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维护和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集中表现。而党的基层组织正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 党的基层组织不仅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党的“窗口”, 而且是党的各级机关了解民情、民意的主要渠道。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党员从高校走向社会, 绝大多数毕业之后都能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对这部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肯定由他们所在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负责, 而有少数的大毕业学生党员, 由于种种原因, 毕业之后无法在短期内落实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 处于一种正常的待业状态, 那么, 对这部分大学生毕业生党员该如何进行教育管理?目前, 这项工作在全国高校都仍相对滞后, 因此, 我们应当认真地研究和探讨出如何加强待分配大学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 使之能对这部分毕业生党员不出现空档, 正确的履行党员的权利、义务、积极参加党内的活动, 达到对每一名大学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
1 毕业生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难以落实
大学毕业生党员毕业后如果他们一时无法落实工作单位, 只能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户籍所在地的党组织, 或者留在学校不办理转移, 而毕业生本人却长期在外漂流奔波, 难以管理。其中有一部分还处于预备考察期, 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以跟踪掌握, 培养考察难以真实、全面落实, 到期后, 转正手续确实难办理;有的预备党员由于工作没有落实, 则到期不提出、也不知向那里提出转正申请。
1.2 活动难以开展
待分配大学毕业生党员同样属于流动党员的一部分, 他们大多数也和流动党员一样, 远离原籍, 居无定所, 无法参加户籍所在地基层党组织或者原来高校党组织的活动;有的毕业生党员虽人在原籍, 组织关系仍然留在原来的高校, 由于工作没有落实的原因, 没有与当地基层党组织取得联系, 也没有与原来的高校党组织联系, 却对党组织生活不闻不问。由此造成了党员活动难以开展。
1.3 作用难以发挥
大学毕业生党员在学校期间一般都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他们在学校曾在学生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甚至取得了许许多多的辉煌, 然而, 这部分曾经表现积极、发挥过模范带头作用、取得许多辉煌的大学生党员, 如果长期对他们的管理失控, 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却难以继续发挥。
2 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2.1 主观原因
(1) 毕业生党员走出学习后, 在社会上遇到了一些自己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 在学校学习的理论与现实脱离, 使他们自身的党性逐步淡化。部分大学毕业生党员认为他们还没找到工作单位, 自己认为处于无人管的状态, 忘记了党章的规定, 就把自己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不向原户籍所在地基层党组织汇报情况, 也不向原学校的党组织取得联系, 他们主要怕受到党组织的约束。
(2) 由于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对加强待分配大学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 在思想上存在着种种误区。有的人认为这部分党员只占党员总数的一小部分, 抓与不抓无足轻重, 无碍基层党组织大局;有的则认为这些党员比较散, 对他们的教育管理难度大, 各方面的工作难以开展;干脆视而不见, 不闻不问, 置之不理。
2.2 客观原因
(1) 制度不健全, 致使对这部分毕业生党员的管理乏力。由于对待分配大学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基层党组织和各地高校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毕业生党员管理措施和执行办法, 致使这部分毕业生党员的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呈现空白, 基层党组织难以管理的现象。
(2) 现行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度与办法有漏洞。待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党员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户籍所在地的党组织或者留在原高校, 而大部分人却不在原籍居住、也不与学校进行联系, 他们外出找工作, 可以说飘泊不定, 基层党组织对他们组织学习与管理工作无从开展, 确实难以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3 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3.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各级党组织要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关键在人”的高度,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认识加强待分配大学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党建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真正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要健全党组织, 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有正常的组织生活, 就要有党员在发挥作用”。
3.2 采取“就地、就近”原则
远离原户籍所在地的大学生党员占相当大的比例, 针对这一实际, 对这些待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党员的管理工作应遵循“就地、就近”原则, 让他们就地参加过组织生活, 就近参加党员活动, 因地制宜的实行科学化管理, 做到管而不死, 分而不散的管理办法。
3.3 建立专人联系制度
无论是组织关系转移到当地户籍的毕业生党员, 还是组织关系留在原学校的毕业生党员, 都应当确定专门的联络员负责联系这些大学毕业生党员, 定期向他们传达党组织的近期活动安排, 主动邀请他们参加党员活动, 寄送学习资料, 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努力协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把党的温暖及时送给他们, 使他们主动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 主动参加党内的各种活动。
3.4 统一执行《党员活动证》制度
全中国的每个党员都应持有一本《党员活动证》, 应当在中国的土地上通用, 这既可以证明其党员身份, 也可以记录其履行党员义务、缴纳党费、参加党员活动的情况。持证制度还可以约束某些毕业生党员的松散行为, 提高他们的党性认识, 增强他们的组织观念和组织原则, 让他们按照党章规定, 自觉履行一名党员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
3.5 要特别关心待分配大学毕业生党员的生活
有些大学毕业生党员暂时无法落实工作单位, 个人的心态难免起伏不定,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 各地党组织要把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无时不有的温暖和关怀, 使他们自觉服从各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从而增强这部分党员对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也解决了他们参加活动的问题。
总之, 各地基层党组织应当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要尽快健全对待分配大学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与办法, 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决不能失控, 使我们基层党建工作能走上新的台阶, 使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永不败退。
摘要:研究如何加强对待大学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 结合新时期党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际情况, 正确履行党员的权利、义务、积极参加党内的活动, 探讨如何达到对每一名大学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毕业生党员,分配,教育管理
相关文章: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小学五年级征文02-12
年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怎么写02-12
6月一名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02-12
大学应届毕业生入党申请书02-12
工商局二OO五年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总结02-12
活动招募词02-12
大学生村官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02-12
大学生党员转正申请书新时代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