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雪国》有感800字

关键词: 获奖作品 雪国 结核病

读《雪国》有感800字(精选5篇)

篇1:读《雪国》有感800字

读《雪国》有感800字

马佳慧3.7

《雪国》这部书,是川端康成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倚仗之一。有人说,这本书是历史上最唯美的获奖作品。

作者这样的写作风格与他自身的经历密不可分。在幼年时,父母均因结核病死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他的一生四处旅行,性格感伤又孤独,这也许是书中主角岛村略颓废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雪国是一个很纯净的地方,终年积雪,看不到任何掩埋在雪下或别的地方的肮脏,即使这样的白净被谁踩了几下,添了几个脚印,也无关痛痒,左右不过一时的凌乱罢了,睡一晚的好觉,这些杂乱又会被落下的雪花重新掩埋,并且看不出任何一丝痕迹。

主人公岛村是一位舞蹈研究者,全书也正是围绕着他与艺伎驹子、少女叶子的感情展开,这两个女孩儿是真真正正的社会最底层,苦苦挣扎着想要生存,一切却只能如那些簌簌落下的雪花一样,消融在人们看不到的角落。

驹子早年被卖到风尘之地陪酒,后来一位三弦琴师傅收留了她,令她脱离烟花之地,以卖艺为生。可后来三弦琴师傅的儿子得了重病,她不得已再次沦落风尘,以卖身来赚钱治病。尽管这样,她面对生活依然是热情的,学琴、记日记、收集烟,她几乎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极致,却依然摆脱不了艺妓的束缚。

而叶子,她努力地学护理、认真地照顾一个病人,那个病人却依旧去了。她爱她的弟弟,竭尽全力却也未能找到经常与他见面的办法。这样一个美丽的少女,最后的下场却是葬身火海,“她的小腿抽搐,苍白的脸燃烧着……”这样的描写,读来便让人痛得窒息。

而岛村,他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有妻室儿女,每天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他可以为了当年和驹子的一场邂逅,就三次跑到雪国,把雪国当成了一个逃离现实的地方。家境富裕的他,却对生活抱着这样彻底的悲观态度。

我极少读这种诉说民间疾苦的书,读来略显平淡,也没有过多的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但川端康成的这一本书,读来看似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情节,但又能够给读者的内心留下一层淡淡的忧伤,经久不散。

或许这就是他心中的雪国吧,白得无瑕、美得惊心动魄,却又寒冷彻骨。雪下埋藏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教师点评:这本书,确实不容易把握情节,因为情节太淡;也许,是哀伤的情感,才让这本书有了恒久的生命。作者的叙述,则真实再现了这种哀伤。

篇2:读《雪国》有感800字

川端康成的作品总是一种唯美而又充斥着淡淡的哀愁,读来并不觉得压抑,却总是被哀愁所缠绕。

作品讲述的是一位舞蹈研究家岛村几次来到雪国所经历的事,所遇见的人。第一次去雪国,岛村遇到了一个艺伎,作品中,岛村与驹子的交往渐渐地让他们互相感知到了对方,驹子也渐渐对岛村产生了些许的情愫。而驹子终究只是个艺伎,尽管她刻苦学习,读小说,练三弦,但正如岛村所说:“一切都只是徒劳。”

而叶子,在岛村的生命中也只是过客。岛村在前往雪国的列车上见到了照顾着行男的叶子,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吧,当书的最后叶子突然之间死于大火,也让我觉得这个结局有些不可思议,又在情理之中。叶子死后岛村的痛苦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如果说叶子的死亡使得岛村心中的幻想破灭,那么,她的死也让驹子的爱显得更加徒劳,无力,让人感到悲哀。

在那个终年积雪的地方,发生这样的事,着实让人感到心凉,本以为书中描绘的是凄婉唯美的爱情故事,但读完之后则感到人性的无奈脆弱,与无限的哀愁。

雪国的景是美丽的,而如同这景一般美丽的两个女人却有着那样可悲的结局。在夕阳的余晖下,她们内心的火种也渐渐熄灭,岛村则像是过路人,仿佛参与其中,又好像仅仅路过。

《雪国》的语言并没有多么充满感染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夸张的描写,仅仅是看似平淡的话语却能将人带入那个境界中。那充满穿透力的笔触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那种淡淡的哀愁便一点一点在心中蔓延开来,川端康成的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其实我是同情驹子的,她只不过是一位渴望平淡生活的艺伎,她想要的不过是真正的爱情,她认为岛村就是那个能够实现她愿望的人。但事实总是残酷的,对于她一个艺伎来说,一切只是徒劳,徒劳而已,她所做的那些努力仅仅只是为自己的可悲的一生增添些许的色彩,而这些表面的改变并不能对他的生命造成更本质的变化。

