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秋天的诗句

关键词: 摇落 形容 描写 诗句

形容秋天的诗句(通用14篇)

篇1:形容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诗句 形容秋天的诗句盘点

来源: 互联网

整理了描写秋天的诗句,关于秋天的词语,秋天的诗句,秋天的作文,希望为学生们提供服务,下面为您解读。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北风吹北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衰。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万事销身外, 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 明日对秋风。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篇2:形容秋天的诗句

2、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3、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4、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5、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6、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7、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晁补之《清平乐・对晚菊作》

8、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高观国《齐天乐・菊》

9、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10、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11、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12、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3、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14、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15、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16、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7、菊花开,菊花残。――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8、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9、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蘅芜君(薛宝钗)《忆菊》

20、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21、三径芳根自不群。每于霜后播清芬。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陈德武《鹧鸪天・咏菊》

22、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中能道。――晁补之《洞仙歌・菊》

2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4、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德隐《新秋晚眺》

25、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26、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27、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8、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29、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篇3:形容秋天的诗句

关键词:日语形容词,日语形容动词,活用形,历史变迁

日语中既有形容词, 又有形容动词, 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家讨论的话题。以往的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功能和形态等方面的考察, 本文从活用形的历史变迁来考察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关系

一、形容词活用的历史变迁

历史来看, 形容词有两种活用, 一种是「ク」活用, 用于口语;一种是「シク」活用, 用于书面语。

(1) 上代的形容词的活用就有这两种, 如表1所示。

シク活用的终止形, 其单词不用变化, 就可以当作形容词。

(2) 中古的形容词

中古的形容词有了一些变化, 如下表所示上代的像「無け」「恋しけ」之类的未然形、已然形, 「無み」「恋しみ」之类的连用形, 「無けく」「恋しけく」之类的名词形, 特别是在口语中有些形式已经不用了 (但在和歌等一些古典文集里它们还有出现) 。但是在这个时代产生了音变形, 由于音变连用形产生了「~う」的形式, 连体形已经变成了「~い」的形式, 和现代的用法已经一样了, 如表2所示。

(3) 室町時代の形容詞

室町时代形容词的活用形进一步发展, 「ク」活用和「シク」活用的区别已经没有了, 二者完全合二为一。如表3所示。

(4) 近世の形容詞

在近世前期, 新增加的像「多し」「美しし」之类的连用形出现了, 和以前的形式并列使用。

到了江户后期, 未然形「~く」的形式已经消失, 连用形使用如「多く」「涼しい」之类的形式, 像音形「多う」「涼しう」的形式也只是在特殊的场合使用, 如表4所示。

三、形容动词活用的历史变迁

历史来看, 形容动词有两种活用, 分别是「カリ」活用、「ナリ」活用、「タリ」活用。

(1) 形容動詞の「カリ」活用

关于「カリ」活用, 桥本进吉在『制改新文典口语篇』 (P83) 中如下所述。

第一種は、形容詞の語幹に「から」「かつ」の付いたもので、期限からいふと、形容詞の連用形、たとへば「暑く」「嬉しく」に動詞「ある」がついて、その「く」と「あ」とが合体して「か」となったものです。一体動詞には「有らう」「有った」のように「う」「た」が付いて、推量.過去等の意を表はし得るのであすが、形容詞には、それが出来ないのです。形容動詞はその缺を補ふ為に用いられるものです。これに終止形.連体形.仮定形の無いのは、それ等は形容詞自身の活用形で事足りる為と思はれます。

桥本的这句话指出来了「カリ」活用的构成及来源, 即形容词的词干与「から」「かつ」结合而构成, 以及「カリ」活用的形容动词可以弥补形容词不能表达的推量形等方面的不足。「カリ」活用如表5所示。

如果追溯其「カリ」活用的历史, 奈良时代出现了和「カリ」活用较相似的「多くありけり」「ながくあるべし」之类的形式, 平安时代「カリ」活用非常兴盛。其未然形、连用形、连体形、已然形等所有的活用形都已经出现。室町时代, 其连用形后面附「た」, 因变形后面附「た」的形式已经出现了。关于「カリ」活用的连用形、音变形其后附「た」的例子在室町时代已经出现了。另外, 当时其后附「て」的例子虽然很少, 但是已经出现了。到了近世的前期, 「カリ」活用出现了以下的变化。

