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价格

关键词: 租赁业 设备 资源

设备价格(精选八篇)

设备价格 篇1

体系完善的现代租赁业, 实际上是一个投融资资金资源、设备资源、专业服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行业, 其市场渗透率已成为衡量市场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标尺之一。在发达国家被视为“朝阳产业”, 它是与银行信贷、证券并驾齐驱的三大金融工具之一, 又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在国民经济和市场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我国, 现代租赁业在拉动内需、扩大市场有效需求、 调节宏观经济、 引导资本合理有序流动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根据2008~2009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研究报告, 截至2008年底, 商务部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租赁公司80多家, 批准内资试点租赁公司37家; 各类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可承载的资产管理规模可达3000亿元以上。2008年, 中国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累计投资额达到1136亿元, 同比增长54.2%。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 预计2009年中国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仍能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是研究报告表明中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 (通过租赁实现的设备投资占设备总投资的比例) 不超过3%, 而世界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已接近17%, 发达国家一般在10%~30%。可见, 我国的融资租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 从投资者的角度研究设备在线租赁竞争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对设备未来使用期限信息难以把握, 投资者 (承租人) 经常面临购买设备还是租赁设备的抉择问题。在线算法与竞争分析就是研究这类决策问题的方法, 其研究始于Karp提出的“租雪橇”模型[1], 这类租赁问题显然具有非常强的动态特征, 称之为在线租赁问题。关于这个在线决策问题实质上就是寻求最佳停止时刻, 即在线人一直采取租赁策略直到某一时刻点采取购买策略使该决策结束, Karp给出了一个最优的确定性策略。随后, 许多学者对其基本模型进行了一系列广泛深入的研究, Karlin等给出了租赁问题的随机性在线算法, 使竞争比达到了约1.582近似最优[2]。1998年, Irani等研究了当购买价格波动而租赁费用保持不变的情形, 分别给出了确定性和随机性算法的竞争比上下界, 并还第一次运用具有统计特征对手, 即限定未来价格波动满足一定条件来研究租赁问题[3]。1999年, Yaniv等考虑了存在利率情形时的在线租赁问题, 给出了最优确定性算法 (其竞争比大小在区间[3/2, 2) 之内) 及最优随机性算法 (其竞争比大小在[4/3, 1582) 之内) [4]。随后, Fujiwara等结合概率信息研究了连续型在线租赁决策问题[5]。在国内, 朱志军等首先给出了一般设备租赁问题的风险补偿模型[6], 徐寅峰等学者在Fujiwara和Iwama研究需求具有连续型概率信息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存在利率情况下当输入的概率信息具有离散型结构的设备融资决策问题[7,8];徐维军和马卫民等研究了租赁价格可变情形的连续型在线租赁问题[9,10];可见, 在国内外运用在线算法与竞争分析理论研究在线租赁问题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

关于占线租赁决策策略研究, 已有的文献一般是建立在设备的购买价格和租用费用假定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竞争策略分析。事实上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 供求关系的此消波长不断变化, 显然这一假定是不合理的。因为在实际的资本投资市场中, 无论是设备的购买还是对设备采取租用的方式, 市场上都存在着一个供求关系。当承租人需要量增大时, 出租设备供不应求, 当期的租用费用自然会上张。当承租人需要量减少时, 出租设备供过于求, 当期的租用费用自然会下跌, 诱导投资者进行投资。同样, 设备的购买价格在市场上也存在着一个供求关系。因此它们都随着市场的变化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假设设备的购买价格下降的基础上, 马卫民和陈国青提出了价格连续型的在线设备租赁决策问题, 建立了价格连续型的该问题的数学模型, 设计了赁购平衡策略, 得到了价格连续型问题的竞争比下限[10]。而实际生活中设备的购买价格是间断变化的, 为了更贴近现实问题, 本文在文献[10]的基础上, 首先给出了设备购买价格离散下降的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设备价格呈离散型下降的在线租赁策略, 给出了其策略的竞争比上界。最后, 将这一问题推广到存在市场利率时的情形使得模型更加贴近实际。

2 无利率下的最优确定性竞争策略

2.1 模型假设

①单位时期设备的租赁价格为常数c;

②设备购买价格为递减序列{Bk}, k=1, 2, …, 设备的最低价格不小于B, 即min{Bk}=B, 且有Bi-Bi+1<c, 即设备降价幅度小于租赁费, 否则在线设备投资者将不会选择购买设备策略;

③假设对任意的时期k, 有ck+Bk>B0. 当实际需要使用设备的时期数为T时, 离线最优策略是:当cT<B0时, 一直租赁;否则, 一开始就购买。所以其最优成本为CostOPT (T) =min{cT, B0}。

2.2 最优确定性竞争策略

假设在线者的策略为租赁设备至t时期后购买, 则此策略的成本为

CostΟΝ (Τ) ={cΤ, Τ<tct+Bt, Τt

若选取租赁设备至t=t0时期后购买, 其中t0满足0≤Bt0-ct0<c, 即ct0≤Bt0< (c+1) t0. 事实上, 此策略是当购买费用和租赁费用正的差额最小的时候选择购买, 对任意的t<t0, 有关系式Bt-ct>Bt0-ct0;对任意的t>t0, Bt-ctBt0-ctBt0-c (t0+1) <0, 而且有ct-Bt>ct0-Bt0. 因此, 此策略称为租赁购买均衡策略 (近似均衡) 。下面具体研究此策略的竞争性能, 定理1首先给出租赁购买均衡策略的竞争比上界。

定理1 租赁—购买均衡策略的竞争比上界为2。

证明 令t1表示一开始购买与购买t1期花费的差额最小, 即t1满足0≤B0-ct1<c. 由ct0<Bt0<ct0+cct1≤B0<ct1+cB0>Bt0知t1>t0. 设实际需要租赁的时期数为T, 分为以下3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Tt0时, CostuON (T) =cT. 由cTct0<Bt0<B0知CostuOPT (T) =min{cT, B0}=cT. 所以此时的竞争比Ru1=1。

②当t0<Tt1时, CostuON (T) =cT=ct0+Bt0; 另一方面, 由于cTct1<B0, 因此CostuOPT (T) =min{cT, B0}=cT, 所以, 此时的竞争比为R2u=ct0+Bt0cΤct0+Bt0ct0+c<ct0+ct0+cct0+c<2

③当t1<T时, CostuON (T) =ct0+Bt0; 另一方面, 由B0<ct1+cB0<c (t1+1) ≤cT, 所以有CostuOPT (T) =min{cT, B0}=B0. 故此时的竞争比为R3u=ct0+Bt0B0<ct0+ct0+cct1<ct0+ct0+cct0+c<2

