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梅毒宣传资料

关键词:

艾滋梅毒宣传资料(共9篇)

篇1:艾滋梅毒宣传资料

艾滋、梅毒宣传资料

艾滋病性病问答

◇我国哪些地方可以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我国各级卫生防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防治所,各大综合性医院的性病科及皮肤科等都可以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 试验。但最终的确证试验必须在卫生部批准的实验室进行,通常是省 一级卫生防疫站。目前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试验已成为各地血站或血 液中心的常规检验项目。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阳性说明什么?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阳性,说明就诊者体内有艾滋病病毒,可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他人,并且有进一步发展成艾滋病病人的可能 性,虽然他(她)的外表、感觉通常像健康人一样。◇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阴性说明什么?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阴性可能见于以下情况:①目前就诊者 未感染艾滋病病毒;②可能处在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窗口期”,应于 3-6个月后再复查;③实验室方面存在问题,应联合使用其它检测方 法排除假阴性结果。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窗口期”?

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需要2-12周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才 能被临床检验方法测出来。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出艾 滋病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窗口期”一般为2周- 3个月,有极少数人可达6个月。如在“窗口期”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 测,即使血中有艾滋病病毒并可传播给他人,但检测结果仍是阴性。◇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可有全身多系统受累的多种临床表现,也可长期处于无症状的潜伏状 态。梅毒极易混为其它疾病去相应各临床科室就诊,如神经科(脑膜 血管梅毒)、内科(心血管梅毒)、外科(骨梅毒)、妇产科(梅毒 引起的早产、死产及先天梅毒儿)、眼科(梅毒性眼虹膜炎、角膜 炎)等。梅毒的发病率逐年增多,随著时间的推移,梅毒严重并发症 的出现也会越来越多。

◇梅毒是如何传播的?

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未经治疗的梅毒病人病期在1年内,传染性最强。未治疗的早期梅毒女病人还可经胎盘感染胎儿。非性接 触,如输血、深吻、哺乳、以及新生儿经过产道等也可造成梅毒而感 染。

◇梅毒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生后感染的梅毒称“后天获得性梅毒”,可分一期、二期和三期 梅毒。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一般表现为生殖器溃疡;二期梅 毒则可累及皮肤、粘膜,骨骼和神经系统等。一期和二期梅毒又称早 期梅毒,有传染性。三期梅毒为晚期梅毒,其特点是传染性很小,但 对组织的破坏性较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没有临床表现,仅化验证 实的梅毒感染称为隐性(潜伏)梅毒。通过胎盘(出生前)感染的梅毒称先天梅毒,分早期和晚期先天 梅毒。2岁以内为早期,2岁以后为晚期。无症状的称隐性先天梅毒。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①暗视野检查:硬下疳和扁平湿疣等开放性损害可直接查见梅毒 螺旋体;

②梅毒血清学检查:非螺旋体抗原试验(RPR、USR)作初筛检查。可疑者作螺旋体抗原试验确证; ③脑脊液检查:疑有神经受累时做此检查。

◇得了梅毒怎样治疗?

早期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苄星青霉素,成人剂量为240万单位,肌 注,每周一次,连用2-3次。儿童剂量5万单位/每公斤体重,总量不超 过240万单位。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孕妇、儿童 用红霉素。晚期梅毒也可用这些药物治疗,但剂量需加大,疗程需延 长。性伴也应给予治疗。◇梅毒治疗后如何复诊?

梅毒治疗后应进行复诊,早期梅毒病人完成治疗后应复诊2年。第 一年内以每3个月作一次临床和血清学复诊为好,至少每6个月作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作一次复诊。若治疗后6个月非螺旋体抗原试验的抗体 滴度未下降4倍,有存在治疗失败的可能性,应作密切随访,包括作脑 脊液检测和HIV抗体检测。◇什么是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有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品感染者。尖锐湿疣常表现为增殖 性赘生物,临床上容易诊断。不典型皮损可做醋酸白试验(皮损处涂3%醋酸,2-5分钟后,局部变白者为阳性),有助于鉴别。妊娠期尖锐湿疣增殖较快,易出血。疗后复发率高。

