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治疗(精选十篇)
牙齿治疗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4例要求冷光美白的门诊患者, 其中, 男24例, 女30例;年龄21~48岁;四环素牙27例, 7例呈黄色, 10例呈棕褐色, 10例呈深灰色, 前牙比后牙着色明显, 乳牙着色又比恒牙明显, 因为乳牙的釉质较薄、较透明, 不易遮盖牙本质中四环素结合物的颜色;氟斑牙27例, 恒牙23例, 乳牙4例, 由于乳牙的发生分别在胚胎期和乳婴期, 而胎盘对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分为着色型 (中度) 和缺损型 (重度) 。
1.2 方法
1.2.1 材料
Beyond齿科冷光美白剂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 (H2O2) 及直径在20 nm以内的二氧化硅 (SiO2) 并配以其他特殊美白成分组成。
1.2.2 原理
Beynod齿科冷光美白仪原理是将波长介于480~520 nm之间的高强度蓝光, 经12 000多根总长度超过1 609 m的光纤传导, 再通过2片经30多项镀膜处理的光学镜片, 隔除了一切有害的紫外光与红外线, 照射到涂抹在牙齿上的特殊美白剂上, 在最短时间内使美白剂透过牙本质小管与多年沉积在牙齿表面及深层的色素产生氧化还原作用, 使牙齿回到未经染色前的洁白。
1.3 治疗方法
首先对比并记录美白前牙齿的颜色, 可照像存档;美白患者和操作人员戴上护目镜, 将抛光沙加少量水调和, 对牙齿表面进行简单处理;将牙齿表面吹干, 放入开口器, 棉条放入唇内侧隔湿, 涂抹护唇油;将光固化树脂涂在牙龈上, 并遮盖龈下0.5 mm, 每颗牙光固化灯照射3 s;将H2O2跟美白粉调成糊状, 涂抹在已吹干的上、下前16颗或更多的牙齿表面, 厚度2~3 mm, 调整美白仪灯光, 灯头与牙齿表面呈90°垂直, 刚好接触开口器, 按开始键, 开始第1个8 min的疗程。机器自动停止后用吸管吸掉美白剂, 用干棉球擦试牙齿上残留的美白剂, 不要用水冲洗, 再重复第2、3个8 min的疗程。美白完成后去掉美白剂, 去除光固化树脂及棉条, 用水冲洗牙齿, 摘下开口器及护目镜, 进行美白后比色, 可照像存档。
2 结果
54例患者中, 30例患者对美白效果满意, 18例美白效果明显改善;6例感觉不适。美白效果不理想6例, 其中, 3例操作过程感觉不适, 只进行了1个8 min的疗程 (需做第2次冷光美白者一般1~2周后进行美白) 。
3 讨论
3.1 预防牙齿变色
预防牙齿着色、变色应从儿童开始, 使儿童健康发育、防止疾病发生。合理的营养, 饮水含氟量过高的地区改变水质, 降低含量和儿童使用四环素族药物, 是预防氟斑牙、四环素牙和釉质发育不良的有效措施。
3.2 冷光美白的优点
(1) 操作过程仅需30~40 min; (2) 低温冷光, 完全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对牙神经的刺激; (3) 在亲水性药物和完全不接触牙龈的美白过程中, 对牙齿结构及珐琅质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4) 美白效果可持续2年以上; (5) 美白剂的主要成分H2O2, 安全使用在牙齿脱色上已有数十年之久。
牙齿美白的推广将彻底解决人们长期以来因饮食习惯、年龄的增长、药物或外在因素所带来的牙齿变色的困扰, 并提高了人们的牙齿保健意识。目前, 冷光美白虽然刚刚起步, 但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有这方面的需求及经济实力, 而家庭牙托式美白技术虽然有一定效果, 但是由患者回家自行佩戴, 会因患者操作不当而无法保证完善的治疗, 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和患者适当的沟通, 并掌握好适应证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才能确保冷光美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旭东, 陈书兰, 于江波.冷光美白技术与夜间活髓牙脱色技术协同漂白四环素牙的临床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 16 (4) :409.
[2]韦少锋.祛氟剂+Beyond冷光美自治疗氟斑牙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14) :19-20.
[3]王少英, 陆兆威, 施春梅.Beyond冷光美白仪治疗变色牙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05, 9 (4) :145-146.