推量形是在其后加推量的助动词「う」, 连用形的促音变后加「た」, 未然形后加否定的「ぬ」之外, 「カリ」活用已经不太使用。但是到了江户后期, 后续的表示否定的助动词「ぬ」的形式也不太使用, 但是以前的推量形和连用形的形式依然被使用。而且这种形式被维持, 直到今天仍然被使用。因此此时的「カリ」活用已经非常的简单了。所以今天的「カリ」活用, 已经失去了作为一种词语存在的资格, 其残留的活用形已经归入到了形容词的范围里, 其用法如表6所示。

总而言之, 来源于形容词, 又回归于形容词, 这是「カリ」活用的一个历史特点。

(2) 形容动词的「ナリ」活用

像「静かに」之类的词, 在其后接上ラ变的动词「あり」就成为「静かにあり」, 而其「静かにあり」就可以变成「静かなり」, 因其终止形的活用语尾是「なり」, 所以这被称为「ナリ」活用。

「ナリ」活用は以下のように活用する。

奈良时代, 「ナリ」活用的最初的形式是「かたくなにあり」「いかにあらむ」, 而且将其后附着的「二ア」当作「な」的形式使用的形容动词已经出现了。但是这种形式发展得并不充分。从中世院政、鎌倉時代开始, ナリ活用的各活用形是逐渐变化的, 到了室町时代其变化如表8所示。

到了近世, 「ナリ」活用的已然形、假定形是在后附「ば」来表示的。到了近世的后期, 在江户语中, ナリ活用已经和今天的东京语完全一致。其活用如表9所示。

(3) 形容動詞の「タリ」活用

「タリ活用」是指在活用词尾出现「タ」行的音, 而且终止形以「タリ」结束的活用。

「タリ」活用其变化如表10:

「たり」活用要比「なり」活用晚很多, 在奈良时代还看不到, 在平安时代的初期在汉文训读资料里出现了。「たり」活用正是在汉文训读中发展起来的。在古典文中除了汉文训读之外, 在日汉混杂的文章中也大量出现。在平安中期以后, 「タリ」活用到达了兴盛时期, 除了汉文训读资料不断被大量使用外, 军纪物语等受汉文训读影响的资料中也被使用。

「タリ」活用的衰落也很早, 在室町时代末期, 除了口语中如「何たる」之类的固定的说法之外, 已经很少被使用。在今天, 仅仅是如「堂々と、洋々と」之类的「.......と」的形式和如「堂々たる、洋々たる」之类的「.......たる」的这两种形式被残留在了现代语中, 又因为这个原因, 「タリ」活用在现代语中又被称为「タルト」型活用形容动词。

三、结语

从活用形的历史变迁来看, 形容动词和形容词都有着自身的独立发展历史, 而且形容动词的发展历史并不比形容词慢。

其中作为形容动词的历史活用之一的「カリ」活用, 其来源于形容词又回归于形容词, 这体现了二者在历史上的融合。这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把二者等同视之的道理。

「ナリ」活用和「タリ」活用的二者的发展在历史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丰富和补充了形容词的不足。即便是在当代, 形容动词与大量的新的汉语、外来语相结合, 不断为现代日语添光溢彩。

因此那些将形容动词和形容词等而视之的理论, 以及认为形容动词是形容词的一部分的理论都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形容动词和形容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二者是一种补充与被补充、丰富与被丰富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橋本進吉.制改新文典口語篇.富山房.

[2]中田祝夫.考究古典文法.新塔社, 46年初版, 昭和60年重版.

[3]益岡隆盛.田窪行則.基礎日本語文法.くろしお出版, 1992.

[4]人民教育出版社 (日本) .光村図書出版株式会社合作編『標準日本語』 (旧版) の初級の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5]松村明主編.日本語文法辞典.明治書院, 昭和16年.