篇2:艾滋梅毒宣传资料

(第2期)时间:2014年5月10日 地点:杨家坳乡卫生院 宣传员:公共卫生人员 宣传形式:张贴宣传资料

宣传内容:

1、降消、住院分娩项目。

2、艾滋病、梅毒、乙肝知识。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防治知识宣传

我院按照母婴阻断方案落实了孕产妇早期艾滋病、梅毒、乙肝病毒免费检测,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及相关检测、随访服务等;对梅毒筛查阳性的孕产妇提供规范的妊娠梅毒治疗,防治先天梅毒;对住院分娩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免费注射1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什么是艾滋病、梅毒、乙肝?

艾滋病: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全名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人就得了艾滋病(医学上称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经过7-10年的潜伏期,会进入发病期,称为艾滋病病人。由于目前艾滋病还没有预防疫苗,也无法治愈,因而病死率非常高。但如果得到恰当治疗可以延长生命,而且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应该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措施。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最为常见的传染性肝病,此病毒可通过血液、无防护性交、共用针头传播,也可由受到传染的母亲在分娩时传染给新生婴儿。2.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性接触传播  血液传播  母婴传播

 宫内感染: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在妊娠期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将病毒传播给胎儿。

 产时感染: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

 产后感染:产妇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估计在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中有30%-50%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混合喂养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梅毒的传播途径:  性接触传播  血源性传播

 胎盘传播:如果孕妇感染了梅毒,在怀孕期间可通过胎盘而使胎儿传染梅毒。孕妇患有梅毒,未经及时发现和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苍白螺旋体可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染给胎儿,使胎儿感染梅毒。胎盘传染主要在孕妇早期梅毒时发生。 产道传播:当胎儿经过感染有梅毒的产道时,产道部位的梅 毒苍白螺旋体可感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传染梅毒而发病。 间接接触传播 乙肝传播途径:

● 经血液传播

 性接触传播

 母婴传播: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有40%-5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双阳性的母亲有90%-10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3.孕产妇为何要尽早检测艾滋病?  尽快得到医疗保健  有利于尽早决定妊娠结局  获得PMTCT(母婴传播的预防)服务  配偶尽早得到检测咨询和医疗保健  有助于健康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接受性 4.艾滋病病毒感染对妊娠有何影响?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受孕几率会下降,可能与盆腔炎或其他性传播疾病有关。 感染艾滋病病毒孕妇易发生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早产、生长受限及围产儿死亡等。由于妊娠本身造成感染艾滋病病毒孕妇的抑制状态,使妊娠期发生机会性感染概率增大,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加快了艾滋病病程。5.艾滋病对儿童有哪些威胁?

 感染了艾滋病的儿童死亡率高,90%在3岁前死亡。 年龄较大的儿童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而感染,通过性传播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青少年也逐渐增加,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生存。

 全世界已有400万儿童因为艾滋病成为孤儿。有些儿童甚至可能无法顺利长大成人,还存在受歧视、失学等社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发展。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免费项目

母婴传播疾病指儿童主要通过宫内感染或产道感染了与母亲相同的疾病。艾滋病、梅毒、乙肝都可通过母婴传播。为最大程度地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我院于2012年起针对广大孕产妇及儿童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一、艾滋病免费母婴阻断项目

1.免费筛查:孕产妇孕期在妇产科门诊可享受一次免费采血检验。2.免费确认试验:如孕妇艾滋病初筛阳性,将再次享受免费采血并进行免费确认试验。

3.免费治疗: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将享受免费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及机会性感染预防药物治疗。

4.治疗期间免费检测:在应用抗病毒药物前及用药过程中,将享受免费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检测。

5.住院分娩或终止妊娠住院费用减免:在我院住院分娩,按1000元/例标准减免;终止妊娠按300元/例标准减免。

6.免费定额奶粉及免费随访:在我院进行预防用药及分娩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儿童将获得县或镇、社区各保健机构免费的随访服务,儿童将接受免费早期感染诊断或艾滋病抗体检测以及由妇幼保健机构根据婴儿随访情况分期发放价值3000元/人标准的免费奶粉派发。