牙齿断裂治疗方法 篇2
另外还有一些情况,当牙齿受伤后,往往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缺损,仅公是牙齿有些松动,而实际上在牙齿的根部已发生折断,或者在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发生了损伤。受伤严重的,可命名牙齿改变位置,向前或向后突出;有的可将牙齿嵌入牙槽骨而使牙齿缩短,也可以由于脱臼使牙齿伸长。有时还可发生一个或几个牙齿从牙槽骨里脱落下来。
治疗办法需根据折断的情况来决定。极轻微的牙冠折裂,只需要加以磨光和涂布一些脱敏药品于折损部位就可以了;如牙折已命名牙髓暴露,应首先处理牙髓,进行保护牙髓的治疗或作于髓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再修复缺损的牙体;牙齿受处力打击所引起的松动、移动,可立即将受伤的牙齿复位固定;对已经完全掉下来的牙齿,可采用牙再植手术而保留下来。过去主张牙冠的绝大部分已折断或牙根也完全断了的牙齿,应该拔除。但现在认为,折断的牙齿也尽量保留,可用矫形治疗的办法来修复牙冠部分。
治疗牙齿变色的新方法 篇3
最常见的是由于使用四环素族药物(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所造成。四环素使牙着色主要发生于7岁以下的儿童,包括妇女所怀4个月以上的胎儿。这是因为乳牙的钙化期始于胚胎4个月,完成于出生后的11个月;恒牙(切牙和尖牙)牙冠钙化始于出生后的8~4个月,完成于7岁前后。因此,妊娠4月以上的妇女和7、8岁以下的儿童应禁用四环素族药物。卫生部已将小儿四环素等药列为淘汰药品,这就从根本上防止了四环素着色牙的发生,但已经变色者却已留下了不可逆的永久性的着色。四环素着色牙一般呈深黄色,也可呈灰褐或棕黑色。
釉质发育不全,是牙齿变色的另一常见原因。母亲在妊娠期间患风疹、毒血症等疾病;或婴幼儿本身患肺炎、麻疹、猩红热等高热疾病;或婴幼儿严重缺乏维生素A、D和钙、磷等,都可影响牙齿的发育;此外,婴幼儿患乳牙根尖周围的炎症,也能直接影响其下方相应的恒牙牙胚的发育。以上轻度的仅表现为牙齿的钙化不良,发生白垩状或黄褐色变,严重的在牙面有实质性缺损,呈带状或窝状的棕色凹陷,有的呈棕褐色蜂窝状。釉质发育不全也是在婴幼儿的牙齿发育钙化期形成的,但在牙齿长出后方能被发现,而发现后再补充维生素A、D或其它矿物质已无济于事了。因此,从胎儿期(母亲妊娠期)至小孩7岁以下内,都应注意维持母体及儿童的营养和健康。
斑釉痖也使牙齿变色。这是由于饮水中氟含量过高所造成的损害。儿童年时期居住在饮水含氟量高地区的人,牙齿上有粉笔样白垩状、黄褐或暗棕色斑块,严重者也可发生釉质实质缺损。一般均见于恒牙,乳牙极少发生,因氟必须通过母体才能作用于胎儿和婴儿,而胎盘和母体对氟有一定的筛除功能。
牙齿变色对外观的影响很大,伴有牙质缺损者,还直接影响到牙齿的咀嚼功能。一般的变色不需处理。对严重变色或有特殊职业需要者(演员、教师等),需给以适当处理。有人采用双氧水温热漂白法,但效果不理想。烤瓷或塑料全冠修复,对变色严重并有牙质缺损者效果很好。但此法磨切牙齿多,且操作工序繁杂,需专门设备,不便大量开展。酸蚀——粘结技术,给牙齿变色的患者提供了方便而有效的治疗新法。这是近十几年来口腔医疗技术的新发展。将极薄的塑料牙面,用酸蚀
粘结方法粘贴于变色的牙面上;在粘贴前,除龋坏要去净外,一般不需要磨牙齿。先用50%磷酸在变色牙的表面涂擦约一分钟,使釉质表层脱钙,形成许多的微孔;再用复合树脂将薄牙面粘贴上去。复合树脂能渗透到釉质酸蚀后形成的微孔中,形成一种物理性嵌合力,因此粘结力很强。可以单个牙贴面,电可以4~6个牙连在一起贴。这种贴面的表面光亮、美观。如果原来牙齿不齐,还可以通过调改塑料牙面和改变复合树脂的厚度而使其排列整齐。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省时,基本不磨牙齿,病人无痛苦,而且一次便可完成,因此深受病人的欢迎。目前国内大中城市不少医院已在应用这一新技术。四川晨光化工厂成功地生产出EB型复合树脂,粘结性能很好,有效地配合了这种新疗法。相信不久在全国范围内,这种方法会得到普遍推广。
牙龈瘤治疗中保留牙齿的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门诊确诊为牙龈瘤患者40例, 男性12例, 女性28例, 年龄最大者42岁, 最小者20岁, 平均年龄30岁。牙龈瘤发病部位:发生于上颌者32例, 下颌牙龈8例, 仅累及一个牙间隙的33例, 累及两个牙间隙的7例。所波及的牙齿均无松动无移位, X线牙片显示牙槽骨及牙骨质无破坏。牙龈瘤类型:肉芽肿型18例, 纤维型16例, 血管型6例, 均为临床结合病理诊断。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一般无特殊准备, 仅需了解患者全身情况, 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 如无禁忌即可行微波热凝疗法治疗。所有病例在治疗前1周行全口洁治术, 抗炎治疗, 清洁口腔, 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洗必泰液行口腔含漱。
