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权价值

关键词: 破产 破产法 程序

企业债权价值(精选八篇)

企业债权价值 篇1

关键词: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企业价值,财富转移

一、引言

会计政策变更包括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其中利用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采用时间和通过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都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盈余管理包括收益平滑、巨额冲销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其中, 收益平滑的目的是有意减少所披露收益的波动, 巨额冲销的目的是有意做大亏损, 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的目的则是根据扭亏、摘牌和配股、增发的要求而人为地做大利润。

由于会计信息是当事各方订立企业契约的基础、是企业契约的组成内容、是监督企业契约执行和评估执行结果的重要手段, 因而, 企业进行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必然改变企业契约的订立和执行基础。这一契约基础的改变是否影响企业价值、是否影响企业契约各方的利益分配以及是否影响有限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是公司财务和会计理论应该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继公司财务学的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财产定价模型产生以来, 从机械效应假说和无效应假说角度, 国内外围绕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证研究, 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披露、盈余管理、盈利预测、契约动因、功能锁定、经济后果[1]、审计签证和公司治理等。但从理论研究角度去研究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文献却很少。Bagnoli和Susan[2]、Hughes和Schwart[3]和Franz[4]分别研究了自愿性会计政策选择或变更的信号传递作用:使利润或资产增加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传递的是“利差”信息, 代表经营者对企业的未来盈余和现金流的“看淡”;而使利润或资产减少的会计政策变更传递的是“利好”信息, 代表经营者对企业的未来盈余和现金流的“看好”。然而, 通过分析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与企业价值相关的理论文献, 目前只发现了一篇。李时新、杨久利和刘斌[5]从企业减值准备的计提角度, 研究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并认为企业的投资机会集的确切价值无法直接衡量, 用企业对于风险项目投资水平的改变来代表企业投资机会集的改变, 也即企业价值的改变, 但未考虑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财富转移的影响。

本文借鉴基于成长期权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对企业的投资机会集的价值予以评估, 并运用基于效用理论的讨价还价模型, 研究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股东与债权人之间财富转移的影响。

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总价值变化的影响

Myers[6]认为, 在企业价值中, 由折现现金流法得到的价值反映的是企业“现实资产” (Assets in place) 的价值, 实际上它只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企业价值的另一部分则是投资机会集 (Investment Opportunity Set, IOS) 的价值折现。如果用VT表示企业总价值, 则有VT=VA+VI。其中, VA为现实资产的折现值;VI为未来投资机会的折现值, 由于企业可以选择进行或不进行“未来的投资”, 因此, 齐安甜、张维[7]认为可以将VI视为企业进行未来投资的选择权即实物期权价值的折现。下面借鉴基于成长期权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一)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前的企业价值评估

在考虑了成长期权的评估体系下, 企业价值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传统的折现现金流法得出的未来现金流贴现值, 另一部分为代表未来投资机会的成长期权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 VT表示企业总价值;VA表示按折现现金流法计算的现实资产价值;VI表示代表未来投资机会的成长期权的价值, 由Black-Scholes公式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为:

1. 计算VA

其中, CFt表示计算期内第t年企业的现金流量;k表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n为预测的年限;Sn为预测期末企业的残值。

2. 计算VI

其中,

并且, PS表示成长期权标的资产 (即投资项目) 的当前价值, 由项目投资产生的净现金流贴现到预测期初而得到;E表示标的资产的行使价值, 即项目的投资额;R表示无风险利率;σ表示资产收益波动率;T表示成长期权执行日到预测期初的时间, 即成长期权有效期。

从 (2.3) 式可知坠VI/坠σ>0, 即, 资产收益波动率越大, 成长期权也越大, 企业的价值也越大;反之, 资产收益波动率越小, 成长期权也越小, 企业的价值也越小。

(二)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后的企业价值变化

为了分析的简便, 本文假定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分布, 仅影响企业的收益分布。下面从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的收益平滑、巨额冲销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三种盈余管理角度详细分析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引起的企业总价值变化的方向。

1、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进行收益平滑引起的企业价值变化

收益平滑的目的是有意减少所披露收益的波动。具体地, 收益平滑有两种目的:第一种是平滑以前年度的收益;另一种是平滑当期的收益。因此, 第一种收益平滑, 矫正以前年度的收益, 减少现实资产的风险, 但不影响企业未来的风险, 即k降低了, 根据 (2.2) 式, VA增加了, 而VI保持不变, 再根据 (2.1) 式, 可知企业总价值VT增加了。第二种收益平滑, 不影响现实资产的风险, 但影响企业未来的风险, 增加了未来的资产收益波动率, 也即VA保持不变, 但σ增大了, 根据 (2.3) 式, VI也增加了, 再根据 (2.1) 式, 可知企业总价值VT增加了。总之, 两种收益平滑都使企业的总价值VT增加了。

2、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巨额冲销引起的企业价值变化

巨额冲销的目的是有意做大亏损, 但巨额冲销有两种目的:第一种是消除历史影响;另一种是解决未来问题。因此, 第一种巨额冲销, 矫正以前年度的收益, 减少现实资产的风险, 但不影响企业未来的风险, 即k降低了, 根据 (2.2) 式, VA增加了, 而VI保持不变, 再根据 (2.1) 式, 可知企业总价值VT增加了。第二种巨额冲销, 不影响现实资产的风险, 但影响企业未来的风险, 增加了未来的资产收益波动率, 即VA保持不变, 但σ增大了, 根据 (2.3) 式, VI也增加了, 再根据 (2.1) 式, 可知企业总价值VT增加了。总之, 两种巨额冲销都使企业的总价值VT增加了。

3、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进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引起的企业价值变化

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的目的则是根据扭亏、摘牌和配股、增发的要求而人为地做大利润, 因此, 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不影响现实资产的风险, 而仅加剧了未来资产收益的波动, 即VA保持不变, σ增大, 根据 (2.3) 式, VI增加了, 再根据 (2.1) 式, 可知企业总价值VT增加了。

综上所述, 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进行的收益平滑、巨额冲销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 都导致企业的总价值增加了。

三、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债权人和股东之间财富转移的影响

(一)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前

一方面, 企业的价值是按折现现金流法计算的现实资产价值和代表未来投资机会的成长期权的价值之和, 但另一方面, 企业的价值也由股东权益价值和债权价值构成, 即

其中, VS代表债权的内在价值;VD代表股东的权益价值。

1. 债权的内在价值的计算

其中, CFt表示计算期内第t年债权的利息;n为债权的年限;Sn为债权的账面价值;E (r) = (1-p) (1+ro) +p (-1) -1=r0-pr0-2p<r0, 且E (r) 为预期的收益率;p为企业的破产概率 (风险) ;ro为名义利率[8]。

2. 股东权益价值的计算

(二)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后

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无论是进行收益平滑, 还是巨额冲销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会计数据, 使得企业违反债务契约的限制性条款的可能性降低, 从而减少了企业的违约风险, 让债权人误以为企业破产的概率减小。因此, p减小, 根据E (r) 的计算公式, 可知E (r) 增大, 再根据 (3.2) 式可知, Vs降低, 也即债权人的内在价值降低。同时, 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 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进行的收益平滑、巨额冲销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 都导致企业的总价值增加了, 即VT增加了。最后, 根据 (3.3) 式可知, VD也增加了。

总之, 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进行的收益平滑、巨额冲销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 都导致企业的总价值增加、债权人的内在价值降低以及股东的权益价值增加;并且, 股东权益增加的一部分是来源于企业总价值的增加, 而另一部分是来源于债权人的价值降低, 即债权人的部分权益被转移给股东。

四、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 企业股东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进行收益平滑、巨额冲销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增加了企业的价值, 降低了债权人的价值, 进而增加了股东的权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斌, 刘星, 周轶强: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市场反应研究[J], 经济科学, 2004 (4) :55-62;

[2]Bagnoli, M., Susan, G.W.:Conservative Accounting Choice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 51 (5) :786-801;

[3]Hughes, P., Schwart, E.:The LIFO/FIFO choice:a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pproach[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8, 26 (Supplement) :41-58;

[4]Franz, P.Discretionary Accounting Choices:a debt-covenants Based Signaling Approach[J], Accounting Business Re-search, 1997, 27 (2) :99-110;

[5]李时新, 杨久利, 刘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减值准备的讨论[J], 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5) :135-138;

[6]Myers S C.: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 (5) :147-175;

[7]齐安甜, 张维:基于成长期权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J], 管理工程学报, 2003, 17 (1) :65-69;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 篇2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1

因三证合一,公司原营业执照注册号XXXXXXXXXXXXXXXX已变更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XXXX。本公司自愿承担原XXXXXXXXXXXXXXX公司所有相关的债权债务。

特此承诺。

承诺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XXXX 年XX月XX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2

致xxxxxxxxx公司:

我xxxxxxxxx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根据xxxxxxx号文件批复开发建设xxxxxx项目,我公司根据贵司摆帐款要求,我开户银行xxxxxx银行xxxxxx支行同意按出具资金锁定函的方式为我公司接款xxxxxx万元人民币。我公司同意显示和支付xxxxxx%服务费。

