的民族他们分别拥有着不同特色的建筑特色, 回族是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交融过程中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一个民族, 回族文化充分吸纳和融合了两大文化的精粹, 在伊斯兰文化逐步实现本土化和中国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本体文化特质, 朔造了回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主要以探析回族建筑特色为根本目标, 通过对回族建筑中的特色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剖析, 将中式元素的应用进行分析, 从而能够依据回族的民族建筑风格更加深入了解回族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特色, 以促进我国的各个民族的大团结。
关键词:回族建筑,中式元素,分析
参考文献
[1]范可“.再地方化”与象征资本---一个闽南回族社区近年来的若干建筑表现[J].开放时代, 2005 (2) :42-61.
[2]陈育宁, 汤晓芳.回族古代宗教建筑的文化艺术特征[J].西北民族研究, 2007 (4) :15-21, 199.
[3]燕宁娜.基于传统木构空间的回族建筑现象解析---以宁夏回族传统木构清真寺为例[J].华中建筑, 2013 (8) :150-153, 3.
[4]孙嫱.生存智慧:从回族清真寺建筑看多元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2) :166-173.
[5]杨青学, 唐文.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巍山回族清真寺建筑[J].民族艺术研究, 2012, (4) :72-76.DOI:10.3969/j.issn.1003-840X.2012,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