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社会及经济发展愈发全球化, 加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元文化融合脚步也在加快。而“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目前也以全新的多模态 (multimo-dal) 表达形式凸显出来, 已经形成与更为广泛的符号资源 (semiotic resource) , 并参与意义的构建 (meaning making) 。因此在多媒体时代, 传统的识读方式已经显得落后。而多元识读教学法较单纯的语言教学来说形式更为多样, 并且可以根据文化及语境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认知。
一、多元识读教学法的概念及优势
多元识读能力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读写 (literacy) 能力。多元识读教学法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文化多元融合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 多元识读教学法的概念
目前, 多元识读 (multiliteracies) 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其概念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澳大利亚提出。1994年, 由来自于世界各国的语言学家包括澳大利亚的Bill Cope、Mary Kalantzis等人组成的被称为“新伦敦团体”, 在澳大利亚国家语言和识读研究所等支持下成立的国际多元识读项目 (International Multilitera-cies Project) 。多元识读教学法采用多元化的媒介方式激发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语言文化的吸收与学习, 通过交流获取知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多元识读教学一般分为四个步骤:情景操练 (situated practice) 、明确指导 (overt instruction) 、批判性框定 (critical fram-ing) 和改造式操练 (transformed practice) 。情景操练是将学生划分为小组, 安排小组成员根据知识背景进行角色扮演, 促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情景之中。明确指导则是需要在老师的干预下, 起到激发与促进的作用, 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现有知识对新知识的追求与探索, 并将新知识转化为更高程度的理解。批判性框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身价值观等知识架构对新事物进行批判性理解和认识。改造式操练就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与帮助过程中, 将设计原则能够运用在不用的语境中, 并产生新的概念及意义。
(二) 多元识读教学法的优势
多元识读教学法已经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读写, 而是需要采用各类媒介, 进行知识的传输与学习。合理使用多元识读教学法, 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得学生主动记忆与理解。多元识读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而言, 区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传统教学法中容易忽略的听与说, 在多元识读教学中得以体现, 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 并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多元识读中, 教学方法是以视频、动作及图像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进行, 其中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作为教学法的基础条件。多元识读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有着诸多优势, 多元识读教学法可以在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基础上, 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并为学生英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多元识读教学法目前作为一种较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应对加强普及与应用, 促进多元识读教学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价值。
二、多元识读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多元识读教学法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
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使得很多语言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应该顺应发展多采用各类媒介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多元识读教学法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 在采用各种新媒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当前发展需求, 也对学生学习效率带来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 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增进课堂教学活跃度。在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在以英语教材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多采用多模态方式, 例如可以使用计算机、PPT及其他多样性方式进行, 加强网络化教学和现代化教学, 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及学习能力, 以此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二) 教师在多元识读教学法中的干预作用
进行多元识读教学的时候,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干预, 并注重对于学生学习的指导, 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转变, 促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需要采用多模态教学措施, 提升学生多元识读能力, 加强学生能够准确地用符号资源进行知识结构构建, 以此来发挥出多元识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 在多元识读教学法基础上聚焦学生探究能力
对于多元识读教学法中批判性框定以及改造式操练的步骤, 二者都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索意识的提升。因此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学中的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并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需要建立起自主意识, 并发挥自身学习主动性, 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学生批判反省的学习模式, 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在获取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不断培养自身批判性思维。
三、多元识读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 保证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的学习, 并提升学生学习的满足感, 要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考虑到多元识读教学的实用性, 并充分考量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保证学生能够得到了足够的锻炼机会。
(二) 英语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需要在多元识读教学的基础上, 提供真实情境。对于课堂情境来说, 其真实性包括语言资源符号等的广泛性, 还要促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符号资源的内容。而教师需要将这些语言符号做成对应的英语教学用具, 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教师需要使用现代化办公软件, 结合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完成。
(三) 教学主题的趣味性
传统的课堂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也无法高效地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根据心理学分析得知, 课堂的趣味与活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兴趣, 也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成就感, 并保持一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在实施多元识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重视课堂的趣味性。
(四) 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也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设计连贯统一。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安排的所有教学互动等, 都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并能够保证完成英语教学目标。
四、多元识读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 教学手段及内容的多元化
根据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英语教学, 并以多模态的信息化手段为基础, 促使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以多样性的媒介为条件, 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教学模式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转变, 使得师生之间能够不断加强交流, 也能够保证在英语课堂中的高效互动。
(二) 教学角度的多元化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能够高效地将课程内容进行划分, 可以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此外还可以保证学生能够主动获取语言文化知识, 促使学生得到全面且综合地成长。
(三) 评价体系多元化
在多元识读教学法中, 形成性的评价是主要的教学评估手段。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对于音频、视频等材料的识读能力, 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互动等, 都是多模态的具体表现。
五、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环境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多元识读教学法为很多教师提供了教学新思路, 并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为了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需要从多角度认识多元识读教学法, 并将其广泛应用, 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不断地变化, 传统的识读教学法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而多元识读教学法就是为了顺应信息网络时代语言教学环境产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多元识读教学是以语言为基础并突破传统识读教学的新模式, 高效地使用网络资源及信息技术等手段, 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与意识。文章主要通过对于多元识读教学法进行阐述, 并对其应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多元识读教学法,英语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娟.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大学英语课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2) :100-104.
[2] 刘睿, 张德禄.中国大学生外语多元读写能力评估框架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 2015 (9) :26-31.
[3] 张德禄, 陈一希.我国外语专业本科生多元能力结构探索[J].外语界, 2015 (6) :2-10.
相关文章:
随机混合自适应控制在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02-05
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应用02-05
2009级建工建筑施工图识读实训任务02-05
识读桥梁工程图02-05
怎样培养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动手能力02-05
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02-05
怎样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能力02-05
小学英语一年级 百词识读赛02-05
用推板窑烧制耐热瓷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