我公司保证提供的企业执照、相关项目批复文件及银行官员的身份证明、任职文件是真实、有效、合法,是可查询、可验证的,是合法的经营者。我公司保证甲乙双方签约后两日内准时进银行操作,并且开户银行开出的银行资金锁定函是银行行为,真实有效、依法合规。

双方签订协议后企业方即可向资方支付xxxxxx万元前期服务费。贵方到企业所在地后安排人员自行选定银行开立个人账户打入壹千万人民币(以进账单为主),我方即时支付xxxxxx万元服务费,然后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在约定的时间内进银行开始操作。

如因我公司和我接款银行原因不能继续操作时,我公司将承担一切经济责任并放弃一切追索要求和诉讼权利。

特此承诺。

xxx

20xx年x月x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3

梁磊:

本人自愿购买钢材,本人承诺自出具欠条之日起xxxxx日内还清全部欠款,如未按本协议约定付款,乙方同意按下列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按乙方应还欠款总额的日百分之一标准计算。如乙方逾期偿还欠款超过10日,甲方有权将乙方和夫妻名下的所有财产对外销售。

承诺人:xxxx

xxxx年x月x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4

债务人于xxxx年x月x日向债权人借款人民币xx元(大写xxxx),约定归还日期为xxxx年x月x日。本人郑重承诺如下:于xxxx年x月x日之前将所有借款本息全部还给债权人。在此期间,若有转移资产、抽逃资金、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等可能导致拖延或无法归还欠款及利息的相关情况,债权人可要求本人提前清偿本金及利息。若不按上述期限及时归还欠款,愿承担一切法律后果及赔偿出借人的所有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利息、违约金、诉讼费、执行费、律师费、差旅费、评估费、拍卖费等实现债权的费用)。

保证人对债务人上述所有债务(包括但不限于本金、利息、违约金、诉讼费、执行费、律师费、差旅费、评估费、拍卖费等实现债权的费用)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特此承诺!

债务人:xxxx保证人:xxxx

联系电话:xxxxx联系电话:xxxxx

身份证号码:xxxx身份证号码:xxxxx

住址:xxxxx住址:xxxx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5

XXXXXXXXXXXX:

我公司由于企业名称及地址发生变更,原企业名称为“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为“XXXX工程有限公司”,原企业地址为“杭州余杭区XXXXXXXXXXXX”变更为“杭州余杭区XXXXXXXXXXX”,变更内容于20xx年12月13日通过杭州市余杭区工商局核准,相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证书均已变更,现要求将公司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上的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理行相应的变更。

公司承诺:

一、“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将由“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所有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所有经营收入将由“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接收。

三、“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已正式告知“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相关业务人员。

特此

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1月8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6

今欠梁磊人民币:__________,(大写) 元,本人保证

于年月日之前还清全部欠款。如逾期未还,本人按双方于 年 月 日签订的《偿还协议书》的约定承担法律责任。

欠款人:

欠款人身份证号:

日 月

偿还欠款协议书

甲方:梁磊

乙方:

鉴于甲乙双方于年 月日签订《钢材买卖合同》及补充合同(以下称“钢材买卖合同”)。考虑乙方实际经营资金需要,甲方同意乙方钢材款,暂缓支付。现甲乙双方就乙方偿还下欠甲方欠款相关事宜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同意乙方欠钢材款计人民币元 元整,在签订本协议时,乙方应出具欠条给甲方。

二、乙方保证在《欠条》约定的交付日(即 年 月 日)之前,向甲方付清本协议第一条约定全部欠款。在乙方按约定付清欠款时,甲方同意不收取利息。

三、为保证偿还上述欠款,乙方同意以自己和夫妻名下的所享有的全部财产作为担保物,为甲方提供的欠款进行担保,如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付清全部欠款,甲方有权不按《钢材买卖合同》的约定,并有权中止履行《钢材买卖合同》中约定由甲方履行的合同义务;乙方放弃追究因甲方中止履行《钢材买卖合同》产生一切责任的权利,由此造成是的一切责任和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四、如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付款,乙方同意按下列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即自乙方出具欠条之日始至还清全部欠款之日止,按乙方应还欠款总额的日百分之一标准计算。如乙方逾期偿还欠款超过10日,甲方有权要求处理乙方所购商品房或住房,以偿还所欠甲方债务,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承担。

五、如乙方未付清上述欠款,导致甲方中止履行《钢材买卖合同》的,待乙方付清上述欠款后,甲乙双方同意向后顺延履行《钢材买卖合同》。

六、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始生效,于乙方还清全部欠款之日止失效。

七、本协议仅签一份,由甲方保管,对乙方产生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日期: 日期:

承 诺 书

梁磊:

本人自愿购买钢材,本人承诺自出具欠条之日起_____日内还清全部欠款,如未按本协议约定付款,乙方同意按下列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按乙方应还欠款总额的日百分之一标准计算。如乙方逾期偿还欠款超过10日,甲方有权将乙方和夫妻名下的所有财产对外销售。

承诺人:

年 月 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7

XXXXXXXXXXXX:

我公司由于企业名称及地址发生变更,原企业名称为“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为“XXXX工程有限公司”,原企业地址为“杭州余杭区XXXXXXXXXXXX”变更为“杭州余杭区XXXXXXXXXXX”,变更内容于20xx年12月13日通过杭州市余杭区工商局核准,相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证书均已变更,现要求将公司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上的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理行相应的变更。

公司承诺:

一、“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将由“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所有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所有经营收入将由“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接收。

三、“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已正式告知“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相关业务人员。

特此承诺。

xxx

20xx年x月x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8

本人于xxxx年x月x日向出借人xxx借款人民币xxx万元(大写xxxx),约定归还日期为xxxx年x月x日。本人郑重承诺如下:于xxxx年x月x日之前将所有欠款全部还给出借人。在这期间,分3次归还。

1、x万元整,如未按时归还,每天按逾期金额的千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2、如未按时归还,每天按逾期金额的千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3、x万元整,如未按时归还,每天按逾期金额的千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在此期间,若有转移资产、抽逃资金、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等可能导致拖延或无法归还欠款及利息的相关情况,出借人可要求本人提前清偿本金及利息。本人承诺:若不按上述期限及时归还欠款,愿承担一切法律后果及赔偿出借人的所有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利息、违约金、诉讼费、律师费、差旅费、评估费、拍卖费等实现债权的费用)。

特此承诺!

承诺人:xxx

身份证:xxxx

联系电话:xxxx

家庭住址:xxxx

工作单位:xxxxx

日期:xxxx年x月x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9

为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加大资金清欠力度,加快资金回收速度,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20xx债权清欠目标责任书,以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一、20xx年经营考核期间: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对乙方的清欠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2、甲方有义务为乙方在清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

3、甲方有权在乙方清欠工作出现失控和重大失误时,对本责任书提出修订或决定终止本责任书的执行。

4、甲方根据每季度乙方上报的《清欠计划执行情况表》对照实际收款进行核实,对乙方进行考核。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应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及公司制订的各项政策和管理规定。

2、乙方须积极及时开展清欠工作,应根据内控制度的相关规定保证债权尽快实现,避免债权因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追诉的情况。

3、对于清收存在重大困难的债权,乙方需及时向甲方报告具体情况,由甲乙双方协商制定清收策略,促进回收债权的实现。

4、乙方在清欠过程中,如需对债权债务进行核对和调整,应与甲方进行沟通,征得甲方同意方可进行操作。

5、清收款项须划拨到甲方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乙方不得随意支取清收款,否则甲方对乙方的清欠行为和清收数额不予认可,相关责任由乙方承担。

6、清欠日期以清欠款项到达甲方财务账户的时间为准,清欠金额以清欠款项到达甲方财务账户的数额为准。

7、乙方须按季度上报《债权清欠计划执行情况表》,作为甲方对乙方的考核依据。

三、其它本责任书相关内容分别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修订。

四、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四川分公司本部财务管理部与清欠责任人各执一份。

五、具体债权清欠计划,见附件《债权清欠计划表》。

代表人(签字): 责任人:

年 月 日年 月 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10

xx商业银行:

我公司由于企业名称发生变更,原企业名称为“xxx有限公司”,现变更为“YYY有限公司”,企业地址不变,变更内容于20xx年1月11日通过上海市工商局核准,相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证书均已变更。

xxx先后在你行贷款100万元,其中:

1、20xx年7月4日原xx与你行订立的编号为“C借字4”的借款合同,合同金额为伍拾万元整,借款到期日为20xx年7月3日,现已展期至20xx年1月1日;

2、20xx年8月22日原与你行订立的编号为“Z字5”的借款合同,合同金额为伍拾万整,借款到期日为20xx年7月20日。我公司确认,上述两笔贷款业务真实有效,全部用于公司经营,故我公司承诺:原xxx与你行的上述两笔贷款本、息及罚息全部由我公司承担偿还。

特此!