二、梅毒免费母婴阻断项目

1.免费筛查:孕产妇孕期在妇产科门诊可享受一次免费采血检验。

2.免费治疗:我院为梅毒指定收治机构,可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免费的规范治疗。

3.儿童免费诊断及治疗:住院分娩的梅毒感染孕产妇,其所生儿童将享受免费的预防性治疗、先天梅毒治疗及县或镇、社区各保健机构免费的随访服务。

三、乙肝免费母婴阻断项目 1.免费筛查:孕产妇孕期在妇产科门诊可享受一次免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2.免费乙肝疫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可提供免费乙肝疫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

注:此项目中提及的“免费治疗”指感染了艾滋病、梅毒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由项目办提供抗病毒药物(仅指抗病毒药物免费)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补助对象: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具有思南县农业户籍户口的孕产妇。

补助标准:对思南县内农村户籍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每人400元;

补助程序: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出院结账时凭户口簿(或者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等有效证件按照以下方法结算: 参加了思南县新农合的,先按项目补助标准予以补助;再按照新农合规定报销。未参加思南县新农合的,直接按项目补助标准予以补助;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报销流程

本乡农村户籍孕产妇

在取得助产技术服务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

(顺产或剖宫产)

出示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填写四联单

孕产妇签字

医疗机构垫付补助资金

分娩机构领导审阅签字

资料上报县项目办审核、拨款、公示名单

篇3:艾滋梅毒宣传资料

关键词:公共场所,艾滋病,梅毒,感染,知晓率

为了解台州市椒江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梅毒感染现状及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 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台州市椒江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艾滋病和梅毒的血清学检测, 并通过调查问卷, 对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认识情况调查及艾滋病等性病卫生知识培训。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2005-2009年在椒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9 875例, 进行了艾滋病、梅毒检测;对到椒江区卫生监督所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的17 747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1.2 检测方法

1.2.1 HIV检测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04) 的要求,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双抗原夹心法) 作初筛.抗体阳性用蛋白印迹试验确认。

1.2.2 梅毒检测

采用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 作初筛, 阳性者采用特异性密螺旋体试验 (TPHA) 作确诊。

1.3 调查方法

采用事先统一设计好的问卷, 在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前对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艾滋病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对感染者态度以及预防意识等认识水平。调查员为负责卫生知识培训的传染病卫生监督员

2 结果

2.1 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

共检出HIV感染者2例, HIV感染率0.01%;梅毒感染者38例, 梅毒感染率0.14%。

2.2 不同职业人群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

从6类不同职业人群实验监测结果来看, 娱乐场所、理发美容业服务员的艾滋病、梅毒检出率远高于其他职业。经统计学处理, 娱乐场所、理发美容业服务员与公共场所其他服务员的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35.38、10.05, P<0.O5) 。 (表2)

2.3 不同年龄人群艾滋病、梅毒检测情况

在各年龄段中, 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下、2l~30岁之间两个年龄段。21~3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 4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最低。经统计学分析, 这两个年龄段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1, P<0.05) 。 (表3)

2.4 5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低的是对艾滋病名称和英文缩写, 仅为4.05%;3个传播途径均明确知道的占90.02%, 单项调查均在95%以上;知道握手、共用劳动工具、同桌吃饭等不会传播的占67%至76%;而知道轻吻、蚊虫叮咬、共用游泳池、浴缸等不会传播的均占不到50%;对艾滋病是否有疫苗、有无预防方法、有无治愈的方法, 均有30%以上的人不了解。而五年比较各项调查内容知晓率均有提高, 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来看, 娱乐场所服务员是目前传播性病的高危人群, 其中21~3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调查结果虽然显示, 理发美容业的服务员梅毒检出率高于其他行业。笔者了解到此类理发美容店就是挂名为理发美容, 实质为从事色情活动场所。此类人群学历低他们来自农村, 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而且正处于性活跃期, 流动频繁, 是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因此要加大流动人口管理, 积极开展行为干预工作。虽然在本次监测中, 这类人群HIV的检测率不很高, 但决不能掉以轻心。本区自1998年检出第一例HIV感染者以来, 现已检出8例。对艾滋病流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其中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了解应该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关键[1]。本次调查发现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大部分了解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 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预防艾滋病, 但对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存在着认识误区, 存在不必要的担心;但仍存在一定的宣传盲区, 如“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不会感染艾滋病”“表面健康的人会有艾滋病病毒”等问题的知晓率较低, 与国内其他调查结果相似[2、3]。因此。在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中, 不仅要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进行重点宣传, 还要注意纠正错误的认识, 教育其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 改变不良的性行为, 提高全民预防艾滋病的综合知识水平。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4], 因此, 在今后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中, 可以进一步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监测, 以了解和干预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态度和行为。

