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统给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带来的思考

关键词: 实际 管理系统 能源 运行

1 引言

随着能源管理系统在公共建筑里的逐步运用, 设计师们原来越清楚地了解到各个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以及实际运行与设计设想的差别。通过对能源管理系统采集数据的分析, 可以打破固定思维, 切实有效的指导设计师优化系统设计, 从而达到节省初投资、节约能源的目的。

2 能源管理系统简介

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对建筑内的供配电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进行运行监控及数据分析。它包括能源监视、能源分析、控制优化、持续改善。

通过对能源消耗数据的采集、归档、计算分析管理, 及时形象的了解能源在何时、何地、如何被使用;建立能耗模型进行能耗对标, 及时监测和分析能耗漏洞、能耗趋势、异常特征和关键拐点,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挖掘系统的节能空间, 提高投资回报;帮助物业团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3 既有建筑数据实测

商业综合体机电系统配置丰富, 也一直是能源消耗大户, 以此为例, 可以较为清晰的了解能源消耗及系统运行情况。

下图为某著名能源管理系统服务公司提供的多个商业综合体转机冷量与实际尖峰冷量的对比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冷机装机容量过剩成为通病。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初投资增加、机房面积占用过大、冷机运行费用增加。

4 数据分析

通过追踪逐时统计数据, 发现, 各业态之间, 负荷峰值曲线差别较大;随着商场成熟度的增加, 负荷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以餐饮为例, 不同类别的餐饮, 单位面积负荷差异也能达到数倍以上。通用的负荷计算软件数据库存在缺失, 传统的经验值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过时。

从大量的实测数据来看, 国内综合体设计, 普遍存在变压器和冷源容量过大、负荷率低的情况。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时间缺少实测数据, 导致现沿用的设计方法经验数据偏多, 且长期没有更新;安全系数取值环节不明确, 安全系数循环放大;无实测数据验证, 恶性循环。

5 设计优化

从数据反馈到设计, 给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思考:如何根据业态区分进行精细化负荷计算;“不满足小时数”设置为多少能够平衡初投资与舒适度;是否合并冷源, 主机如何搭配;水系统、风系统如何分区;建筑朝向、开窗及围护结构的优化建议。

根据业态负荷特征以及运行时间的差异, 进行风系统、水系统分区。

针对冷热源, 传统的设计思路如图三从右到左。现在通过冷源管理系统提供的大数据分析结果, 借助环境模拟软件进行负荷分析计算, 按照图四从左到右设计, 可以精确的设定冷机容量, 减少冗余, 降低投资及运行费用。

对设计节点的把控:合理的搭配冷源主机、设置平衡阀、选择适当的水泵扬程、设计有效的控制系统, 可以提高实际的运行效率。

6 设计思考

从实际数据出发, 优化我们的系统设计, 不迷信“指标”、“经验数据”;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后期跟踪, 通过数据反馈, 及时检验及梳理我们的设计思路, 才能持续改进设计, 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摘要:能源管理系统记录了各机电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及能耗。实测数据与设计设定值相差甚远, 很多的设备没有运行在最高能效曲线上, 更有不少设备常年闲置。能源管理系统的广泛运用促使设计师重新思考, 以实际数据为依托, 优化设计, 切实做到绿色节能。

关键词:能源管理,中央空调系统,绿色,节能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 下一篇:商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