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2号晚“天津大爆炸”事件, 让众人震撼的就是消防员逆人流而行的背影, 他们的牺牲换来更多人活下去的机会。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企业单位越来越多, 安全性问题得到民众更高的关注, 其中消防安全管理极其重要, 它与民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目前, 我国消防管理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及时地弥补这些安全漏洞, 加强安全监管模式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简介消防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宣传不到位, 社会认知不足
随着大型火灾事故的发生, 我国国民消防安全意识整体提高, 但因为目前消防宣传力度不算普及, 仍有大部分社会民众对消防安全的认知不足, 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根本普及不到社会每一位大众,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消防风险。很少会有居民楼、办公楼举行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实战演练, 教学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 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只会简单贴标语宣传“切忌乘坐电梯、切忌慌乱”等一些注意事项。在实用性方面来说, 并不能提高民众对消防安全的认知水平。
举例说明, 消防人员在接到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报警电话后,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可消防车却进不到火灾发生点, 就是因为消防通道被居民垃圾、杂物堆积堵住了。更有甚者, 有的消防通道变成了“临时停车”道。这类由于社会安全意识不够而发生的火灾悲剧, 真是令人扼腕。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消防安全宣传不到位, 民众认知水平不高。
2. 消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社会发展的陋习到处都有, 部分消防安全机构在招聘人员时使用“关系户”滥竽充数, 使得消防管理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消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争分夺秒, 就是要为人民服务, 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如果一些没有责任心的人员身处消防部门要职的话, 后果不堪设想。安全意识低, 业务实际能力弱, 如何去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消防设备不及时更新、完善、检修
消防安全认知的不足, 使得单位对消防设备根本不重视, 建筑施工时没有安排消防通道, 各楼层、走廊连基本的灭火器都没有装配。而有的企业消防设备齐全, 但根本就是“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
很多新闻都报道过, 接到火警电话后, 消防员及时赶到, 但在居民楼、办公楼或工厂等火灾现场根本找不到消防栓, 要么消防栓被遮掩, 严重的就是根本没有消防栓这一重要设备。找到消防栓后却发现没水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年久失修、老化、堵塞都会引起消防栓没水。
4. 惩罚力度小, 违法举动不被重视、改正
由于消防安全认知的不足, 不光个人, 还有单位集体都会做一些认为“无所谓”的威胁消防安全的举动, 譬如占用消防通道,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予以劝告、罚款后, 根本不重视, 更不加以改正。有的消防通道让小摊小贩变成了“美食一条街”, 消防安全隐患严重。
二、针对安全隐患, 优化消防工作的监管模式
1. 优化消防安全管理的宣传手段
1.1传统媒介加大普及力度
人们认知消防知识最普遍的方法就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去了解, 快捷、简单。在社区、楼道张贴“火警119”的提示标签, 在电视播放火灾新闻, 教学遇到火灾时的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等。
1.2融合新兴媒介加以宣传、推广
现代化网络信息时代, 宣传、推广消防安全的途径有很多, 微博、微信朋友圈、推特、脸书等, 传播速度快, 涉及范围广。例如同社区或企业的群体可以设个讨论组或微信群, 就能知晓周边发生的事情, 也能讨论与消防安全相关的话题。进一步提高居民自身安全警觉性, 避免发生火情, 即使遇到火灾, 也可以通过群组求助。
1.3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增加消防实战演练
在展开消防安全教学活动时, 为了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可以在社区、单位开展消防实战演练, 让居民身临其境, 学习灭火器的应用, 知道遇到火灾时, 千万不能坐电梯等生活经验。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消防安全隐患, 及时报备、解决。全民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才是最安全、可靠的。
2. 定期完善、更新、检修消防安全设备
为了降低火灾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 必须要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修理, 发现损坏无用的也需要及时更换, 这样的话, 才能更好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3. 创立社会性质的消防监督团队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监管力度, 需要创立一支专业的高质量的监督团队, 这支对于由政府统一培训、管理, 分配到各地、各社区、各单位, 提高所在地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并且定期排查消防安全隐患, 得出结果后进行上报汇总, 将安全隐患通知给当地消防管理单位, 让他们安排人员及时处理, 避免造成不可预估的“悲剧”。
4. 优化消防监管模式, 使其更具多元化
消防监管工作是由各行各业的部门、群体、个人去负责的。在监管过程中, 各司其职, 才能事半功倍, 达到全方位监管消防安全的目的。消防部门负责的就是做决策、分配任务、合理部署工作;公安部门负责排查消防安全隐患的工作, 确保管辖区域安全;保险单位负责监督、协作消防管理, 一旦发现被保险企业存在任何消防安全隐患的话, 就立即通知消防单位来进行监管工作, 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消防事故, 或将损失降到最低。除此之外, 还要记得与居民群体互动, 齐心协力对消防安全进行监管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现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形势严峻、情况紧急, 需要通过社会大众团结一心, 尽快解决消防危机, 确保民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威胁。总结成功经验, 优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成为目前重点研究的一项课题。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楼大厦的增多, 使得消防安全愈加重要, 在一定程度上消防管理的安全保障了民众的生命、财产不受威胁, 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消防安全管理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接着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消防安全的监管措施, 确保社会的安宁。
关键词:消防安全意识,宣传力度,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鹏.杜邦公司安全理念对我国企业自身消防安全管理的启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03)
[2] 谢玉印.简析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的创新模式[J].消防界.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