1.2.2 手术方法
采用患者坐于牙科综合治疗椅上, 常规消毒铺巾。用2%盐酸利多卡因作粘膜下浸润麻醉。LY-3型微波机 (天津市新海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 频率为2450MHz, 波长12cm, 调整输出功率为40~60W。在输出端接上刀状手术器, 在牙龈瘤体部或边缘外2~3cm的正常组织上直接插入粘骨膜下, 渗血处用1.0cm的针状电极 (手术器) 烧灼止血, 沿骨面剥离粘骨膜, 将其与瘤体完整切除。用高速涡轮机配小号球钻, 磨除牙龈瘤基部的牙槽骨少许, 特别注意牙齿邻面间隙的牙槽骨, 根据情况磨除1~2mm, 沿牙周膜腔向根方磨入4~6mm, 同时磨除少量牙骨质, 以彻底去除病变之牙周膜及骨膜, 防止术后复发。磨除骨质时配有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以使术区便于观察, 同时利于术区降温, 减少术后牙齿过敏反应。术区不作缝合, 用牙周塞治剂或碘仿砂条填塞保护创面即可。
1.2.3 术后处理
常规服用抗生素3~5d, 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洗必泰液行口腔含漱, 半流质饮食, 注意口腔卫生。嘱术后7d及1、3、12个月复查, 以后每隔12个月复查1次。
2 治疗结果
40例均于术后7~10d去除牙周塞治剂或碘仿砂条, 术后牙齿无松动及牙髓症状, 少数牙齿有感觉过敏现象, 但是症状轻微, 没有特殊治疗, 10~30d后症状消失。40例全部于术后12~36个月复查, 未见有复发征象, 牙齿无松动、脱落, 牙齿牙髓活力正常, 牙龈外形满意。
3 讨论
牙龈瘤起源于牙龈、牙周膜及牙槽骨骨骨膜的结缔组织, 一般认为其发生与局部的慢性炎症、缓和的机械性刺激以及内分泌的影响有关, 是一种牙龈组织的炎性反应性假瘤样增生, 而非真性肿瘤[2]。但因其具有肿瘤的表征及切除后易复发的生物学行为, 故以往临床治疗中常常需手术切除并拔除相应波及的牙齿以减少复发率。其治疗方法虽然简单, 但易于复发及拔牙的特点, 仍成为临床治疗中医患双方感到为难的一点。
微波是一种生物物理能量的高频电磁波, 可使生物组织细胞中的离子、水分子和其它分子的偶极子随微波频率的变化而出现取向改变进而使这些极性分子发生高速旋转摆动摩擦, 产生热效应[3]。微波的这种以生物组织本身为热源的内部加热效应称为介质加热。其特点是加热部位均匀、深浅一致, 作用范围局限, 边界清楚, 且无组织变化及出血。微波的治疗作用主要为非热效应和内生热效应两大方面。内生热效应包括高热效应治疗及组织凝固治疗。组织凝固治疗是将微波直接作用于物体的局部组织, 在小范围内实现高温, 产生凝固, 以使部分组织坏死进而脱落, 达到祛除病变的目的。微波热凝疗法治疗牙龈瘤采取粘骨膜下插入法。微波剂量的输出不受组织凝结影响。术中不出血, 直观性好, 定位准确, 操作时间短。
本病好发于青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 多见于上颌前牙区域前磨牙区, 不但影响牙龈美观, 也常常因出血、疼痛等影响咬合功能。患者一般多迫切要求切除牙龈瘤, 但是对于拔牙, 因可引起美观及咬合、发音等功能方面的影响, 患者多是不愿接受或者拒绝接受。我们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 即微波热凝疗法结合高速涡轮机磨除病变的方法, 能快速、准确磨除接触区至牙龈外展隙, 得到一个间隙, 为术者在直视或口镜下完整剥离牙眼瘤创造了条件, 牙龈瘤切除后, 用涡轮机直视下将牙龈瘤波及的牙周膜、骨膜及领近的骨组织磨除, 降低术后复发率, 不用拔牙[4]。即保留了相应部位的牙齿, 又达到了减少术后复发的目的, 减少由于失牙而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经过术后跟踪观察, 复发率低,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 该方法效果良好, 简便易行, 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对于病变范围较大, 超过3个牙位的牙龈瘤, 或范围较小, 但牙齿已出现松动的, 或牙槽骨已有破坏的, 原则上不采用此方法, 而应该应用常规的手术结合拔除所累及的牙齿为妥。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1~262.