从5年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来看, 近年来随着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的加大, 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的卫生知识培训, 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因此, 应加大宣传教育, 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强化筛查, 加强检测力度。

参考文献

[1]Lisa AR.HIV/AIDS in the shadows of reproductive health interven-tions[J].Reproductive Health Matters, 2003, 11 (22) :30-35.

[2]马伟, 吴尊友, RogerDetels, 等.贵州省部分地区城镇和农村青壮年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6) :407—410.

[3]邱丛, 薛朝红, 郭捷, 等.宁德市部分城乡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4) :283—285.

篇4:艾滋梅毒宣传资料

前不久,张元欣收到其中一起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医院的判决。法院认定,自治区某医院进行两次艾滋病检查属于重复检查;对于前一家医院已做过的项目,被告医院在癌胚抗原化验检查和胰腺B超检查上存在重复,应当返还相应的检查费用。

但法院认为,为对患者和他人的健康负责,张元欣继父、患者李老先生入住被告自治区某医院时做艾滋病、梅毒检查是正当合理的。

对此,张元欣认为,医院做法仍存误区,违反国家“检测自愿”和“标准防护”原则,已于8月1日向法院提起上诉。

司法鉴定确认存在过度检查

李老先生在此前的诉状中提出了如下诉讼请求:判令被告返还艾滋病、梅毒检查费140元、其他重复检查费、化验费2745元及本案诉讼费用。

不幸的是,2012年2月21日,李老先生去世,其3个子女作为原告继续参加诉讼。

由于原被告双方对医院检测艾滋病是否正当、必要以及医院是否存在重复检查存在较大争议,张元欣向法院申请,委托新疆交通司法鉴定所进行司法鉴定。

6月14日,鉴定机构出具鉴定结论:李老先生入住自治区某医院时应当做艾滋病、梅毒检查。住自治区某医院期间进行两次艾滋病检查存在重复检查。新疆某大学附属医院已做过的相关项目,自治区某医院对其中少部分项目存在重复检查(艾滋病、梅毒、癌胚抗原化验检查和胰腺B超检查)。

医院赔偿患者重复检查费用

6月26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庭审时,被告自治区某医院辩称,为了保护患者和其他人的健康,住院治疗必须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查。李老先生在该院治疗期间病情反复多次变化,该院多次申请院内院外会诊,并根据会诊结果结合临床检查对其病情进行了相应治疗,没有不当之处,不存在重复检查的情形,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一个月之后,张元欣收到了法院的一审判决书。

一审法院认定:“患者李老先生在被告自治区某医院住院期间,2011年1月5日和27日被告自治区某医院对其进行了两次艾滋病检查,依据新交司鉴所(2012)法临鉴字第046号鉴定意见,被告自治区某医院第二次对李老先生做艾滋病检查是没有必要的,属于重复检查。因无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会和途径。”

另外,法院还认定:“原告在新疆某大学附属医院做过的癌胚抗原测定、丙型肝炎抗体测定共14项检查,被告自治区某医院又对以上14项进行了检查。其中的癌胚抗原化验检查和胰腺B超检查存在重复。”

不过,法院认为,为对患者和他人的健康负责,患者李老先生入住被告自治区某医院时做艾滋病、梅毒检查是正当合理的。

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自治区某医院返回原告第二次艾滋病检测费、第二次癌胚抗原测定检查费、第二次胰腺B超检查费共计140元,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利于规范诊疗行为