xxx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xxxxx

xxxx年x月x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11

鉴于甲乙双方于xxxx年x月x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及补充合同(以下称“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方购买甲方开发建设安庆光彩大市场四期区栋号商品房(以下简称“商铺房”)。考虑乙方实际经营资金需要,甲方同意乙方下欠部分购房款,暂缓支付。现甲乙双方就乙方偿还下欠甲方欠款相关事宜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同意乙方欠购房款计人民币x元整,在签订本协议时,乙方应出具欠条给甲方。

二、乙方保证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商铺房交付日(即xxxx年x月x日)之前,向甲方付清本协议第一条约定全部欠款。在乙方按约定付清欠款时,甲方同意不收取利息。

三、为保证偿还上述欠款,乙方同意以购买商铺房所享有的`全部权利作为担保物,为甲方提供的借款进行担保,如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付清全部欠款,甲方有权不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交付商铺房给乙方,并有权中止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由甲方履行的合同义务;乙方放弃追究因甲方中止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产生一切责任的权利,由此造成是的一切责任和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四、如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付款,乙方同意按下列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即自乙方出具欠条之日始至还清全部欠款之日止,按乙方应还欠款总额的日万分之十标准计算。如乙方逾期偿还欠款超过60日,甲方有权要求处理乙方所购商品房,以偿还所欠甲方债务,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承担。

五、如乙方未付清上述欠款,导致甲方中止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待乙方付清上述欠款后,甲乙双方同意向后顺延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

六、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始生效,于乙方还清全部欠款之日止失效。

七、本协议仅签一份,由甲方保管,对乙方产生法律效力。

甲方:xxxx

日期:xxxx年x月x日

乙方:xxxxxx

日期:xxxx年x月x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12

一、债权债务承诺书处理

债权人也就是通常叫的债主,债主是指借出钱财收取利息的人即放债的人,是债的关系中有权利要求另一方(债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是特定的,只有该特定的权利主体才有权要求义务主体履行约定的义务。负有履行义务的人如不履行义务,债权人有权请求司法机构强制其履行。如果债权人由于对方不履行义务而遭受到经济上的损失,有权要求赔偿。债权人还享有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行使其为第三人的权利,其后果由债务人承担的权利;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有碍于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享有的请求撤销这一行为的权利。债权人可以是公民或法人,也可以是国家。

债的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债务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出现时也可以具备债务人的资格。

二、债权债务承诺书

债权债务承诺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公司由于企业名称及地址发生变更,原企业名称为“________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为“________工程有限公司”,原企业地址为“杭州余杭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更为“杭州余杭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更内容于20____年12月13日通过杭州市余杭区工商局核准,相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证书均已变更,现要求将公司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上的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理行相应的变更。

公司承诺:

一、“________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将由“________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所有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________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所有经营收入将由“________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接收。

三、“________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已正式告知“________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相关业务人员。

特此

________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____年__月__日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债权债务承诺书是一种对原有债权债务的承认,声明继受原企业法人的原有债权债务。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要写明原债权债务人的名称等相关信息,以及继受企业的相关信息,写明继受债务原因,并将继受的相关期限等条件债权债务写明,以免发生纠纷。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铁岭律师。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13

xxxxxx:

我公司由于企业名称及地址发生变更,原企业名称为“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为“xx工程有限公司”,原企业地址为“杭州余杭区xxxxxx”变更为“杭州余杭区xxxxxxx”,变更内容于20xx年12月13日通过杭州市余杭区工商局核准,相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证书均已变更,现要求将公司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上的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理行相应的变更。

公司承诺:

一、“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将由“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所有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所有经营收入将由“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接收。

三、“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已正式告知“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相关业务人员。

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1月8日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14

今欠安徽南翔光彩投资有限公司人民币(大写) 元,本

人保证于年月日之前还清全部欠款。如逾期未还,本人按双方于 年 月 日签订的《偿还协议书》的约定承担法律责任。

欠款人:

欠款人身份证号:

年 月 日

偿还欠款协议书

甲方:安徽南翔光彩投资有限公司

乙方:

鉴于甲乙双方于年 月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及补充合同(以下称“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方购买甲方开发建设安庆光彩大市场四期 区 栋 号商品房(以下简称“商铺房”)。考虑乙方实际经营资金需要,甲方同意乙方下欠部分购房款,暂缓支付。现甲乙双方就乙方偿还下欠甲方欠款相关事宜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同意乙方欠购房款计人民币元 元整,在签订本协议时,乙方应出具欠条给甲方。

二、乙方保证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商铺房交付日(即 年 月 日)之前,向甲方付清本协议第一条约定全部欠款。在乙方按约定付清欠款时,甲方同意不收取利息。

三、为保证偿还上述欠款,乙方同意以购买商铺房所享有的全部权利作为担保物,为甲方提供的借款进行担保,如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付清全部欠款,甲方有权不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交付商铺房给乙方,并有权中止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由甲方履行的合同义务;乙方放弃追究因甲方中止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产生一切责任的权利,由此造成是的一切责任和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四、如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付款,乙方同意按下列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即自乙方出具欠条之日始至还清全部欠款之日止,按乙方应还欠款总额的日万分之十标准计算。如乙方逾期偿还欠款超过60日,甲方有权要求处理乙方所购商品房,以偿还所欠甲方债务,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承担。

五、如乙方未付清上述欠款,导致甲方中止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待乙方付清上述欠款后,甲乙双方同意向后顺延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

六、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始生效,于乙方还清全部欠款之日止失效。

七、本协议仅签一份,由甲方保管,对乙方产生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日期: 日期:

承 诺 书

安徽南翔光彩投资有限公司:

本人自愿购买光彩四期区商务花园 栋 座 号,现 于 年 月 日付订金 万元整,本人承诺自缴纳订金之日起 天内缴纳首付款,逾期,本人同意将所缴纳的 万元订金作为违约金处理。同时,贵公司有权将本人所订购的商品房对外销售。

承诺人:

债权人延期清算行为期权价值分析 篇3

新的《破产法》于2006年8月正式出台, 这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破产法》中列示了三种破产程序:破产清算、重整以及和解。选择恰当的破产程序成为债权人保护自身权益降低自身损失的关键, 如果选择错误的破产程序就会与《破产法》的立法目标背道而驰。当债务人面临财务困境时,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通常都主张债权人尽快地对债务人进行清算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这是因为在推迟清算期间企业由于无法正常经营而引起企业价值持续降低, 使债权人蒙受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其中, 直接损失主要包括在推迟清算的过程中引起企业价值损耗的必要性一般支付, 诸如庞大的咨询成本、谈判成本, 以及由于固定资产在推迟清算期间因继续计提折旧等原因而造成的账面价值损失。间接损失包括因债务延期而损失的利息收入、债务重组后的或有损失以及抵债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本的公允价值低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所引起的损失。此外由于企业处于被托管状态, 一些有盈利前景的投资计划会被迫取消, 这也会使企业价值流失。但是, 当债权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不能识别债务人破产的具体原因时, 出现违约行为的债务人可能是具有继续经营能力的优质企业, 因此推迟清算可能是比立即清算更优的策略, 这就类似于实物期权中的时机选择期权,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条件下, 推迟清算的行为本身可能是具有价值的。

二、文献回顾

针对公司破产清算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清算效率、债权人保护以及破产法立法的完备性三个角度进行剖析的。由于简化分析的需要, 在以往的研究中都普遍假设债务人违约行为的发生是因为债务人经营状况不好, 生存能力孱弱, 当外部环境不发生本质性变化时, 这类公司继续经营无论对于股权投资者还是债权投资者的利益都是一种损害。特别是在公司资不抵债的条件下, 继续经营将严重威胁债权人的利益, 并且清算行动被延期越久债权人的损失越大。但是, 由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成以及公司经营状况受到公司外部因素影响, 推迟清算可能会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债权人进一步识别公司类型, 而为债权人带来价值。目前部分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实物期权中的时机选择期权角度对企业决策价值进行了研究。

(一) 国外研究

Ross.S.A (1978) 最早将实物期权的思想引入了企业价值评估领域, 认为现有投资项目中潜在的投资机会是有价值的, 并由此引发了用实物期权法对风险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进行评估的深入探讨。Myers (1984) 从放弃期权的角度对项目投资时间进行了分析, 构建了一个用于评价可在任意时间点永久放弃项目价值的模型, 并通过求出数值解而找到了一个最有的放弃规则。而Dixit (1989) 则最早提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公司进入和退出市场决策集合与完全信息下的决策集合是不相同的, 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以及方式是选择决策集合的前提条件。James和Christopher (1995) 将银行作为公司唯一的债权人, 深入分析了银行应当在什么时候获取违约企业的控制权, 从而保证银行能够尽可能地降低贷款损失。Alvarz (1999) 首次将实物期权的思想融入到企业的清算决策当中, 认为当一家企业作不可逆支出时, 它就执行投资的期权, 放弃了等待以获得可能会影响到支出意愿或时机的新信息的可能。失去的期权价值是一种机会成本, 它必须包含在投资成本中。Perotti (2000) 认为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 如果推迟投资可以降低信息不完全程度, 那么投资决策中存在的决策柔性会增加投资的内在价值, 这种价值来源于等待期权和增长期权的价值。