所以, 租赁—购买均衡策略的竞争比上界是Ruup=2。

定理2 对于设备价格递减变化的在线租赁问题, 策略S (t) 的竞争比下界为2-δ, 当即不存在竞争比小于2-B0-B+cB0其中δ=B0-B+cB0

证明 对于本文提出的在线设备租赁问题, 若寻找确定性在线竞争策略S (t) 的竞争比下界, 可将策略中的t分为t<t0、t0≤t<t1和t1<t三种情形进行讨论和分析。

①当t<t0时, 即选择在t0时期前停止租赁并购买的在线策略, 则在线-离线成本比值为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tmin{cΤ, B0}

离线者选择不确定性因素T=t+1以使得竞争比尽可能大, 故有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tmin{c (t+1) , B0}

又由t0≥t+1知B0>Bt0>ct0≥c (t+1) , 所以min{c (t+1) , B0}=c (t+1) , 因此有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tmin{c (t+1) , B0}=ct+Btc (t+1) >ct+Bc (t+1)

根据ct<ct0<Bt0<B0, 得到此种情形下的竞争比下界为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c (t+1) >B0+BB0+c=2-B0-B+2cB0+c

t0≤t<t1时, 即选择在t0至t1时期 (包括t0时期) 间停止租赁并购买的在线策略, 则在线-离线成本比值为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tmin{cΤ, B0}

离线者选择不确定性因素T=t+1以使得竞争比尽可能大, 故有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tmin{c (t+1) , B0}

在此种情况下, ct<c (t+1) ≤ct1<B0, 所以min{c (t+1) , B0}=c (t+1) 。因此竞争比下界为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tc (t+1) >ct+Bc (t+1) >B0+BB0+c=2-B0-B+2cB0+c

③当t1<t时, 即选择在t1时期后停止租赁并购买的在线策略, 则在线-离线成本比值为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tmin{cΤ, B0}

离线者选择不确定性因素T=t+1以使得竞争比尽可能大, 故有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tmin{c (t+1) , B0}

在此种情况下, c (t+1) >ct1+c>B0, 所以min{c (t+1) , B0}=B0. 因此此种情形下的竞争比下界为

CostΟΝu (Τ) CostΟΡΤu (Τ) =ct+BtB0>ct+BB0>B0-c+BB0=2-B0-B+cB0

已知B0-B+cB0<B0-B+2cB0+c, 综合这三种情形知确定性竞争策略的竞争比下界为

Rlower=2-B0-B+cB0

3 市场利率下的确定性竞争策略

引入市场利率i>0, 令β=11+i。在市场利率下, 当实际需要使用设备的时期数T时, 离线最优策略是: 当c1-βΤ1-β<B0一直租赁; 否则, 一开始就购买。所以其最优成本为CostΟΡΤ=min{c1-βΤ1-β, B0}。假设在线者的策略为租赁设备至t 时期后购买, 则此策略的成本为

CostΟΝ (Τ) ={c1-βΤ1-β, Τ<tc1-βt*1-β+Bt*βt*, Τt

若选取租赁设备至t=t*时期后购买, 其中t*满足0Bt*βt*-c1-βt*1-β<cβt*

c1-βt*1-βBt*βt*<c1-βt*1-β+cβt*=c1-βt*+11-β

事实上, 对任意的t<t*, 有关系式

Btβt-c1-βt1-β>Bt*βt*-c1-βt*1-β

对任意的t>t*, 有不等式

Btβt-c1-βt1-βBt*βt*-c1-βt1-βBt*βt*-c1-βt*+11-β<0

而且有c1-βt1-β-Btβt>c1-βt*1-β-Bt*βt*. 因此, 此策略是当购买费用和租赁费用正的差额最小的时候选择购买, 称为租赁购买均衡策略 (近似均衡) 。下面具体研究此策略的竞争性能, 定理1首先给出租赁购买均衡策略的竞争比上界。

定理3 市场利率下租赁—购买均衡策略的竞争比上界为2。

证明 设t*1满足0B0-c1-βt1*1-β<cβt1*, 即c1-βt1*1-βB0<c1-βt1*+11-β也就是说即t*1表示一开始购买与购买t*1期花费最小差额, 由前面t*的定义知c1-βt*1-βBt*βt*<c1-βt*+11-β成立, 又由于B0>Bt*βt*知t*1>t*. 设实际需要租赁的时期数为T, 则分为以下3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Tt*时, 在线租赁费为CostΟΝ (Τ) =c1-βΤ1-β。由c1-βΤ1-βc1-βt*1-γ<Bt*βt*<B0, 知CostΟΡΤ (Τ) =min{c1-βΤ1-β, B0}=c1-βΤ1-β所以此时的竞争比R1=1。

②当t*<Tt*1时, CostΟΝ (Τ) =c1-βt*1-β+Bt*βt*; 另一方面, 由c1-βΤ1-βc1-βt1*1-β<B0, 知CostΟΡΤ (Τ) =min{c1-βΤ1-β, B0}=c1-βΤ1-β。因此, 此时的竞争比为

R2=c1-βt*1-β+Bt*βt*c1-βΤ1-βΤt*+1c1-βt*1-β+Bt*βt*c1-βt*+11-β

<c1-βt*1-β+c1-βt*+11-βc1-βt*+11-β<2

③当t*1<T时, CostΟΝ (Τ) =c1-βt*1-β+Bt*βt*; 另一方面, 由B0<c1-βt1*+11-β, 知B0<c1-βt1*+11-βc1-βΤ1-β, 所以有CostΟΡΤ (Τ) =min{c1-βΤ1-β, B0}=B0. 故此时的竞争比为

R2=c1-βt*1-β+Bt*βt*B0B0c1-βt1*1-βc1-βt*1-β+Bt*βt*c1-βt1*1-βt1*t*+1c1-βt*1-β+c1-βt*+11-βc1-βt*+11-β<2

所以, 市场利率下租赁—购买均衡策略的竞争比上界是2。

4 结论

本文基于已往的研究都是假设租赁设备的租用费用和购买价格不变的情形给出最优投资策略, 建立了设备购买价格递减变化的离散型在线租赁数学模型, 并分别给出了有无市场利率下该模型的最优投资策略和其竞争比的上界。本文只是得到了这些投资策略最优竞争比的上界, 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值得关注的问题和方向, 如何将本文假定设备价格递减波动扩展为阶段性波动的情形以及租赁费用波动的情形, 如何讨论设备价格不确定情形下在线租赁的随机性策略, 如何将一些其它相关经济因素, 如通货膨胀、税收、租赁合同等更为复杂的现实因素考虑到在线住房租赁问题中, 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Karp R.Online algorithms versus offline algorithms:how much is it worth to know the future[C]//Proc.IFIP 12th World Computer Congress, 1992:416~429.

