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论析

关键词: 国民经济

目前,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和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辐射影响力广, 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能为建筑企业项目缩短工期、提升质量以及降低造价, 从而为建筑企业提质增效, 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要素分析

首先施工组织设计管理:通过施工组织设计, 对参建单位各项施工活动及其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控制, 使其按照规范、标准文件以及经过批复的设计进行现场的施工与管理。其次变更文件执行管理:对变更单实际生成之后的执行和验证做出了规定, 明确有关单位的职责, 是监理单位及各级承包商编制变更文件执行管理实施细则的依据文件, 以保证变更单得到有效执行和验证。第三施工质量计划、工作计划及任务单管理:规范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跟踪文件管理, 保证土建、安装施工及其检查和试验活动满足设计、标准规范的质量要求, 且得到有效的文件追溯控制, 以指导施工质量计划、工作计划及任务单的编制、实施、关闭全过程的活动。第四工程交工验收规定:明确工程建造期间施工承包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及业主在工程交工验收方面的责任, 规范各方在工程交工验收方面的管理行为。第五工程协调管理:确保工程建造工作顺利进行, 便于业主与现场参见单位及时进行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有关性息的交流, 快速处置施工活动中暴露的各种问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施工图设计深度和质量不足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工期严重不足, 因此施工图设计容易出现问题, 如施工图设计质量不高, 经常存在大量的缺项、漏项和前后设计矛盾等问题, 后期施工期间设计变更大量存在, 甚至是大量“三边工程”存在, 造成施工过程中不断追加投资, 甚至拖延工期现象普遍。

2. 工程量清单编制粗糙

主要表现在工程量清单数量错误、漏项, 分部分项工程特征描述不清楚, 工程界面划分不清楚等。工程量计算错误、漏项对开发商造价控制和价款调整的影响主要是重新计量、计价, 这容易被承建商利用。如果发生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的增减变化, 按不平衡计价或者双方协调的新单价计价, 都让开发商处于被动地位, 而承建商处于主动地位, 易给开发商带来经济损失。

3. 施工阶段项目技术管理的问题

开发商由于专业条件所限, 多是非工程专业管理公司, 经常存在着项目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事先工程策划能力不高, 项目管理的随意性大, 项目管理的程序和职责不明确;缺乏工程变更评审机制;工程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等。容易出现实际工期严重滞后合同工期, 过程管理手续后补现象严重, 管控工具有效利用不足等等问题。

三、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控制的措施

1. 规划设计阶段技术管理控制措施

施工前的施工图质量控制可分为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项目发展阶段图纸质量控制如下:规划设计阶段的控制内容为明确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过程审核;控制要点为经济参数/技术参数/设计方案/设计节点等。招投标阶段的控制内容为施工图纸审核;控制要点为技术参数/设计节点等。施工 (准备) 阶段的控制内容为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控制要点为设计节点/施工方案等。

其中推广标准化设计应对提高图纸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变更的主要方法;加强施工图质量控制则要求提供详细的设计任务书和加强设计过程审核来提高设计图纸质量;保证设计工期合理则是在设计期间尽量为设计院提供较长的设计时间。

2. 提高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

首先是招标文件应详尽描述招标承包内容和范围。招标文件要求招标范围界面划分清楚, 文字表述清晰, 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 明确价格差距较大的各种材料或设备的品牌、规格和质量等级, 以使投标价格准确。其次是投标须知中增加主要项目不平衡报价废标条款。对投标报价中主要清单项目报价明显高于其他投标人的相应报价平均值的 (如>20%) , 作为废标条款写入到招标文件中, 避免投标单位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采取不平衡报价。再次是投标须知中增加总价无因降价废标条款。该办法仅可向未发生无因降价的次低标发出直接议标邀请, 三低标无此权利, 以要求投标单位直接按最合理价格报价, 加大投标单位的报价竞争力度, 防止报价大起大落、报价不实的情况发生。

3.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编制与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是单位工程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 也是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的依据。施工方案是根据该工程中某一分部、分项工程的特殊性以及不可预见性特定的技术方案, 其目的是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期、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 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编制, 编制完成后由项目部进行自审, 然后报公司总工程师及总监批准。经过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在开工前应进行交底。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交底, 并应向班组成员交待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施工技术交底应填写交底记录并将交底签字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

4. 做好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挡案资料是建筑施工管理重要记载的技术文件。也是竣工后备查或移交城建档案馆的技术原始凭证。每一个工程项目必须从工程开始就建立工程技术档案, 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直到交工验收后结束。所有施工资料内容都必须如实反映情况, 必须记载真实、准确、及时、内容齐全、完整、字迹工整, 分类装订成册。工程技术档案是永久性保存文件, 必须认真管理, 不得遗失、损坏。项目部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同时向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 并办理相关移交签字手续工作。

摘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能为建筑企业项目缩短工期、提升质量以及降低造价, 对于建筑企业发展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钟建跃.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3) .

[2] 江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 2016 (1) .

[3] 刘玉梅, 张皓.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 2017 (1)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例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补中平肝汤”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