(二) 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 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仍然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曹国华 (2006) 运用对称双头垄断时机选择期权博弈模型上引入了投资决策时间变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 对企业投资决策均衡进行了分析, 根据初始时机和模型参数不同可能存在共谋、序贯和同时执行策略均衡。王刚 (2007) 从实物期权的角度对处于财务困境中企业实行投资或清算策略进行了分析, 认为清算的机会成本要高于增长期权的成本, 这会提高企业的清算临界值。党兴华 (2007) 利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对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手段净现值法 (NPV) 进行了修正, 构建出风险投资的最优时机选择模型。杨秋波 (2007) 对破产程序中的破产清算、重整和和解三种途径的成本构成分别进行了分析, 认为应当根据企业财务情况选择合适的破产程以获取破产程序的高效率, 尽量避免对社会效率的负面影响。赵丽琼 (2009) 分析了债权人在面对债务人违约行为时的策略选择, 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进行了研究, 认为债权人不应急于作出破产清算的决定, 最好的策略应该是延长债务期限, 以便于了解公司更多的信息, 等待时机做出最佳选择。

三、模型分析

债权人选择清算时机的时间维度可以通过图3.1表示, 图中的t0, t1, t2, t3表示不同的时刻点。在t0时刻, 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债务合约, 债务人筹集所需要的资金用于投资, 筹集的金额为F, 而当债务人出现违约行为时债权人获得债务人公司的控制权。在t1时刻, 债务人需要偿还全部债务, 如果此时债务人所获得的收益为ZL或者ZM, 那么就无力偿还债务而陷入财务困境并将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债权人所有。此时, 若债务人收益为ZL, 债权人可以分辨出债务人为低质量公司应当立即清算;若债务人收益为ZM, 债权人无法识别债权人的公司类型, 将面临两种选择:立即清算或者允许公司继续经营并通过延长债务期限推迟清算。如果推迟清算, 由于债权人以及外部投资者不会再为公司提供外源融资, 公司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公司的类型以及t0时刻的投资计划在t2时刻和t3时刻产生的收益。在t2时刻, 债务人将面临债务期限延长后的第一次债务偿付, 此时债权人也将获得第二次清算机会, 这时通过观察t2时刻的偿债能力以及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债权人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公司类型的新信息。如果公司在t2时刻被清算, 那么剩余的债务将ÁÁ在t3时刻实现。

根据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市场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公司, 高质量公司与质量态公司, 前者在市场中具备生存能力, 应该继续经营, 后者在市场中生存能力较弱, 应该予以破产清算

H2: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债权人只能通过债务人的盈利情况判断债权人的公司类型

H3:公司的盈利状况不仅受到公司自身质量的影响, 也受到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公司的盈利水平只是一种概率

H4:公司的盈利水平存在高、中、低三种状态, 高质量公司的盈利状况可能处于高水平或中等水平, 低质量公司的盈利状况可能处于中等水平或低水平, 并且只有在高盈利水平下债务人才能偿还全部债务和利息

H5:由于管理层可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 债务人公司管理层不会主动要求清算公司, 清算只能由债权人提出

H6:债权人视为一个独立思维的经济整体

在t0时刻, 债权人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从债权人处获得价值为F的资金。此时, 假设债权人预期债务人所代表的公司是高质量的概率为λ。在t1时刻, 债务人第一次产生收益并发布公开的财务信息, 同时也需要偿还债务和利息共计D1。高质量公司可能以εH的概率取得较高的收益ZH (ZH>0) , 也可能以1-εH的概率取得中等收益ZM (ZM>0) , 低质量公司可能以εL的概率取得较低的收益ZL (ZL>0) 。根据假设4可知, 公司的收益与债务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的关系表示:ZL

在t2时刻公司通过发布财务信息, 向外界披露公司的状态, 若公司能明确向外传递自身是高质量企业的信息, 则在t2、t3的回报率分别为xH和yH, 且xH+yH>L1;若公司能明确向外传递自身是低质量企业的信息, 则在t2、t3的回报率分别为xL和yL, 且xL+yL

(一) t1时刻债权人选择清算的概率分析

债权人可以通过观察公司在t1时刻披露的财务信息以及债务偿还情况对公司的类型进行判断, 从而决定在控制该公司后是立即进行清算还是推迟清算继续经营。在t1时刻债权人面临着如图2所示的决策树。

根据决策树中的概率, 根据贝叶斯公式可以得到在t1时刻当公司处于中等收益水平ZM时, 公司属于高质量企业并拥有继续经营能力的概率为:

在t1时刻, 如果ψ足够低, 表明公司属于低质量企业, 根据H1应当立刻进行破产清算, 以保证债权人的利益;如果ψ足够高, 债权人对于公司后续经营持乐观态度, 认为公司属于高质量企业, 在违约之后依然有足够的生存能力, 因而可能进行债务重组延期以允许企业继续经营。

(二) 债权人t1时刻选择债务重组:债务延期

假设债权人不选择减免对债务人的债务, 而选择通过改变债务结构来延长原有债务的期限, 这时债权人会要求债务人在t2时刻偿还短期债务D2以及在t3时刻偿还长期债务D3, 并且两者满足关系式:D2+D3=F (F代表在t1时刻公司应该偿付的债务数额) 。债权人通过延长债务期限的方式可以在短期内不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但是会改变公司的短期和长期财务杠杆, 产生债务过剩问题 (Myers, 1977) 。由于未支付的债务拥有优先偿还的特性, 且前期违约行为会增加该公司的投资风险, 其他投资者不太可能为企业新的计划提供外部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在t0时刻所取得的资产是后续经营中唯一的收益来源。

为了简化讨论, 在这里需要假设公司会持续经营到时刻t3, 在t2时刻获得的收益会被重新投入到净现值 (NPV) 为0的项目中去并且在t3时刻获取收益。由于债务人在t1时刻违约且债权人同意推迟清算, 所以有理由认为后续经营的收益应当全部归债权人, 用公式可表示为:F>xH+y H, 即由于债务人不能偿还全部债务而将所有收益移交给债权人。此时, 能够明确表明为高质量企业的公司所获得的预期收益为xH+yH, 能够明确表明为低质量企业的公司所获得的预期收益为xL+yL, 无法分辨企业类型的公司能够提供的预期收益为xM+yM。因为只有高质量公司拥有继续生存的能力, 且公司仅仅经营到t3时刻, 所以将无法分清类型的公司以及低质量公司的预期收益统一表示为:xH+yH。

债务延长之后公司的收益可用下列的路径图3表现出来。将上述路径图按照虚线分为两部分, 可以按照假设4可以简化为路径图4:

(三) t2时刻清算价值分析

由于债务人在时刻t2将面临偿还短期债务D2, 如果此时无法偿还该债务而第二次出现违约行为, 即, 那么债务人就会得到第二次清算的机会。在t2时刻的债权人回收的总金额为债务人在t2获取的全部收益xH以及企业的清算收入L2构成。因为在t1时刻企业已经出现了违约行为, 在公司继续经营的情况下所有收益都归债权人所有, 根据前述内容, 可知债权人在t1时刻的预期回报为ψ (xH+yH) + (1-ψ) (xH+L2) , 决策树可用图5表示:

从债权人的视角来看, 在t2时刻对公司进行清算的决策优于在t1时刻的清算决策。这是因为根据H1, 清算低质量公司是比让低质量公司继续运营更优的决策, 此时清算价值xH+L2比继续经营的价值xH+yH要高 (即L2>y H) ;当然, 由于高质量公司有足够的生存能力, 不应当进行清算而应该继续经营, 因此xH+yH>L1。当然, 对于低质量的企业应当尽早地进行清算, 由于低质量公司在继续经营的过程中会消耗企业价值, 因此推迟对低质量公司的清算是存在成本的。因为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类型对于外部债权人的不可知性, 推迟公司清算的行为类似于持有一种金融看涨期权的“选择权”, 即实物期权中的时机选择期权, 而之前的延期清算的成本可以视为这种期权的购买费用。

(四) 延迟清算的选择期权

债权人推迟清算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只能通过观察公司的偿债能力来了解公司所属的类型。这是因为债务人的管理层可以从公司的经营中获取控制权私人受益, 尽量延长公司的经营期限, 会竭力避免向债权人提出清算请求或者将企业应当被清算的信息传递给债权人, 以至于债权人无法获取债务人所具备的信息集。但是, 尽管在t1时刻债权人无法辨别公司究竟是高质量的企业还是低质量的企业, 但是在t2时刻通过观察公司的偿债能力, 还是可以区分公司的类型, 这就保证了债权人可以在t2时刻实施一个由于t1时刻的清算行为, 这也正是延迟清算的价值所在。

