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是炼钢的副产物, 根据冶炼工艺的不同, 每生产100t钢材就会产生10-15t的钢渣。我国是钢铁工业生产大国, “十一五”期间粗钢产量居世界第一, 2010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6.83亿t, 2013年钢铁产量突破10亿t, 其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1]。
钢渣是在高温环境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生铁里过多的碳和其它杂质去除的过程, 然后经特定工艺冷却的炉渣即为钢渣。钢渣的分类方式较多, 不同的原料、冶炼方式以及冶炼阶段所产生的钢渣不同, 按冶炼方式分为转炉渣、电炉渣、平炉渣;按钢渣的碱度高低分为低碱度、中碱度和高碱度钢渣。钢渣处理工艺有浅盘法、热泼法、热闷法、滚筒法等工艺, 不同的处理工艺有其不同的优缺点。不同钢厂炼钢过程中采用的原料、冶炼方式、冷却方式不同, 导致钢渣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波动较大, 但其主要化学成分种类相差不大。钢渣主要由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铁酸二钙、RO相 (Mg O、Fe O和Mn O的固溶体) 及少量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铝酸钙等矿物组成。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 钢铁渣的产生量随之增加。2010年钢渣的产生量约8147万吨, 综合利用率为21%, 截至2010年底, 我国钢铁渣累计堆存量已达92577万吨, 与“十一五”规划要求的指标仍有一定的差距【2】。钢渣、矿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是我国冶金工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目前矿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均已得到了大量的有效利用, 但是相比之下, 钢渣虽然含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等与水泥相同的矿物成分, 但是其利用率一直较低, 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近年来, 随着钢铁行业的环保压力加大, 同时主业利润下滑, 导致钢铁企业纷纷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不少企业将目光聚焦到了积存的钢渣上, 进行了钢渣在钢渣微粉、钢渣混凝土、钢渣除锈磨料、农业化肥、土壤改良剂等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投产应用[3,4,5],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钢渣
本文所用的钢渣为宝武集团的电炉滚筒钢渣, 产自上海市宝山区。钢渣集料为经过破碎、磁选、分选加工形成的颗粒状的具有一定级配的骨料。钢渣微粉为宝钢转炉滚筒钢渣颗粒, 经磁选、除铁等工艺后粉磨至一定细度的钢渣微粉。钢渣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1.1.1. 1 钢渣集料
将钢渣集料与普通混凝土用黄砂石子进行对比,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是钢渣集料的物理性能的试验结果。从表2的数据来看, 钢渣集料的测试结果均符合混凝土骨料的指标要求。由于钢渣的水溶液呈碱性, 因此不会与水泥发生碱集料反应[6]。
为了更充分的证明钢渣集料可以安全的应用于混凝土当中, 本文参照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进行 (见表3) 了应用的安定性试验, 结果表明该集料应用安定性同样合格。
钢渣集料的筛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GB 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对钢渣进行浸出毒性分析, 未检出六价铬等重金属。其放射性满足国家标准GB 6566的要求。使用安全性合格。
1.1.1. 2 钢渣微粉
钢渣微粉的检测数据见表7, 各项指标符合GB/T 20491的要求。
通过对钢渣微粉的检测, 我们发现钢渣微粉具有一定的活性, 符合标准的要求可以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
1.1.2 水泥
采用太仓海螺生产的P.O 42.5水泥, 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对P.O 42.5水泥的技术要求, 28d强度为48.6Mpa。
1.1.3 矿粉
采用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矿粉, 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GB/T 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28d活性指数为102。
1.1.4 中砂
产自浙江湖州, 颗粒级配见表8。
1.1.5 碎石
产自浙江湖州, 规格为5-25mm, 颗粒级配见表9。
1.2 试验方法
1.2.1 混凝土拌合物的制作
按GB/T 50080的要求进行。
