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共2篇)
篇1: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
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
10月11日,出席丝绸之路文化峰会的我省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代表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对话交流,共同谋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之路。市委书记陈克恭围绕“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这一主题发言。陆大道院士对我市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部署给予高度赞赏。
陈克恭说,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区域性。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重要演讲中引用了一句哈萨克民族谚语——“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这句话深刻说明了文化和时空、地域之间的关系。丝绸之路的形成离不开片片绿洲城市的支撑,绿洲的变迁史和演进史就是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史和演进史,我们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必须对丝绸之路沿线绿洲城市的现状和环境、绿洲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之后再去统筹考虑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在荒漠戈壁之中,有水就是绿洲,无水就是荒漠,绿洲荒漠一线间,在整个绿洲水是第一要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把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陈克恭说,张掖位处多姿多彩自然生态景观线与绚烂神奇丝绸之路文明线交汇的金色十字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承接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分界段,富集有雪域高原和大漠戈壁的极端地貌;又因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越全境,在广袤的大漠中孕育了连片湿地,形成了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带,造就了只有在中国第三阶梯才能看到的南国景观和风韵,可谓一个将蓝天白云、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沙漠绿洲、七彩丹霞、沼泽湿地、湖泊苇溪等各类地貌景观聚焦在一个镜头里的城市,堪称“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由于绿洲的存在,张掖成为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丝绸之路文化在张掖得以传承和丰富。鉴于对绿洲重要性的认识,张掖连续成功承办了四届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绿洲论坛,汇集高端智慧,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今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地理环境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可以说为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论坛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陈克恭说,张掖有种类多样、独具特色、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非常明显的宜居宜游资源。张掖海拔不高、湿度较大、灾害很少,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同时,境内各类奇特自然景观富集、历史遗迹众多,是科考探险、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建设,沿黑河流域建成水天一色的生态城市带;以加快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以旅游大景区建设为框架,推动旅游业发展,为宜居宜游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宜居宜游资源是全民资源,也是扩大内需的生态资源,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资金但没有张掖这样独特的自然景观,张掖有景观和资源但缺少资金,两者之间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只要东西部差距存在,这种市场潜力就存在,只要这种差别是长期的,这个产业也一定会是可持续的,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资源会越来越宝贵,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因此,宜居宜游是富民强市的产业,是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的产业,也是集产业发展与家园建设为一体的融合度极高的产业。
陈克恭说,响应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号召,我们提出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的目标。基本构想是:立足于张掖“一山一水一古城”的资源禀赋和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把宜居宜游作为首位产业培育壮大,统筹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着力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特色风貌。一是建设辐射联动周边区域的旅游大景区。张掖目前已经拥有了8个国家级4A级景区,正在公示待批的还有4个,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还有3个,明年4A级景区将达到15个。二是建设商贸流通的大“互市”。张掖在历史上就是商贸中心,时下我们将立足区位优势,积极搭建河西走廊物流集散平台,努力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加快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区,使张掖再现丝绸之路互市的繁荣光景。三是建设展示丝路文化的大博物馆。丝绸之路长近万里,时间跨越两千年,沿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但也有许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淹没于自然和岁月的风尘之中成为历史。鉴于此,我们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论证规划编制了以古丝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长安、骆驼城、高昌、天竺等十二个古城为重点的“丝绸之路古城邦”项目,以集中展现丝路文化精髓。四是建设赛事承办和户外体验的大运动场。张掖从2011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张掖段比赛、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国际露营大会、全国群众登山大会等重大赛事活动,明年将承办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借助体育赛事和户外体验活动,使户外体育产业成为宜居宜游的重要支撑。总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张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机遇,寄予了新的希望。把新要求、新机遇结合好,“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就是我们的新希望。