利用单期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可以计算出债权人在决定是否推迟清算时所拥有的时机选择期权的价值。在t1时刻获得的清算价值L1可以视为期权标的资产的现行价格, Cu=max (xH+yH-L1, 0) =xH+yH-L1可以视为标的资产价格上行时期权到期价值的现值, Cd=max (XH+L2-L1, 0) =0可以视为标的资产价格下行时期权到期价值的现值。依据上述内容, 套期保值比率可以表示为:

那么t1时刻时机选择期权的价值为:

根据先前的讨论, 由于xH+yH>L1以及L1>xH+L2, 因此延期清算的时机选择期权拥有正的价值, 即C0>0。所以,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债权人应当利用这个时机选择期权而推迟对债务人的清算。

四、结论

当债权人对债务人所属公司类型的预期概率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 延期清算是包含有期权价值的, 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净现金流量现值的方式进行计算。在债权人进行决策时, 一定要考虑内含的期权价值的影响, 因为这种时机选择期权的存在会提高财务困境企业的清算临界值。所以在债务人不能按时偿付债务而发生违约之后, 债权人不应急于做出破产清算的决定, 延长债务期限可能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这有助于债权人进一步了解债务人的能力, 等待时机做出最佳选择。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首先, 本文所使用的二项式期权模型较为简单, 特别是为了简化分析和模型需要, 仅仅将企业分为两种类型而没有考虑企业的多样性。其次, 在动态过程中, 假设债务人只在特定的时间获取收益, 债务人只在特定的时间获取披露的信息, 与现实中企业的连续经营不符。最后, 动态分析的时间轴设定比较短, 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其投资的项目周期一致。这些问题都有赖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拓展。

参考文献

[1]廖玉玲、洪倩霖:《基于期权博弈的投资时机选择》, 《财经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2011年第7期。

[2]赵丽琼:《破产还是重组——债权人的策略选择》, 《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5期。

[3]党兴华、涂宴卿、何凌燕:《基于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的风险投资最优时机选择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9期。

[4]曹国华、潘强:《基于建设时间的企业投资期权博弈均衡分析》, 《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6期。

[5]尹兰香:《浅谈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的实际损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6]安实、何琳、王健:《基于实物期权的风险投资决策模型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7]Ross.S.A.A Simple Approach to The Valuation ofRisky Income streams[J].J.Business, 1978 (51) :453-475.

[8]DIXIT.A.Entry and exit decisions under uncertain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9, 97 (6) :620-638.

企业债权价值 篇4

一、债权融资研究综述

在融资结构理论方面, 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提出的MM理论奠定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在此之后, 在发展MM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认为最优的资本结构应根据债务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加与债务引起的破产成本增加权衡而定。继而, Jenson和Meckling于1976年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债权融资的存在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另外, 他们还认为债权融资具有有限责任效应, 由于这种有限责任效应的存在, 企业负债的增加能够促使股东采取冒险的策略, 产生了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Myers (1977) 提出权衡理论, 考虑了企业的破产成本, 认为负债既具有税盾收益也有破产成本, 当负债的收益等于成本时, 企业达到最优融资结构。他同时也提出了融资的次序, 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要优先考虑内部融资, 再考虑债权融资, 最后考虑股权融资。Hart (1982) 提出破产可能使经理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 甚至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进而很难再受雇于其他公司, 这对经理来说成本是很高的。因为债务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破产的概率, 所以债务融资可以激励经理更加尽职尽责, 从而减少企业的代理成本。从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债权融资有部分的局限性, 但是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国内学者对债权融资的实证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张桂林、李京等选取31家电力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得出净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比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汪辉以1998-2000年数据为对象, 以托宾Q和市盈率为变量, 对债权融资率与企业价值进行回归分析, 表明二者的正相关关系。毕皖霞、徐文学以电子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价值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

有此可以看出, 对于债权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且实证研究多是较早的数据。债权融资是否可以像经典资本结构理论所研究的那样提升企业的价值?本文试图就这一论题, 选取多晶硅行业2008-2010年A股上市的12家公司的财务数据, 探讨债权融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二、债权融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

(一) 样本选择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来自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0年A股上市的多晶硅公司财务数据。剔除掉不合理数据和缺少相应财务指标的数据, 最终选取12家公司进行研究。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两家交易所的官方网站。

(二) 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

为了验证债权融资水平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 本文拟选择公司的价值作为因变量, 公司价值用权益净利率来衡量。

2. 解释变量。

本文拟选取王辉2003年所用的债权融资率作为描述债权融资的变量指标, 也就是用公司当年的债权融资净额与年末公司总资产的比率作为解释变量。公司当年的债权融资净额用公司年末的债务总额减去公司年初的债务总额来表示。

3. 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公司规模和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其中, 公司规模用公司年末账面总资产的对数值来表示, 资产收益率用公司当年的税前收益和总资产的比率来表示。选取这两个作为控制变量, 是因为这些变量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4. 回归模型。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 运用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债权融资率和权益净利率之间的关系, 模型建立如下:

其中, α表示待估参数, β表示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 ROE表示权益净利率, DFA债权融资率, ROA表示资产收益率, lnSIZE表示公司规模, ε表示残差项。

5. 实证分析。

对多晶硅上市企业2008-2010年债权融资率的数据进行整理可以得到以下统计情况。从下表可以看出, 债权融资率的数值是逐年递减的, 这种下降趋势与汪辉等人所作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表明上市公司更偏好于股权融资而并非债权融资。

运用SPSS17.0进行回归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债权融资率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债权融资率 (DFA) 的t值为1.193, p值为0.235, 而且在9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以上的分析结果是用2008-2010年我国多晶硅上市企业A股数据所得, 延续了汪辉研究过程, 并再一次证明了债权融资率与公司价值的正相关关系, 说明债权融资对公司价值有积极的影响。

三、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债务融资对多晶硅企业的企业价值有着显著的影响,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均值可以看出, 中国多晶硅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比例偏低, 且有减少的趋势;运用回归分析可以得出, 债权融资与公司价值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债权融资对提高公司价值有积极的影响。

由债权融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来看, 公司在选择融资的时候, 优先应该考虑内部融资, 其次是短期和长期的债务融资, 最后选择股权融资。首先, 内部融资可以有效的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融资的成本, 从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公司选择进取性经营战略。其次, 债务融资也有其特有的优势。短期的债务融资可以起到强有力的监督作用, 约束公司管理层和股东。就股东来说, 债权融资可以约束股东选择更加稳健的投资策略, 有效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对管理层, 尤其是经理来说, 合理的债权结构可以通过破产风险来降低代理成本, 使其经营更加尽职尽责、决策更加稳重合理。最后, 企业的债务水平还起到一个均衡器的作用, 在债权人、管理层和股东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策略效应, 通过直接效应、代理效应和策略效应来均衡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 最终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四、改革措施

为了改善我国多晶硅企业债权融资比率偏低、融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从提升企业价值的角度考虑, 有必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一) 加快银行改革, 强化银行的监督作用

目前,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而商业银行作为目前国内企业主要的债权人, 要明确自己的法律地位, 实施企业化的经营和管理模式, 通过债务条款强化对企业的约束和监督作用。这一作用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商业银行的独立性经营, 也就是政府减少对银行在资源配置上的政策性干预, 使银行以独立的市场主体来进行经营和决策。这样, 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才会渐趋合理, 企业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和控制经营风险的角度出发, 去选择合理的债务结构;银行在兼顾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权衡放贷的风险和收益, 会更加严格的考核企业的债务风险, 从而合理放贷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在这种机制的约束下, 企业会更加明晰债务违约的情况下所要承担的责任, 从而会保持更加合理的债务结构, 选择更加合理的投资经营策略。

(二) 完善债券市场, 提高公司债券融资率

公司在选择债务融资的时候, 除了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外, 还可以采取发放企业债券的形式。相较于银行贷款, 企业债券能够有效的降低代理成本, 减少债务融资对公司价值的负面作用。但是, 我国目前的债券市场没有取得与当下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发展, 表现出规模小、产品单一、风险较大的特点, 以至于很多不起不能够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此外,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企业融资主要选择股权融资, 这与国外石油很大不同的。在比较健全的市场经济体中, 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在债券市场, 企业可以得到其需要的资金。要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要转变人们对债券市场不重视的观念, 重新审视和评价债券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其次, 要扩大机构投资者 (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 的规模, 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从而降低债券的市场风险;再次, 证监会要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最后, 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发挥第三方监督机制对债务人的监督作用。另外, 健全的债券市场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公司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之上, 尽快研究使用于我国的《企业债券法》, 从而提高债券市场的法制化管理水平, 有效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经济研究, 2003 (8) :28-35

[2]李义超.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2) :118-120

[3]刘慧娟.我国新能源类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J].经营管理, 2009 (6)

矿业企业债权融资分析 篇5

关键词:矿业,融资模式,债券融资

1 债权融资概念与理论分析

融资一般是指经济主体通过一定的渠道或方式取得资金的一种经济行为, 企业融资一般分为两种: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债权融资也称间接融资或保持距离型融资, 是指向企业外各种金融机构借款和向公众发行公司债务。 (1) 根据渠道的不同, 债权融资主要可分为银行信用、民间信贷、债券融资、信托融资、项目融资、商业信用及其租赁等。本文因为研究的特别需要, 在讨论债权融资时, 基于债权融资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是选择银行还是选择债权, 而主要讨论银行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