[2]Karlin A R, Manaees M S, McGeogh L, Owichi S.Competiitive randomized algorithms for non-uniformproblems[J].Algorithmica, 1994, 11 (1) :542~571.

[3]Irani S, Ramanathan D.The problem of rentingversus buying[Z].Personal Communication, 1998.

[4]El-Yaniv R, Kaniel R, Linial N.Competitive optimalon-line leasing[J].Algorithmica, 1999, 25:116~140.

[5]Fujiwara H, Iwama K.Average-case competitiveanalyses for ski-rental problems[J].Lecture Notesin Computer Science, Springer, 2002, 2518:476~488.

[6]朱志军, 徐寅峰, 徐维军.局内租赁问题的风险补偿模型及其竞争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04, 7 (3) :64~74.

[7]Xu Y F, Xu W J.Competitive algorithms for onlineleasing problem in probabilistic environments[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Springer, 2004, 3174:725~730.

[8]Xu Y F, Xu W J, Li HY.On the on-line rent-or-buyproblem in probabilistic environments[J].Journal ofGlobal Optimization, 2007, 38 (1) :1~20.

[9]徐维军, 张卫国, 胡茂林.购买价格和租金费用均连续可变的在线竞争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 2006, 14 (2) :94~99.

控制材料与设备价格的措施 篇2

为降低工程造价,对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价差的材料及设备,我公司将会同建设单位代表一同去市场询价,至少选择三个厂家进行多方位比较,一定要选取在同等条件下价格最便宜的材料,保证施工用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为此,一般要提前三个月以上就进行此项工作,以获得充足的价格谈判时间。

第三条 控制预算成本的措施

项目预算成本是按照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预算定额及取费政策、法令规定,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的,是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为降低工程成本,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在本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我公司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尽可能实施降低预算成本的措施。

1、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占项目成本的60%以上,因此材料价格就成了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在此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的价格实行货比三家及甲方认价的原则。即先由我方考察确定同一种材料的多家供应商的最低供应价格并报给甲方,甲方根据自已掌握的价格行情对其进行审核确认后即以审定的价格作为该阶段的预算价。

2、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措施费控制

为确保工程优质高速的完成,在工程施工过稚中必须采取一些在预算范围以外施工技术措施或图纸中未明确但实际上必须采取的施工措施。工程管理层中预算员,接收到上级的施工变更后,及时准确的计算出成本,并作出相关成本分析报告,将成本报告向上级传达,做好控制成本。

这些措施将在本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它作业方案中明确,本施工组织设计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均是经过多种方案对比而得出的最经济的方案。

第一节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为确保本工程达到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的要求,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我公司将采取以下科技进步措施

一、新技术的应用

针对施工的重要性、特殊性,我公司将配备专人专机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方式对工程上的设计、施工中的各项管理、沟通进行辅助。

1、传统的装饰施工是分工区包干的方法,针对本工程装饰项目的特点,对吊顶、墙地石材等装饰项目单体工作量大的特点采用工厂化流水作业的方法进行施工。一来可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质量;二来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期、质量和费用三大指标的顺利完成。

2、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各行各业,在施工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计算机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施工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并采用相关的软件搜索、整理、传送、处理和反馈施工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从而及时、准确的实施决策,并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生产要素,确保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对材料、工序、人工、机械设备等进行优化,达到确保总工期目标的目的行解决。

二、新材料的应用

采用环保材料,采用环保技术,如:木质的防甲醛技术;地面天然石材的防辐射技术等。易溶于水、醇和醚。因甲醛是气体,故通常以水溶解形式出现。其中40%的水溶解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故在室温时即易挥发。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源于各种胶粘剂、涂料、防水剂、化纤制品、泡沫塑料等。各种人造板(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中由于使用了胶粘剂,因而可能向室内空气中较长时间地释放甲醛。室内空气中的甲醛长期超标,对眼、鼻、支气管等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周身不适、头痛、眩晕、恶心,甚至可引起鼻癌。甲醛的污染在新装修的房间里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

三、新工艺的应用

1)改变传统小作坊的施工手段,采用大规模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施工方式。充分利用工厂设备先进、机械化加工、速度快、质量高及产品误差小、易于拼装的特点,进行现场装配的流水化施工。

2)所有内、外部装饰的涂料,油漆均采用喷涂工艺,特殊部位在厂家进行高温烤漆处理,并达到相关要求的优良标准。

3)地面石材铺设前,应首先将其拼好纹路,并在其干燥状态下,六面均匀涂刷石材保护剂及防水剂。铺设石材所用的砂子不允许采用海砂,以防泛碱发白,应使用干净的河砂进行铺设,并在铺设时严格控制砂浆含水量及密实度。嵌缝材料应仔细检查并掺入防水剂,以防止水分进入粘贴层。现场留置施工缝,并注意防水处理。5)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风换气,在室外空气好的时候多开窗通风,以利于室内有害气体的散发和排出。注意开窗通风,请专业检测部门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6)改进装修施工工艺

在济南市公安局警察博物馆装修项目过程中,通过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如:对人造木板的表面及端面采取有效地涂覆处理,可减少污染物向室内空气中挥发。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氡气的扩散。

四、新设备的应用

1、由于我公司将改变传统小作坊的施工手段,采用大规模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施工方式,工厂加工上采用了部分新型设备

2、为确保石材加工的准确性、合理性,加工时选用多功能电脑仿形切割机、红外线自动桥切机等大型石材加工机械,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及浪费等不良影响。

3、在测量及检测设备上,采用新型的激光投线仪、激光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仪器,以降低施工误差。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信息价格管理研究 篇3

因为多方原因, 防护设备从最初的压价, 打价格战到今天的抱团销售, 哄抬价格, 广东、四川、云南等多省出现抱团销售现象。江西省某工程防护设备60万元的招标控制价180万元中标。部分防护设备定点企业无视各级人防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高报价, 报团围价, 严重扰乱了防护设备市场秩序的现象。