[2]郑家伟.牙龈瘤的命名和治疗[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 3 (5) :287.
[3]胡振军.200例耳鼻喉科疾病微波治疗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 2010, 27:95.
牙齿开裂的治疗方法 篇5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裂开的牙齿有半边是有用的话,就只需要拔掉坏死的半边,然后填补那半边拔掉的地方,最后装一个牙套固定就可以啦,所以,牙齿有并要早去看哦
如果整颗牙齿已经裂开到坏死的地步,就需要拔牙,拔牙是个缓慢的过程,不是说拔马上就拔的,先要进行消毒和注射麻药处理
注射了麻药之后,就要开始拔了,有些人的牙齿很容易就拔出来,有些人的牙根深,拔起来就特别费劲
拔完牙之后,拔过的地方就空了,怎么办,不能空着啊,那样会非常容易感染的,并且新闻上不是说牙齿感染了会导致艾滋病的吗
拔完牙之后过一个星期,再去医院,进行补牙,补牙也是相当相当痛苦的,虽然是打了麻药,毕竟是将一颗假的牙齿安装到牙龈上啊
牙齿治疗 篇6
【关键词】上颌牙齿前凸;正畸矫治;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8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24-02在临床上,儿童比较常见的错牙合的畸形就是上颌牙齿前凸。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上颌的牙齿相对的前凸,下颌会相对后缩。主要是中性的磨牙牙合关系或者远中的磨牙牙合关系,前牙的牙合深覆盖,严重者主要表现为嘴巴轻轻张开,牙齿就露出来,使患者面型受到很大影响[1]。通过对临床中50例的儿童患者,对上颌双侧的第一双尖牙齿利用减数拔除,将牙齿运用直丝弓的矫治器来矫正。临床效果非常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矫治的50例患者中,女27例,男23例,他们的年龄在十二到十四岁,平均的年龄是十三岁;在其中的安氏Ⅰ类为27例,安氏Ⅱ1类为23例。在矫治的前后都拍下了头颅定位的侧位片以及全颌曲面的断层片,取出记存的模型。50例患者都是恒牙牙合,牙齿的排列比较完整,没有矫治的历史;前牙的深覆牙合的覆盖比较深,深覆牙合比Ⅱ度大,最深覆盖大于5mm,上颌的凸度大于82.67,上中切牙的凸距大于5.2mm。
1.2方法所有的病例都采用对上颌双侧的第一双尖牙齿利用减数拔除,将牙齿运用直丝弓的矫治器来矫正的方法,基本的疗程是十八到三十个月,平均26.1个月。2结果
50例患者通过正畸矫治之后,拔牙的间隙关闭了,前凸的上牙得到内收,前牙的覆牙合覆盖的关系很好,磨牙也可以达到中性牙合的关系,减少了上颌的凸度,中上切牙的凸距小于2.42mm,改善了软组织的凸面型,颌唇沟变浅了。3讨论
本文研究的五十例患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Ⅱ类骨面型发展的可能性,以上研究的患者中上颌凸出的颌度都大于82.67,而且患者的上前牙齿都呈现出一定唇向凸出的症状,中上切牙凸出的距离很明显要大于5.2mm,但是他们下颌后缩的情况并不明显,也没有出现牙齿拥挤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患者拔出上颌双侧的第一双尖牙的方法进行治疗,使患者上前牙前凸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也改善了患者侧貌外凸现象。使患者上颌的牙齿前凸以及面部前凸、软硬组织间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软硬组织之间的相关性更加明显。因此,如果牙骨之间的结构非常协调的话,软组织在外形上也会非常协调。
在矫治中,对Ⅱ类牵引进行增加,特别是对于安氏Ⅱ类的错牙合,减小了上颌骨的SNA角,抑制了它的生长发育。对上颌的前牙通过拔牙的间隙进行内收,牙齿的楔形效应也得到根除,牙齿代偿减少了前牙覆盖,改善了软硬组织的侧貌。第一磨牙关系通过Ⅱ类牵引得到了调整,牙合之间呈现出中性的关系,矫治过程中,压低前牙、升高后牙,加上Ⅱ类牽引的共同调整,对前牙的深覆牙合进行矫治,在治疗结束之后,前牙会表现出正常的覆牙合的覆盖关系,矫治的过程中,将前牙内收,将拔牙的间隙关闭,应该注意对支抗进行调整。在将拔牙的间隙关闭,对上前牙进行内收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支抗丧失。想要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应该利用滑动牵引的方法把四个上前牙内收,或者运用增加腭杆或者口外唇弓的方法。如果想要达到正畸矫治的良好效果,必须要评价和分析患者软组织的形态[4]。