1.1 银行贷款融资

银行贷款融资是企业一种重要的间接融资方式, 是指企业为满足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 同银行签订协议, 借入一定数额的资金, 在约定的期限还本付息的融资方式。企业能够向银行进行贷款融资是由银行和企业的特殊关系决定的。从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看, 企业发展对资金的客观需求促使借贷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资本形态, 促成了银行的产生。银行对企业融资的实质就是银行信用的具体表现, 即银行将借贷资本放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业, 转化为职能资本, 在生产流通中发挥作用。其基本特征是:信用是借贷双方以信任为前提, 贷出以偿还为条件, 借款人必须支付利息。

国外在论述企业向银行贷款融资的必要性时, 主要是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角度阐述的。认为:当最终借款人和最终贷款人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时, 任何最终贷款人都会面临着“代理问题”。由于银行能够有效地处理信息和监管企业, 从而能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 因而银行在债务贷款方面比发行债券具有优势, 具体表现为:能够减少信息处理费用;能降低监管企业的费用;银行服务具有灵活、可重复贷款和对小型企业贷款的独特性。我国也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指出:银行贷款常常带有某些限制性条款, 使得银行在公司财务状况出现恶化的情况下, 可以提前中止贷款合约。因此, 银行贷款有利于减轻代理和信息非对称问题。

1.2 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 是指项目主体按法定程序发行的、承诺按期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一种融资行为。

在英美等发达国家, 债券融资在融资序列中居于一种优先地位。 (2) 就融资本身而言, 英美发达国家在融资选择上基本遵循“啄食顺序理论”, 即一般遵循“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亦即企业在融资时, 首先依靠内部融资 (留利和折旧) , 然后再求助于外部融资, 而在外部融资中, 企业一般优先选择发行债券融资, 资金不足时再发行股票融资。国外企业在外部融资中优先选择债权融资多于股权融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债券融资成本低。从理论上讲, 债券融资成本低于股票融资成本。这一方面是因为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 可以抵减一部分所得税;另一方面是债券投资风险小于股票投资, 持有人要求的收益率低于股票持有者, 意即债券和股票相比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证券, 这种性质使债券融资的成本本身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而且, 越是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 债券融资成本的相对稳定性也就越突出, 和股票融资成本的差距也就越大。从实践上说, 债券融资成本也的确低于股票融资成本。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数据:股票融资中优先股每100美元需要花费6.3美元, 普通股需要花费16.9美元, 而债券融资每100美元只需要花费2.6美元。这可能是大多数企业选择债券融资方式的重要原因。

其次, 债券融资具有激励作用, 有利于实现企业相机控制的治理效应。S.格罗斯特和O.哈特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一个债务担保模型。该模型假定, 若企业资本全部为股权融资, 则企业破产的风险为零, 因此, 经理人没有任何压力。而若企业进行债权融资, 一旦企业经营不善, 则企业可能破产, 经理人员将失去其担任经理的好处。因此, 在破产威胁下, 债务成为一种担保机制, 经理人员面临更多的市场力监控, “相机治理”对经理形成硬约束, 迫使经理做出最好的投资决策, 在缓和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冲突的同时, 在企业治理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 传递企业的业绩信号, 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S.迈尔斯和N.S.梅杰尔夫在1984年提出的有序融资理论认为:信息非对称源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经理人员作为内部人员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收益和投资的真实情况。外部人只能根据内部人所发出的信号, 即根据企业资本结构、融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等内部人传递信号的手段来评价自己的投资决策。对于外部人来说,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破产风险的影响及对经理人的压力是迥然不同的, 通常会认为企业发行新股是一种坏信息, 会使股价下跌, 而如果发行债券进行债权融资, 股东会认为企业将追求利润最大化, 否则其自身也会付出代价, 而且自身对企业的控制权也不会被稀释。在此情况下, 市场将意识到企业利润会上升, 企业的市场价值会增大。概言之, 即债券融资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起到向市场传递企业业绩信号, 从而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的作用。也正因此, 企业在融资时通常是在内源融资之外, 首先选择债权融资, 而后才考虑股权融资。

2 我国矿业企业债权融资分析

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银行融资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 矿业企业的债券融资也获得了较快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矿业企业的银行贷款融资继续占有重要的融资地位

据统计, 截至2002年前后, 矿业企业的外部融资仍十分依赖贷款, 贷款在矿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的比例达38%, 而社会行业平均为22%, 贷款比重过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之后, 尽管矿业融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渐加强, 但矿业企业的银行融资仍在融资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 近年来的一些具体数字直接证明了我国矿业企业银行融资的重要地位。如根据对四川达州市的调查, 全市规模以上50户骨干煤炭企业中, 2006年在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的22户, 占调查企业户数的44%, 融资总额13864万元, 年末融资余额12844万元。2006年年末, 全市煤炭企业贷款余额11705万元, 占煤炭企业融资余额的91.13%, 而票据融资余额仅1139万元, 只占8.87%。又如山西晋城, 截至2007年年末, 全市金融机构煤炭行业授信余额为1141855万元, 占全部金融机构授信总额的35.08%;全市煤炭企业贷款余额为1045811万元, 占煤炭企业融资余额的91.59%;而票据融资余额仅为96044万元, 只占煤炭企业融资余额的8.41%。所有这些数字表明:近年来, 银行贷款融资依然在矿业企业融资中占据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 1993—2007年, 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增加额的增长状况及其在外源融资中所占比例情况, 也从整体融资增长比例的角度, 说明了我国矿业企业银行贷款融资至今依然在外源融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体情况见表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1—2008年) 。

表1数字表明:其一, 1993—2007年, 银行融资的绝对数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规模不断膨胀。这从量的绝对性上涨方面昭示着我国企业银行融资的重要性;其二, 1993—2007年, 银行融资在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的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2003年后, 比例下降趋势更趋明显。这表明, 近年来我国企业外源融资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其三, 截至2007年, 银行融资在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的比例与2004年以前相比虽然降低了20个百分点左右, 但仍然高达72.57%。这说明, 迄今银行融资仍在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占据主导性地位。

2.2 矿业企业债券融资获得较快发展

自1981年国家恢复发行国债以来, 历经20多年的发展, 债券的发行种类不断增加, 发行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交易制度不断完善。2001年, 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为147亿元, 比2000年的83亿元上升了将近80%,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 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进一步上升至325亿元, 同比增长了121%。亚洲金融危机后, 人们日益发现不发达的债券市场和对银行过度依赖的金融体系是脆弱的, 因此, 企业债券市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07年8月中旬, 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 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的公司债券发行和债权融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7年, 企业债券融资由2006年的3938.3亿元增至2007年的5059.0亿元。我国债券融资的具体发展情况可见表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1—2008年) 。

表2表明:其一, 1993—2007年, 债券融资的绝对数量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状态, 规模不断膨胀。从1993年的235.8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5059.0亿元, 增长了21.45倍;其二, 1993—2007年, 债券融资在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的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2005年后, 比例上升趋势更趋明显, 由2005年的5.92%上升到2007年的10.1%。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外源融资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 债券融资在外源融资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三, 截至2007年, 债券融资在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的比例仍只有10.1%, 这说明债券融资在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的作用虽然不断加强, 但仍不占主导性地位。

与国内企业债券融资不断增长趋势同步, 矿业企业债券融资亦不断增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国内矿业企业债券融资数量不断增长。2002—2007年, 国内矿业企业海内外证券融资额达到134.4亿美元, 占同期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4%, 其中海外证券融资额为75亿美元, 是同期外商直接投资的2.7倍。2008年, 全球矿业与金属企业共从140次债券发行中筹资381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发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共发行了54份债券, 总额达到67亿美元。在57个债券发行企业中, 有16个总部位于中国。其二, 国内一些矿业企业的债券融资数据也表明了我国矿业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中石油2008年6月12日的公告中计划在境内公开发行600亿元的公司债券, 并已于2008年12月22日100亿元短期债券正式上市外, 其他一些矿业公司也进行了较大数额的债券融资。如2004年12月, 兖矿集团第一次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同期, 中海油发售了总值为8.5亿美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2006年4月5~9日, 平煤集团短短5天就成功发行了为期10年的10亿元债券;2006年5月, 陕煤集团发行了期限为15年的10亿元企业债券;2006年7月, 皖北煤电发行了期限为10年的10亿元企业债券, 这是安徽省第一家利用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并成功发行的企业。2008年8月, 晋煤集团成功发行5年期和7年期的20亿元企业债券, 是截至当时山西省发行的最大规模的企业债券;同期, 福煤集团宣布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期限为5年的10亿元企业债券。

由上可见, 近年来, 特别是2007年以来, 我国矿业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呈迅速发展趋势, 债券融资在外源融资中的重要性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增强;但是, 矿业企业债券融资无论是绝对额, 还是相对额, 总体数量还相对有限, 在外源融资中所占比例不大, 还远未成为外源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对于我国矿业企业来说, 债券市场融资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苏小娟.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对比——关于企业融资模式的解析[J].时代经贸, 2007 (5) :92.

