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胸腹水

关键词:

良恶性胸腹水(精选五篇)

良恶性胸腹水 篇1

1 检查方法

对患者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检查分常规检查方法与理论分析两方面。常规检查包括对患者胸腹腔内异常的液体进行扫描, 对液体的化学特性进行研究, 观察液体的颜色、透明度, 检测比重与凝固性[1], 对液体中蛋白含量、乳酸以及葡萄糖进行定量检测, 对液体的成分、细胞含量进行化学检测, 对液体中菌落进行培养分析, 观察扫描胸腹腔的液体是否出现外漏或转移。在理论分析上多根据现今的临床资料与研究成果对患者胸腹腔的脱落细胞进行鉴别检查, 虽然检测结果会因脱落细胞的数量以及肿瘤细胞被破坏的程度而受影响, 但是由于其检测的准确性较高, 临床上进行脱落细胞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2 标志物检测

在对患者的胸腹水良恶性进行鉴别时, 不光仅仅对脱落细胞进行鉴别, 还可以对肿瘤细胞的标志物进行检查分析, 帮助对肿瘤特性的分析。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胃肠相关抗原、癌胚抗原、CA125、MMPs、VEGF、钙黏附素、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白细胞介素等。其中胃肠相关抗原、癌胚抗原以及CA125, 与人体所患的胰腺癌、乳腺癌、结肠癌、胃癌以及肺癌等疾病都有关联, 通过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肿瘤来源的准确定位, 提高临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恶性肿瘤患者的腹水中, 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的含量异常升高, 采取联合检测的方法可有效鉴别良恶性胸腹水, 敏感度提高25%至37%。MMPs是一种蛋白水解酶, 在肿瘤的形成中起帮助肿瘤转移入侵的作用, 对细胞外的基质进行降解, 在肿瘤中MMPs的活性增强, 对MMPs以及VEGF进行联合检测, 能够显著提高判断良恶性腹水的准确率, 高达74%, 并对肿瘤性质的判别起一定作用[1,2]。钙黏附素与肿瘤细胞的转变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肿瘤细胞的运动、扩散与预后显著相关, 对钙黏附素进行免疫染色检验可准确检测恶性腹水且准确率高达90%以上。由于肿瘤的来源多种多样, 采取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法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3 检测分析DNA含量与倍体

在临床检测中, 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腹水的染色体多表现异常, 染色多倍体数量增多, 并且有癌细胞活动扩散的表现。相关资料表明, 恶性肿瘤患者腹水中染色体多高倍体, 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异常, 染色体畸变的比例高达80.3%以上。也可以利用DNA染色体的异常表现鉴别良恶性腹水, 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准确率可高达93.8%[3]。

4 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别

在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中, 可以选择免疫细胞化学法对波形蛋白、钙结合素、CK以及CEA的检测,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由于对脱落细胞鉴别的方法不好区分间皮瘤与腺癌细胞, 而波形蛋白则能较好的区分癌腺细胞与间皮瘤, 因为波形蛋白标记在癌腺细胞表现为阴性, 间皮瘤表现为阳性。CK与CEA主要标记上皮源性肿瘤, 钙结合素区别肺腺癌与间皮瘤, 联合检测将准确率提高到85%左右[4]。

5 端粒酶检测

端粒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而端粒酶是保持端粒正常活性的逆转录酶[5], 是维持细胞永久活性的重要物质, 在肿瘤恶化的过程中表现异常。研究显示, 当出现恶性腹水的情况时, 首先在端粒酶中活性异常表达, 与肿瘤恶化的程度紧密联系, 因此对端粒酶进行检测敏感度较强, 一般维持在78%至89%, 特异性表现为88.7%至94.3%, 能有效提高鉴别良恶性腹水的能力, 准确率为90.1%。

6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与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 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临床上对脱落细胞进行单纯鉴别的手段被逐渐融合进多种标志物联合诊断, 通过对多种标志物的判别,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完善了临床诊断方法。笔者建议在鉴别诊断的过程中, 根据肿瘤细胞的多种标志物综合检测, 对目前还未定论的标志物开展深入研究。

