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国家都在传承着不同的传统历史文化, 那么各国民众的思维模式及其语言结构都会表面出很大的不同, 对于这样的状态就可称之为思维差异。词句是带有一个国家文化元素的语言, 也体现着一个地域的发展状态和其中人们的生活观念。当然也体现不同的发展特征。
一、语言与思维概述
(一)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是对语言表达的规划, 语言是人们与外界沟通的基本条件。思维是大脑复杂的运转, 语言通常都会在思维的支配下呈现相应的架构, 也可以说语言结构呈现着思维内容。所以中西思维上的差异也通常都会在语言上得以充分的呈现。
汉语在表面结构上通常都不注重完整化, 而是注重对深层含义的流露。而英语就必须要保证结构的逻辑化。
国内民众的思维过程以及语言表达就较为婉转, 而考虑交流中对方的感受, 而英国人的思维过程就属于直来直去, 非黑即白。国内语言在架构上通常都不会用到关联词, 而在西方语言的结构中, 则会常见关联词。
汉语结构的展现主要是为了将中心思想进行充分表达, 而西方语言则追求结构的逻辑化。英语看重的是个性化思维过程, 而国内则注重思维过程的统一性。
国内语言通常都是保证结构与含义的相切合, 英语则是以字代意。国内语言不重视结构目的, 而语言英国都是通过对单词状态的改变来表达含义。
由以上所述就可以了解到, 国内人们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综合的角度进行考虑, 而英语人的思维过程, 更多则是以细节化的角度进行表达。
(二) 中西思维方式对比
人类是进行思维的主体, 其所遵循的思维过程, 通常都会处于现实环境的框架式限制之下。实际上思维过程能够通过联想得以拓展, 也能够通过逻辑性思考, 分析总结属于基本模式。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程中有大量的体现, 其主要深层含义就是基于人文情怀的发展, 讲究伦理关系, 尊长爱幼的详和。也就是说遵循“和”的原则, 而西方思想更多的是体现个性化的展现和发展。国内思想多是通过现实操作进行体现, 实践出真知, 借助现实的操作来将明确问题的关联。而西方思想多是逻辑化推理, 也就是通过理性思考, 再付诸于行动, 从而展现事物的真正本质。国内人们的思维过程都是对语句深层含义的意会, 所以随意之作常见报端, 这样的思维过程也可称之为感性化思维;而英国人们的思维过程通常都是借助表象而进行逻辑性判断, 从而给出现实的判定结果, 并借助具体的行为来展现事物的本质, 这样的思维过程较完整。中英思维过程所体现出的这些不同, 都是基于各自文化发展背景使然。但是, 在全球化经济的现今时代, 各国历史文化, 也在各个国家间的不断深入交流中逐渐改变着发展路线, 也可以说,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 各个国家的文化也在彼此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且同一国家、不同地域的思维过程也都存在不同。不仅如此, 各个行业领域和发展环境也会影响到思维过程。爱好文学专业的人们通常都会借助主观判断来解决问题, 而专项数学专业的人们通常都会以逻辑性推理的模式来得出事物的客观本质。
二、思维差异在英汉语法中的体现
英语与国语是两个语种, 前者表现形式是语音式标注, 后者则是以形、音等进行表现, 两个语种间从表面上看就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词句结构属于显性, 国语词句结构属于隐性。这种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主要是看相关标志。前者是词句的框架式结构, 会充分体现出框架式的标志, 而后者就没能这样的框架式标志, 因此就能够总结出, 国内语言通常都是重视深层思想的意会, 英语则重视外在表现。结合以上所述能够了解到, 在英语的语法学习中, 需要先将主、谓语做出明确, 以明了语句的整体架构, 从而对其中含义进行充分了解, 也就是说先明确语句架构再分析其中含义。这主要是因为英语句子架构繁杂, 先理清其架构就会很轻松的明确其含义。而在汉语架构中, 更多时候都不能对主、谓语做出清晰的判定, 需要从深层含义上来理清句子结构, 也就是在明确其含义的基础上, 将句子拆分为若干个段落, 再对其中关联和含义做出进一步明确, 也就是说先明确含义再理清架构。可以说国内语言语法具有较高的弹性, 而英语语言则具有明显的刚性。
三、思维差异对句子结构的影响
在进行思维过程中, 西方地域人们通常都是基于对表象的逻辑推理。而国内民众更多时候都会通过对事物外在的主观了解, 再凭借感观判断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西方人思维特点较为客观, 国内民众的思维特点则会融入情感元素。在本文中, 就将对西方与本国人思维差异之于语言结构的影响做出明确。
(一) 不同词汇观点
由于各个地域的发展历程不同, 地域间的历史文化也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就会直接导致人们思维模式的差异。英语民众与国内民众对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倘若在学习写作中, 没能对语言的架构进行考虑, 就会导致语法上的不合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 国内相关人员通常都会对以往事物的描述, 而英国人通常都以事物未来发展角度进行考虑, 中、英地域的时间观念存在差异。所以不同词句对语言架构的展现也有不同的作用。
(二) 不同的表达结构
尽管英国与本国的思维过程存在差异, 语言结构也有所不同, 但在看待问题时, 也都会有勇往直前和消沉后退态度的表露。通常而言, 在表露精准判定时, 国内语言会保证含义上的肯定, 英语则是考虑句式上的肯定。但是, 因为两国思维过程存在差异, 所以在将一种语言的含义通过对方语言结构进行表现时, 就可能会导致本语的转移, 而对本语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基于同一含义的不同语法表达形式, 会将语句的原本含义倒置。
(三) 不同的句子语序
因为中英两国思维过程的不同, 所以在语句结构上, 两国语种的语序都有明显不同。国内语言结构具有逻辑性特点。而表现为, 第一逻辑判定性词句规划到最后, 而先将以往的事件做出明确, 再将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阐述。在现实环境上, 通常都是遵循以远及近, 由大及小的顺序, 在看待问题时, 会遵循先紧急重要再重要不急的顺序, 或者是从整体到细节。
而在英语语言的结构上, 则是结合实际情况, 借助关联词,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英语人在对事件进行阐述时, 通常都会将先正在发展着事件做出明确, 然后再叙述以往的事情。
通过以上所述, 就可以总结出, 思维过程存在差异就必然会导致字词顺序的改变。
(四) 不同的句子结构
如果中西思维过程存在差异, 不只是会导致语言内容的改变, 也会导致语言架构的改变。在英语的语句中, 通常都是以字达意, 也就是说重点借助关联词将相关单词进行汇集和连接, 以达到语句的完整。而在国内语言的表现形式中, 则会注重基于含义来对来规划语句结构, 也就是说, 遵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五) 不同思维习惯
