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艾滋病督导提纲

关键词: 提纲 疫情 督导 报告

2024年度艾滋病督导提纲(共2篇)

篇1:2024年度艾滋病督导提纲

督导提纲

第一部分 现场督导内容

一、疫情及监测

(一)疫情报告

1、通过查看疫情网数据,了解报告的感染者及病人数。抽查病例报告卡和附卡以及首次随访表,核对纸质报告和网络报告数据的一致性。

2、本是否对下级或辖区内网络直报单位进行过督导。若是,出示督导报告,查看报告是否包括督导次数、督导时间和督导单位。

3、本是否进行过性病漏报调查和准确性复核,若是,开展漏报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机构是什么,漏报率是多少。

4、辖区内有检测资质的实验室是否每月及时上报HIV抗体检测份数表,是否有存档。

5、网络直报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二)艾滋病哨点监测

1、当地监测哨点的数量、覆盖人群、运行并完成监测任务的情况。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对当年核准的艾滋病监测哨点是否运行、样本量是否达标、样本来源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时上报数据、有无专人负责哨点监测及监测人员是否接受培训(查阅培训通知、培训相关记录)。

2、现场工作记录是否完备:是否有调查现场基本情况的文字性记录材料;是否有近一年内的高危场所分布调查图;是否有拒访信息登记表;是否有与现场调查有关的文字或图表记录材料。(四项至少有两项)

3、现场质控:是否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调查问卷;现场抽查调查人群问卷,查看问卷完整性和逻辑性;问卷与上报数据库的一致性情况。

4、实验室检测检查血液样品保存是否符合要求,原始检测记录是否完整,包括检测日期、时间、数量、样本性质、检测试剂,以及保存、处理等的记录。

5、哨点监测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二、检测咨询情况

1、检测任务完成工作进展。每个咨询点每月是否至少完成了5人次的咨询检测,全年完成60人次以上;本县区是否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数;检测项目是否同时进行了HIV和梅毒两项检测。

2、检测咨询数据库中,填表日期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本次筛查结果”为阳性的个案中(排除确认阴性、不确定者和重卡),是否已在疫情系统中上报。核对HIV检测份数表中筛查阳性人次数是否与VCT数据库中筛查阳性人次数一致。

3、咨询员的知识和咨询技巧。检测咨询表填写质量和数据上报情况(是否每月上报)。

4、当地医疗机构是否已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检测咨询(PITC)工作。5、2013年当地医疗机构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检测咨询工作的计划。从事此项工作的医务人员是否已接受相关培训,有无培训记录。

6、已开展此项工作的医疗机构的数量和类型(如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医疗机构是否有HIV筛查实验室?对HIV筛查及确证试验阳性者结果告知情况及相关记录。

7、开展此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三、感染者及病人的随访管理

1、了解当地的随访管理模式

2、通过查看疫情网数据,了解应随访的感染者及病人数和实际随访到的感染者及病人数,同时了解随访管理人员对辖区感染者和病人的掌握熟悉情况。

3、了解当地对感染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的告知及检测情况。

4、了解当地感染者/病人未随访和失访的主要原因。

5、了解随访到的感染者未能及时进行配偶检测、CD4检测和结核病筛查的主要原因。

6、了解随访管理人员数量。

7、查看随访管理档案的填写完整性、准确性和逻辑性,同时查看CD4检测填写与检测报告单的吻合性。

四、抗病毒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

1、根据所督导县区最近一个月的未治疗人员名单。对感染者随访机构人员和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人员访谈其未治疗原因,并与当地探讨解决办法。

2、了解当地的转介机制和环节,调查未治疗人员未治疗原因是否存在转介环节问题。

3、根据所督导县区已有耐药性的病人是否更换了二线治疗药物。

4、了解治疗病人的组织管理和存在问题。

5、了解抗病毒治疗数据上报情况、存在问题和需求。

(二)药品管理

1、查看药品管理制度规范,看是否建立抗病毒治疗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

2、访谈相关人员:是否有专人负责抗病毒治疗药物管理工作。与药品管理人员座谈,了解使用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品种、规格、数量、发放流程,有无验收,病人如何领药。

五、暗娼及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

1、访谈干预负责人,了解当地暗娼和MSM人群分布、行为特征、基数估计等情况。

2、访谈干预负责人,了解针对暗娼和MSM人群开展的综合干预情况(包括:同伴教育宣传、外展服务、安全套推广使用、性病诊疗服务和妇女生殖健康服务等),暗娼和MSM人群HIV检测率不低于60%,性病门诊就诊病人HIV检测率不低于80%。了解检测率,检测结果告知情况,暗娼和MSM人群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比例。

3、访谈干预负责人,了解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工作情况,如干预覆盖面、人员组成、人员培训,同时,重点了解低档暗娼开展干预工作情况和检测情况。

4、场所考察,了解目标人群接受干预措施情况及效果,目标人群对干预工作需求和建议,暗娼人群要重点关注低档场所干预工作的进展;抽查当地的性病诊疗服务机构,了解医务人员为高危人群提供预防干预、性病服务及咨询等工作情况。