“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敏感性以及艾滋病的检测结果涉及到被检测者的诸多权利,因此在艾滋病检测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均规定了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如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第23条就规定,国家实行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对其进行艾滋病毒检测,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原告代理律师肖建琪说。

肖建琪表示,一直以来,患者在检查方面没有多少主动权,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本案是新疆地区医院过度检查的第一案,法院已经肯定过度检查违法应当赔偿损失,这是本案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患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对过度检查进行维权。

篇5:艾滋梅毒宣传资料

一、艾滋病:

(一)、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和母婴传播。

(二)、WHO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策略:(1)青年和育龄妇女HIV感染的初级预防。(2)预防HIV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3)预防HIV感染妇女的孕产期传播:

.主动为孕产妇提供HIV相关检测和咨询服务(PITC);.确保HIV感染妇女能够得到 产前保健和预防母婴传播综合服务.知情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

.继续妊娠者,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选择抗病毒用药方案及咨询服务.安全分娩,避免产时感染

.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喂养的支持与咨询,随访等服务(4)HIV感染妇女及其婴儿和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三)PICT(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流程:

目标人群:育龄夫妇核心人群:婚前保健人群 孕妇、产妇、母亲 0-2岁儿童相关人群:男性 青少年 流动人口 危险行为人群

1、基本情况登记:记录所有接受生殖保健服务、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特别是孕期来接受检测孕产妇的信息。记录是否提供HIV咨询、检测。可建立独立记录或在门诊日志中增加相关信息。基本信息包括:住址、孕周、初诊、复诊、咨询、检测、联系电话等。

2、提供PMTCT基本信息 至少提供如下信息(知情同意的最低限度):妇女较男性更易感染艾滋病感染爱滋病;初期可能没有症状,通过HIV检测可以发现艾滋病;可以母婴传播;及早得知感染状况,可以尽早采取措施,预防传给孩子;预防母婴传播主要方法有: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人工喂养;国家的相关政策。

特别询问:您怀孕后体重是否减轻或未增加?是否有过发热?持续时间(1个月)?腹泻过没有?持续的还是间断的?多长时间(1个月)?是否反复多次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是否来自高发地区?

3、危险行为评估:通常围绕艾滋病传播途径,对发生危险行为的可能性逐一进行评估。经性:了解性生活的情况,包括性活动的频度、方式;性伴的数量及性伴的背景;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否患性传播疾病等

经血:有无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否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是否接受血及应用血制品;有无接受如纹身、剃须、医学治疗、职业暴露的机会。是否来自或生活在性病/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告知行为的实际危险,分析是否在窗口期。

确定是否合并STIS/TB/肝炎及其他疾病,进行其他必要检查及转诊。制定改变行为计划,提供预防措施。关注就诊重点人群。

4、提供HIV检测:

(1)解释HIV检测的意义;尽早了解自身的感染状况;尽早得到医疗保健、有利于尽早决定妊娠结局获得PMTCT服务;配偶尽早得到检测咨询和医疗保健;有助于健康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接受性;很多人不愿检测,认为结果会带来压力;

(2)提供HIV检测:了解既往检测史及其所获结果;介绍检测过程:检测的操作方法、报告时间、检测地点;告知可能的结果,提出“窗口期”的可能性和重新检测的需要;提供保密便捷的检测;针对当地普遍存在的疑虑提供信息。(3)检测后咨询的目的:帮助理解并接受检测结果

(4)1.告知检测结果:解释HIV检测阴性结果的意义,判断是否处于“窗口期”,解释“窗口期”的含义;在艾滋病疫情高流行地区,建议在孕晚期或分娩时再进行1次HIV检测 5登记基本信息

