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动教学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学生

高职学生大多为高中毕业生, 这些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语文课文, 绝大部分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极少学习使用应用文。而应用文写作又没有文学课文那样的生动、形象、有趣, 学生不愿学, 教师不愿教, 高考不愿考。然而, 社会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应用文写作能力, 不管他们毕业后从事生产、建设, 还是从事管理服务。在这个信息时代里, 不论是快捷地把握信息, 还是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 都必须具备相当的读写能力, 特别是有关应用文的读写能力。据统计, 在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 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体。由此可见, 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构成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时代要求, 对于主要是通过高校教学获得应用文写作知识和能力的大学生来说,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但事实是,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在高校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很少有人花大力气去深入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 这使得应用写作教学长期缺乏新理论、新观念的激活, 从而直接导致教学效益的低下。因此, 审视当前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现状, 提出解决对策, 进行改革和创新, 便成为我们应用写作教学研究者和实施者应该重视的课题。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中开展互动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1 应用写作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修养

教应用写作的老师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修养才行。因为不管是应用写作的程序、格式还是语言, 涉及的内容不再只是写作本身, 而是蕴含了多门学科的有关内容, 诸如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由于现代应用文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频, 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大批新产业、新行业, 如金融证券, 社会、商业保险, 电子信息, 娱乐旅游, 房地产开发等。与之相关产业、职业的应用写作也应运而生, 如保险法规及条例, 保险合同, 理赔报告, 评估立项申请书, 资产评估报告, 抵押房屋评估, 工程造价咨询, 工程项目说明等等。对教学者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决定他们要扮演众多的角色, 如在教行政法规时, 你扮演的是国家公务员, 要熟悉法律、法规。要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在讲到广告及策划时, 你要懂得传播学、广告法, 同时又是一个美学家;在讲到自荐书时, 你又是一个求职者, 要了解求职心理, 掌握临场应变能力;在讲到礼仪讲话, 你是一个领导或社会名流, 又是一个演说家, 要懂公关、礼仪等。由此可见, 应用写作教师是个“杂家’。“杂”是应用写作教师的一个特色, 应用文从古至今, 纷繁多变, 包罗万象, “杂”然并存, 这就要求教师有宽厚的外围知识做支撑, 否则是很难讲好课程的。另外, “打铁还得本身硬”, 教师不仅须广闻博学, 还要有科研能力。只有在科研上下一番工夫, 写出有份量的文章来, 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才能站稳脚跟, 教师只有在深化教学的同时, 加强科学研究, 才能提高学术水平, 确立学术地位。教师的知识丰富了, 理论水平提高了, 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有了保证。除以上提到的, 应用写作教师还要下水。想教别人游泳, 自己不下水, 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时常拿出自己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和平时写的应用文体给学生们举例, 结合自身体会告诉同学们初稿和最后定稿的区别, 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比给同学们讲书上的例子好得多, 有说明力。

2 要会运用先进教学技术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练, 粉笔、稿纸加黑板。教师靠的是语言、态势和板书, 学生则煎熬于模拟写作和体察谬误之中。在繁琐的单项训练、整体训练、习后评点的循环格式里, 教师案牍劳形、声嘶力竭;学生则死逼无奈、兴味索然。由于找不到更先进的手段, 教学双方都只能在一种高付出、低效率的误区中徘徊。而对键盘、声讯与文字转换系统, 应用写作课的授课手段与方式的陈旧与落伍, 是不言而喻的。姗姗来迟的应用写作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不仅仅造成了应用写作课教学与外部世界的失调, 同样大大地限制了这门学科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如果在应用写作课上, 革新教学手段, 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劳苦, 弱化学生的枯燥感, 节约教学时间并提高课程效率, 使应用写作课摆脱费力不讨好的窘境, 走上事半功倍的路子。同时, 由于现代教学手段的介入, 肯定会带来教学体系的革新。这次实验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手段上,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技术, 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写作情境、作品影像及背景资料;利用电脑的三维技术, 突破时空界限, 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现场感和生活化, 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创造出一种主体化、快捷化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但不足的是, 运用软件设计场景进行情境教学, 费时费力, 再加之我不擅长这方面, 只得求助于计算机老师, 这无疑增大了难度。

3 要改变评价体系

应用写作课的测评体系直接影响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的态度和学习方式。在我校, 对学生成绩的测评, 往往是依据考试而定, 导致学生重考试而轻训练, 这样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 所以, 建构新的应用写作教学测评体系也是应用写作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构建新的测评体系时, 应该体现两个思想:一是弱化理论考核, 强化平时训练习作的成绩。写作成绩往往是以理论为重的期末考试成绩占7 0%, 平时训练只占3 0%。可以考虑把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提高到5 0%~6 0%, 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 以提高学生对平时训练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二是在习作评改中,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改变。一般教师批改学生习作, 往往是作一次性总评, 而学生也往往只关注教师的给分高低, 这忽略了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习作修改过程。因此, 应该提倡“一文多作”和“一文多改”, 同一篇习作进行多次有针对性的修改, 在重作和修改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但目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应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测评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以促进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 浅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此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方法、合作精神等素质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是对素质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互动教学

参考文献

[1] 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2] 李凯源, 魏启德.应用文写作[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4.

[3] 王海兰.大学应用写作课教学体系的设想[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5, 13 (2) :69~70.

[4] 徐中玉.应用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 张晓萍.走出认识误区推进应用写作[J].语文学刊, 2004 (3) :111~11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项目化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