由于思维方式使然, 中西语言的结构通常都有所不同, 汉语言结构属于句尾式, 也就是说句子的开头都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而句尾都具有较强的刚性特点。英语结构则属于句首式, 也就是说, 在句子的开头体现刚性化特点, 而在句尾则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英文句子的构建通常都是基于具体情况, 来考虑句子结构, 也就是遵循先主语后谓语的顺序, 借助关联词将相关单词进行连接。也可以说是直观化的思维过程。具体思考主体更多时候都是本身而不是其他。国内思维过程是先叙述事件的发展, 再总结结论, 而西方思维过程都是先给出观点立场, 再将事件过程进行展现;如此思维上的差异, 导致了词句顺序的改变。西方的思维过程属于逻辑化推理;注重细节, 而本国思维过程是基于整体性考虑, 注重全局。在句子结构上, 西方语言会先将细节做出明确, 而国内语言则是先将事件的整体现状进行明确。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 导致中西方在事件时间和过程的叙述上都是截然不同。
在对英汉语言结构进行对比中, 能够了解到, 即使仅从文字上看没有明显差异, 但其深层含义也往往会有较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发展环境导致思维过程也会明显不同。如果对这样的原因不能充分明确, 就可能会导致本语转移的后果, 并且语言的原本结构也会有所改变, 所以在对英汉语言结构进行对比时, 就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本语转移等不良后果, 从而为英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四、句子和篇章衔接手段的差异
在欧洲的思想中, 通常都是将表象与涵义进行分化, 以实现逻辑化思维的过程。所以西方思维过程, 都是遵循细节化的原则, 来由浅及深的进行推导, 在句子表现上, 形式上的完整。同理, 英语句子的形成是借助关联词的连接而实现, 也可能会基于具体情况来规划句子结构。与西方哲学相反, 植根于汉民族之中的是太极思维。在太极思维方式中, 部分与个别没有绝对的独立意义, 任何部分或个别只能在与整体相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请看下面例子:If you don’tobey my order, don’t complain that I lost my temper。你不听话就别怪我不客气。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 英语句子中分句的衔接, 通常依靠连词或动词形态的变化, 而汉语则不必依靠关联词, 也不存在动词形态的变化。中英文衔接手段的差异同样也体现在语篇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请看下文:In recent years, I have seldom written essays。During the late 1930s and throughout the 1940s, however, I wrote more.In those days, as a newspaper editor, I often worked on the night shift and wrote a great many essays, so that, later, when compiling a collection of my works, I was astonished to find myself to have authored so many essays, some of which I could not evenremember。I have, therefore, come to realize that working on a newspaper or a magazine could make a prolific writer of yourself。不难看出, however, so that和therefore等几个用斜体表示的单词或短语把句子与句子之间有机地接合起来了。
五、结语
国内民众看待事物通常都是遵循“和”的原则, 而西方通常都会注重个性的展现。这种思维上的差异一般都会在语言结构有所体现。但毋庸置疑的是, 由于人们思维过程所存在的共同点, 而在各自语言架构上也会存在相融性, 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在对中西方语言架构进行对比的过程中, 来对中西方思维具体差异做出明确, 就能够切实避免相互沟通时导致的不愉快场面, 潜移默化的消除思维差异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从而提高对英语的利用能力。
摘要:从英汉语言结构的所体现的差异中, 能够充分反映出国内人们与英国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语言结构差异进行分析, 就是要明确英汉语言结构的不同点, 并找出英汉语言结构的关系。其实英译语言结构在特征上就有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那么本文中, 就对思维方式的不同之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的影响做出分析, 以期增强词句组织能力和写作能为, 并为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西思维方式,句子结构,差异
参考文献
[1] 姜志遥.中西思维方式对英汉句子结构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7) :21+136.
[2] 刘锋, 张新红.从英汉句子结构看中西思维方式之差异[J].枣庄学院学报, 2005 (04) :75-77.
[3] 王荣媛.从英汉句子结构看思维方式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2) :81-82.
相关文章:
汉英思维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02-18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02-18
周前敏(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02-18
汉英文化差异对比喻翻译的影响及解决方略02-18
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02-18
略谈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02-18
独立学院学生性别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02-18
文化差异影响翻译异化论文02-18
文化差异影响广告翻译论文02-18
文化差异如何影响抑郁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