二、梅毒

1梅毒传染的途径有四种:(1)直接性传染:梅毒主要是靠梅毒螺旋体传染,梅毒螺旋体大量存在于皮肤黏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主要通过性交由破损处传染。接吻、同性恋、口-生殖器接触,手-生殖器接触一类的性行为也会传染。(2)间接性传染:与梅毒病人共同生活在一起通过各种器物间接传染,但前提条件是接触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这种可能性极少。(3)胎性传染:未经治疗,患有梅毒的孕妇也可通过胎盘血行把梅毒传染给胎儿,这叫先天梅毒。但不足四个月胎儿由于滋养体的保护作用,不会被传染,而往后滋养体萎缩,使胎儿感染梅毒。(4)血源性传染:输入到手血者的体内,即可产生感染,这样的病人直接出现二期梅毒的症状。所以对供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选检查时十分重要的。梅毒是一种传播很广,危害很严重,梅毒传染的途径较少的性传播疾病,未经正规治疗的梅毒病人感染后一年是最具传染性,病期越长,传染性越来越小,超过4年,通过性接触也没有传染性。

3、梅毒可以通过握手传染。在排除了先天感染、产道传染等因素外,孩子在后天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中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如亲吻、握手、拥抱及一起洗澡时传染。

4、梅毒的皮疹除了长在阴茎冠状沟、阴茎包皮、龟头和阴囊上外,有的也会长在指头、嘴唇和眼睑内。

5、梅毒的化验单上医生会标上危险的字样,以防检验员职业传染。

6、梅毒必须早期、足量、正规按计划完成疗程,性伴侣必须同时治疗,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抗梅毒药物以青霉素为首选。

三、乙肝母婴传播

1、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血源性、医源性、性接触、密切接触及母婴五种。

2、乙肝母婴传播的三种途径:(1)宫内传播:是分娩以前在宫内通过胎盘等途径传播,这种情况较少。(2)产时传播: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母亲产道的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中带有乙肝病毒,会使婴儿经口吞入或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受传染,这种情况占绝大多数。(3)产后传染:有可能通过哺乳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这种传播属于水平传播,比较常见。

3、乙肝患者怀孕的时机及注意事项:乙肝患者一定要在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维持半年以上怀孕。一旦怀孕,应终止使用各种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定期到医院进行孕期体检。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主张均衡营养,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形成脂肪肝或造成肝脏负担。

4、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分娩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娩后对胎儿复苏动作应轻,防止损伤咽黏膜,造成感染。避免婴儿吞下可被污染的液体。如果孕妇HBsAg阳性,伴有HbeAg者行剖腹产避免胎儿经产道时吞入被污染的阴道分泌物。

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儿童应采取预防措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并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合6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等宝宝周岁到医院复查。

6、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有何禁忌: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孩子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情况才可以喂奶。但若婴儿口腔、咽喉、食道、胃肠粘膜等处有破损、溃疡或母亲乳头破裂者也应该尽可能避免给孩子哺乳。

四、我国出台的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政策:

艾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病可通过母亲传染给婴儿,是对孕妇儿童危害极大的三种母婴传播性疾病。因此,卫生部开展母婴传播性疾病综合防治工作,并纳入中央补助地方项目,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

1、对HIV抗体阳性的孕妇选择终止妊娠的补助300.00元,住院分娩补助1000.00元,所生的儿童一个月的免费药物治疗,并给与3000.00元的婴儿奶粉补助。

2、对于梅毒孕妇给与50.00元预防先天梅毒补助,所生儿童10.00元补助,确诊的先天梅毒儿童并进行规范治疗的给与140.00元补助。

3、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给予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阻断率。

篇6:艾滋梅毒宣传资料

乙型肝炎是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HBV是一种DNA病毒,是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 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65℃ 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以灭活。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20℃中可保存15年。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血液,造成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①母婴传播 ②血液传播 ③性传播 ④消化道传播

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妇产科所生婴儿应在出生24小时内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目前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最有效的途径。疫苗接种全程需要接种3针:

①出生时,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②1个月,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 ③6个月,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有哪些惠民措施?