在驹子身上能够看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看出她美好的人性。

篇3:读《雪国》有感

内容摘要:

文章主要通过剖析《沉沦》中主人公的行为与内心,来表达本人的一些看法。正文:

《沉沦》是郁达夫早年的一篇代表性作品。

小说讲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青年的留学经历,主要从他的生活经历和心里历程展开叙述。

小说的主人公在家中排行最小,因为他看不惯学校的一些制度和做法,所以,换了很多所学校,但是始终没有一所令他感到满意的学校,最后,他决定退学回家,回到他自己的小书斋里,与祖辈兄长留下的书相依为伴。我觉得从他这一段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也敢于去走自己认为对的路。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他缺少对未来的思考,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直接都采取丢弃的做法,但是,却不会考虑当中的利益关系,不会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只看到眼前,只顾着自己现在的感受。这一节对主人公行为上的描写,显示出他部分的性格特征,为文中提到他在日本的沉沦生活作了一个铺垫,使得文章的情节发展有了一个奠基。

之后,主人公的哥哥回来,把他带去了日本留学。但是,他去到日本之后,他整天因为自己是支那人,觉得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于是,这就导致他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了。文中有一段就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有时候到学校去,他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避来避去想避他的同同学,然而无论到什么地方,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背脊上的样子。”[①]这一段很直白的解剖了主人公扭曲的心理,也解释了他会沉沦的其中一个原因。他也因此,更加不喜欢去学校了,觉得学校的教科书了无生趣,就无心向学,整天跑去人迹罕见的山腰水畔读书。从这一部分的内容来看,也印证了,主人公是一个缺少长远目光的人,只知道顾着自己当下的情趣。

他看书的时候,看一本书,也不会从头到尾把它看完,只会在他对这本书有兴趣或者是这本书能激起他的热情的时候,他才会大声地朗诵它。当他对那本书失去兴趣的时候,他就会把那本书扔到一边,好久都不会去翻。“也没有完完全全从头到尾的读完一篇过”[②],“过几天或者过几个钟头,他又用了满腔的热忱,同初读那一本书的时候一样的,去读另外的书”[③]——这些句子直白地描述他读书的习惯,没有恒心,率性而读,从书中得到的一些激情、启示,也只有那一刻读那本书的时候有,过后,他就完全忘记了。所以,这一面也可以看出他没有恒心,作为一个留学生,这一点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他留学生涯沉沦的性格因素之一。在那个时代背景,留学生背井离乡,远赴国外,大多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然后回去报效祖国。但是,主人公根骨里虽有这一点意识,但是,他却不能从自己的不良情绪中逃离出来,没有毅力去坚持自己的目标,缺少自制力,使他在那样的情况下,直接走向堕落,走向沉沦。

然后,主人公迈向沉沦的步伐,一步比一步深了。因为他的心理病越来越严重了,于是,他对感情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当他在这方面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居然有了邪念。他居然在他所住的旅馆偷看女孩子洗澡。而且,他还去寻。每一次,他寻欢之后都会后悔不已,觉得自己很龌龊,但是,事后,他又会去偷吃鸡子和牛乳。然后,再下一次,他又见到女子的时候,又会抑制不了自己的肮脏思想,又会重犯错。主人公的自制力如此之差,就算到了道德层面,他也不能把持住自己。虽然他会心生内疚,可是,却没有知错能改,反而越踩越深,使得他整个人已沉沦到连道德也没有了。