1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价格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防工程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 市场的不断开放, 竞争机制的引入, 当前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价格信息管理与当前的形势不相适应,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防护设备价格信息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干扰。主要表现在:a.防护设备价格信息的发布是由各级人防主管部门以文件形式发布的;b.部分省市在发布防护设备价格信息时, 规定了市场交易价格围绕指导价变动的上下幅度范围, 有悖市场竞争的原则;c.存在多头管理。目前, 部分省市已成立防护设备企业协会, 防护设备企业通过行业自律, 或抱团销售, 抬高价格, 或恶性竞争, 低于成本销售, 无形中影响了制定防护设备信息价格的基础数据来源;d.财政投资建设的人防工程编制招标控制价时, 要求使用人防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价格。2) 制定防护设备信息价格采集基础数据的渠道单一, 时效滞后, 缺乏预测。a.目前, 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信息价格主要是由相关管理人员通过每个季度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提供的上季度成交合同对市场进行价格采集, 定期报价而产生的。这种简单地通过电话询问或查看书面合同价采集防护设备信息价格基础数据的方式, 受人力、物力及地域等因素的限制, 采集到的价格信息数量少、品种不全甚至虚假, 难以满足人防工程造价确定的需要。b.现有的防护设备信息价格经过采集、整理、分析、审批环节到最终发布, 几乎已到了每季度的尾声。甚至, 有的地方几年才发布一次信息价格。防护设备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波动比较频繁, 信息价格的滞后对人防工程造价的确定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c.目前,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信息价格的测算是根据上一季度备案的合同价, 综合本季度市场价格变动因素制定本季度防护设备的信息价, 实际操作中, 只是简单的调整人工、钢材等价格, 预测功能不全。3) 价格失真, 其合理性遭到质疑。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从而压低价格甚至采取远低于成本价方式竞标以赢取市场份额。在中标后,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 偷工减料降低成本, 部分防护设备生产企业降低产品质量。还有部分生产企业为了短期的市场占有率而盲目压价,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护设备市场的秩序。由于市场的无序竞争, 造成鱼龙混杂, 甚至出现了成品的报价低于其他厂家的主材购买价, 打起了价格战。

2防护设备价格信息管理现状产生的原因

防护设备信息价格制定的不合理, 给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市场管理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和危害, 应当引起各级人防主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不完全市场竞争。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市场准入制规定之一各定点生产企业出现异地私设加工点的、委托他人或企业销售安装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等现象的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禁止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跨省跨区域销售。此条规定导致了部分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各方面条件具备, 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以未在本省备案为由拒绝投标, 无形中增加了拒绝最佳中标人的可能性。一方面各省发布公告准入企业名单, 使得只有有限的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能够进入市场, 有些省市甚至只有一到两家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 造成不充分竞争, 继而造成价格很难反映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是市场经济下的不完全的市场竞争, 必须保证战时能发挥使用效益。充分的市场竞争, 可能会使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行业呈现寡头竞争的现象, 人防工程在漫长的使用年限内的维护工作难以得到保证。

2) 监管缺乏统一的标准。a.设计标准依据不统一。对于使用人防建设专项资金建设的人防工程, 其防护设备却未严格按照国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定型的各类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图纸、标准和规范组织产品生产和安装。b.验收过程中自由性大, 规范性不强。某些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按照相关图集规规矩矩生产, 因而制造成本高、报价高, 相对偷工减料或按照其他图纸设计生产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而在质量监督过程中依据的标准不统一, 不论质量好坏, 结果都能通过验收。使得防护设备价格竞争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3对策研究

3.1进一步放开市场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的推进, 应鼓励更多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生产厂家进入市场, 不再限定各地区防护设备生产厂家的数量, 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 产品才能优胜劣汰。

3.2建立全国性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信息价网络系统

1) 建立统一的价格信息网。目前, 防护设备信息价格的发布经过省级人防主管部门的审批后在其单位网站向社会公布, 应该说, 信息比较散, 不集中, 各地使用较不方便。中国人民防空网提供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防护设备信息价格的网络平台, 各省应将防护设备价格信息汇总至中国人民防空网, 可以同步了解各地的信息价水平, 互相比较, 改进工作。这样可以提高防护设备信息价的使用率, 提高信息价在人防工程计价中的应用水平。

2) 扩大防护设备价格信息的来源。目前各省的信息价格主要是通过组织相关业务人员调查市场, 被动地接受信息, 使得防护设备价格信息来源渠道较窄。因此, 可以不断地发展各省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及其他信息源单位成为价格信息网的成员, 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效地、主动地把握住市场的动态, 不断地提高各省价格信息网对市场把握的能力, 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信息价格的制定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动态的基础数据。江苏省、浙江省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的防护设备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功能齐全, 提高了工作效率。

3.3加强质量监督

以质量为准绳,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 对于提供虚假材料、挂靠生产、套牌销售、有严重质量问题或低于成本价恶性竞争的企业, 一经查处, 取消其定点生产企业的资格;加强质量监督, 提供统一的质检标准, 保证信息价发布的意义。

3.4制定和发布合理的防护设备信息价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信息价的制定应力争以成本核算为依据, 加强科学论证, 定期发布防护设备产品信息价, 以价格信息公开促进市场竞争公平和稳定。信息价制定要尽可能的合理, 尽可能地保证不低于企业成本价交易, 以价格保证质量。

4结语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人防主管部门要及时准确、合理地制定出防护设备的信息价格, 真正实现防护设备的动态有效管理, 维护防护设备市场的稳定。

摘要:论述了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价格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全国性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信息价网络系统、加强质量监督等对策, 以维护防护设备市场的稳定性。

设备价格 篇4

目前,我国塑料板材设备价格的发展虽然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六方面的差距,中国塑料机械行业要想真正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这些差距就不容忽视。”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粟东平表示。

发展理念及模式上存在差距

粟东平说:“我国塑料机械行业最初是从模仿起步,然后再根据塑料市场的需求确定生产什么样的机型。这种被动决策较为适用于行业弱小、高质量人才匮乏、短缺经济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塑料机械行业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各个行业都在使用塑料机械,原有以塑料厂为主的塑料加工行业已不能再代表塑料机械的买方市场,因此,就不能再去照搬以往的模式,而需要在以买方市场为特征的前提下思考问题。”

据粟东平介绍,按照国际流行的模式,先进的塑料机械制造厂商的触角,早已深入到了直接消费市场。他们不断研究、寻找和发现消费市场的需求(包括民用及工业消费),自行开发新型的塑料制品,然后为此而设计机器、安排工艺配方,直至为设备的使用者提供一套包括加工装备在内、能成功地制成一种新型产品的交钥匙工程。

