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士焊接设备(香港)有限公司简介

关键词: 香港

华士焊接设备(香港)有限公司简介(精选3篇)

篇1:华士焊接设备(香港)有限公司简介

企业简介

华士焊接设备(香港)有限公司又名为:华士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专业制造生产型的品牌企业。企业总部位于香港九龙弥敦道625号雅兰中心二期15楼1508室。华士产品畅销国内各地,上海、江苏、温洲、义乌、宁波、福建、广东等地都设有办事处和服务部,产品远销越南、印度、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及部分欧洲国家和地区。华士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扩展经营项目,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企业产品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赢得广大新老客户的支持与信赖。

全资旗下子公司

惠州市华士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新墟镇塘吓产径工业区,是专业设计、生产、销售焊接设备的品牌企业,多年来一直获得中国著名品牌称号。企业产品主要有:电容储能式点焊机、交流脉冲式点焊机、大功率次级整流点焊机、微电脑中频逆变点焊机、自动化专用焊机等数十个焊接品种系列。普遍赢得了眼镜、电池、低压电器、不锈钢制品、电热器、网货架等行业的好评,产品主要部件均采用世界名厂元器件,并严格执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华士电源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位于江西省高安市新世纪工业区龙工北大道7号,是生产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专业厂家。公司总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现拥有标准厂房设施9500平方米,总投资为3000万港元。公司聘用技术专家作长年技术顾问,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率先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及新型光谱仪、蓄电池综合测试仪等先进检测设备,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完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IEC国际标准。企业产品主要有:电动助力车专用蓄电池及其它各种规格型号的铅酸蓄电池、以及和其配套的太阳能充电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汽车、摩托车和不间断电源等领域以及配套的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广告灯箱的供电系统。

企业理念

“关注用户,诚信服务”是华士人追求的宗旨,客户的满意,就是华士人追求的目标。公司推行营销一体化的策略。具有完善的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经营纲领

以人才为根本,共谋发展之路。以科技为基础,不断发展创新。以质量为保证,制造优良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市场需求。质量方针

设计优良,产品制作更精准。持续改进,产品品质更卓越。管理完善,品质意识更提高。服务周到,国内外客户更满意。

篇2:华士焊接设备(香港)有限公司简介

据了解, 为确保此次审核顺利通过, 该公司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宣传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努力营造学习体系文件, 严格执行质量方针的氛围;其次, 多次召开中层干部、班组长、工艺员和检验员会议, 明确各人的职责和分工, 要求各车间、部门加强对托管工有关质量方针、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和工艺文件的指导。另外, 重新梳理已完成并归档的资料、文件, 查漏补缺, 对不足之处及时整改。

香港审核组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对该公司的质量制度、质量日报表、质量指标分解和责任追究等体系文件进行了逐项检查, 并亲临车间和测试室, 对空调的氦气检漏、状态标志、首检记录、设备保养点检记录、特征操作证书、计量器具, 以及新产品测试报告的准确性和作业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了认真核查。

篇3:香港整体运输研究简介

一、香港的基本概况

香港特别行政区土地面积1 107平方公里, 由港岛、九龙和新界3部分构成, 共18 个行政区划。其中, 港岛和九龙属于老城区, 合计9 个行政区, 新界是20 世纪70 年代始才开发的“新区”, 也是9 个行政区。

香港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平原仅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l/6。为了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 香港一直大规模地填海造地。由于建设用地的不足, 造就了香港城市的紧凑发展, 人口密度极高。

二、交通特征

香港人口约为730 万, 家庭住户为247 万。各类注册车辆71.8 万辆、小汽车 (私家车) 51.2 万辆, 千人拥有率分别约为98 辆与70 辆, 低于上海和内地一些大城市。

香港道路网共长2 034 公里, 其中, 港岛444 公里, 九龙452 公里, 新界1 138 公里, 千人拥有道路约280 米;共有14 条主要行车隧道、1 201 座行车天桥与桥梁, 685 座人行天桥、426 条人行地道。

香港多山, 且由多个岛屿组成, 因此, 隧道在香港的道路交通中具有重要作用。2015 年10 月, 过海隧道机动交通量达到798 万车次, 日均25 万车次, 较2014 年同月增加8.5%, 其中红磡海底隧道车流量最高, 日均约12 万车次。2015 年10 月, 非过海隧道机动车交通量1 630 万车次, 日均52 万车次, 其中狮子山隧道最高, 日均9 万车次。