上颌的牙齿前凸造成了深覆的牙合覆盖。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就是上下颌矢状的关系不协调,也有可能会出现上下颌的牙弓在在垂直关系上的发育比较异常,这样就会产生上颌的位置比较向前凸出,整个面部都呈现凸形,还会产生唇闭合无力、前牙的槽骨过长、牙弓狭窄等症状[2]。上颌的牙齿前凸会对儿童患者在面貌上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使面中部比较凸出,严重的开唇即露齿,随着年龄增长,会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障碍。
拔牙矫治与其他的治疗方法相比,在矫形上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因此,硬组织是软组织面型的支架和基础,在不同位置上的软组织出现的变异也是不尽相同的,相互之间也不存在一致性,与常规的固定的矫治器的治疗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减少了上颌的突出,拔牙矫治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上牙弓突出的现象,使支抗丧失得到有效避免[3]。首先应该在双侧上颌的尖牙上采用远中牵引的方式,关闭拔牙的间隙,再利用滑动牵引的方法把四个上前牙内收,如果患者采用的是强支抗的方法,就可以运用增加腭杆或者口外唇弓的方法,患者可以利用口外唇弓进行良好合作。所以说,在上颌骨进行远中移动的矫正方法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是很小的。
通过上面的论述,对上颌牙齿前凸通过拔牙的方式进行矫正,则可以减小凸出度,使前牙覆盖的关系恢复正常,同时也很好地改善了软组织的面型[5]。对于儿童的上颌牙齿的前凸进行矫治。可以有效降低上牙弓和上颌的凸度,使软硬组织之间的结构可以保持一致,尤其可以明显改善上牙弓。参考文献
[1]朱辛奕,李剑峰,浦铁民.上颌牙齿前凸拔牙矫治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学院学报,2010(31):198-200.
[2]李秀丽,王一平.正畸矫治儿童上颌牙齿前凸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3-124.
[3]林培杰.120例正畸矫治儿童上颌牙齿前突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2):1809-1810.
[4]王全智,张丽.先天性上颌牙齿缺失的正畸修复治疗[J].山西医药杂志,2010(10):923-924.
牙齿治疗 篇7
关键词:传动直丝弓,Ⅱ类牙齿畸形矫治术
安氏Ⅱ类牙齿畸形是临床常见的牙齿畸形, 常规采用Tip ̄Edge差动直丝弓矫治术、MBT直丝弓矫治术和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1]。上述矫治技术均有国外口腔医疗界中引入, 我国国内新发明了一种新的牙齿畸形矫治技术“传动直丝弓矫治术”, 在国际口腔医疗中影响中法, 传动直丝弓矫治术是一种口腔创新性技术, 具有前三者国外矫治技术的优点, 在医疗器械成本、矫治术质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3]。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口腔科安氏Ⅱ类牙齿畸形患者30例, 全部患者均择期行传动直丝弓矫治术, 无正畸治疗史、深覆颌Ⅰ度及其以上的患者纳入研究。排除牙周中重度炎症患者。其中男14例, 女16例, 年龄10~40 (13.24±3.61) 岁, 深覆颌深度5~10 (7.85±3.01) mm。
1.2 治疗方法
(1) 传动直丝弓颊面管、托槽 (杭州新亚公司) 、传动直丝弓澳丝 (Australia Wilcock) 、传动直丝弓方丝 (3M公司) 、传动直丝辅弓镍钛丝、结扎钢丝、橡皮圈 (杭州新亚公司) 。 (2) 全部患者均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术, 矫治术前后均采用X线定位侧片, 全部定位检查均由同一人同期内完成检查, 全部检查或测量共3次, 每周1次, 测量项目包括 (a) 上齿槽座点 ̄鼻根点-蝶鞍中心组成角:SNA角 (b) 下齿槽座点-鼻根点-蝶鞍中心组成角:SNB角 (c) 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组成角:ANB角 (d) 上中切牙长轴-鼻根点-上齿槽座点组成角:U1-NA角 (e) 下中切牙长轴-鼻根点-下齿槽座点组成角:L1-NB角 (f) 其他:U1-L1角、U1-NA距、L1-NB距、MP-SN、U6-PP距、L6 ̄MP距、U1C-PP距、L1C-MP距、覆盖、覆颌。 (3) 排齐前牙:治疗目的为打开咬合、减小覆盖。采用0.4064mm不锈钢丝作为传动直丝弓主弓, 0.3556mm传动直丝辅弓镍钛丝, 采用斜结扎使托槽呈现滑动状态。倾弯主弓丝于磨牙颊面附近3~5mm, 排齐双尖牙、打开咬颌和移动前牙。 (4) 纠正中线, 调节磨牙关系, 使用0.508mm传动直丝弓主弓, 采用Z形牵引。 (5) 0.4826mm×0.635mm传动直丝弓主弓转矩矫正, 0.4064mm辅弓正轴尖牙。