这种方式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用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消极模式,而是一种主动引导市场消费的积极模式。要达到这一步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需要大量跨学科、跨行业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需要有效的、广泛的、跨行业的社会信息流通体系。

设计理念上存在差距

目前,国外塑料机械流行的设计是以所要加工制品的需求为原则,让用户在市场中取胜为理念,为设备的使用者设计制造专用设备。由此而涌现出大量新技术,如三维回路技术,双泡管膜法,金属塑料加工技术,混炼与注射结合技术,同向双螺杆直接挤出技术,熔体泵以及热流道技术,气辅、水辅注射技术等,并因而引出了所谓“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粟东平指出,当前我国塑料机械的大部分企业,还在沿用传统的标准机型加改进的套路,试图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缺少灵活应变的市场竞争能力。

效益、节能方面存在差距

高速、高效、节能一直是近年来国际塑料机械发展的主旋律。而在这方面,我国大多数塑料机械存在能耗大,多为国外同类型机的2倍,速度一般为国外设备的一半;产品开发周期约为国外的3倍,产品寿命却比国外低一半。粟东平以高效节能注塑机为例,指出国产机的能耗是国外高效全电动注塑机的2~4倍。高生产效率挤出技术、高速高效的塑化系统研制以及节能、高效、响应速度快的双轴伺服控制系统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控制水平存在差距

在国际上,为使设备更加高速、高效,相继采用了高级的电脑控制系统。例如,汽车工业中曾使用的CANbus总线布置、先进的数字图线控制、车间多台设备的网络化控制,及通过国际互联网建立远程服务体系。

国内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则要落后国外10~15年,控制精度、制品重复精度等,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竞争力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塑机产品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但是产值却只占9%左右。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从销售额、投资回报率、研究开发投入及生产规模和能力四个表现企业竞争力的参数来看,我国企业的整体水平明显低于国际同行。

在设备产品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意大利相比,中国塑料机械产品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附加值低、品种少、能耗高、控制水平低、性能不稳定等方面。

设备价格 篇5

一、石油工程造价中材料、设备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材料、设备价格管理办法不具备宏观性, 影响造价控制

由于工程建设单位对外承包的工程撤除了当地预算价格与油田内部计划价格, 物资供销处提出的控制价视作最高限价, 仅在概预算的编制中使用。具体结算过程中, 有的是油田供应的材料根据甲方提供的材料价格进行结算, 有的是施工单位自己购置的材料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 所以, 涌现了用发票进行结算的方式, 尽管我国针对发票确立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但常常因为监督力度不够, 引起虚假发票情况, 资金外流, 并且还进一步加剧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局审查竣工结算难度, 更有甚者由此产生纠纷, 致使国家经济损失。

2. 多经产品由于单位内部保护, 致使材料价格不断上涨

当前时期, 我国有不少油田为了对多经产品予以良好保护, 在确保质量水平的前提下, 禁止在外部市场上采购。从多经企业的角度上分析, 应科学合理的运用油田政策, 不断强化管理, 保障产品较高质量, 唯有价格上呈现出合理性方可受到所有建设单位的认可与支持。但是目前有不少多经企业并未以产品质量为核心, 把目光全部投向了价格处理上, 当材料价格上涨时并未发挥潜力来增强劳动生产率, 当材料出现下调现象时依旧根据原价格执行。比如, 油田生产的岩棉保温, 市场上规定的价格是两百多元一立方, 但多经产品为四百多元一立方, 可以明显看出每立方差价为两百多元。由于多经产品价格常常处于上升趋势, 致使造价只增不降。由于不少经营未脱离本单位, 仍然依附于全民企业, 全民企业对本单位的各类经营集体企业并有相应的保护性。这样就使得生产建筑材料的单位与有关人员不会有任何压力, 竞争力大大削弱。不管产品价格与质量高低与否, 最后都会使用自己的产品, 致使价格持续上升。

二、石油工程造价中材料、设备价格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做好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基础工作

凡是离城市较近的大型油田应尽可能的将价格信息基础工作归列到咨询机构中从机关进行分离。挂靠定额部门管理, 聘请专业的人员, 使用信息领域广可进行有偿服务, 时刻保证收入与支出两者间的平衡性;凡是远离城市的小规模油田, 应交给造价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虽同样能进行有偿服务, 但使用信息领域不广, 收入少支出多, 应有局 (油田) 拨付相应的经费。此外, 集团公司造价管理中心明确取费标准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此项费用。此项费用发挥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 实际支付提供信息的部分信息费用, 另一方面对部分收入与支出不均衡的油田应利用此项费用进行补贴。尽管油田只进行了小部分的补贴, 但促进了油田总效益。

2. 价格管理部门应有效控制材料价格

油田价格管理部门必须不断强化材料价格的控制力度, 根据油田具体情况编制完善相匹配的材料、设备价格管理办法。在一些单项品种价格高、市场价格升降不定, 阻碍投资的核心材料、设备, 要求价格管理部门应按季度制定“市场指导价”这一指导价格, 虽不存在指令性, 但随着市场的作用, 市场价格的产生将会在此价格基础上较小的升降, 实现了价格的有效控制目标。

3. 实行“季度结算价”

对数量少、价格低、市场价格升降不明显的建设工程材料, 实行“季度结算价”, 应按照油田物资部门实际发放的材料来开展加权平均计算活动, 或者通过“系数调整价” (地方部门建筑材料与安装工程定额计价材料) , 防止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过程中推诿扯皮的情况发生。对于部分变化大的材料品种, 如定额计价的白铁皮、砖、瓦、砂、石等由于价格差价大应另行调整, 概预算中心和建委配合协作进行合理调整。对于一些未进行计价的材料如水泥、钢材等应通过物资供销部门的出库价加短途运杂费, 在一些自行购买的材料上应根据信息价由建设单位明确最高限价, 限价明确过程中, 必须将含税价与不含税价进行及时的区分, 结算中进行相关考虑。

4. 降低工程造价, 增强竞争实力

油田建筑材料只有钢材、木材、地方建筑材料等不能自行生产, 其它的建筑材料均能够生产, 通过一番分析研究后得出, 油田自行生产的材料在总材料中占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由于自行生产的材料价格高低会对工程整体造价造成影响, 所以要想明确具体的造价与有效控制投资, 必须管控好材料价格。价格制定过程中, 只要是用于基本建设的建筑材料及产品必须统一根据国家、行业定额价执行。如果在国家与行业定额价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材料或者半成品, 应由油田企业进行相应价格的制定。实际执行时若质量、标准一致企业定价超出市场价百分之五以内可根据企业价执行, 高于市场价百分之五的根据市场价执行。同时, 制定有效措施严防多种经营供应部乱收费、乱加价的情况发生。不仅要有配套的管理办法, 还必须强化监督检查, 及时解决价格管理各类问题。提高供应部门的服务意识, 保证多数材料可以直接运送到场地中, 防止由于大量的倒运、入库形成的诸多运行费用而造成超投资情况。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现阶段, 我国市场经济还缺乏一定的完善性, 必须加强石油工程材料、设备价格管理, 工程造价部门、物资管理部门、价格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管控作用, 根据实际情况, 通过合理的方法, 动态式的管理好材料、设备价格, 从而确立具体的工程造价, 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摘要:在石油工程造价中, 材料、设备费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有重要比重, 因此, 做好材料、设备的价格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现代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中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文首先指出了石油工程造价中材料、设备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阐述了强化石油工程造价中材料、设备价格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石油工程造价,材料,设备,价格管理,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殿.油田企业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08) .