[6]日本語文法講座3文法史.明治書院, 昭和32年初版, 昭和44年第4版.

[7]森田武.土井中生.新訂国語史要説, 昭和35年初版.

[8]牛野博雄.松隈義勇.新国文法文語.口語併語, 日榮社昭和41年初版, 昭和55年第32版.

篇4:形容秋天的诗句

关键词: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情感;属性;用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27-01

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从词义上分析,有的表示主观上的情感、感觉,如“うれしい、なつかしい、悲しい、まぶしい、いやだ”等,成为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可译为“令人感到……”;有的表示客观上的性质状态,如“おおきい、あおい、かたい、やわらかい、しんせつだ”等,称为属性形容词、属性形容动词。当然,也有所表示的概念是出于感情与属性两者之间的。如“強い、さびしい、おかしい、面白い”等。由于词义的不同,在用法上也有些不同。

一、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做谓语是,要用具有情感的“人”做主语。译为“令人感到……”、“令我……”

举例来说,1)わたしはとてもうれしい。/我非常高兴。(令我非常高兴)2)春は眠い。/(人)春困,或春天令人发困。(并不是春天睡觉了的意思)

属性形容词、属性形容动词如“あかい”做谓语时,它的主语一般不用人称代词。但我们可以说“この花はあかい”,也说“わたしはあかい”。当然,后一种说法有时也可能出现,但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当两个人议论这朵花是红的还是紫的时候,可能其中一个人说出“わたしはあかい”这样的话。其实这句话按一般的情况应该说成“わたしはあかいと感じる。”

二、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做谓语是,主语应该是第一人称,如果使用第二、第三人称,句子就不自然

举例来说,1)○わたしはうれしい。/我高兴。╳あの人はうれしいね。/他高兴。2)○わたしはお酒がいやだ。/我讨厌酒。╳きみはお酒がいやだね。你讨厌酒。如果使用第二或第三人称做句子主语时,就要采取以下办法。

1、把形容词、形容动词所表示的内心感情、感觉变为在外表上可以观察到的态度、行为,即在形容词、形容动词词干后加接尾词“がる”或助动词“そうだ”。あなたはうれしそうだね。/你看来很高兴呀。あのひとはうれしがっているね。/他看来很满意呀。きみはお酒がいやそうだね。/你看来讨厌酒。きみはお酒をいやがってるね。/你看来讨厌酒。

2、使用意义相同的动词或其他形容词、形容动词。あなたはよろこんでいるね。 /你在高兴呀。あのひとは喜んでいるね。/他在高兴呢。きみはお酒がすきじゃないね。/你不爱喝酒。きみはお酒がきらいね。/你讨厌酒。

上面所说的形容词、形容动词做谓语时,对主语人称的限制只适用于现在时叙述的句子,其他形式的句子(如过去时获推量句等)就没有这种限制。あなたはうれしいでしょう。/您高兴了吧。

3、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做谓语的句子,原则上应该具有对象语。这种句子,多采取条件状语或用“が”表示的对象语的形式。举例来说:ぼくはあなたお目にかかれて、ほんとうにうれしかった。/我能见到你十分高兴。彼はお医者さんのまじめな態度がうれしかった。/他很喜欢医生那种认真的态度。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的各个单词需要对象的程度并不一样,有的词必须要有对象语(有形或无形的),若没有,句子就不能成立。如“すきだ、きらいだ、ほしい、うらやましい、にくい、なつかしい”等。有的词对于对象语可有可无。如“たのしい、さびしい、ゆううつだ、たいくつだ”等。也有的词不需要对象语,如“ねむい、ねむたい、だるい、ひもじい、ひだるい”等。

4、还有一些情感形容词、形容动词如“ほこらしい、よろこばしい”与上述“うれしい”等稍有不同,用它做谓语时,一般不使用第一人称。╳わたしはほこらしい。如果要使用第一人称,就要说成:わたしはほこらしい気持ちだ。/我感到自豪。