所有孕产妇在孕期可接受免费的乙肝检测服务,乙肝阳性产妇所

篇7:艾滋病宣传资料

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一.基本知识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综合症。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二.重要信息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有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可通过性

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它侵入人体的器械会传播艾滋病。1/3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大部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会在3岁以前死亡。

与艾滋病病人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切不可找游医药贩求治,也不要购药自治,以免误诊误治,延长病程,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机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每个人都有权且必须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

其他人。

向青少年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开展学校性教育,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新民中心卫生院

篇8:艾滋病宣传资料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黄飞指出,当前广东艾滋病疫情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总体疫情保持平稳,疫情仍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但东西两翼明显上升。

二是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已超七成。黄飞表示,其中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37.6%上升到今年的56.5%,男男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6%上升到今年的15.2%。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感染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今年在珠三角监测到该人群HIV感染率高达10.7%。也就是说,广东10个“男同性恋”中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

三是感染者中76.2%为男性, 20-49岁青壮年占81.4%。据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林鹏介绍,老年感染者七成以上有异性性伴,主要通过婚外性行为感染。

四是感染者进入发病期。黄飞指出,今年报告的艾滋病病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7.7%,救治任务加重。

羊城晚报讯 记者从东莞市疾控中心获悉,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超过2000例,目前留在东莞的大概有1000多人,其中90%都是外地人。而在感染人群中,既有年逾八旬的老者,也有在校读书的大学生。东莞将彻底放开艾滋病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政策,今后所有在莞患者都可以享受免费治疗。

据东莞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负责人朱建琼介绍,目前,东莞艾滋病感染已趋于变缓,今年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17%。而在感染途径方面,吸毒途径感染所占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性传播则持续走高,已接近70%,这意味着艾滋病开始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去年和今年,东莞都发现有在校大学生感染了艾滋病。朱建琼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感染者的年龄大概十八九岁,都是通过性途径感染的,其中有异性性行为,也有同性性行为。

帖子:文眉 洗牙 剃须……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

由于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之一是通过血液传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导致出血的事情都有可能会被传染上艾滋病。如:文眉、文眼线、洗牙、拔牙、修脚、刮胡子,就连跟人打架也得小心……

这些病例给您提个醒。

1989年8月,在英国普雷斯顿市的一个私人宴会上,一名宾客和一名爱管闲事的人发生口角,动起手来。两人面部都受了伤,大量地出血。10天后,那位宾客住进医院,被诊断为非特异性病毒感染。后来得知,爱管闲事的男子是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医生得出结论:这个病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是通过打架时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接触后获得的。

美国新泽西州,一个2岁和一个5岁的儿童同在一个家庭幼儿园。他们一起玩耍、吃饭,晚上又在一起睡觉,曾经共用过一把牙刷。当他们患病就诊时,医生发现,两个儿童都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医生确定,2岁孩子的病毒来自那个5岁的儿童,因为他们身上的病毒类型完全相同。

在美国还发现两个患血友病的亲兄弟,两人每天都生活在一起,其中一个经常流鼻血。医生检查发现:兄弟两人都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专家调查证实,这对亲兄弟之所以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是一个人流鼻血时与另一个人的伤口有过接触。此外,就是他们兄弟俩曾经共同用过一把刮胡刀……

生活中艾滋病的第一传播,就是血液传播包括输血传播。所以,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头针管最容易传播艾滋病。还有,有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拔牙洗牙器械、理发和美容工具,比如穿耳孔针、文身针和针灸针,都可能把艾滋病病毒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

下面几个镜头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

美容:12月1日13:00,北京牛街附近的一家美容院里,李小姐依旧做着她每周必做的功课之一:美容。李小姐25岁,在一家报社工作。因为内分泌失调,她脸上总是长一些包包痘痘。所以,美容师要用专用的美容器械把包挑破,把里面的油脂挤出来。每次做完,李小姐的脸上总会留下一些红红的被挑破的伤口。

“想没想过,前面做美容的那个人有艾滋病,给她做完了又给你做?”因为是相熟,记者问得非常直接。 “做美容也会传染艾滋病,你有没有搞错?”见多识广的李小姐这样说。

据美容院的小姐介绍,她们的美容工具小型的都是自己用自己的,一般情况下,在给一个新的客人做美容时都会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但在她们以前工作过的小型美容院里也有许多老板不会给员工们准备消毒用药水,就连洗面用

的面扑都是共用的。<

洗牙补牙:北京航天桥下一家医院口腔诊所为揽生意,用一辆面包车把洗牙器械拉到一些单位的楼下为那些工作忙而且没有时间去医院的白领们看牙。门女士一想:合适,正想好好看看自己的牙呢。她走上面包车,又洗又补,就是2个多小时。记者问走下面包车的门女士: “您用的器械消毒了吗?”“我用的是一次性的。”门女士口气肯定地说。“那补牙用的钻头呢?洗牙用的超生波器械呢?”