[2]陈卓, 墨运涛.关于工程造价管理中材料价差调整问题的探讨[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1) .

[3]高守华.胜利油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J].中国设备工程, 2007, (02) .

设备价格 篇6

在以国际招标的形式采购进口医疗设备时, 通常的做法是:在招标文件中以用户需求的角度对所招标产品的技术规格和参数作出明确限制, 并根据投标文件的响应程度进行评标价格的增调, 按最低评标价中标的原则来确定中标供货厂商。

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各类用户的需求和投标厂商各自的商业目的不同, 在产品的基本性能一致的情况下, 会出现因配置的不同而导致同类产品在价格上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 从而导致用户对招标的结果感到不知所措。而投标商也常常因为自身对招标文件的理解与用户的需求出现误差而导致投标的失败。

本文提出的“固定价格”形式的招标, 即是指在招标价格固定的条件下, 采用主要对投标的产品进行技术性能上的竞争的方法来确定中标厂商。下面仅以CT机为例, 对“固定价格”形式进行国际招标采购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2 背景

目前在我国医疗设备市场, CT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商是美国GE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和日本的东芝、日立公司及几家合资公司。由于医疗设备存在着丰厚的利润, 同时我国又是潜在的最大医疗设备消费市场, 因此各种档次的CT机都存在着日趋激烈的竞争, 价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随着技术水平的接近, 仅从CT机的性能上来区别CT机的档次和可靠性及隐性服务是很难办到的, 在基本性能相同的情况下, 由于配置的不同, 同档次的CT机的报价往往相差数万甚至十余万美元之多。

医院作为用户, 在采购CT机的需求上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资金比较充裕的大型医院, 由于此类医院对CT机的应用除了进行各类医疗诊断外, 还用于教学和科研, 因此对所购CT机在技术的先进性、功能的完备、配置的齐全等条件上要求很高, 价格的考虑往往放在其次, 第二类医院是在采购时没有预定的期望值, 主要依据招标时的性价比临时确定所需要的机型, 第三类医院是所购CT机在诊断用途上比较单一, 资金来源上也多是依靠政府财政贷款, 在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上较差, 同时考虑到还款的因素, 这类医院在购置CT机时, 往往把费用放在首位, 价格上有自己的期望值。

在编制招标文件技术条款中, 笔者感到现行招标办法对第一类和第三类医院的需求难以满足, 如第一类医院采购CT机, 在编制招标文件的技术条款时突出其技术的先进性, 配置上要尽量齐备, 但是还要兼顾到竞争的原则, 使得对技术先进性的尺度难以把握。又如第三类医院的需求, 招标代理机构既不能把医院采购CT机的预期价格告知投标厂商, 也不能以某个厂家的某款设备与医院预期价位相仿机型的技术参数作为标准, 因此编制合理的招标文件中的技术条款也是很困难的。

3 招标采购确定CT机档次

目前通用的办法是在CT机采购前由医院根据设备的用途确定技术参数, 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技术要求, 投标方所投产品的技术要求不能与其有所偏离, 否则会被视为没有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而废标。

3.1 功能选择

投标厂商将CT机的功能分为两部份, 一部份是CT机的标准功能或称基本功能, 另一部分是CT机的可选功能, 即在CT机标准功能的基础上, 根据用户的特殊需要另外增加的功能。这两部分功能因CT机生产厂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由于标书不能是针对一种品牌制定的, 因此确定标准功能和可选功能的多少影响CT机报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影响CT机报价的主要配置

3.2.1 机架系统

探测器的排数和每排探测器物理个数是决定CT机扫描精度的关键参数, 而孔径的大小, 机架的倾斜角度, 是要医院根据病人的身体特殊和扫描部位进行确定。

3.2.2 扫描床系统

扫描床水平和垂直移动范围、移动速度、定位精度、最大载重量等参数的确定, 可以保证操作的自如。

3.2.3 高压系统

高压发生器功率、球管热容量、阳极最大散热率、球管最小输出电流、球管电压范围、焦点的调焦范围、球管的最低保用次数、最大单次连续扫描时间等决定了CT机连续工作的时间, 医院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2.4 主操作台

对计算机主频、CPU数据位、内存、硬盘容量等配置的选择及对扫描、重建、后处理、摄片等功能的选用要适当超前, 以适应软件升级的需要。

3.2.5 扫描参数

扫描时间、图像采集方式、最小扫描层厚、扫描视野、定位像长度及方向、空间和密度分辨率、扫描程序存储等是CT机最重要的参数, 直接影响所选用机型的档次, 是决定价格的最根本因素。

以上分析CT机设备本身及配置的价格因素, 此外还存在着非设备价格因素, 如安全可靠性、售后服务、用户的社会知名度及使用权用名牌产品后给医院所带来的潜力的经济利益等。

目前, CT机的国际招标一般以上述各项参数确定CT机采购的档次, 由于CT机的配置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各不相同, 所以, 对拟招标采购的CT机的技术要求作全面详细的描述不仅是困难的而且也没有必要。简单可行的办法是将医院对CT机的功能要求作为招标文件的必备功能 (含标准功能和可选功能) 提出, 在保证必备功能的情况下保留各个生产厂家标准配置的其他功能。

4 “固定价格”形式下进行国际招标的进一步探讨

如前所述, CT机的标准功能和可选功能对于各个生产厂家不尽一致, 在招标文件中极尽描述也往往是越俎代庖、事倍功半。为此, 可将技术要求与功能的配置交给对设备本身更为熟悉的投标厂商来做, 用户只把CT机的使用用途、使用条件等基本要求明确, 使投标商可在预定价格的基础上选择配置最佳、功能最好的CT机来竞标以满足用户要求。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费用不会超出用户的预期设想;二是评标、定标工作容易进行。在评标价格确定的基础上, 谁的配置合理、功能多、市场占有率高、维保服务好谁就中标。