1.3 观察指标
观察30例患者传动直丝弓矫治术效果和矫治前后SNA角、SNB角、L1-NB角、ANB角、U1-L1角、U1-NA距、L1-NB距、MP-SN、U6-PP距、L6-MP距、U1C-PP距、L1C-MP距、覆盖、覆颌值等测量值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用 (±s) 表示,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30例患者成功矫治时间为11~18 (16.03±2.12) 月, 评估患者的牙齿对合状况, 矫治术后, 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覆盖、覆颌和上下磨牙的良好对合关系, 牙齿外观得以显著改善, 患者满意度高达100%。
2.2 矫治前后测量值比较
矫治后SNA角、L1-NB角、ANB角、U1-NA距、L1-NB距、U1C-PP距、L1C-MP距、覆盖、覆颌值均明显低于矫治前, 矫治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5, P<0.05) , 矫治后SNB角、U1-L1角、MP-SN、U6-PP距、L6-MP距等测量值均明显高于矫治前, 矫治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5,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原理主要为转动效应, 结合生物力学设计, 经过多年研究与不断改进创新而形成的我国国内发明的正畸矫治系统[4]。传动直丝弓矫治系统的优点主要在于牙托槽的完美设计模式, 采用双托槽结构组成, 有利于牙齿活动, 有助于牙齿倾斜活动, 明显高于托槽底部的设计特点, 使用结扎不锈钢丝时, 避免主弓或辅弓与结扎不锈钢丝接触, 减少摩擦力[5,6]。传动直丝弓矫治术有利于牙槽的正轴活动, 托槽的特殊设计有利于牙齿的大范围活动或移动, 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颌面部外观,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7]。因此, 传动直丝弓矫治在正畸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显示:全部患者成功矫治的平均时间仅为16.03个月, 患者牙齿对合状况良好, 矫治术后, 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覆盖、覆颌和上下磨牙的良好对合关系, 牙齿外观得以显著改善, 患者满意度高达100%;矫治后SNA角、L1-NB角、ANB角、U1-NA距、L1-NB距、U1C-PP距、L1C-MP距、覆盖、覆颌值、SNB角、U1-L1角、MP-SN、U6-PP距、L6-MP距等测量值均明显优于矫治前。
综上所述, 传动直丝弓在安氏II类牙齿畸形矫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可明显改善正畸矫治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淼, 孙娜, 李晓智.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13例临床分析[J].第三医大学学报, 2009, 31 (24) :2486-2490.
[2]李渤, 柏钢, 骆秋郧, 等.传动直丝弓与滑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Ⅱ1类错矫治中的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 (6) :372-374.
[3]廖烈卡.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畸形的临床观察[J].微创医学, 2011, 6 (4) :319-321.
[4]章婷, 高美琴, 顾永佳.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在青少年安氏II类1分类错矫治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 29 (10) :612-615.
[5]李静平, 徐学军, 杨庆福, 等.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 2012, 32 (2) :88-91.
[6]郭艳莉.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在错畸形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甘肃医药, 2013, 32 (3) :166-169.