“那就不知道了,应该换了吧,我没有看见。”这次回答的有点含糊。

“您看牙时出血了吧,您想过吗?如果前面的病人得了艾滋病,艾滋病的一个传染途径就是血液传染,您知道吗?” 这一下可能吓着了,她脸色有些发白。

据专家介绍,患者在做各项治疗之前有必要问一下医生治疗器械是否经过消毒或替换。

专家说要注意生活小节

北医三院的妇科专家潘教授在12月1日的艾滋病宣传日上对记者说:因为我们不知道周围有哪些人是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所以,在生活中还应注意细节。其实,艾滋病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加强日常生活中的消毒和预防就可以了。潘教授说:艾滋病病毒与其他病毒一样,只要普通的消毒完全可以杀死,比如,一个人去美容,一定要去正规的美容院,那里的消毒情况是有保证的。要文眉、文眼线就应该去大医院,因为美容本来是想提升自己个人整体形象的手术,钱不应该省在这里,该省的一分都不能多花,不该省的一分都不能省。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没有必要两个人共用一个牙刷、刮胡刀。生活中的细节还是要注意的。 原贴地址:www.cnzxmr.com/thread-783-1-1.html

艾滋病预防常识

如果你怀疑自己受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一定要到卫生机关批准的具有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去检查。全国各大医院、卫生防疫站、性病防治机构均是获准的检验机构。千万不要找“游医”检查治疗。如果经实验检验证明抗体是阳性,说明你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还不是艾滋病病人。

该病的潜伏期很长,一般为5-8年,有的超过10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都是传染病病魔的受害者,周围的人应以关怀和爱心相待,切不可岐视这些人。 请你了解艾滋病预防常识并告诉他人。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2.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所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绝大多数感染者要经过5-10年时间才发展成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2-3年内死亡。

3.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咬等途径传播。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性病、艾滋病热线进行咨询。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篇9: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

第一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艾滋”是其英文名称缩写“AIDS”的音译。

艾滋病病毒,又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全称是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英文缩写为“HIV”。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有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积极接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第二章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它侵入人体的器械会传播艾滋病。

●1/3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

●大部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会在3岁以前死亡。

●因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的孤儿身心发育会受到影响,还将增加社会的负担。

●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在孕前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怀疑或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应到有关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治疗。

第三章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第四章

怎样

●夫妻之间彼此忠诚可以保护双方免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2、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使用避孕套。

●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安全。

●除了正确使用避孕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

●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传给男性的危险。妇女有权主动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3、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性病患者比没有性病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并且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别人。因此,迅速治愈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如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或生殖器感染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或性病防治所检查、咨询和治疗,还要动员与自己有性接触的人也去接受检查。

●部分女性感染性病后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如有高危行为,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切不可找游医药贩求治,也不要购药自治,以免误诊误治,延长病程,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4、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

●远离毒品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特别大。

●不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消毒过的注射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与注射毒品的人性交容易感染艾滋病。

5、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依法无偿献血,杜绝贩血卖血,加强血液检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血浆代用品和自身血液是安全用血的措施之一。

●必须输血时要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严格执行各项有关消毒的规章制度是防止艾滋病经血液传播的重要环节。儿童预防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如没有条件,则必须作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医务人员和特种行业(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洗脚房等)服务人员所用的刀、针和其它易刺破或擦伤皮肤的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第五章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1、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参与和合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

●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2、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会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成功经验。

●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

●宣传教育和改变危险行为的艾滋病预防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每个人都有权且必须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

●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其他人。

●向青少年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开展学校性教育,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六章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十条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艾滋病、梅毒、乙肝宣传资料 下一篇:关于乙肝健康知识讲座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