5 两种招标方式的分析

5.1 目前所采用的评标方式

5.1.1 产品性能 (各投标厂家投标产品与标的技术要求相比较) ;

5.1.2 价格 (主机、辅机、备品备件、安装、调试、培训、运费) ;

5.1.3 性能价格比;

5.1.4 交货期

5.1.5 付款条件的偏差;

5.1.6 投标产品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售后服务内容及优惠条件。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 最低评标价格者中标。在诸依据中主要是价格、性能、性能价格比占主导地位, 评标过程中的主要工作量和技术难点均在此。

5.2 分析

依照两种方式的评标依据来看, 方法基本是相同的, 都没有违背或减少定标的依据。所不同的是, 目前采用的方式由于投标方报价差异较大, 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需要将所有投标文件依技术参数的优劣、功能的多少折算成价格后才能进行打分或比较, 耗时费力。“固定价格”招标法是将技术要求的制定在开标前交由投标方来做, 用户仅提供使用用途、使用条件、使用环境、使用目的等一般因素, 以来规范设备的技术要求, 使投标各方在不受具体约束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评委会由在所有投标方案中通过多方比较择优采用, 从而使招标工作更完善、更充分、更省力。

“固定价格”招标法取消耗了投标方关于价格的竞争因素, 使招标方在价格竞争方面处于同一起跑线, 而在标的的技术水平、档次等方面进行更充分的竞争, 也使评标工作减少了价格分析的麻烦。

同样, 这种方法也能达到节省资金的作用。例如CT机采购, 各方报价虽然都与招标方的要求一致, 但功能有多有少, 用户可在保证功能和用途的基础上, 减少部分功能, 这部分功能的价格就是节省的资金。这对于评标定标工作来讲是简单明了的, 前文已有所提及, 这里就不在赘述。现行的招标办法本意是将投标厂商在技术上的差异以价格的增调拉齐, 比出价格差。而实际上, 各投标厂商都有各自的研发机构, 在技术上是各有所长, 虽然有时功能近乎一致, 但实现的工作原理有本质上的不同, 不具备可比性。通过人为的价格增调把技术上的差距接齐, 增调的量难以准确反映其技术上的差距, 在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是不现实的, 更不要说涉及到各家专利、专用技术等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了, 因此这种方法抑制了投标方在技术方面展现能力的机会。现实的产品在技术方面完全相同也几乎没有。而价格对齐法在一些项目上是可以做到的, 它使投标方能集中精力搞好技术方面的工作, 使竞争更充分, 从而到到更好的招标效果, 这种方法也解决了使用目前国际招标方法工作时投标方虚假应标的现象。

6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两种招标形式的对比分析, 笔者感觉由于用户在采购CT机的用途和资金使用方面的差异, 两种方式应该说各有其长处。注重性价比的用户采用现行的招标办法效果可能会更好一此, 因为其招标工作的重心也正在此;侧重于技术上的先进性或有资金限制及用途较明确的用户更宜采用“固定价格”招标法, 因其目的性、针对性更强。

摘要:本文以CT机的国际招标为例, 介绍了“固定价格”法在医疗设备国际招标、评标程序中的意义和优势。对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评标的适用性、科学性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地探讨, 对类似设备的招投标及招标方式、评标方法的选择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医疗设备,CT机,固定价格招标形式,评标方法

参考文献

[1]许高峰《国际招投标》人民交通出版社

[2]张莹《我国招标投标的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

设备价格 篇7

目前, 投资估算、概、预算中所列材料及设备费, 已经达到工程造价的70%左右, 因而, 加强材料、设备价格管理及预测工作, 对当前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 本文对材料和设备价格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谈点肤浅的认识和同行们探讨。

二、主要问题

1.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工作重视不够, 概预算管理仍处于静态之中, 造成投资缺口, 使竣工结算超概算、预算和计划投资现象依然存在。以前石油企业在编制投资估算、概、预、结算以及下达计划投资, 所采用的材料、设备预算价格, 大部分都是以本油田的计划价格为主要依据, 预算价格和实际价格产生价差, 由财务部门年底对物资供应部门处理。因此, 预算价格高低, 准确程度如何并不影响正常的概、预、结算编制工作, 材料、设备价格管理一直处在静态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形成,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不少油田取消了油田内部计划价格, 基本建设所采用的设备、材料价格随行就市;当地政府部门也取消了预算价格和综合调价系数的规定, 并下文要求除定额内辅材外, 主材全部以实调整。这样一来, 为了做好材料和设备价格管理工作、就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人员, 及时捕捉新鲜、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 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 然后测算出价格和各类工程造价上升指数, 给概、预、结算下达计划投资提供依据。但由于目前对价格信息工作重视不够, 有大量的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工作没有及时搜集, 搜集到的一部分信息又没有分析测算。因价格信息和管理工作未跟上, 设计部门对于大部分材料和设备在价格来源缺乏的情况下, 只好仍沿用过去的作废预算价格编制概预算, 计划部门按此下达投资。概、预算和计划投资已开始就先天不足, 编制的概、预算起不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工程造价以及项目管理的需要, 出现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现象依然存在。