儿童牙齿外伤治疗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篇8
学习班费用:800元/人 (包括资料费, 食宿自理)
学习班联系人: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方军
电 话: 029-84776083 84776087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 邮编: 710032
牙齿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09年3月-2014年3月因牙齿重度磨耗合并多个牙列缺损来我院就诊的68~82岁患者12例, 共修复患者的18付加铸金属合垫的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治疗修复过程, 其中单纯抬高后牙合面的3付, 切合面均抬高15付。
1.2 治疗前检查及准备
患者如果对合牙存在, 在咬合时, 牙列缺损间隙的垂直距离小于5 mm。通过测量口腔颌面的垂直距离来判断牙齿切合面的磨耗程度。我们采用二分法来测量, 即患者鼻底至颏底的距离约等于眼外眦至口角的距离[1]。也就是用眼外眦至口角的距离减去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若得出大于5 mm可行。余留牙的检查。若出现牙齿切合面磨耗严重, 并且出现牙齿敏感, 遇冷, 热, 酸, 甜, 物理刺激非常敏感的疼痛感觉, 可先行根管治疗后再做修复治疗。
1.3 方法
首先就缺失牙的位置及数目进行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再进行基牙预备。在此要着重注意义齿的固位, 去除倒凹, 较一般我们临床上常规的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尽可能多的设计卡环固位。用红膏和藻酸盐印模材料二次取模, 如果缺失牙过多, 可采用制作个别托盘再取模。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因为采用的是金属合面修复, 所以为了更好地让患者适应, 避开患者的个体差异, 每个患者在测量数值出来后再用数值减去2~4 mm。 (即用眼外眦至口角的距离减去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所得数值在0.8~1.5 mm。用此来做金属合垫的厚度。再用烤软的牙用红蜡片在患者口中咬合, 直至取得所需厚度为止。送义齿加工厂制作, 给患者试戴, 完成。
2 结果
对13位牙齿切合重度磨耗合并多发性牙列缺损的患者, 采用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加余留牙金属切缘及合垫的方法治疗, 共18付义齿, 缺牙数量最少7颗, 最多13颗, 金属合垫厚度0.8~1.5 mm, 修复后无不适, 咀嚼功能恢复完好, 无颞颌关节不适等症状, 患者满意。
3 讨论
牙齿切合重度磨耗合并多发性牙列缺损多发于老年人, 可见面下1/3变短, 余留牙牙冠明显缩短, 牙齿敏感, 严重的还可能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 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缺失牙比较多, 多无法行固定义齿修复, 恢复牙列的完整性和正常的咬合垂直距离就是摆在我们口腔修复科医师面前的最大挑战。一定在患者适应范围内恢复合间距离, 适当的咬合抬高不仅降低了咀嚼肌的张力以及颞颌关节内压, 完善调合后还减弱余留牙所受的侧向力, 减轻牙周组织负荷, 对轻微松动的牙齿有一定改善作用[2]。在此开辟修复间隙为目的的患者, 以在息止颌间隙内提供修复材料所需最小空间为原则[3]。采用金属切合面比采用树脂颌垫更薄更轻更结实, 不易折断。
适应证的选择一定要谨慎, 切合面要有严重且明显的磨耗, 咬合垂直距离明显低于正常垂直距离, 咀嚼食物费力, 有的时候可能甚至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在与患者沟通达成一致治疗意见后方可实施。另外, 余留牙若以后重度磨耗的严重症状可同时进行根管治疗。
采用此方法治疗既能使余留牙隔绝再次磨耗的刺激, 终止继续磨耗, 又能使患者通过活动义齿的修复, 改善前牙的面容的美观和后牙的咀嚼功能, 使广大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此类患者在设计基牙预备时一定要增加此修复体的固位, 抬高的金属合垫增加了修复体的重量, 所以要比一般的活动桥增加固位体。本文采用了一次性抬高咬合垂直距离合并牙列缺损修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减少老年患者的就诊次数, 缩短修复治疗周期, 降低治疗费用, 患者满意。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加金属合垫修复牙齿切合面重度磨耗并发多发性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过程及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采用特殊修复的方法, 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修复后患者无不适, 咀嚼功能恢复良好。讨论 此方法既解决患者面容外形, 又解决了咀嚼食物功能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度磨耗,牙列缺损,垂直距离,抬高
参考文献
[1]冯海兰, 徐军.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口腔医学系列.口腔修复学, 2005, 8:320.
[2]刘学慧, 杨新波.可摘局部义齿及固定修复对重度磨耗或伴牙列缺损的咬合重建临床分析[D].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2, 28 (2) :64-66.
牙齿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选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磨损所致牙齿敏感症患者共120例 (205颗牙) ,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60例105颗牙) 以及对照组 (60例100颗牙) 。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45例, 女15例, 年龄45~75岁, 平均 (54.2±2.7) 岁, 105颗患牙中有前磨牙24例、磨牙81例, 依据磨损程度判定标准, 本组患者中Ⅱ度磨损38颗、Ⅲ度磨损42颗、Ⅳ度磨损25颗;对照组患者中男44例, 女16例, 年龄43~74岁, 平均 (53.9±2.7) 岁, 100颗患牙中有前磨牙23例、磨牙77例, 本组患者中Ⅱ度磨损35颗、Ⅲ度磨损40颗、Ⅳ度磨损25颗。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互比较, 在性别、年龄、磨牙位置、磨损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患者使用75%氟化钠甘油反复涂擦牙敏感区域, 每次1~2 min, 2~3次/天。同时患者可以使用直流电疗器湿润氯化钠液, 将电流强度设置为0.5~1.0 m A, 通电后磨擦治疗10 min, 1~2次/天。