[2]曹晋生.企业发展中的银行融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10.

[3]蒋屏.中国企业债券融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105.

[4]蒋春福, 梁四安, 彭红毅.基于利率互换的公司融资选择[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3) :114.

[5]祝兰.国外企业债券融资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与经济, 2008 (10) :72.

[6]S.Grossman and O.Hart.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Managerial Incentives[A].J.McCall.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Uncertainty[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7]S.Myers and N.S.Majluf.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e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 :187-221.

[8]张应红, 干飞, 文志岳.中国矿业融资分析与政策建议[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2 (5) :69.

[9]王岩.在全球经济调整中寻找矿业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EB/OL].http://www.chinamining.com.cn, 2008-11-11.

[10]唐阳孝.金融机构防范煤炭企业融资风险的思考[J].调查与决策, 2008 (1) .

[11]邹小丹.兖矿10亿元公司债券发行[N].中华工商时报, 2004-12-31.

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策略分析 篇6

1.企业债权债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因素

1.1没有提高相应的重视程度

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方面, 债权和债务占据中重要的位置, 但是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企业对于债权债务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过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 债权债务管理工作得以生成发展, 但是企业本身缺乏专业性的管理人才来从事债权债务的工作, 导致目前企业中的债权债务管理工作局面过于杂乱, 没有规范的标准要求。债权债务本身的特点就是持续性较强, 所以债权债务的关系形成只是初期阶段, 同时还要有履行职责等各方面的内容措施。但是企业方面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使得债权债务关系在明确后就没有人对后续的工作履行负责管理的责任, 使得现阶段中企业债权债务的关系局面过于混乱化。例如在债权关系明确后, 尽管已经成为了企业资产, 但是长期缺乏管理, 同时企业中相关财务人员也没有意识到债权回收的关键意义, 所以使得企业的债权回收工作效率过低, 导致企业资金流动始终处于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企业自身所承担的债务, 一旦企业对其的管理力度持续薄弱下去, 则会使得债务在结算时难以核算清楚, 使得资金偿还周期拖延, 损害了企业的信誉, 阻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在这种背景因素下, 即使在后期企业对债务进行了结算, 但是没有准备债务的筹集时间, 而是直接性的从企业的流动资金里进行抽取, 会使得企业正常的经营脚步被打乱。

1.2企业内部的各个机构协作水平较差

企业的财务部门并不是负责债权债务管理工作的唯一负责部门, 其他各个方面的部门机构都需要协调来配合债权债务管理工作的运作, 将管理目标进一步的完善。在现阶段的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都认为企业财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 而完全忽视了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这种思维模式未免过于狭隘化, 没有意识到债权债务和企业中各个部门的联系意义, 不单单是影响到了企业的财务部门;如果企业的销售活动中开展的信用销售活动, 包括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 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意义;企业的营销部门所制定的营销策略也影响着债权的形成发展。因此企业内部各个机构之间的协作水平有待提高, 并不能只单纯地依靠财务部门来开展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

1.3企业财务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在销售活动中和其他的企业形成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属于企业债权债务的概念范畴。企业财务内部的管理制度始终得不到完善, 使得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过于松散化, 没有调配合理的专业人员来负责后期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人员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应的标准来对债权债务进行有效的归类划分, 其管理制度并不健全, 缺乏科学的管理依据。 并且企业对债权债务进行管理时没有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因素以及周期的长短。通常对于坏账的处理过于随意, 没有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从而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的风险因素都逐渐增多。

2.加强企业债权债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意义

2.1将资金的使用率有效提升

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债权债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对企业的债权债务状况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工作可以有效了解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风险因素。在通常情况下, 企业的债权债务被划分为流动资产和负债的范畴内, 和企业资金的关联性较强, 可以将资金的具体流动状况明确地呈现出来。企业提高债权债务工作的管理力度和管理效率, 可以将现阶段中企业的负债状况进行大致的了解, 并对债务方面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 以企业本身的经营现状为基础内容,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反之企业自身如果缺乏对债权债务管理的认知, 则会导致债权债务问题难以解决的局面发生。企业自身的债务过高, 从而使得其流动资金大部分都用来了偿还债务, 经营销售过程中的资金流动过于紧张, 导致一系列的原材料采购等都会出现问题, 从而进一步地减缓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加强对企业债权债务方面的管理力度, 能够使得企业资金周转方面的问题得到减缓, 使企业可以在科学规范的结构模式下对债权债务方面的工作进行管理, 资金的使用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2.2对企业中的不良债权进行有效的消除

在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也是愈演愈烈。同时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买卖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现阶段中最为普遍的交易方式就是利用信用交易的方式, 进一步增加了交易过程中的便利性, 其应用范围也较为普遍化。债权方利用信用交易的方式可以将产品的销售量进一步加大, 使得自身的经济收益得到提高, 对于产品的存储以及其他保管方面所产生的费用支出进行了有效的节约。 另一方面, 以债务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一事情, 信用方面的风险在于不用立即进行现金支付, 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早收晚付”原则进行了贯彻落实, 使得资金使用方面的价值意义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其次, 债务方在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信用交易对原材料进行及时的采购工作。所以不难发现信用交易的便利意义使得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得以形成发展。企业加强对债权债务方面的管理力度, 使得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规避, 避免出现债务拖欠以及财务纠纷等状况。

3.企业加强债权债务管理的相应措施

3.1对债权债务的横纵向管理模式进行健全

对企业的债权债务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前提条件在于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 所以企业自身要对债权债务管理体系进行长期性的完善, 推动债权债务的合法性。一方面, 企业要充分结合债权债务的实际特征对相应的债权债务管理机构进行构建, 并且调配专业的人员开展管理工作;并安排专门的人员开展定期的监管工作, 并且有工作人员可以承担债权债务后期的工作, 使得债权债务的管理责任制度能够得到明确。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以风险程度和持续周期等作为参考依据, 来对债权债务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使得其管理的针对意义加强, 将债权债务的管理周期进行了节约, 使得良性的经验得到了积累, 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素。

其次, 要将债权债务的预测、预防以及事后等管理体系等进行一一的构建。由于债权债务活动自身就有着持续周期长的特性, 所以企业一定要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 来确保债权债务工作中的科学严谨性。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债权债务工作的实际业务状况, 来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坏账进行及时的解决处理, 使得企业之间的账目交流合理化。 同时企业也要做好相应的债权债务时候的管理工作, 即对已经到期的债权债务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工作, 并调配出专业负责的人员来处理这一工作, 使得企业中的债权债务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健全。

3.2将企业对债权债务方面的管理观念进一步提高

企业方面必须要将对债权债务方面的管理观念进一步的提升, 对债权债务的形成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从而提高了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力度。和企业其他方面的财务管理相比较, 债权债务的管理活动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其管理工作的完善是需要企业的每个部门进行协调统一才能完成的, 才能将企业中债权债务的管理水平全面的提升, 使得企业的资金流动获得保障, 资金的使用方面也逐渐地趋于科学合理化。

总结

总体来说, 企业的债权债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财务经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债权债务管理的管理成效。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企业要加强对债权债务工作的管理力度, 不仅是从制度完善方面, 还要从思想方面展开管理工作, 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俸佩盛.浅议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策略[J].当代经济, 2013 (14) :32-33.

铁路企业债权债务管理分析 篇7

关键词:铁路企业,债权债务,管理

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的权利。债务是指债权人向债务人提供资金, 以获得利息及债务人承诺在未来某一约定日期偿还这些资金和利息。本着权利义务相对原则, 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

从会计角度来看, 债权是资产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资产的特征, 是一项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权利, 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应收补贴款等。债务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单位或个人的现时义务, 包括各种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等。

一、企业债权债务产生的原因及现状

(一) 铁路企业债权债务产生的原因

铁路企业在投资设立、生产经营过程中, 因某些原因不能按章程、合同约定时间收取或支付款项产生债权债务, 原因如下所述。

(1) 铁路企业接受委托对厂矿等企业的专用铁路进行维护、保养、大修等, 以及租借、维修铁路专用设备等产生的债权;

(2) 铁路企业与大型厂矿企业长期有运输合作关系, 未及时结清货物运费产生的债权;

(3) 铁路企业按规定指导、承接地方铁路建设产生的债权;

(4) 铁路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进行铁路建设, 未按时收到铁路以外出资方应按期出资产生的债权;

(5) 铁路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进行铁路建设产生的债务;

(6) 铁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向外部企业提供或接受各项产品服务, 产生的债权债务;