2.缺乏材料、设备价格宏观管理办法, 使造价难以控制。建设单位对外承包的工程, 由于取消了当地预算价格和油田内部计划价格, 物资供销处发布的控制价作为最高限价, 只能用于编制概预算。结算时一部分属油田供应的材料按假供料价格结算, 一部分属于施工单位自购料按实际发生, 因而就出现了拿发票办结算的办法, 目前国家对发票虽然制定了管理办法, 但由于监督不严, 造成虚假发票时有发生, 导致资金外流, 同时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以及局审查竣工结算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甚至因此而引起纠纷, 也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3.多经产品因为单位内部保护, 材料价格升多降少, 也是造成工程造价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 油田为了保护多经产品, 三令五申下文油田自己生产的产品, 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 不允许到外部市场采购, 并且作为效能监察的内容之一。作为多经企业来说抓住机遇应该充分利用油田政策, 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价格合理才能得到各建设单位支持和认可。然而, 大多数多经单位, 不是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而是在价格上做文章;遇到材料涨价不是靠挖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自行消化, 而涨价就打报告要求提价, 遇到材料下调时却始终按原价执行。如油田生产的岩棉保温, 市场价每立方200多元, 而多经产品却达每立方400多元, 每立方相差200多元。由于多经产品价格大多数升多降少, 最终导致造价只升不减。由于多种经营没有和本单位彻底脱钩, 仍依附于全民企业, 全民企业对本单位的多种经营集体企业并有一定的保护性。因此, 生产建材的单位和人员一没压力, 二没动力, 三没竞争力。无论产品的价格的高低, 质量好坏, 最后都得用自己的产品, 所以造成价格越来越高。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价格信息基础性工作。对于靠近城市的大油田最好是把该项工作能够纳入咨询机构从机关分离出来。挂靠定额部门管理, 人员可从退休人员中聘任, 使用信息面宽可实行有偿服务, 努力做到收支平衡;对于离城市偏远的小油田, 由造价管理部门直接管理。虽然也可以实行有偿服务, 但使用信息面窄, 收不抵支, 应有局 (油田) 拨给经费。或者在材料、设备价格费内考虑部分费用。同时建议集团公司造价管理中心在制定改革新的取费标准时, 也应适当的把此项费用考虑进去。这部分费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要支付一部分提供信息的信息费;二是对收支不平衡的油田要通过该费用予以补贴。虽然各局补贴了一小部分费用, 但对油田整个效益较佳。例如:辽河油田采油厂工程大队办公楼改造等今年用的断桥铝合金窗, 我们接到的信息价最高价每平方米570元 (含施工费) 。为此我们按每平方米500元编制了标底, 最终以每平方米480元成交, 节约资金106.42万余元。

2.油田定额或价格管理部门要对材料价格加强宏观控制, 并结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制定材料、设备价格的管理办法。对单项品种价格较高、市场价格浮动幅度较大, 影响投资多的主要材料、设备, 定额站或价格管理部门要按季度编制出“市场指导价”。这种指导价格, 尽管不是指令性的, 但在市场的作用下, 市场价格的形成必然会围绕这个价格在小范围内上下波动, 达到正确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价格这一目的。

3.对于数量少、价格低、市场价格浮动不大的建设工程材料可实行“季度结算价”, “季度结算价”可根据油田物资部门发放的材料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也可实行“系数调整价” (地方部门建材和安装工程定额计价材) , 以减少建设、施工单位在结算时扯皮现象过多, 计算烦琐的情况;对个别变化较大的材料品种, 如:定额计价的白铁皮、沥青、保温材料、砖、瓦、砂、石因价差较大可另做调整。即由概预算中心和建委共同测算调整。钢材、木材、水泥和安装工程的未计价材料可采用物资供销部门的出库价加短途运杂费, 对于自行采购的材料按“市场指导价”或信息价由建设单位作为最高限价考虑, 在考虑限价时一定要区分含税价和不含税价, 结算时给予考虑。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物资部门控制, “市场指导价”和“季度结算价”的材料品种范围将视情况给予及时调整。

4.油田各二级单位多种经营生产及销售的建筑材料要合理确定价格, 打破保护主义, 提高竞争力不断降低工程造价。目前油田建材除钢材、木材、电缆、玻璃以及地方建材等外, 其余大部分都能生产, 根据估计油田生产的产品已占材料的50%左右。这些材料及半成品的价格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造价, 因此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和有效控制投资, 在材料价格控制上一定要加强材料价格的宏观管理和控制。在制定价格上, 凡是基本建设所用的建筑材料及建筑产品, 在油田内部一律按国家、行业定额价执行。对于国家和行业缺价的材料和半成品, 可执行油田企业定价。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质量、标准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定价高于市场价不超过5%者可按企业价执行, 超过5%按市场价执行。同时企业的定价要一年重新核定一次;二是油田内部生产的材料及半成品也应形成竞争机制。各建设单位在实施工程项目时不得硬性作为条件, 让乙方使用本单位的产品, 本单位的产品也应统一纳入油田招标采购范围之内。对于招标过程中采取互相串标、哄抬价格的生产单位无论是哪一家, 一经发现, 应取消三年的投标资格;三是各二级单位多种经营从事本单位的建材生产、供应单位, 要和本单位彻底脱钩。要彻底转变“肥水不流外人田”, 自己的工程无论价格高低、质量好坏都必须让自己的多种经营生产。自定价格、保护落后的坏习惯;四是对油田内部及多种经营供应部乱收费, 乱加价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除制定必要的管理办法外, 重要的是加强监督检查, 针对价格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要改进供应环节减少层层设库, 促使供应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使大部分材料能够直达施工现场, 尽量避免因多次倒运、进、入库发生的各项运杂费引起投资超支。

四、结论

工程预算定额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组成, 而材料费在工程预算定额中约占70%左右, 在工程造价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的动态管理, 它既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难点, 也是市场各经济利益主体反映的热点。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健全, 更不能对材料、设备价格管理完全放任自流, 这需要工程造价、物资、价格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价格的管理和监督, 并进行宏观控制, 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方法, 合理地做好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价格的动态管理来达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有效控制投资的最终目的。

摘要:文章阐述了目前设备、材料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了油田实际分析了因材料、设备价格不准导致竣工结算超计划投资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对设备、材料价格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指出控制材料、设备价格, 首先要加强价格信息网的基础性工作, 其次做好工程造价运动过程中的价格管理, 最后努力做好物资供应管理, 从源头上降低物资采购和物流成本。

设备价格 篇8

医院收入70%的急性病区正目睹床位和技术熟练人员的严重短缺。美国二次大战后生育高峰出生的人 (baby boomers) 的需求的增加使这床位和专业人员短缺问题变得更为严重。欧洲的医院越来越关注提高远离医院所在地的医疗质量, 二级病房 (Step-down units) 在医生和病人中越来越普及, 因为二级病房这样的医疗中心便于门诊, 也因此保证了医院危重病医护中有病床可供应用, 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全欧洲医院医生短缺仍然是医院面临的一个难题。医院希望在远离医院的二级病房内监测非危重病人, 而不是在危重病区内。这种发展趋势的结果是, 医院对远程监测系统需求的增加。对于远程监测产业来说面临的问题是不同品牌的监护仪和医疗系统的组成部分互不兼容。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医院要注意战略性定价, 注意降低成本, 要使设备维护和与分阶段渐变相关的成本合理。

本文来自 古文书网(www.gwbook.cn),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关文章:

红外系统01-13

红外吸收01-13

非分散红外01-13

红外特性01-13

红外图像01-13

红外控制01-13

红外跟踪01-13

红外探测01-13

红外遥感01-13

红外分光01-1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红外系统 下一篇:红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