观察组患者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医师首先应该检查患者牙洞的位置、大小、深度、形态以及体积等信息, 注意修复洞的遮盖面积, 若有牙齿损耗接近于患者牙体边缘者, 医师注意预备洞制定时应该设置一定的洞壁应力厚度, 有牙洞较浅者可以设置倒凹, 有牙面存在多个磨损区者, 可以根据其磨损区的实际数量设置牙洞。确定患者牙齿实际情况之后, 医师先将少量蜡片放置于患者牙齿磨损区域, 叮嘱患者正中、侧方分别咬合数次后, 取出蜡片测定磨损区域深度并调整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的厚度。牙洞制备完成后应该使用金刚砂球轻轻打磨直至其表面略微粗糙, 将牙洞清洁后保持干燥。本组患者中牙齿磨损厚度≥1.5 mm者使用3M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充填区, 而后使用3M Z250 Comopomer复合树脂充填患者磨损区域;有牙齿磨损厚度>2 mm者使用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入牙洞深处, 进而使用3MZ250Comopomer复合树脂充填患者磨损区域;有牙齿磨损厚度<1.5 mm者则使用3M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充填区, 同时使用3M Filtek Flow流动性复合树脂充填磨损区域。牙洞填充过程中注意磨洞时间不宜过长, 且敏感症状较为严重患者填充之前可以先使用丁香油氧化锌轻轻涂擦, 避免患者疼痛程度较为剧烈, 有牙牙合过于尖锐者牙尖应该适当调磨。两组患者均随访6周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3]。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牙齿充填效果良好, 充填区域无磨损、变色现象, 牙齿之间咬合力、契合度均表现正常, 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无酸痛症状;有效:患者牙齿充填效果良好, 充填区域无磨损、变色现象, 牙齿之间咬合力、契合度均表现正常, 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有轻微酸痛症状;无效:患者牙齿充填物出现松动、脱落现象, 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仍然有清晰酸痛感, 严重者甚至检查出牙髓炎。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6.0统计数据, 数据检验方式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 P<0.05则二者间差异显著,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3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 治疗有效率91.7%;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 治疗有效率76.7%。二者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牙齿过敏症作为各种牙体疾病的基础性疾病以及基础性症状, 患者病发原因多种多样, 临床认为凡是能够造成患者牙釉质完整性遭到破坏、受损进而暴露牙本质的各种行为及症状, 例如牙磨损、锲状缺损、牙折、龋病、牙周萎缩等, 均会引发患者牙齿感觉过敏症[4]。牙齿过敏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其牙本质的暴露时间、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速度快慢有直接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牙釉质完整的患者也会出现敏感症状, 因此临床针对牙齿过敏症的研究仍然需要不断加强。牙齿过敏症患者以明显、清晰、急速的牙齿刺激性疼痛为主, 患者在刷牙、饮食、漱口等行为时均会由于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疼痛症状, 其牙面上过敏区域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在数量、位置上也各有不同[5]。
牙本质暴露而导致外界刺激性神经传导以及牙本质小管的流体动力传导而引发疼痛是牙齿敏感症患者的发病机制, 因此脱敏治疗是牙齿过敏症患者的治疗关键[6]。当前针对牙齿过敏症患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修复治疗三种, 其中药物治疗包括氟化物、氯化腮、氨硝酸银、碘化银、硝酸镁、硝酸钾、草酸钾等多种类型, 但其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激光治疗主要是利用激光照射过敏区域, 很容易引发患者牙齿磨损区域其他区域牙组织的损害, 因此临床应用较为少见。修复治疗就是使用牙齿充填术或者人工牙冠修复术治疗, 其是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无效的牙齿过敏症患者最后的治疗方法。光固化复合树脂由树脂单体以及顶聚体共同组成, 能够在光照下迅速出现化学及物理反应而进行交联、固化。光固化复合树脂具有性能好、色泽好、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多项优点, 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牙齿过敏症患者, 不仅不会对患者造成痛苦, 还能一次治疗到位, 不需要反复治疗, 同时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能够有效避免以往修复手术中磨牙洞形不够良好、充填空间较为缺乏的缺点, 患者通过咬合蜡片而测量牙洞深度, 光固化复合树脂也能有效填充牙齿中相应的间隙, 达到全面治疗患者牙齿敏感区域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证明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磨损所致牙齿敏感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磨损所致牙齿敏感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磨损所致牙齿敏感症患者共120例 (205颗牙) ,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60例105颗牙) 以及对照组 (60例100颗牙) ,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3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 治疗有效率91.7%;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 治疗有效率76.7%。二者对比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磨损所致牙齿敏感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光固化复合树脂,牙齿敏感症,磨损,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颉伟博, 谢富强, 刘国华, 等.树脂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抗疲劳能力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3, 29 (1) :86-89.
[2]郭跃华.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牙体病牙位与疗效关系的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2) :41-42.
[3]江琴, 童锦发, 戴杰.后牙病理性磨损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 13 (3) :152-155.
[4]张莹.可乐丽菲露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牙磨损6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7) :3456-3457.
[5]姜亚利.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磨损牙齿敏感症[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10B)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