摘要: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水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 对患者脱落的细胞进行鉴别一直是进行恶性胸腹水准确诊断的最好方法, 但是当患者腹水出现肿瘤细胞被破坏或肿瘤细胞大量减少的情况后, 对患者进行细胞鉴别的难度增大, 本研究采取综合标志物检测方法对良恶性胸腹进行鉴别。

关键词:良恶性胸腹水,脱落细胞,综合标志物,鉴别

参考文献

[1]王俊利, 韦叶生, 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 2010, 38 (6) :763-765.

[2]吴丽颖, 王兴鹏, 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5, 11 (10) :921-923.

[3]翟志敏, 戴海明, 张黎明, 等.DNA含量测定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J].癌症, 2002, 21 (I) :105.106.

[4]肖同浩, 陈寿松, 熊丽萍.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检出率的方法探讨[J], 临床军医杂志.2009 (02) .

良恶性胸腹水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腹水患者115例,其中腹水良性67例,按照门脉是否出现高压可分为高压51例,非高压16例。门脉高压患者腹水病因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40例、布加氏综合征7例、心力衰竭及肝小静脉闭塞各2例;非门脉高压患者腹水病因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结缔组织病以及继发性腹膜炎各1例,结核性腹膜炎12例。恶性腹水48例,按照肿瘤组织类型进行分类,妇科肿瘤10例,胃癌14例,胰腺癌5例,结肠癌6例,肝癌3例,肺癌、腹膜间皮瘤以及腹膜浆液性黏液癌各1例,病因尚不明确的恶性肿瘤10例[3]。所有受试者均经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腹水(良/恶性腹水)。

检测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安静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同时选取适当时间进行腹腔穿刺术,将血液标本及腹水标本送检实验室,分别检测血清中及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主要检测指标包括CA15-3、CA12-5以及CEA浓度,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选择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表示计量资料,利用χ2检验,当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事先设置好不同肿瘤标志物在腹水中浓度的临界值,CEA,CA15-3、CA19-9、CA12-5浓度分别为50 ng/mL、75 U/mL、200 U/mL、350 U/mL。

基于肿瘤标志物在腹水中浓度的临界值对比,恶性腹水组的癌胚抗原指标CEA、CA15-3、CA19-9浓度高于临界值的比率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组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在血清及腹水中的浓度比较、差异不明显;基于不同来源肿瘤标志物的相关诊断效能,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尤其是来源为腹水的CEA;同单项肿瘤标志物相比较,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CIA15-3、CA19-9以及CEA三者联合检测所具有的诊断价值更高,见表1。

注:同良性腹水患者相比较,*P<0.05。

讨论

恶性肿瘤是腹水的常见诱因之一,在恶性腹水诊断方面,细胞学检查是临床广泛认同的金标准[4]。据临床文献报道,腹水中存在的肿瘤细胞多半转移自腹膜组织,肿瘤细胞在通过淋巴进行转移时,少部分可通过渗出或漏出方式进入腹水中,特异性可高达100%,但敏感程度却差异较大,仅40%~60%。故如何在临床筛选出具有较好特异性、敏感度较高,且应用便捷的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5]。在此类研究中,肿瘤标志物研究是其中的热点,也是难点,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在肿瘤标志物研究中,分析源自血清或腹水的肿瘤标志物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本次研究支持此观点。但因腹水及血清中不同检测物的检查标准不同,临床价值也不同,故一般建议同时检测腹水及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而不是单独检测血清或者腹水。

参考文献

[1]蒋阳昆,刘旭东,陈黎,等.腹水96例的病因及诊断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6):50-51.

[2]刘玉蕾.158例腹水患者临床特点[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14-15.

[3]陈轶群.肿瘤标志物在良恶性腹水鉴定诊断中的价值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3.

[4]刘涛.腹水常规实验室检查和多种肿瘤标志物对腹水的鉴别意义[D].南昌大学,2012.

