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疾病关系的探讨

关键词: 炎症 脑血管病 动脉 硬化

脑血管病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症,也是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发展与炎症有很大关系。而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作为急性炎症反应的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1]。为探讨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关系,该研究对该院从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从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根据是否合并脑血管病分为合并脑血管病组(A组)和未合并脑血管病组(B组),分别63例、94例,选择同期未合并糖尿病的脑血管病患者61例(C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D组)。A组63例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43~72岁,平均(56.37±3.51)岁,体重指数为(27.89±2.34);B组94例中,男性51例,女性43例,年龄44~72岁,平均(56.86±3.49)岁,体重指数为(27.12±2.29);C组61例中,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42-73岁,平均(57.12±3.53)岁,体重指数为(26.34±2.58);D组60例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2~69岁,平均(56.31±3.29)岁。4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头颅磁共振成像明确诊断。排除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肝脏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1.2 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用Clauss法(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用免疫比浊法(美国太平洋血凝仪)测定CRP的含量;用706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低密度脂蛋白)及HDL(高密度脂蛋白)、ApoA-I(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ApoB)。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①4组检验指标比较A组、C组的TC、TG、LDL、CRP、纤维蛋白原、ApoB均明显高于B组,而HDL、ApoA-I低于B组;C组的TG、LDL明显高于A组,A组、B组、CC组的TC、TG、LDL、CRP、纤维蛋白原、ApoB均明显高于D组,HDL、ApoA-I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a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b表示与B组比较P<0.05,c表示与C组比较P<0.05。

合并脑血管组63例中,吸烟的比例为55.56%(35例),高血压的比例为28.57%(18例),未合并脑血管组94例中,吸烟的比例为32.98%(31例),高血压的比例为17.02%(16例),合并脑血管组吸烟的比例、高血压的比例均高于未合并脑血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多因素回归分析,将吸烟、高血压、体重指数、TC、TG、LDL、CRP、纤维蛋白原带入A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成正比,均是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较高水平的TG、TC和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容易引起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血管壁功能性损伤和管腔狭窄[3],同是促进凝血因子活性增加和血小板的聚集,引起粥样斑块增多,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TC、TG、LDL、ApoB、HDL、ApoA-1均是血脂监测指标,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影响体内脂质代谢,引起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藕联受阻断,导致血中LDL浓度增加。TC、LDL均可沉积在血管壁,并可侵入内皮细胞,引起动脉粥硬化。TG增加后,引起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导致发生大血管并发症。ApoA-I是HDL-C的主要载脂蛋白成分,主要作用是调节脂类代谢、参与TC的逆转运过程、具有抗炎和保护动脉的作用,因此具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帮助HDL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该组资料中,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非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者的TC、TG、LDL、ApoB均明显高于不合并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且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以上指标升高更为显著。3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ApoA-I与以上相反。而有脑血管疾病的两组患者之间TC、HDL、ApoA-I、ApoB均无明显差异。

动脉粥样硬化在发展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作为重要炎性标记物之一的CRP就是其中之一。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RP水平明显升高,可导致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RP水平增加,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有关[5]。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导致胰岛素阻断肝脏合成CRP的功能降低,从而引起CRP增加。CRP作为一种炎性物质,直接参与机体炎症的全部过程,通过促进单核细胞组织因子的释放导致患者血栓形成,加重出血[6]。资料报道[7,8],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CRP较单纯糖尿病患者高,也证明了在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变的发展中,炎症反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示糖尿病患者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更严重,而炎症反应在糖尿病患者血管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者重要的媒介作用。CRP是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演变的重要标志,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影响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CRP增高,炎症反应增加,而后者直接加重缺血区梗死范围扩大和脑组织损伤。因此CRP可作为预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凝血因子[9],在人体的凝血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资料报道,三组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纤维蛋白原可促进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综上,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患者中的CRP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升高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CRP和纤维蛋白原与脂类异常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作为筛选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同时,及时干预炎症反应,有利于延缓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的发生,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根据是否合并脑血管病分为合并脑血管病组(A组,63例)和未合并脑血管病组(B组,94例),选择同期未合并糖尿病的脑血管病患者61例为C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的D组。检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CRP含量及血脂指标。结果A组、C组的TC、TG、LDL、CRP、纤维蛋白原、ApoB均明显高于B组,而HDL、ApoA-I低于B组;C组的TG、LDL明显高于A组,A组、B组、C组的TC、TG、LDL、CRP、纤维蛋白原、ApoB均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CRP、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成正比,均是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事件有关。

关键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

参考文献

[1] Kohzo T,Mariko S,Rika M,et al.Correla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plasma fibrinogen with individual compliesf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J].Southern Medical Journal,2006(99):23-27.

[2] 潘莉,谢朝欢.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一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2008(6):960-961.

[3] 李艳杰.脑梗死患者超敏悦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60-62.

[4] 于文霞,王猛,郭瑞卿,等.复荣通脉胶囊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9):83-84.

[5] 孟艳梅,刘庆.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1):66-69.

[6] 张德太,宋斌,张科,等.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血清游离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0):2348-2350.

[7] 楼大钧,朱麒钱,尤巧英,等.代谢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3):211-213.

[8] 阎博强,将桂湘,冼迎春,等.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超早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88-104.

[9] 沈寒蕾,黄媛,张峥嵘.2型糖尿病血浆内脂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1,17(28):3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激活途径 下一篇:激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