表示谈话这以外的人的感情是,常使用“词干+そうに”获“词干+げに”的形式。彼はよろこばしそうに手をふってやってきた。/他高兴地挥着手走过来。山田さんはいつもよろこばしそうな顔をしています。/山田总是很高兴的样子。弟は誇らしげに日本語で書い作文を見せてくれた。/弟弟很得意地让我看他那用日语写的作文。与“ほこたしい”用法相类似的感情形容词,还有“はらだたしい、にがにがしい”等。

三、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的词干可与接尾词“がる”构成动词

“がる”是把人们内心的情绪、感情,表示为外露的态度、言行的接尾词,所以它能接在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如“うれしい、なつかしい”等词的词干后面,二不能接在属性形容词、属性形容动词,如“大きい、かたい”等词的后面。举例来说,○うれしがる なつかしがる ╳大きがる かたがる。但也有例外,像“強い”从意义上看是属性形容词,但能接“がる”构成动词“強がる”;像“すきだ、きらいだ”从意义上来说属于情感形容动词,但不能接“がる”构成动词“すきがる、きらがる”。

参考文献:

[1] 江湖山恒明·松村明 《日本文法辞典》 明治书院 1962年

[2] 森田良行 《基础日本语》

篇5:形容秋天的诗句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2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3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5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6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7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8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9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10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1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12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1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14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15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16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17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18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19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20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21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22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23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24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25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篇6:形容秋天的诗句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宋·陆游《秋思》)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宋·陆游《秋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元·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秋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宋·刘翰《立秋》)

雨侵坏甃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宋·陆游《秋雨中作》)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宋·程颢《秋月》)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宋·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秋心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宋·欧阳修《木兰花》)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宋·陆游《秋夜》)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宋·蒋捷《声声慢·秋声》)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元·朱庭玉《天净沙·秋》)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清·纳兰性德《浪淘沙》)

秋悟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偶成》)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宋·陆游《秋雨益凉写兴》)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篇7:形容秋天落叶的诗句

2、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3、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4、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5、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6、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7、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8、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篇8:小学形容秋天的诗句

2.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____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3.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____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4.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__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5.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6.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____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7.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____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8.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____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9.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____李梦阳《秋望》

10.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1.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____曹雪芹《残菊》

12.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____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3.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____汤显祖《江宿》

14.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5. 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____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16.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篇9:形容秋天的诗句悲哀

1、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2、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

3、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4、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5、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张九龄《秋夕望月》

6、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

7、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8、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9、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李建枢《咏月》

10、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11、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无可《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12、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杜甫《十七夜对月》

13、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14、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朱华《海上生明月》

15、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16、榕树底下我伤心,独自一人,知向谁边?晓来百念皆空去,抬头望月月光寒。——无可《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

17、月到中球圆,人圆梦难圆。——无可《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

18、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杜甫《十六夜玩月》

19、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李建枢《咏月》

20、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无可《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2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3、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24、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唐彦谦《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

2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6、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27、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

28、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唐彦谦

29、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 宋·寇准

30、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31、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咏月》李建枢

32、月到中球圆,人圆梦难圆。——《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无可

33、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秋野五首》 唐·杜甫

34、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李白

35、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36、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咏月》李建枢

37、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无可

38、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题苏公林亭》 唐·钱起

39、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月》 唐·杜甫

4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 唐·杜牧

42、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唐·李端

43、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海上生明月》朱华

44、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秋夜独坐》王维)

篇10:形容秋天的荷花的诗句

2、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3、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郑板桥《芙蓉》

4、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5、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李绅《重台莲》

6、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衣》

7、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8、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9、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温庭筠《莲》

10、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1、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12、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卢照邻《曲池荷》

1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1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篇11:形容秋天花的诗句

32、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 王之涣《九日送别》

33、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短篱残菊一枝黄。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5、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6、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37、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于谦《过菊江亭》

38、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 李世民《度秋》

39、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曹雪芹《螃蟹咏》

40、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 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41、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42、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43、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44、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5、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46、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 秋瑾《九日感赋》

