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 主要分为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且病情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目前 ,临床治疗通常控制血糖后,给予维生素类药物及扩张血管药物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该研究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下, 给予糖尿病中药洗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29例, 其中男18例, 女11例,年龄36~73岁,平均 (57.96±3.32) 岁。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出现蚁走感和灼痛感,早期感觉过于敏感,后期感觉逐渐减退甚至消失不见。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即严格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并且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控制空腹血糖的水平。
1.2.1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 ,每天分别肌肉注射100 mg/次的维生素B1和500 mg的维生素B12, 并且采用生理盐水和碘伏外洗,2次、d,20 min/次。
1.2.2治疗组糖尿病洗药处方 :桂枝20 g,丹参20 g,制川乌35 g,威灵仙20 g,红花20 g, 黄芪30 g,苦参30 g,当归30 g,地鳖虫15 g,鸡血藤30 g,透骨草30 g,牛膝15 g,伸筋草30 g。如出现局部红肿或热痛可以加用地丁、野菊花、银花各30 g,有合并溃疡或伤口久治不愈症状可加用升麻、白术、党参各30 g[3]。上述中药加适量的水浸泡30 min,慢火煎煮90 min,滤出药液,先以药液的热气熏洗患处,待药液降至适宜温度后,再将患肢浸泡其中。1剂/d,分早晚熏洗5次,60 min/次,1个疗程为18 d,4个疗程后分析疗效。
1.3 观 察指标
治愈:经过治疗,肢体麻木、无力及疼痛、皮肤感觉减退等症状消失,可以进行正常的肢体活动。好转:经过治疗,肢体麻木、无力及疼痛、皮肤感觉减退等症状有所减弱,但是正常的肢体活动仍略微受限。无效:经过治疗,肢体麻木、无力及疼痛、皮肤感觉减退等症状没有得到改善,且正常的肢体活动受到限制。
1.4 统 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临床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10例,无效例,总有效率86.21% ; 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4.83%。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传统中医中属于“消渴”、“痿证”“血痹”等的范畴。 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消渴日久 ,气血亏耗 ,脉络瘀阻,血流运行不畅,血虚筋脉失于濡养,时间久了因其损耗阳气不达,出现四肢麻木、冷痛,痛感强烈,夜间加剧,皮肤感觉退化,四肢疲乏无力。相关研究表明,瘀血病理在糖尿病患者中表现的比较普遍,且贯穿该疾病的始末,所以瘀血阻络是造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恶化的根本原因[2]。因此 ,需要通过调补气血,活血通络,滋肝补肾等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熏洗是有效的外用治疗方法之一,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是通过热气以中药的双重作用而达到治疗效果。热可以疏通腠理,活血通络,湿润皮肤,扩张毛细血管,且药物更容易渗透,益气活血,疏通经络,最终达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
摘要:目的 观察糖尿病洗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以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维生素B族治疗,治疗组给予糖尿病洗药熏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的临床症状都得到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44.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洗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借鉴。
关键词:糖尿病,洗药,周围神经,效果分析
相关文章:
无创动脉检测联合血管彩超在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02-19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02-19
通脉降糖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疗效观察02-19
甲钴胺与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02-19
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02-19
试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