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病12例临床与纤维支气管镜分析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活检 纤维 临床

1995年2月至2000年8月湖南省益阳市人民医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淋巴结活检, 病理检查证实的肺结病12例, 现将其临床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病例中, 男10例, 女2例, 年龄21~57岁, 平均 (38±5.63) 岁, 病程3周~2年, 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组织学确诊依据, 根据X线征象, “结节病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分期标准[1], 分I期8例, II期3例, III期1例, 临床表现见表1。

由表1可见, 就诊时以I期病例居多, 咳嗽、咳痰、气促、胸痛为肺结节病的主要症状, 肺部体征不明显, 肺外体征中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多。

1.2 辅助检查 (表2)

由表2可见肺结节病辅助检查中异常的主要为尿钙, SACA增高, 肺功能异常与结核菌素检验阴性, 而血沉TB-DNA-PCR。抗结核Ig G正常有助于结核的鉴别。II期患者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常伴右上纵隔淋巴结肿大, 少数不典型的患者可表现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或前纵隔淋巴结肿大。需与肺癌或纵隔淋巴瘤鉴别。上述的X线分期很少能提供有关肺结节病的病理生理学信息, 有些患者组织学上已证明有肺结节病但胸部X线显示肺野正常[2]。

1.3 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改变 (表3)

由表3可见肺结节病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异常率达9/12, 其中有3/12可发现气管、支气管壁小结节灶改变。

1.4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 、支气管黏膜活检 (TBB) 、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 诊断结果 (表4)

表4中, 3例II期患者, 1例III期患者行肺活检, 6例I期患者行了TBB, 全部病例在行TBLB或TBB前均行BAL。灌洗液的巨噬细胞 (AM) 及淋巴细胞都增多, 且以后活动增多明显, 2者比例由10∶1变为1∶1, 且淋巴细胞比例>20%[2], 由上表可见TBLG+TBB联合确诊率达79.15%。

1.5

其他病理学检查结果 (表5)

2 讨论

结节病为病因未明的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 约40%的患者就诊时伴有临床症状, 多数于偶然X线查检发现[1]。本文资料显示本病的好发年龄30~50岁。确诊方法为病理检查、临床确诊。病变部位依次为肺门淋巴结肿大占86%, 眼病变占41%, 肺浸润占31%, 皮肤占11%, 淋巴结肿大占11%[3]。支气管纤维镜检查目前已广泛使用, 阳性率为63%~97%, 而且可与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同时进行, 因此成为肺结节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2]。本研究中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异常率为75%, TBLB+TBB联合确诊率为79.15%, 与文献报道相符合。

结节病需与多种疾病鉴别是, I期肺结节病需与肺门淋巴结核、纵隔淋巴瘤和中心型肺癌鉴别是, II期患者常应与肺结核、组织胞浆菌症, 矽肺等鉴别是, III期需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鉴别是, 肺结节病与这些疾病的鉴别主要方法是活体组织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BALF细胞成分的分析[2]。

总之, 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早期确诊为控制本病的关键,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特别是支气管黏膜表面的小结节活检和肺组织活检, 有助于结节病的诊断[4]。

摘要:目的 探讨结节病的特点, 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肺结节病的临床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予以分析。结果 肺结节病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异常率达75%, 其中有25%可见气管, 支气管壁小结节, TBLB+TBB联合确诊率达79.15%。结论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特别是支气管黏膜活检和肺组织活检有助于结节病的诊断。

关键词:肺结节病,纤维支气管镜

参考文献

[1] 贾友明, 郑金旭.39例结节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4, 17:27~29.

[2] 林耀广.系统性疾病和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0:47.

[3] 胡红, 朱元钰.第六届世界结节病及其他肉芽肺病会议简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 23:495.

[4] 姜秀文.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结节病43例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4, 17:37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小白菜硝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初步鉴定 下一篇:右侧毁损肺合并左侧自发性气胸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