47、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 汪遵《彭泽》

篇12:秋天形容桂花香的诗句

山盈无恶木,但有绿桂丛。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不见离骚人,憔悴吟秋风。

岩桂 宋·曾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木犀 宋·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桂花歌 宋·毛滂

玉阶桂影秋绰约,天空为卷浮云幕。婵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苍苔忽生霜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娟娟石畔为谁妍?香雾著人清入膜。 夜深醉月寒相就,荼縻却作伤心瘦。弄云仙女淡绢衣,烟裙不著鸳鸯绣。 眼中寒香谁同惜?冷吟径召梅花魄。小蛮为洗玻璃杯,晚来秋翁蒲桃碧。

咏桂花 宋·吕声之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高枝已折却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唐多令·桂花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顾人曾到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咏岩桂 宋·谢逸

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摧残六出犹余四,正是天花更着香。

平湖秋月 宋·王洧

万顷寒光一夕铺,冰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犀 宋·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乐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凭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清平乐·赋木犀词 宋·辛弃疾

明月秋晓,翠盖团团好。碎剪黄金教恁小,都着叶儿遮了。

折来休似年时,小窗以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清平乐·再赋木犀 宋·辛弃疾

东园向晓,阵阵西风好。唤起仙人金小小,翠羽玲珑装了。

一枝枕畔开时,罗帏翠幕垂低。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风儿。

桂枝香·观木犀有感,寄吕郎中 宋·陈亮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是。

篇13:秋天形容桂花香的诗句有哪些

桂林林灵灵桂林,

桂花花香香满城.

遥见仙子轻起舞,

落花似雪飘无声.

无题

陆游

半醉凌风过月旁,

水精宫殿桂花香.

素娥定赴瑶池宴,

侍女皆骑白凤凰.

思远

独坐小庭里,

风送桂花香.

冷露如清泪,

嫦娥亦何伤?

浣溪沙·恋翼

桂花香飘丝雨天,

朵朵铺地惹人怜,

只因知是尘土恋.

犹忆当初识红颜,

明年今时又怎念?

但愿此情永不阑.

桂花

街边桂花树,

城里林中优.

不觉日相伴,

幽香报中秋.

桂花

冰清玉洁在月宫,

白衣如雪展素容.

妙手若得采一枝,

香入翰墨情更浓.

桂花吟

天姿国色满庭芳,

独领风骚自无双.

九宵之外借灵气,

慧质兰心有清香.

山茱萸

王维

朱实山下开,

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

窗前向秋月.

秋思(其二)

孤星无影去

云开月满楼

桂花飘香

又是一年秋

蓦山溪(桂花)

万俟咏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

篇14:形容阳光的诗句

1、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陈与义《登岳阳楼》

2、清阳曜灵,和风容与。——阮籍《咏怀诗十三首》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阮籍《采薪者歌》

5、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李商隐《日射》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9、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10、日往菲薇,月来扶疏。——左思《三都赋》

1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12、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杜甫《江汉》

1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4、朝云四集,日夕布散。——阮籍《咏怀诗十三首》

15、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江淹《别赋》

16、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柳恽《江南曲》

17、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姚鼐《登泰山记》

1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21、明星虽高未须喜,三足阳乌生海底。——陆游《月夜短歌》

22、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23、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钱福《明日歌》

24、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25、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鱼玄机《赠邻女/寄李亿员外》

26、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2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28、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29、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王安石《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30、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龚自珍《己亥杂诗》

31、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李贺《南园十三首》

32、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曹植《杂诗》

33、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34、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纳兰性德《浪淘沙·望海》

3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36、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37、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38、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纳兰性德《浪淘沙望海》

39、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白居易《初授拾遗》

40、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41、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黄庭坚《窗日》

42、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韩愈《李花二首》

43、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4、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45、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

4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7、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48、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49、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杜甫《即事》

50、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51、朝日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52、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5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佚名《行行重行行》

54、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55、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56、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57、莲花交以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58、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白居易《彭蠡湖晚归》

59、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60、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刘禹锡《相和歌辞·采菱行》

61、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白居易《自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大学生应该如何表达爱国热情范文 下一篇:爱国需要热情胜过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