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关键词: 统计数据 网民 电子商务 现状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02月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 普及率达59.6%, 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 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 年增长率为14.4%, 网民使用率为73.6%。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 网络消费市场逐步进入提质升级的发展阶段, 供需两端“双升级”正成为行业增长新一轮驱动力。在供给侧, 线上线下资源加速整合, 社交电商、品质电商等新模式不断丰富消费场景, 带动零售业转型升级;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入应用, 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基础实施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的网络覆盖率虽然一定的提高, 但还是存在网络拥挤、网速太慢、网络相关费用太高和农村网络覆盖率低等情况。虽然移动4G网络的覆盖范围有很大范围的扩张, 但是资费偏高带来的用网成本偏高或网速变慢的问题。

(二) 参与者的意识问题

电子商务参与者可以是企业、政府、个人和其他组织。很多企业或个人因怕上当或其他各种原因往往不愿意参与电子商务交易, 这也是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

(三) 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 不安全问题来自于很多方面, 如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协议、通讯信息、交易否认、退货困难等。就因这些不安全因素, 使得参与者出现了“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的防范心态, 从而影响参与者意识和信心。

(四) 信用制度建设问题

虽然, 现在已经采用了诸多技术来解决种种不信用行为。但, 因没有有效地系统地的信用体制和相应的数据共享与处罚制度, 使得信用问题还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五) 物流配送问题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交易三个阶段 (商务洽谈、物流配送、电子支付) 的重要阶段之一。只有完备高效的物流系统才能有高效的物流配送速度。然而,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贫富差距等也是阻碍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些因素。

(六) 电子支付问题

同样的道理, 电子支付也是电子商务三大交易阶段的另一个主要阶段。我国电子商务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电子支付形式少, 安全系数不高等种种原因, 也使得电子商务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七) 法制建设问题

我国法律的立定相对滞后和不完善, 由此使得电子商务交易存在颇多不安全因素。

(八) 电子商务市场监管问题

政府应在电子交易市场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机制, 以方便对电子商务参与者进行有效监管和电子交易市场进行有效监控, 还能更好的处理和保护交易公平和消费者权益问题。

(九) 人才培养问题

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型的交易形式的出现, 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教育机制的种种问题以及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的不一致、学历教育严重偏离工作岗位要求和各大学校的培训实训的设备的有限性以及电子商务教师专业素质的有限性等原因, 使得很多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不中用和不好用”的现象。

三、针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 应采取的对策

(一)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着重对农村网络技术设施的完善, 让更多的人能有效的利用网络发展农业经济。同时, 合理的引导通讯产业的竞争, 不断能提升网络企业的服务水平, 降低网络使用成本。

(二) 有效培养参与者意识

有效的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 提高参与者的意识。增加政府运用电子商务进行采购的力度, 并给予中小企业以适当的扶持, 为中小企业有效的参与电子商务提供必要的帮助, 从而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电子商务。

(三) 提升我国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水平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是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来确保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

(四) 信用体系建设

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用制度, 并努力的协调各个行业之间的矛盾, 促使他们能进行有效的进行信用数据共享或建立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信用平台, 为更多的电子商务参与者提供详尽的信用服务。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该制定严格的信用评价标准, 并按照标准进行公平的奖惩。

(五) 加大物流系统建设

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扶持, 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设备的改进、物流技术的研发等, 并指导物流企业建设公共物流配送中心, 从而有效的提高物流的配送效率, 以此促进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带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六) 健全我国电子支付监管制度

电子支付的发展严重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 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电子支付监管制度, 尤其是信用卡支付和第三方电子支付, 从而确保电子支付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七) 加快电子商务法制建设

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和《电子商务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 对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运营规范及风险控制有了很大的保障, 但是互联网发展的太快以及电子商务新模式不断的出现, 有很多新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

(八) 制定电子商务市场监管体系

合理的组织相关的力量, 对各类商品的质量检测和监督, 并分析和研究电子商务市场环境, 以此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消费者投诉制度, 从而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市场监管过程中, 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时刻坚持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 针对不法企业和组织进行不法行为信息披露, 从而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以及有效净化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九) 调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规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及对应的课程开设的调整一定要结合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要求, 同时, 还应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深度以及师资力量的培养, 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建立一套校企, 双师相融合的立体发展机制。

摘要: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电子商务逐渐呈现出很多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小兵.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 2000 (2) :90-92.2

班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04, 22 (6) :21-23.

[3] 陈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5 (27) :247-24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探讨我国证券私募发行的法律问题 下一篇:关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