(7) 铁路企业内部非法人企业之间、各级子分公司之间业务往来发生企业内部交易产生的债权债务。

(二) 铁路企业债权债务现状

总体来看铁路企业属高负债企业, 背负着高额债务, 债权数相对较小。

2012年9月末, 原铁道部总负债为2.66万亿元, 主要为2.18万亿元的有息负债, 其中约97%为长期借款, 另有4838亿元的应付款。

截至2014年底, 铁路总公司负债达到3.675万亿, 同比增长13.94%, 负债率为65.52%。

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 铁路总公司负债增至3.747万亿, 较2014年底再增717亿元, 负债率为66.2%。

目前铁路旅客运输票价和货物运输价格偏低是被普遍认可的真实现状, 这两个价格偏偏又决定着铁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铁路企业虽然采取严格控制并压缩成本开支, 节支降耗的管理措施, 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仍会产生一定数目的负债。

铁路企业高额负债, 从期限分析, 大部分是2008年以来建设高速铁路所产生的。由于近几年高速铁路项目集中大规模建设, 建设标准高、速度快, 增加了铁路建设投入成本。

二、做好铁路企业债权债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 源于铁路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需要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偿债能力”为企业破产法规定的企业破产条件, 因此企业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关系到能否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 维护正常的结算秩序, 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如果铁路企业大量通过赊账的方式实现盈利, 账面上出现大量的应收款项, 由于没有充足的现金流量偿付正常营业过程中到期的现有债务, 再加上铁路企业通过借款方式进行快速大规模建设, 产生大量的债务及高额的利息等, 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铁路企业很可能要依照破产法规定清理债务或进行重整。

(二) 满足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投资决策信息的需求

上级管理部门及投资者通过阅读和分析准确确认、计量的债权债务信息, 了解铁路企业现金流及获利能力等状况, 从而修正、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的战术战略, 有益于现有铁路投资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 有益于铁路企业的做大做强。

三、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做好铁路企业债权债务工作

(一) 铁路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铁路企业财务及其他部门要高度重视、相互协作、积极配合, 制定债权债务管理规划, 比如年末要实现的清理目标、保障措施、实施步骤和责任落实办法等。

(二)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核算工作流程

按铁路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收入等要素确认条件和时间, 准确确认和计量债权债务, 进行账务处理。同时, 按规定建立应收 (付) 款项台账管理、催收责任、年度清查和坏账核销管理等“四项”制度, 并在年度末与对方单位就债权债务项目、金额、时间等信息办理签认手续。

应收 (付) 款项台账可以通过账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辅助账的方式, 或单独建立台账的方式, 记录债权债务产生的合同编号、账面原值、账面净值、账龄等信息。

催收责任制度须有可操作性, 按照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 落实每一笔经济事项的经办人、责任人, 并明确具体追款期限和金额, 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

按照年度清查制度要求, 每年定期清理债权债务情况, 查实各项债权债务是否真实存在。对于因会计技术差错造成的不实债权、债务进行甄别并及时改正;对清查出来的账外权益、负债要及时入账。

按资产减值准备有关规定, 计提减值损失;发生实际损失时, 按坏账核销管理办法的规定, 进行核销。

(三) 合理减少债权, 控制好债务

对未回款项及时采取有力的催讨措施, 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通过诉讼的方式追回款项。发生经济纠纷业务协商不成的, 应当在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之日起6个月内起诉。同时, 要强化债务管理, 制订合理的付款计划, 按照有保有压、保证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清理债务, 确保运输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有序开展。

(四) 量化考核指标, 建立薪酬激励机制

对相关财务管理指标建立目标值, 通过对目标值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并与相关经办人、责任人的收入挂钩, 建议薪酬激励机制。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这个指标表明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债务, 同时也可以用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一般认为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4 0%左右, 资产负债率太高, 风险应很大;负债率低, 又显得太保守。如果投资收益率大于借款利息率, 那么投资人就不怕负债率高, 因为负债率越高赚钱就越多, 反之则投资人赚的钱被更多的利息吃掉, 这时企业应保持一个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 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 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现金流的控制, 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生产经营。避免企业效益很好、利润丰厚的情况下, 却因资金链断裂被迫中断经营和建设。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用来表示资金流动性的。从债权人的角度看, 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看, 流动比率高, 意味着机会成本增加和获利能力的下降。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 是为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一种指标, 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 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

企业债权投资差额处理方法探析 篇8

新准则规定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抵销时发生的差额, 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或“财务费用”项目列示;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债券所产生的投资收益, 应当与其相对应的发行方利息费用相互抵销;而原先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合并价差”项目则不在存在。新准则的规定清晰明了, 但是实务中企业的处理要比新准则的规定更复杂。基于此, 研究债权投资差额及其分配的理论仍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内部债券交易的相关概念

所谓集团内部债券, 是指同一企业集团中,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或子公司互相之间持有的对方发行的债券。如果站在整个集团的角度上来看, 这种内部的债权债务是不应该列示于对外合并报表中的, 而与之相关的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 也应该予以冲销, 这样才不会高估企业集团的收入和费用。

集团内部债券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公开交易市场上从与企业集团无关的第三方的手中买入某企业集团内部企业发行的债券;另一种是直接从企业集团内的发行公司取得的债券。企业集团内部公司相互之间持有的债券, 如果是从公开交易市场的独立第三方手中买入的, 那么债券的购买价格一般是不同与债券发行方的”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我们将上述第一种方式形成的内部债券, 站在整个集团的角度上看, 就称为推定赎回 (从法律意义来讲该债券存在于购买企业) 。一般情况下, 购买方所支付的债券价格和发行方“应付债券”额账面价值是不一致的, 这两者之间的差额就形成了集团内部清偿债券的推定损益。购买债券时所支付的价格大于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 则债券推定赎回发生了推定赎回损失;若所支付的价格小于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 则发生了推定赎回利得。而发行方“应付债券”账面价值与赎回债券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也就是债券赎回损益) 就是债权投资差额。

三、债权投资差额归属的相关理论

对于集团内部债权投资差额的归属, 目前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

1. 母公司理论

(1) 概念:母子公司关系中, 母公司是处于拥有控制权的一方。母公司的决策最终决定集团内部某公司是否会购买集团内另一公司在外部市场发行的债券。基于此, 由这种内部债券交易带来的损益应该归属于母公司, 与子公司少数股权无关, 无需区分债券的投资者和发行者。

(2) 母公司理论的合理性:合并会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是母公司控股股东, 而且子公司是由母公司控制的。既然推定损益产生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中, 而合并财务报表又主要是为母公司的控股股东服务的, 因此母公司理论有其合理性。

(3) 母公司理论的局限性:母公司理论将债券交易的原因完全归属于母公司的决策, 忽视了可能影响债券交易的其他因素。

2. 代理理论

(1) 概念:企业集团内一公司自行购买集团内另一公司在外部市场发行的债券, 可以视同为其作为债券发行公司的代理收回发行在外的债券。在这种代理观点下, 发行公司作为债券收回交易的主体, 因此, 债券赎回损益应该全部归属于债券发行方。

(2) 代理理论的合理性:从合并个体观点来看, 母子公司的任何一方购入另一方的债券, 多数是按母公司的财务决策来定的, 并非是为了对另一方投资而购入。由母公司授意一方购买另一方的债券, 与母公司提前赎回无异, 代理理论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另外按照代理理论的观点不会涉及到分配问题, 所以在实务操作中不会很困难。

(3) 代理理论的局限性:在代理理论下, 只考虑了债券发行方对债券赎回价格的影响。

3. 面值理论

(1) 概念:面值理论的观点认为, 债券购买方与发行方都会对债卷赎回价格产生影响, 因此, 两者都应承担债券赎回损益。具体来说, 可以以债券的面值做为分摊债券赎回损益的基础。

(2) 面值理论的合理性:购买方和发行方都会对债券赎回损益的大小产生影响, 因此由双方共同分担损益是合理的, 而分摊的份额以面值为基础也较为合理。

(3) 面值理论的局限性:分摊方法比较复杂, 实务操作上存在一定困难。

4. 购买理论

该理论认为购买方购买债券的行为导致了债券赎回损益的产生, 所以损益应该由购买方承担。笔者认为, 集团内部公司之间是否进行债券交易的决策基本是有控制公司决定的, 因此由购买公司承担所有损益显然是不合适的。

四、债权投资差额的方法选择

如前所述, 不同处理观点对母公司、少数股权和合并净利润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每种理论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 那么该如何选择呢?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说, 面值理论更为合理, 但在实务中母公司理论和代理理论更具优势, 实务工作中要视企业自身具体的情况做出选择, 采用适宜的方法。国际上流行的惯例是归属于发行公司, 这与代理理论的观点是相一致的。

五、结论及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见购买理论的观点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不宜采用的;面值理论虽具有理论上的优势, 但适用性较差;而代理理论与母公司负担的观点各有其合理性, 当发行公司为母公司时二者是没有差异的;而当发行公司不是母公司时二者的处理将产生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视发行公司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宜的方式处理。

参考文献

[1]杨有红.《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黄燕妮.内部交易处理方法探讨.四川会计, 2006, (05) :13—24.

[3]宿然昌.债权投资差额的理论与方法选择.时代经贸, 2011, (04) :45—67.

[4]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 200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收购债权协议范文 下一篇:债权让与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