最后,我要提到的一点是,综观全文,主人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沉沦,自我反省,而是不断推卸责任,把他自己沉沦的原因全部归咎到祖国的不强大上。文中有好几处地方都点出了这一点,如“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④],“中国呀中国,那你怎么不强大起来!”,“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的!”[⑤]等等。我觉得这一点,是他一生中最失败的。因为,祖国的不强大,难道没有他的一份责任么?他还把自己沉沦的原因推到去祖国的不强大上!在我看来,这实在是相当羞耻!而他居然还浑然不觉,只顾着自己的情绪,完全不去考虑自己的责任,不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是一再踩着道德的底线,一再犯一些令人恶心的错误。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虽然还没有像文中的主人公那样沉沦到连道德都没有了,但是,他们也在很多时候只知道去放纵自己,却早已忘记自己背负的责任。所以,在此,我希望借着《沉沦》给我的同龄人一个警醒,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要有自制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向属于我们的成功的未来。[①][②][③][④][⑤] 郁达夫 《沉沦》 参考书目:海外华文文学作品选

篇4:读《雪国》有感

驹子,一个喜欢写日记的姑娘,为了帮助师傅的儿子――行男治病,沦为艺伎。然而此男人虽是众人口中她的.未婚夫,却只有她知道,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发展到那一层。甚至,她这别人口中的未婚夫,在回乡等死的时候,还带回来一个女子――叶子,是那女子,终日照料行男。

一切都是徒劳的,都是毫无意义的。写日记、练琴、照顾行男、爱上没有未来的男人,都是徒劳的。但用驹子的话来说,她只是想要活的有尊严,有追求。对于行男,她尽一份责任,对于岛村,她卑微到尘埃里。一年只到雪国来一次的岛村,和为了见一次岛村等待一年的驹子,这天差地别的爱,真是令人唏嘘!

岛村根本不配得到驹子的等待!驹子好傻……男女对待感情,或者说,人与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差别真是太大了。在雪国邂逅新感情的岛村,只偶尔想起尚在家中的孩子,从未记得自己的妻子;若是在去雪国的路上就已然对叶子动心,又如何做到对驹子暧昧不清;明明与驹子陷入感情,又为何依然偷偷惦记叶子……

故事的结局也令人心痛,叶子在火灾中死亡,驹子在火灾中发疯,岛村的日子却仍在继续。每个人都会有细腻的各种各样的感情,但如果不能对情感进行控制,真是害人害己。

篇5:读雪国有感

回想起自己好长时间的一段忙碌似乎也要停了下来,接下来就要从肢体的`忙碌回归到灵魂的活跃中,以后长达半年的时间应该可以同书籍为伴,为此感到很喜悦,特意在网上买了七本书籍,希望这些书籍带领自己的灵魂走在路上,或许此时的我也在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到达的是另一片国度。

雪国的开篇就将我引到了清洁、寒冷且孤寂氛围里,这样的氛围易于使自己安静下来,头脑开始组织画面,一片白茫茫的雪地。这本书不像一本通俗的读物,读的不是很懂,很难体会人物的心里情结,似乎和以前读过的《百年孤独》很像,虽然不是很懂,但读时心里却特别的安宁,或许读书除了获得思想的东西外,这种安宁的氛围也是另一种体验。

书中主要讲述了岛村和驹子故事,驹子是岛村到达雪国后认识的一位艺妓,驹子很美,尤其是在这纯洁的雪国内,或许这是一种艺术的结合。一个人到达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当你欣赏美景时突然出现一位美丽的少女,你是否感觉这个女子更美,这时你是否将女子之美融入到自然之美,又将自然之美融入到女子之美,两者的融合构建起更美的艺术品,真是愈来愈美。

岛村有一段时间特别痴迷西方舞蹈,但他从来没有看过,不过他却常常评论,后来他写了这么一段话:描写没有看过的舞蹈,实属无稽之谈,是地地道道的纸上谈兵。可是,那是天堂的诗。虽美其名曰研究,其实是任意想象,不是欣赏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舞蹈艺术,而是欣赏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

这种空想是有西方的文字和图片产生的,仿佛憧憬那不曾见过的爱情一样。我感觉这句天堂的诗写的特别贴切,就像学生时代畅想未来,儿时憧憬爱情很像,虽然现在知道那都不是现实,可当时却沉浸过,那些包含了自己的向往和想象,是内心世界最真实最想得到的东西。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雪国分析范文 下一篇:雪国好句赏析