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更换(精选三篇)
在线更换 篇1
某钢厂LF炉电极升降机构由电极升降油缸、电极夹持装置、横臂、立柱、电极等组成。精炼时, 由升降油缸驱动, 不断微调电极与钢水的距离, 产生电弧实现钢水精炼的功能。
一、油缸简介
某钢厂电极的升降机构由立柱和横臂组成, 由一个柱塞油缸驱动立柱上下运动 (如图1所示) 。当电极升降油缸密封发生漏油后, 按照以前的方式需要更换油缸, 拆除时必须占用钢水罐吊车进行, 更换过程十分麻烦, 不仅需要耗时8h, 影响生产, 而且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 安全风险高。
油缸实物见图2。
油缸技术参数:总长4200mm, 缸径245mm, 杆径180mm, 油缸行程2500mm, 工作压力12MPa。法兰处密封V 205×180×40, 材料为丁腈夹布橡胶。
二、在线更换油缸密封的可行性分析
经分析, 若需在线更换升降油缸密封,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油缸密封必须在法兰一边
LF炉电极升降油缸是一台柱塞式油缸, 倒立放置, 油缸密封件在油缸的下部法兰处, 拆开法兰就可以更换密封件。
(2) 密封件能沿着油缸的轴拆卸或安装
油缸密封件是“O”型或者“V”型, 一层层套在油缸柱塞与缸筒里, 法兰里还有防尘密封。而柱塞式油缸下部是放在一个底座上的, 只要油缸能够离开底座, 下部法兰就可以拆下来。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在线更换密封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三、在线更换油缸密封的现场实践
经观察研究, 整理出在线更换密封方法见图4。
1. 准备工作
(1) 用“工”钢制作一个300mm×300mm见方的电极横臂支撑座a (图4中的阴影块) , 用来支撑电极横臂。
(2) 用外径120mm、壁厚5mm、长200mm的一截钢管作为油缸柱塞支撑座b。
(3) 在电极立柱稍高两侧开两个吊孔, 用来挂手拉葫芦。
(4) 油缸密封圈若干。
2. 更换步骤
(1) 收取岗位操作牌前, 要求操作工把加热电极拆下。
(2) 把提前制作好的支撑座a放在电极横臂下方, 将电极横臂落在横臂支撑座上并固定好。
(3) 将液压阀门关闭、卸压。拆下液压油管并把油管包好。
(4) 两台1 t的手拉葫芦挂在事先开好的吊孔处。再用两根φ11.5mm的短钢绳把油缸柱塞从两侧锁好, 挂在1 t的手拉葫芦上。两个手拉葫芦同时向上拉, 把支撑座b放在油缸柱塞下方, 再让油缸柱塞落下来, 确保支撑稳固。
把锁在油缸柱塞上的钢绳拆下, 开始拆除油缸法兰, 并落至油缸最下方。再把油缸柱塞提起, 把油缸法兰取下, 更换法兰密封。
按相反顺序回装油缸法兰并试车。
四、结语
新型炉辊轴承在线更换装置获专利 篇2
近日, 由河北钢铁集团衡水板业公司研发的炉辊轴承在线更换装置获得了国家专利。目前, 立式退火炉的炉辊轴承由于轴承室及相关结构设计复杂, 没有专用工具, 想要实现在线更换轴承, 拆装十分不便。对此, 衡水板业公司技术人员结合工作实际, 反复研究试验, 发明了一种炉辊轴承在线更换的简易装置。该装置由操作侧延伸件、传动侧延伸件、可升降支撑架组成。可以在炉辊轴承不拆卸辊子的情况下, 从炉辊轴上脱出, 便于更换轴承, 不仅操作简便、造价低廉, 还可以有效缩短炉辊轴承的更换时间。
在线更换 篇3
下面是在线更换STI SA/CL-1-EP定位器及更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1 PV1021A阀门在流程中的重要性
101JT是燃气透平, 燃烧的乏气一部分给一段炉加温, 一部分放空。PV1021A、PV1021B是101JT的乏气放空控制阀门, 使用STI SA/CL-1-EP阀门定位器。流程示意如图1。
PT1197A、PT1197B、PT1197C、PT1059A、PT1059B、PT1059C是该段工艺上的六块压力检测变送器, 测量乏气压力, 用于联锁控制。
PT1197A、PT1197B、PT1197C三选二产生PALL1197低联锁, 低联锁值是0.4kPa (表) 。
PT1059A、PT1059B、PT1059C三选二产生PAHH1059高联锁, 高联锁值是0.15kPa (表) 。
所以PV1021A、PV1021B阀门的开度对工艺生产的影响很大。