陆大道在听了陈克恭的发言后说,张掖提出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目标切合自身发展实际,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具有良好的基础和诸多优越条件。近年来,张掖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水资源保证率很高,这是张掖最大的优势。今后张掖的发展应紧紧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将其与绿洲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科学利用水资源,把湿地保护好,把产业结构调整好,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让张掖人民更加富裕,让张掖在全国更加有知名度、形象更加美好,真正把张掖建成幸福美好家园。
篇2: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
一、张掖的比较优势和战略定位
祁连山承接着天上来水,发育有冰川雪山,涵养着森林草原,孕育了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黑河滋养了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张掖;这“一山一水”,形成了一条生态文明线,与三千里丝路文明线交汇,造就了“一古城”。张掖是一座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湿地上的城市,被誉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学的“湿地之城”,明净、清新、亮丽的“清凉之都”,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
张掖因“张国臂腋,以通西域”而得名,从而成为丝路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不仅是丝路商贾重镇、塞上锁钥枢纽,而且是南北民族交融、中西文化荟萃之地。现今,张掖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节点城市,是我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的战略通道,也是解决西缺东援的补给通道。随着张掖机场的通航、兰新高铁的建设、甘州北至阿右南至祁连公路的开通,张掖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立体交通枢纽和承接青藏和内蒙古两大高原的物流通道,使河西走廊“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近年来,张掖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的资源禀赋和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把宜居宜游作为首位产业培育壮大,统筹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着力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特色风貌,初步形成了一产稳固、二产创新、三产扩容的“三二一”内生增长型经济格局,三产比重已占据GDP总量的一半。经济发展已度过了阵痛期,达到了转型拐点,步入了一个以消费拉动增长为主要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呈现出增速明显加快、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新时期,张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应该是:全省乃至西部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居中四向”的区域交通枢纽和立体交通网络,大联合、大流通、大开放的经济通道,绿洲生态经济示范区,以张掖国家工业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玉水苑”作为发展生态工业的战略平台,河西走廊物流集散中心,西部的重要粮油果蔬生产基地,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
二、张掖的战略重点
按照“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基本思路,牢牢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实施“3341”项目工程的战略部署,始终秉持“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的奋斗目标,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为主攻方向,以宜居宜游为首位产业,通过“大景区、大互市、大博物馆、大运动场”的建设,把张掖打造成为绿洲生态经济示范区、丝绸之路城市发展示范区,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丝路明珠金张掖”,再铸金张掖辉煌。
三、张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辐射联动周边区域的旅游大景区
张掖拥有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从自然景观看,张掖自然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和观赏性在全国、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张掖是能将蓝天白云、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沙漠绿洲、七彩丹霞、沼泽湿地、湖泊苇溪等各类地貌景观聚焦在一个镜头里的城市,堪称“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乃至世界地貌景观大观园,七彩丹霞全球唯一,七一冰川是人类可以登临的为数不多的冰川,这就是张掖自然资源的丰富性。从历史文化看,张掖是一个有足够历史长度和足够的文化厚度的地方,早在2000多年前,张掖就已经纳入中央版图。从文化的厚度看,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三大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文化景观,造就了一大批文化遗迹,形成了很多充满价值追求的精神性文化和质朴性文化,张掖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品质都是非常高的。张掖所拥有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优质旅游资源,为我们打造宜居宜游首位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张掖目前已经拥有8个国家级4A级景区,正在公示待批的还有4个,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还有3个,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有望获批为世界地质公园。在此基础上,张掖市委、市政府把4.2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张掖作为一个大景区、一个宜居宜游的大观园,把景点规划、乡镇规划和城市规划统筹考虑、融为一体,通过现有景区的整合提升,串点成线、集点成片,规划建设旅游大景区,使城市成为景区家园,成为集休闲、度假、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复合旅游功能区,形成景区与乡镇、城镇与城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张掖的“居中四向”造就了张掖成为一个立体交通枢纽。东西交通畅通,南北交通正在完善,公路、铁路、航空共同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旅游是离不开交通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的加强和立体交通网络的建成,以及新的大功率、高数量交通运载时代的到来,将会对张掖的旅游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发挥张掖承载东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融合内蒙“秘境”阿拉善和青海“东方小瑞士”祁连县等周边的旅游资源,构建区域旅游产业联盟,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相关文章:
2025年元旦快乐的文案短句(3篇)01-14
家园共育总结范文01-14
幸福家园活动方案01-14
开展美丽镇村_幸福家园建设工作的意见01-14
市场部年终工作总结完整版 市场部年终工作总结(优秀15篇)01-14
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征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