在公共交通方面, 香港轨道 (含铁路) 线网长218.2 公里、84座铁路站及68 座轻铁站。专营巴士5 798 辆, 公共小巴4 349 辆, 的士18 090 辆, 各类公共客运交通工具总载客能力达到156 万客位;年客运总量达3.4 亿乘次, 日均客运量1 109 万乘次。其中, 轨道占37%、专营巴士占33%、公共小巴占16%、的士占10%、轮渡占1%、其他占3%。

对外交通枢纽包括港口与香港国际机场。港口年旅客吞吐量6 200 万人次, 货物吞吐量2.9 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近2 400 万标准箱。

三、整体运输研究 (CTS) 历程

香港到目前为止, 已经开展了3 次整体运输研究。整体运输研究在香港的交通发展中起到了纲领性作用。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邱诚武指出, 整体性的运输研究所关注的是一些整体性的策略, 是一些全港性、综合性的问题, 而并非一些局部或个别地区所遇到的问题, 或政策的落实。

1976 年第一次整体运输研究 (CTS-1) 的成果是1979 年发表的《运输政策白皮书》, 提出三大原则:一是改善道路设施;二是扩充及改善公共交通服务;三是合理使用道路资源。

1990 年, 在1989 年完成的第二次整体运输研究 (CTS-2) 基础上, 香港政府发表了第二份运输政策白皮书《迈入21 世纪》, 提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发展新的交通管理技术, 以优化基础设施利用;二是管理道路使用, 获取最大效益。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香港进入新开发时期, 人们对交通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升温。为制定一个平衡的、适用于2016 年前的运输战略, 适应未来增长需求且使香港的整体交通朝着环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997 年港府委托顾问进行第三次整体运输研究 (CTS-3) , 为政府提供制订未来 (2001 年, 2006 年, 2011年, 2016 年) 运输策略的依据。CTS-3 已于1999 年完成, 同年10月, 政府公布了长远运输策略。

目前, 香港多位立法会议员认为未来5 年随着多项新铁路、口岸及道路项目落成, 建议政府启动第四次香港整体运输研究, 一并研究陆路交通发展、铁路角色、隧道营运模式及政府监察营办商角色等政策方向。

四、第三次整体运输研究 (CTS-3)

虽然第三次整体运输研究发表于16 年前, 但其中的思想依然在指导着香港的交通发展, 也对内地城市具有诸多借鉴意义。CTS-3提出若干原则构建未来的交通骨架, 具体如下。

1. 土地使用、交通运输与环境的整体规划

其提出未来的人口与就业中心应当规划在轨道交通车站的周边, 由一体化的步行系统与其他接驳交通服务衔接,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轨道交通客运的优势, 并应规划商业车辆避开CBD区域。

2. 优先考虑轨道交通建设

轨道交通系统将成为未来客运交通的骨干。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应与土地使用开发同步, 以轨道交通衔接重要人口与岗位中心, 使2016 年前轨道交通客运比重达到40% ~ 50%。

3. 协调与加强公共交通服务

战略地段提供一些重要的高标准公交换乘站, 使其至少有一种大容量的交通服务 (地铁或九广铁路) ;适宜地段建设停车换乘设施, 以吸引私人小汽车方式转向公共交通;增加空调公共汽车数量, 统一公交的收费及开发乘客信息系统。

4. 提供更及时的运输基础设施

拓展轨道交通网建设的同时, 仍需要建设一些战略性的公路走廊以支持未来经济发展, 包括一个20年的道路建设计划和推荐一个实施前评估的机制, 以使道路建设适应新开发。

5. 管理交通与新技术应用

利用智能交通系统 (ITS) 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率, 包括驾驶员信息系统、公交车辆调度系统, 以及交通信号、车速、车道和匝道控制系统, 以助缓解拥挤。

6. 规划人行设施

交通系统的规划必须包含行人设施的规划。步行道、立体交叉与安全的行人设施, 有助于减少短距离的机动出行与人、车的冲突, 同时增加了机动性、加强了道路安全并有益环境。

7. 环境改善措施

交通排放是主要空气污染源。1997 年, 交通排放的氮氧化物与可吸入颗粒物分别占排放总量的65%与75%;另一方面, 经1997 年的战略环境评估, 生活在主要道路周边的居民多达43 万人宣称遭受过度的噪声干扰。CTS-3 提出一些环境改善措施来促进更可持续的发展, 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这些措施的可行性。

五、结语

香港的整体运输研究, 类似于上海的交通白皮书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两者研究工作的集成。其关注交通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时序, 关注交通管理和技术手段革新, 关注交通政策的综合平衡和协调推进。香港的整体运输研究时限较长, CTS-3 的研究期限是从1997-2016年, 时间跨度为20 年。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香港嘉里集团简介 下一篇:xx年公司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