良恶性胸腹水 篇3

关键词:CEA,CA19-9,铁蛋白 (SF)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SAAG) ,腹水/血清LDH比率 (ASLR)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81例不明原因腹水的住院病人, 男性47例, 女性34例, 年龄29~78岁, 最终经病理诊断确定为恶性积液的37例, 男21例, 女16例, 其中胃癌13例, 结肠癌10例, 原发性肝癌6例, 胰腺癌3例, 卵巢癌4例, 腹膜转移癌1例。另外有4 1例为良性积液, 其中肝硬化1 9例, 结核性腹膜炎1 6例, 化脓性腹膜炎4例, 肾源性腹水2例。另有3例病人未做出明确诊断并出院, 不做统计分析。

1.2 检测方法

CEA、CA19-9、SF用罗氏公司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 SAAG、ASLR采用日本东芝-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试剂由上海申能-德赛公司提供。S A A G=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 A S L R=腹水L D H/血清L D H) , 以上实验均按说明书严格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将37例确诊为恶性腹水的病人作为实验组, 41例良性腹水病人做为对照组, 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差别t检验, 以 表示, 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判定标准

CEA>15ng/L, CA19-9>39U/m L, SF>500ug/m L, SAAG<11g/L, ASLR>0.6。

对37例恶性腹水病人和41例良性腹水病人的5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恶性腹水组与良性腹水组比较5项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 。结果见表1。

对37例恶性腹水中5项检测的敏感性比较:CEA、CA199、SF、SAAG、ASLR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62.2%、67.6%、70.3%、59.5%、56.8%。

CEA、CA199、SF、SAAG、ASLR5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果分析:37例恶性腹水中真阳性35例, 假阴性2例, 41例良性腹水真阴性37例, 假阳性4例, 5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90.2%、总有效率为92.3, 与单项检测相比P<0.01, 明显优于各单项检测。

3 讨论

CEA、CA19-9在结肠癌、胃癌、胆囊癌、等消化道肿瘤中明显升高, 有报道CEA在恶性腹水阳性率为52.6%[1], 铁蛋白 (SF) 增高见于肝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子宫癌等, 从肿瘤坏死细胞释放增多[2]。SAAG是血清腹水的白蛋白梯度, 肿瘤细胞导致的腹水为非门脉高压性腹水, 导致SAAG梯度降低, 有报道SAAG对恶性腹水的诊断敏感性为61.1%[3]。腹水/血清LDH值 (ASLR) 对恶性腹水具有诊断意义, 有人认为ASLR>0.5应考虑恶性腹水ASLR>1.0应高度怀疑恶性腹水。

通过我门的实验可以看出CEA、CA199、SF、SAAG、AS LR单独检测时, 恶性腹水组检测的均值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 但5项指标单独检测的敏感性都不理想, 而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4.6%、90.2%、和92.3%, 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 说明各检测项目之间有很大的互补性, 明显提高了恶性腹水的阳性检出率, 对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晓阳, 刘霞, 薛承岩.检测C E A和C E A m R N A指标诊断恶性腹水[J].中国肿瘤临床, 2002, 8.

[2]刘人伟.现代实验诊断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0.

良恶性胸腹水 篇4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生化指标,联合检测,良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作用

临床疾病不同, 所引发的胸腹腔积液在救治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方面, 也存在较大差异, 故鉴别病因, 特别是鉴别胸腹腔积液的良、恶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传统的化验检查胸腔积液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 随着研究的深入, 肿瘤标志物在近年发现并广泛在临床应用, 在早期诊治肿瘤及评估预后方面价值重大[2]。为探讨良恶性胸腔积液生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联检作用, 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选取胸腹腔良、恶性积液患者100例, 采用生化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100例胸腹腔积液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该院肿瘤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 男66例, 女34例, 年龄4~90岁, 平均 (64.5±20.2) 岁。均经病理学检查和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 良性60例, 设为良性组, 恶性40例, 设为恶性组。其中来自普外科16例, 肿瘤科24例, 呼吸消化科50例, 其它10例。良性病因以结核、肝硬化等为主, 恶性以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卵巢癌等为主。

