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绘画语言的形式——浅谈石涛绘画美学的认识

关键词: 苦瓜

一、艺术思想的时代背景和身份定位

石涛(1641-1701年),原名朱若极,法名原济,字石涛,号苦瓜和尚,广西全州人。历史上吃苦瓜最有名的人物,当首推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石涛是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他自号苦瓜和尚,餐餐不离苦瓜。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他对苦瓜的这种感情,与他的经历、心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石涛早年云游四方,先后到过湖北、安徽等地,40岁以后往来于南京、扬州,50岁前后居京津三载,晚年定居于扬州。他是清初最富独创个性的画家,山水、花鸟、人物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石涛生于明朝末年,生活异常艰辛,颠沛流离,辗转多地。他带着内心的矛盾和隐痛,创作了大量精湛的作品。最为人推崇的,是他画中那种奇险兼秀润的独特风格,笔墨中包含的那种淡淡的苦涩味。一种和苦瓜极为近似的韵致。以至在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无不显示了风格的丰富多样,给人耳目一新、神采飞扬的视觉刺激。

石涛的花鸟画,也继承了徐渭等人的大写意花鸟传统,并自探“灵苗”,以天谷张开的艺术魅力表现他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他的花卉墨竹,纵横肆意,于无法中有法,直抒心灵,并讲究了诗情画意的结合。代表作有《墨竹》、《牡丹竹石图》。他的人物画代表作品则有《睡牛图》、《西园雅集图》等。

二、绘画作品的审美寓意

石涛的绘画艺术理论和绘画实践中,遏制了艺术自由发展的文化环境,使石涛备受压抑,迫切的想突破这样沉闷的画坛。同时石涛张扬自我,主张个性自我意识的绘画思想;特殊的身份,又不能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他用绘画来张扬自我,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石涛晚年用笔纵肆,画风明杰,存世作品有《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作为绘画史上特立独行的天才画家,除了留下众多见仁见智的作品,偏偏还是“文章千古事”的笃行者,余勇可嘉地写下了一部万言著作《画语录》。《画语录》中以“一画”论为出发点,精辟地阐述了绘画艺术同现实的审美关系,同时在绘画的继承与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在视觉经验与传统社会迥异的今天,对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一画论”是石涛从宇宙本体的高度来阐述自己的艺术观。吴冠中先生认为其实质是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创造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其实不尽然。石涛的一画中有了更为宽广、空灵的对事物本体和对内心世界的概括与总结。有着超越自我的更为宽广的精神空间。他的一画论是中国画哲学理念、思维方式的重要节点。

三、艺术理论体现的构建

“一画”作为美学和艺术学的重要范畴,体现了外师造化和张扬自我的统一,是绘画艺术的创造。石涛认为,外在的景观、材料等艺术媒介需要转化成内心的情感。艺术媒介和主体精神统一。掌握了一画之法,笔墨的挥洒、技法的运用、内心自然地表达,绘画作品便会巧夺天工。因此“一画”首先是绘画理论的,涵盖了艺术的创造活动,内化为人的情感表达。中国传统的绘画发展到明末清初,从技法上、思想上均趋于成熟。各种各样的绘画论著对笔墨、技法进行了总结。石涛的《画语录》是把理论贯彻到实践中、将思想和技法统一起来,从美学的角度总结中国画的艺术。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变,在经历了文化认同和价值意义的重建之后,中国的文化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的思想文化从开始的封闭、保守到文化的多元交融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时代文化的语境中,石涛吸收了中国绘画美学和艺术理论的精华,为绘画寻找了一个全新的系统的论述了中国文人画的笔墨、技法等美学意义,创造了绘画艺术学的体系,以解决中国画的根本问题。同时他把思想体现在艺术创作上,使艺术和思想相融合,成就了艺术和思想的高峰。

石涛主张“笔墨当随时代”,画山水者应“脱胎于山川”,“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而“法自我立”。所画的山水、兰竹、花果、人物,讲求新格,构图善于变化,笔墨笔墨恣肆,意境苍莽新奇,一反当时仿古之风。石涛的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范围进行,自不免时代的局限性。

四、结语

从今天的艺术来看,艺术没有固定的疆界,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众所周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价值较之传统农业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墨的内涵被扩大了,但仍用笔墨代指绘画的表现语言。笔墨只不过是山川形质的修饰,根据事物形体的生长规律,其他材料也可以把这个物体的形象书写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式的审美思想始终是中国画笔墨书写的核心,画面的形式通过笔墨具体呈现出来的,笔墨的安排和限定随形式而生发。给艺术家的新追求以来自传统的信息,在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过程中,绽放新的艺术和思想光芒。

摘要:敢于越过传统的历史氛围,高标独处是石涛的过人之处。有人称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之一,从他的绘画技艺和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文人画,石涛,笔墨,绘画理论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石涛之研究》,见《石涛传记资料》[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 贺志朴,《石涛绘画美学和艺术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8年

[4] 薛永年,罗世平,《中国美术史》[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2014年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 下一篇:试论墙与空间关系的环境设计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