5、查看有关工作档案记录(包括:日常外展活动记录、同伴教育宣传员工作记录、检测工作记录、高危场所分布图等);

6、登陆疫情网查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信息报表,与暗娼和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活动的工作记录相对照,查验数据质量。

7、实验室检测检查血液样品保存是否符合要求,原始检测记录是否完整,包括收样日期、检测日期等的记录。

六、健康教育素养项目进展情况:

艾滋病健康素养项目是否按要求完成,痕迹资料是否完整。内容包括: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是否规范管理;医务人员反歧视宣传;县级电视台宣传;手机短信宣传;公共场所放置宣传材料;城镇居民和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是否达到85%以上。

七、目标管理工作完成情况:

1、是否制定本地区艾滋病防治政策(如战略规划)并向当地政府上报;是否召开成员单位艾防工作协调会议。

2、是否落实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救助政策。

3、艾滋病检测点是否覆盖50%以上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3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

4、新发现艾滋病病人病死率是否下降10%。

5、青少年知识知晓率是否达到90%以上。

八、2013年省级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干预项目完成

查看重点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项目完成情况,包括章贡区的大、中学生及男男性行为人群,大余县的在外出务工人员,龙南县的吸毒人群,南康市、大余县和瑞金市的暗娼人群。

第二部分 准备材料

准备材料反应在汇报材料,其中应包括2013年全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未完成工作的说明,特别是HIV/AIDS者未做CD4检测、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未做病毒载量检测和应治疗病人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说明。督导小组和被督导县区需要在艾滋病信息管理系统上统计以下信息:-报告HIV/AIDS人数:

-应随访HIV/AIDS人数:感染者/病人的结核病筛查情况、配偶检测情况;-本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感染者人数、CD4检测人数;

-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人数、CD4检测人数、病毒载量检测人数。

篇2:2024年度艾滋病督导提纲

一、疫情概述

哪一年发现的第一例感染者,累计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累计死亡人数。当年报告HIV人数、AIDS人数和死亡数,其中既往报告HIV转为AIDS人数。疫情报告的发展过程,相关监测的主要结论,目前估计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

二、疫情分布情况 1.时间分布

当年报告HIV人数、AIDS人数和死亡数,分别与去年同期比较。本年度新确证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分别与去年同期比较。当年新确证即为AIDS人数,占当年新确证病例比例,与去年同期比较。目前现住址在当地的感染者人数,本地和外地报告人数构成及变化。疫情报告数与新确证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时间变化趋势,除文字说明外可用下图表示。

***************0720082009-6627363259******62869429***5257353死亡AIDSHIV/AIDS124***790513251577

******0.6%45.9%55638149.3%114483037.8%144160%50%40%30%26.0%20%10%0%***82009增长率新确证的HIV/AIDS人数

2.地区分布

描述本年度新确证的感染者和病人地区分布,感染者和病人较多的地区以及本年度新出现感染者和病人的地区,较去年比较变化较大的地区,并附上当年和累计感染者和病人的分布图。如下图

3.人群分布

描述本年度新确证的感染者和病人性别比例、年龄构成、婚姻状况、职业构成、文化程度、户籍构成等。重点描述与去年比较,分布发生变化的人群特征。用图表表示

累计

特征 ……

合计 报告数

XXXX年

去年同期

构成比

报告数

(%)

构成比

报告数

(%)

构成比

(%)

与去年同期比较增幅(%)

100%90%80%70%60%50%40%30%20%10%0%55.250.347.831.236.837.331.328.924.967.258.154.31.620055.120068.4200713.4200820.82009女性27.32010.1-10男性同性传播男性其他传播途径

4.传播途径

描述本年度新确证的感染者和病人的传播途径分布,与去年同期比较,以及传播途径时间趋势,可以如下图表方式呈现。配偶检测情况和阳性率。

100%80%60%40%20%0%1985-*********00720082009注射毒品异性传播同性传播采血(浆)输血/血制品母婴传播其他/不详

分层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与传播途径的交叉分析。如: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户籍、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户籍传播途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如下表

传播途径 ……

合计 本省

外省

外国

报告数 构成比(%)

报告数 构成比(%)

报告数 构成比(%)

重要的特征变化可做专题分析

三、疫情估计

辖区内近期疫情估计结果:现存感染者和病人数、人群构成,与既往估计结果比较,与疫情报告特征相互比较,相互验证。

四、哨点监测和专题调查结果

各类人群感染率和主要危险行为及变化趋势,如吸毒者、暗娼等高危人群HIV、梅毒阳性检出率,共用针具比例、商业性行为比例、安全套使用比例等危险行为发生率。与疫情估计、疫情报告特征相互比较,解释结果。

五、疫情分析主要结论

1.总的疫情流行水平和变化趋势;

2.疫情地区分布特征,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

3.人群分布特征,明确当地受艾滋病疫情影响的重点人群和潜在人群; 4.明确主要的传播途径以及发生变化的传播途径构成; 5.突出当地与周边地方不一样的艾滋病流行特点。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高校 学院 院长年终工作总结 下一篇:座谈会策划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