2014年4月10日, PV1021A/B两个阀门都处于手动控制状态。PV1021A开度为15%, PV1021B全关。晚上10点28分, PT1021检测压力突然减小, 工艺人员立即在DCS上关小PV1021A, 但是PT1021的检测压力无变化。仪表人员立即到现场检查阀门, 判断该阀门定位器故障, PV1021A打手轮操作, 以稳定工艺, 之后检查发现该阀门定位器内部控制膜片破裂漏气, 导致定位器控制失效。
2 STI SA/CL-1-EP定位器的工作原理
SA/CL-1-EP电气定位器由SA/CL-1大流量气动定位器和电气转换器 (TYPE 122/WAT-SON SMITH) 组成, 如图2。
SA/CL系列定位器根据力平衡原理工作。当控制气压增大时, 它会作用在 (1) 膜片上, 迫使膜片带动 (4) 拉杆及 (3) 滑阀向上运动, 这样工作气源通过滑阀组 (由滑阀和滑阀外套组成) 分配到气缸顶部进口, 压缩空气不断进入气缸顶部, 在气压的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 气缸下端的空气便从滑阀组排向大气, 同时带动 (7) 凸轮片也向下运动, 在 (10) 调整滚柱与凸轮片的机械传动下, 反馈转轴 (5) 会顺时针旋转, 从而迫使 (8) 零点调整螺栓向下压, 在 (2) 弹簧的传动下, 向下的压力传导到膜片上, 当气缸到达预定位置, 向下的压力与膜片向上的推力达到力平衡时, 滑阀便处于平衡状态, 这时气缸两端都不会进出气, 气缸也就定位在一个位置上。若控制气压发生变化, 平衡被打破, 气缸再次被重新定位。
3 更换定位器的过程
(1) 准备工作现场查看该阀门执行机构装置的连接情况, 如图3。
PZ1021A是风门挡板, 执行机构和挡板之间由转轴连接, 连接部件可以活动, 而且执行机构的底座也是活动的。将气缸与挡板的连接插销拆除, 气缸就处于自由状态, 连接的定位器就可以更换校验。在拆卸连接插销前一定要将风门挡板固定死。因为如果挡板随意动作, 就可能引起联锁动作, 造成装置跳车。
(2) 更换定位器
更换定位器相对简单, 只需将气源关闭, 更换定位器就可以了。
(3) 校验
更换完定位器之后, 需校验定位器, 以确保该风门能够满足工艺需要。用信号发生器 (CA71) 对定位器加4~20mA信号校验。检验完成后和主控进行联校, 该定位器工作正常。
4 校验完成后出现的问题
在完成定位器校验, 盖接线盒的盖子时, 发现只要将盖子盖住接线盒, 在控制电流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定位器就动作, 气缸的活塞就移动位置, 造成定位不准。反复多次调试都没有解决问题。在准备用内六角扳手紧固接线盒内部的连接件时, 发现只要内六角扳手靠近电气转换器磁铁部分, 气缸活塞就会动作。这时在没有检查接线盒盖子材质的情况下, 误判接线盒盖子有铁的材质, 在盖子靠近电气转换器时, 与磁铁产生感应, 导致活塞动作。于是更换了四氟材料的接线盒盖, 但出现同样故障。再次判断故障原因, 可能是控制气压力变化, 造成活塞动作。将接线盒的电气接头松开, 接线盒通大气, 盖上盖子, 故障消失, 说明是控制气压力变化造成活塞动作。但是这时候只是将电气接头松开, 根本就没有在接线盒上找排气孔, 误认为该定位器设计有缺陷。其实在定位器的接线盒部分有一个排气装置, 只是当时这个排气装置的盖子未打开, 造成气压变化故障。
5 思考
(1) 造成这次更换定位器后阀门出现执行机构活塞移动的故障, 说明我们平时没有对该定位器进行仔细研究, 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导致更换过程既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临时加工了一个四氟接线盒盖子) , 更浪费了时间, 给工艺人员带来长时间不能操作的重大隐患。STI SA/CL系列定位器与其他厂家型号的定位器不同, 较多厂家的定位器接线盒和电气转换部分, 基本都是分开连接, 排气孔都在电气转换和放大器部分, 而且排气孔不需要打开, 是直接排气。而STI SA/CL系列定位器的电气转换部分在接线盒内部, 而且排气孔的盖子需要打开才能排气。
(2) 不要无故怀疑设计问题
在没有确认接线盒盖子材料的情况下, 就判断使用的是铁材质, 会和电气转换的磁铁发生作用, 进而影响喷嘴和挡板的距离, 使得气缸活塞位置发生变化。
(3) 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