1.2 方法

采用罗氏Cobas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设施实施检测操作, 入院治疗前, 对患者空腹静脉血和胸腹腔积液进行抽取, 离心后, 将血清和上清液取出完成相关测定。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 (瑞士Roche公司的Elecsys 2010, C肽测定用配套试剂和配套定标品) 含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724 (CA724) 、糖类抗原125 (CA125) 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 项目。并检测总胆固醇 (TCH) 、葡萄糖 (GLU) 、总蛋白 (TP) 、乳酸脱氢酶 (LDH) 生化指标。TP采用双缩脲比色法, TCH、GL、LDH采用酶法检测。胸腹腔积液诊断中, 确定CA724、CA125敏感度、特异度, 并联合检测, 对比单一项目敏感度、特异度。

1.3 指标观察

阳性标准:CY-FRA21-1参考值范围:0~3.3 ng/m L, CEA参考范围:0~4.6 ng/m L, CA724参考值范围:0~5.3 U/m L, CA125参考范围:0~35 U/m L, 结果较临床值高, 可按阳性定义。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组间胸腹腔积液中相关指标比较

相较良性组病例, 恶性组CYFRA21-1、CEA、CA724、CA125浓度均居较高水平, 分别为 (124.8±26.4) ng/m L, (166.9±54.3) ng/m L, (39.5±14.8) U/m L, (1205.7±174.2) U/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恶性组胸腹腔积液与血清中相关指标比较

恶性组相较血清中CYFRA21-1、CEA、CA724、CA125浓度, 胸腹腔积液中含量居较高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恶性胸腹腔积液不同指标诊断情况

胸腹腔积液诊断中, CA724有较高特异度, 但敏感度较低, CA125有最高敏感度, 但特异度相对较低。相较单独一项检测, 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有更高特异度和敏感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就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特性展开分析, 其为多种疾病类型的共有表现, 对积液抽取, 行相关细胞学检查, 除指导疾病诊断外, 并可在抽液后取药物直接注射, 达到治疗疾病等目的。胸腹腔积液传统检测方案, 有人为因素存在, 故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有一定变数[3,4]。

分析检测指标特性, 具体包括: (1) CEA:提取自结肠腺癌组织, 是一种大分子量的糖蛋白, 在传统肿瘤标志和中, 广谱性较明显, 可为多种类型的肿瘤诊断, 效果与预后评估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特别是胸腹腔积液中, CEA阳性表达居更高水平, 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5]。 (2) CA125:最初在卵巢癌的诊断、预后评估中应用, 有较高特异度和敏感性, 属高分子质量的不均一糖蛋白。多项报道均指出, 良恶性胸腔积液采用CA125区分时, 特异度较高、敏感度低[6,7]。与该组研究一致。 (3) CA724:水平与肿瘤的转移、分期、大小相关, 是卵巢和胃肠道肿瘤标志物, 为黏蛋白肿瘤相关糖蛋白, 该组良性组CA724水平低于恶性组, 敏感度相对较低, 特异度较高, 与相关报道一致[8,9]。 (4) CYFRA21-1:其为于机体血清中分布的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的碎片, 角蛋白片段在肿瘤细胞坏死后, 向血液循环中释放, 在广谱肿瘤标志物中, 自上皮来源[10]。该次研究相较良性组, 恶性组CYFRA21-1浓度居更高水平, 其用于胸腹腔积液的诊断特异度较低, 敏感度较高。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 相较良性组病例, 恶性组CYFRA21-1、CEA、CA724、CA125浓度均居较高水平, 分别为 (124.8±26.4) ng/m L, (166.9±54.3) ng/m L, (39.5±14.8) U/m L, (1205.7±174.2) 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YFRA21-1、CEA、CA724、CA125联检相较单项有更高特异度和敏感度 (P<0.05) 。对机制展开分析, 具体为:胸膜被癌组织侵袭, 4项肿瘤标志物在癌细胞合成和释放至浆膜腔的量明显增加, 且聚集在胸腹腔积液中, 癌细胞的数量与其升高程度相关, 肿瘤标志物在癌细胞越多时, 浓度越高[11]。又因在浆膜腔滞留的肿瘤标志物较难入血液循环, 故无法被血液向肝脏运输, 达到灭活和代谢的目的, 故胸腹腔积液中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浓度。评估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在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示联合检测特异度和敏感性居更高水平。