1.2.2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取样
按GB/T 50107的要求进行。
1.2.2 钢渣集料的筛分
按JGJ 52的要求进行。
2 实验与分析
2.1 钢渣微粉用于混凝土
将钢渣微粉少量替代矿粉, 用于混凝土制备, 结果如表10所示:
从上表中的A1和A2, A3和A4, A5和A6两两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 以少量的钢渣微粉替代S95矿粉, 混凝土强度直线下降, 越是高等级的混凝土, 强度降得越多。C20等级的商品混凝土降低了1.8Mpa, 即降低了8.4%的强度;C30等级的钢渣混凝土降低了7.4Mpa, 即降低了22.7%的强度;C30等级的商品混凝土降低了5.8Mpa, 即降低了17.5%的强度。
由于钢渣微粉的活性低于矿粉的活性, 以钢渣微粉作为矿物掺合料部分替代矿粉用于制备混凝土, 会引起混凝土强度。若钢渣微粉全部替代矿粉, 则混凝土强度必然会急剧降低。因此, 钢渣微粉不宜直接等量替代矿粉等掺合料加入混凝土中使用。
本文仅研究了等量替代的情况, 但是由于钢渣微粉的价格比矿粉的价格低, 可以考虑尝试进行超量替代, 即可以尝试以70kg或更多的量替代50kg的S95矿粉, 或者选择加入外加剂、激发剂等方式激发钢渣微粉的活性,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2 钢渣集料用于混凝土
以钢渣集料等替代替代黄砂石子制备混凝土,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配合比B1和B2的对比, 可以发现, 以少量的钢渣粗集料等体积替代碎石, 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约8%。
通过配合比B3和B4的对比, 可以发现, 以钢渣粗集料等体积替代部分碎石、钢渣细集料等体积替代中砂, 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约5%。
研究表明, 钢渣是一种过烧的水泥熟料, 本身带有一定的胶凝性;同时表面稀疏多孔, 可以更好的与水泥浆包裹结合形成水泥石。因此, 钢渣集料比普通的砂、石集料更适合作为混凝土的骨料使用, 但是由于钢渣密度较大, 重量大约是砂、石的1.3倍, 在某些场合如楼板、墙板等对混凝土重量有要求的地方不适宜用钢渣集料。同时, 不同种类的钢渣性质也不同, 部分钢渣存在安定性问题, 其内在的游离氧化钙 (f.Ca O) 、游离氧化镁 (f.Mg O) 会缓慢地发生反应, 生成Ca (OH) 2和Mg (OH) 2, 体积大约膨胀1倍, 会引起混凝土的膨胀、开裂, 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因此必须对钢渣骨料的安定性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制备混凝土。
3 结论
3.1 钢渣微粉虽然具有一定的活性, 但是并不适合作为矿粉等矿物掺合料的替代品直接用于混凝土。
3.2 以钢渣集料替代砂石, 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各地对开山采石、河沙开采的限制, 与砂、石相比, 价格较低的钢渣用于混凝土中却能获得更优的强度等性能, 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建筑材料。
摘要:通过对宝武钢渣的理化性能的试验分析, 对钢渣微粉和钢渣集料用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钢渣混凝土,配合比,性能
参考文献
[1] 高洪成, 娄成武, “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J].中国软科学, 2012, (6) :6-14.
[2] 朱桂林,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冶金渣开发利用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1.10
[3] 蔡琪瑛, 磨细钢渣粉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2.5 (5) :5-8
[4] 饶磊, 陈广言, 周晨辉等, 钢渣用于喷砂磨料的试验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Vol.32 No.1, 16-21
[5] 杨波, 史林, 钢渣混凝土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NO.7, 11-12
[6] 金强, 贺鸿珠, 杨刚等, 宝钢钢渣在混凝土材料中资源化应用技术研究, 宝钢技术, 2010 (3) :19-22
相关文章:
材料力学性能课件串讲02-18
瓦楞纸板力学性能论文02-18
断裂力学性能02-18
剩余力学性能02-18
力学性能试验02-18
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02-18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02-18
实体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的试验研究02-18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和节能分析02-18
谈工程建设中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和应用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