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研究 ——以重庆市S村留守儿童为例
摘要: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在进步,农村劳动力逐渐流入城市,他们的子女由于受到多个方面的约束而留在了农村,被迫成为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留守儿童问题也一直层出不穷。笔者主要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重庆市S村留守儿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运用量表评定法和访谈法来分析S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现状,经调查,S村留守儿童存在同伴交往缺乏主动性、语言与非语言交往能力欠缺、同伴交往活动的障碍偏多、亲社会行为能力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主要有日常活动内容单一、亲子陪伴缺失、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偏低、隔代教育不当等,基于此,笔者选取了8名S村留守儿童参与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的小组活动,根据需求分析,设计了8节小组活动,将社会学习理论和镜中我理论穿插于小组活动中,帮助小组成员通过增强同伴交往主动性,提升语言和非语言表达能力,克服同伴交往障碍和培养亲社会行为来达到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运用量表对组员进行后测,与前测比较分析评估小组成效,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小组工作;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
学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研究
(二)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
(三)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小组工作
(二)农村留守儿童
(三)同伴交往能力
五、理论基础
(一)社会学习理论
(二)“镜中我”理论
第二章 S村留守儿童及其同伴交往情况
一、S村情况简介
二、S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三、S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现状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分析
一、S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一)同伴交往缺乏主动性
(二)语言与非语言交往能力欠缺
(三)留守儿童进行同伴交往活动的障碍偏多
(四)亲社会行为能力欠缺
二、S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日常活动内容单一
(二)亲子陪伴缺失
(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偏低
(四)隔代教育不当
第四章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的实务过程
一、小组工作筹备阶段
(一)小组概况
(二)小组目标
(三)需求评估
(四)小组工作计划
二、小组工作实施阶段
(一)初步建立信任关系
(二)提升组员的自信心
(三)提升主动交往的能力
(四)克服同伴交往障碍
(五)提升语言与非语言能力
(六)强化亲社会行为
(七)巩固提升
(八)处理离别情绪
三、小组工作评估
(一)过程评估
(二)成效评估
(三)满意度评估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一)小组工作方法有利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
(二)理论方法有利于小组活动发展
二、反思
(一)对社工自身专业技能的反思
(二)对服务形式的反思
(三)对介入时间的反思
(四)对小组活动延续性的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心理论文提纲02-18
学校教育留守儿童论文提纲02-1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提纲02-18
犯罪特点留守儿童论文提纲02-18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论文提纲02-18
学校留守儿童论文提纲02-18
家具厂的安全生产总结02-18
家具厂安全培训记录02-18
选购儿童家具需谨慎02-18
儿童家具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