LDH为糖酵解酶, 恶性肿瘤时, 其有升高表现, 恶性肿瘤细胞有大量LDH渗出, 故癌性患者胸膜腔积液较良性, LDH水平明显增高。GLU因结核菌对葡萄糖的酵解作用, 在良性胸腹腔积液, 尤其是结核性胸腹腔积液, 常使GLU含量降低, 恶性腹腔积液GLU无明显变化。FT存在于各种组织, 秘史铁结合蛋白, 不是肿瘤特异标志, 因癌细胞均可对铁蛋白合成, 并向胸腹腔积液中释放, 故癌性腹水有较高铁蛋白含量[12]。与该文报道一致。TCH无明显差异。

综上, 胸腹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 对血清与胸腹腔积液中的CYFRA21-1、CEA、CA724、CA125检测, 有较高临床价值, 特别是4种指标联合, 敏感度和特异度居更高水平, LDH、GLU、FT生化指标可辅助诊断, 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并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文涛.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2, 22 (11) :774-776.

[2]王睿荣, 魏亚芝, 巨永利.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45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 2012, 7 (2) :190.

[3]巩强进, 吕志, 吴丹, 等.CEA, CYFRA21-1, NSE, LDH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5) :878-880.

[4]Wang J, Shi G, Zhang S, et al.Clinical value of serum TPS, CEA, Pro GRP and CYFRA21-1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Zhongguo Fei Ai Za Zhi, 2010, 13 (5) :500-505.

[5]文静.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7) :653-654.

[6]张洁, 洪苑.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11) :1816-1817.

[7]郭秋野, 李艳妮, 杨云娇, 等.一次性引充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放液治疗结核胸腔积液121例临床比较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3) :478-479.

[8]Mizuguchi S, Nishiyama N, Iwata T, et al.Clinical value of serum 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d s ialyl-Lewis x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Ann Thorac Surg, 2007, 83 (1) :216-221.

[9]江梅, 崔艳丽, 何利珍.多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检测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 (12) :1458.

[10]龚正华, 冯高华, 李宇青.呼呼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胸腔积液35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34) :7219-7220.

[11]Lee G, Ge B, Huang TK, et al.Positive identification of CA125 pan cancer biomarker from serum specimens of cancer patients[J].Cancer Biomark, 2010, 6 (2) :111-117.

良恶性胸腹水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资料来源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的出现胸腹水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患者共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9.8±4.6)岁;胸积液29例,腹积液33例;10例肺癌,18例胃肠道肿瘤,27例淋巴瘤,7例乳腺癌。试验组中男33例,女29例;平均年龄(50.7±3.9)岁;胸积液31例,腹积液31例;9例肺癌,19例胃肠道肿瘤,29例淋巴瘤,5例乳腺癌。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患者均经相关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伴有胸腔腹腔积液;②参加研究前未在胸腔和腹腔中注射过任何化疗药物。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肾等其他主要脏器耗损性疾病患者;②对研究用化疗药物存在严重过敏反应患者。

1.3 方法

本研究所用所有药物列出如下:顺铂注射液(澳大利亚Hospira Australia Pty Ltd,生产批号:13092414);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81254);呋塞米注射液(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041236);注射用香菇多糖(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120945)。

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穿刺导管进行穿刺引流,通过B超确定最佳穿刺位置。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穿刺后采用合适的引流速度完全引流积液,速度不宜过快。对于腹腔积液的患者,每次引流液体量保持在1800 m L以下,为了在化疗前可以完全引流干净,可以采用少量多次引流的方式。

穿刺引流后两组患者均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其中对照组采用的灌注药物为100 mg顺铂、10 mg地塞米松和80 mg呋塞米;试验组采用的灌注药物为4 mg香菇多糖、100 mg顺铂、10 mg地塞米松和80 mg呋塞米。每次给药后嘱咐患者来回扭转身体和变化体位。每周给药1次,给药后采用B超观察腔体积液是否消失,积液消失则可停止治疗,否则第2周再继续给药1次。若连续给药3次后,患者腔体积液仍然存在,则停止治疗。所有患者在各自的最后1次给药后4周进行疗效观察。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的近期疗效:近期疗效的判定按照WHO对化疗药物的效果测量标准[8]进行。患者的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四个等级,其中CR表示腔体积液完全消失且未出现新的积液维持4周以上,PR表示积液体积减小到原有的50%以下且维持4周以上,SD表示积液体积减小不超过原有的50%,PD表示积液体积增加。②评价患者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用以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健康情况以及日常活动的感受。该量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领域:生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环境。每个领域包含相关条目。总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本研究将最终得分划分为4个等级:<60分表示生存质量差,60~<70分表示生存质量一般,70~<80分表示生存质量良好,≥80分表示生存质量优秀。③记录患者2年内生存时间:记录两组患者2年内最终存活情况,以随访时间为横轴,以生产率为纵轴,将各个时间点对应的生存率连接在一起形成生存曲线图。④记录放化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患者2年内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近期疗效

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u=6.79,P<0.05)。见表1。

2.2 患者生存质量

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试验组WHOQOL-BREF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u=4.09,P<0.05)。见表2。

2.3 患者生存时间

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如图1所示。试验组患者存活率经log-rank检验显著高于对照组(61.29%比22.5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示,两组患者心慌发热和胸痛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93、0.000,均P>0.05),但试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χ2=8.346、6.789,均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病程晚期多容易出现胸腹水。积液在患者的腹腔和胸腔蓄积有可能导致神经压迫,患者进而出现循环系统或呼吸系统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9,10]。因而,对于这类患者,如何有效地对胸腹水进行对症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恶性胸腹水患者往往身体状态差,免疫力低下,此时若再进行全身性放化疗显然并不合适,相比之下,局部治疗利大于弊。若只单纯地对腹腔和胸腔积液进行引流而不进行药物治疗,则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胸腹水产生的是由于胸腔和腹腔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发生了改变,组织液向腔体外渗,而同时恶性肿瘤导致癌栓的出现,又近一步阻碍了组织液的回流,因而导致其蓄积在胸腹腔中[11,12,13]。本研究选择顺铂作为局部化疗药物,引流后进行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顺铂灌注治疗,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4,15,16]。这是因为,顺铂在进入胸腹腔后,可以使药物与肿瘤细胞作用的时间得以延长,胸膜或腹膜细胞之间出现化学性炎症,同时刺激胸膜和腹膜细胞的纤维化和闭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试验组患者在接受顺铂治疗的基础上还接受了香菇多糖的灌注治疗。研究认为[17],香菇多糖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当其单独运用时,其抗肿瘤效果有限,但当其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时,可以起到增加疗效、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和降低治疗毒副作用的目的。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说明,香菇多糖具有增强顺铂疗效的作用。香菇多糖对患者免疫能力的提高作用使得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顺铂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加明显,因而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上来看,香菇多糖的治疗效果体现得更加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香菇多糖具有调节患者自身免疫力、增加患者治疗顺应性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这是因为,香菇多糖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自然杀伤性细胞、活化巨噬细胞,同时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成熟和分化[18,19,20,21,22],接受了联合治疗的患者2年内的生存率也更高。

从两组患者在接受局部化疗时的不良反应上来看,试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的人数远少于对照组患者,由此证明香菇多糖与顺铂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香菇多糖对患者治疗顺应性的提高也是由其增强机体免疫力带来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腹水引流 下一篇: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